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刘若瑀:是艺术家,更是修行人

文化十分 CCTV文化十分 2020-02-09

 每天十分钟,带你涨知识

一个成立30年的剧团,一出演了20年的《听海之心》,对优人神鼓剧团来说,这是难忘的一年。


没有台词,也无需找寻故事,《听海之心》无疑是独特的。用鼓声表达海潮音,用具象艺术表现抽象的禅意和哲理,这很难,但优人神鼓做到了。


文 | 潘婷


创建优人神鼓


▲点击视频观看《听海之心》片段


9月8-9日,优人神鼓在北京国家大剧院演出两日。优人们谢幕四次,迎来一波一波愈来愈浩大的欢呼声。掌声雷动中,很多人落了泪。


在这片掌声中,优人神鼓的创办人刘若瑀心绪难平。


▲刘若瑀


她是导演李安在纽约大学毕业影片《分界线》的女主角,也曾是台湾“兰陵剧坊”的当家花旦,还是台湾金钟奖获得者。


在成立优人神鼓之前,刘若瑀已身披各种光环。


▲刘若瑀(右二)与李安(右一)


赖声川回忆起他与刘若瑀的初见,“那是在1982年,她年轻、亮丽,散发出不可思议的青春力量,正在和一群梦想家共同创造兰陵剧坊在台湾实验剧场史中不朽的地位。”


在戏剧的舞台上,刘若瑀是快乐的,“舞台剧跟自己的信仰很符合。”于是,为了更好地学习表演,她到纽约大学继续深造。在快完成学业时,刘若瑀意外碰到了改变她一生的波兰戏剧大师——葛托夫斯基。


1983年夏天,刘若瑀第一次抵达了位于加州的表演训练营。那是一片很大的牧场,大片草原连接着树林,在这里,她跟随葛托夫斯基大师学习了整整一年。


葛托夫斯基大师主张要学员们了解自我,训练他们找到一种可以超越自己的方法。“在那个牧场上,我们围成圈边唱海地的歌边跳yanvalu的舞蹈,一唱就是三到四个小时。”


刘若瑀形容那时的刻苦训练:“每天结束的时刻就像是打胜了一场战役一样。”


▲刘若瑀


后来,大师让学员们从自己的记忆里找出感情最深的歌,创作一个作品。选择陆游《钗头凤》的刘若瑀满以为自己可以取得高分,但大师却评价她:“你是一个西化的中国人。”


这句话如同当头棒喝。她突然发现,“原来我跟自己的传统文化失联了。”


为了重新了解自己和民族的传统文化,刘若瑀回到了台湾。根据她从葛托夫斯基大师所学的经验,于1988年创立了“优人神鼓”的前身“优剧场”。


十多位成员远离繁华的台北,驻扎在木栅老泉山的原始森林中。他们每天在山上打拳、打坐、打鼓,女生束发,男生光头,生活极其简单。



禅坐成为训练和生活中非常重要的部分,“一开始一天坐8个小时。” 这也触发了优人们把重心放在寻找内在的道路上。


1993年,云门舞集的黄志群也加入了团队。这个从小学“狮鼓”的男子,最终成为了她的丈夫,而“优剧场”也在黄志群的加入后,转变为“优人神鼓”。


▲刘若瑀与丈夫黄志群


黄志群出生于马来西亚,6岁就学习击鼓,10岁拜师学习中国武术。先后在台北民族舞团和云门舞集剧团工作。1992年初赴印度,在菩提伽耶遇到了一个云游僧,随之学习了半年打坐。


▲黄志群


一个在加州深受葛托夫斯基影响,一个在印度修禅得到了领悟,当两人各自带着感悟重新聚集在一起时,他们终于将击鼓、静坐与武术融入创作中,并以“先学静坐,再教击鼓”为原则,用鼓重寻古老的力量。


参禅,还是做秀?


优,在中国传统戏曲中指的是表演者;神,则是人在高度专注下,所进入的一种宁静、无我状态。“优人”是古老的表演者,“神鼓”指一个人在最大的放松和警觉中,透过内心的宁静,将击鼓达到出神入化的境界。


优人神鼓正是通过击鼓,来表达那些艺术层面上很难展现的生命实相。透过“道艺合一”,传递着生命的美感。



多年来,优人神鼓的舞台上一直呈现着安定和宁静。没有台词,没有剧情,这样的表演形式,也引发了人们对舞台艺术的重新定义。


李安也曾这样问刘若瑀:“你们是在参禅,还是在作秀?”


刘若瑀在一次采访中回应此事, “是的,他专程来看了我们的作品。我觉得这样的演出就是我们个人生命的写照,是我们对生命态度的表述。”刘若瑀说,剧场对于他们而言,是一个虔诚的表演的地方。


“优人的剧场,在哪里都容不得半点马虎,自然也不是做秀。”



也许有很多人存在和李安一样的质疑,“修行是一个人的事,自己静心打坐就好了,为什么要在舞台上表演出来呢?”


这样的疑惑笔者也曾出现过,直到优人神鼓的表演者说了这样一番话:“我在台上表演的时候,完全不会紧张。灯光一暗,台下的观众我完全看不到,我只是专心打鼓。”


对优人来讲,在舞台上表演的意义是为了磨炼心志,达到更好的内心修行,并把这种方式施与更多人。



看优人神鼓表演的观众总是会不经意间被震撼、被打动。


鼓声时而低沉,时而激昂;台湾原著民的现场梵唱开阔辽远;表演者弹跳,用45度倾斜的方式打鼓;鼓手持鼓棒旋转,不离开重心,足足旋转数百