查看原文
其他

小言专栏 | 《战马》中文版:一切为了孩子

文化十分 CCTV文化十分 2020-02-10


 每天十分钟,带你涨知识




作者:央视新闻频道主持人  王言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战马》,这是一个大IP。


电影有,舞台剧有,而且它的原著小说更是风靡全球、获奖无数。


△小说《战马》


《战马》故事梗概:


故事以第一次世界大战为背景,从一匹名叫乔伊(Joey)的农场马展开视角,讲述了一个英国农场少年艾伯特(Albert)在一战中的寻马故事。


一战爆发后,艾伯特的父亲为了维持农场经营,无奈之下把乔伊卖做军马,不幸落入德军之手。所幸得到一个法国小女孩艾米莉(Emily)与祖父的悉心照顾。后来,乔伊回到了英军战壕,与小主人艾伯特短暂相聚后再次分离。而小艾米莉将不久于人世,临死前祖父答应她一定会为她找到乔伊,不过最终祖父了解到艾伯特对乔伊的爱时,愿意以区区一便士把乔伊卖给艾伯特。 

很遗憾没有看过斯皮尔伯格导演的那部电影《战马》,但还好,自从2014年中国农历马年以来,《战马》舞台剧一下子成为国内舞台上的常客,我们有很多机会能走进剧院目睹这匹被无数名人点赞的名马,感受这部让无数观众落泪的名剧。


看完中文版舞台剧《战马》后最大的感受是,一定要找机会再看看英文原版的艺术效果如何、观众反响如何,因为中文版的观众反响出奇得好,尤其是小朋友们,三个半小时的超长演出看得津津有味,很少在演出中发出哭闹声、嬉戏声。


真难得。


△战马


《战马》全剧最大的看点是它享誉世界的栩栩如生的战马道具。


这些马一出场,小朋友们就一阵阵惊呼,然后目不转睛地盯着看。


的确,即便从成人的视角来看,无论是明星战马乔伊,还是他的战场伙伴大黑马,或是那些一晃而过的配角儿马,甚至是乔伊的幼年形象,那一匹匹马都太逼真了,太亮眼了。


明明知道它只是木偶,可是它的一举一动,一呼一吸都极尽描摹之能事,扣人心弦,连我也一直瞪着大眼。


△战马


听说这是一种源于非洲马里的独一无二的工艺,不知道这种叫“实操木偶”的技艺是不是那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呀?


主角儿战马乔伊大概有两米多高,是由14个人手工制作了八、九个月才完成。而在舞台上,主要的两匹马,包括乔伊的幼年马都是由三位演员来操控完成,所谓一个好汉三个帮,那一匹好马嘛,恐怕也得要三个演员才能完整地呈现吧。


△战马


三名演员分工明确,一个负责头部摆动,一个负责前腿和胸腹控制,一个负责后腿活动,这种细致的分工让道具马既真实又灵活,很有特点:


一是以简驭繁。简简单单的纱布藤条,再常见也不过,可在舞台上,艺术家就把它们很形象地还原成马的鬃毛、肋骨、大腿、小腿这些身体部分。


而且当战马做出高昂头颅、前蹄跃起、四蹄飞奔这些复杂动作时,这些纱布藤条却能随势而动,不杂不乱,一点感觉不到原材料的简单,非常贴合战马的动态。


△战马


二是马尾常摆。除了整体形象上的逼真,马尾的细节让我印象非常深刻。在饰演乔伊幼年马的时候,专门有一个演员站在马屁股外,他除了负责操纵幼马的后腿,还特别注意要时不时地扬一扬、甩一甩马的尾巴;而乔伊成年、长成高头大马之后,演员已经能钻进马肚子里操控后腿,但他依然不忘时不时地摆弄马尾巴。


尤其是战马乔伊成了拉车马在运送伤病员的时候,因为那个场景是血肉横飞、尸体腐败、苍蝇蚊子大聚会的肮脏破败,所以演员特意增加了摆动马尾巴的频率,这个细节处理得非常走心。


△战马


三是口技不凡。这里要夸赞演员们在处理马的叫声时层次丰富,惟妙惟肖。这些口技能手应该主要是负责马头操控的演员了,不同的情绪,不同的状态都有不同的声音处理:比如吃草时、喝水时的嘟嘟嘴声,上战场之前和主人惜别的长声嘶鸣,看到枪炮时的惊恐高叫声,被铁丝网扎伤缠住时的痛苦哀鸣,这些声音恰如其分,拟真度十足,完全和故事、和战马的行动贴合在一起。


△战马


注意,舞台上的这些演员都是咱们中国演员,很多人从面孔上看还很年轻,这难道不值得大大点赞吗?


我在看剧的过程当中有一个小小疑问,那就是为什么时不时会有那么多的小朋友开心畅怀地大笑,甚至还数次拍着手大笑。


我确实觉得很多笑点没Get到啊?


于是我幕间休息的时候查了一下,才知道战马的原著本来是英国的儿童和青少年文学的畅销作家麦克在1982年献给孩子们的成长小说。当年的书评人纷纷赞誉这部小说格调温馨感人,充满青春励志的元素。


让人感慨,优秀的艺术作品就是有超越时空的力量,30多年前的英伦小说还能引起今天中国孩子们的畅快欢笑。



△战马


同时我也很感慨,成年人怎么就不太能Get到小盆友们的笑点了呢?


这部英国国宝级的舞台剧其实是花费了无数的艺术家、文艺工作者,甚至政界名人的心血,才成功地引进中国,更成功地打磨出中文版来的。


这样一个故事背景、人物设定、情节经历无不充满浓郁英伦风情的故事,为什么这么多人要不遗余力地去打造中文版呢?


以我现场观感而言,最大的原因就是为了孩子们。


△战马


因为有那么多的笑料、那么多人物之间的对话,尤其是那些浅白、通俗、生动的话语,如果不用孩子们更熟悉的母语,恐怕真没那么容易引起孩子们的共鸣。


别看这些对话简单,可它们正是揭示作品主旨的重要元素:


战马的形象固然可爱、可感,但那更多是让小朋友们有感性认识,有直观体验;而那些士兵之间、士兵和村妇之间、士兵和娃娃之间的对话才是揭露关爱生命的情怀,体现人与人之间理解、包容的重要性的。

所以,为了孩子,中文版这样的形式非常非常必要。


△战马


当然,第二个问题也随之而来:当你作为一个成人观众,坐到小朋友中间去一起欣赏这样的一台舞台剧时,难免会更期待它更雅俗共赏、老少咸宜一些。


我就听到有几位成人观众在议论士兵们的台词有点儿“傻”,我也确实感觉不少人物演员在表演的时候有一丢丢尴尬,我觉得这口锅不能全怪演员,有一部分需要译制的台词来背。


翻译过来的台词当中有大量文白夹杂、不中不西的用语,还有一些可能是翻译工作者们有意为之的“中国话笑料”,比如说战士们经常会脱口而出“他娘的”,我想这既是为了规避在舞台上更大尺度的粗口,也是一种比较含蓄的激愤情绪表达。


战马


但是这种一听就“很不英伦”的语言太奇怪了,成年观众能接受英国兵和德国兵打仗,双方互骂“他娘的”?


类似这样的表达,是不是还可以有更巧妙的方式呢?


△莎士比亚话剧《暴风雨》


现在译制舞台剧越来越多,我上一篇文章提到的国家大剧院出品的莎士比亚话剧《暴风雨》就是有专门的一个团队在打磨译制剧本,这种投入就首先值得肯定。


译制舞台剧如何探寻准一条更符合中文语言方式的表达,尤其是符合今天的中国人语言习惯的表达,应该是舞台剧工作者们需要投入大气力去解决的问题。


CCTV《文化十分》栏目面向所有人长期征集原创稿件(未在任何平台公开发表过),稿件主题围绕文化热点话题、文化观察、艺术评论、文艺界人物等方面,一经采用,稿费最低500元,上不封顶。 


投稿邮箱:

wenhuashifenxmt@126.com


制 | 任永蔚

制片人 | 石岩

主编 | 纪萱萱

编辑 | 梁珊珊 王冀蒙

运营 | 邓   荣


往期节目推荐

  甄子丹的“三重门”

  这部古装剧的东方美学,30年来竟无人超越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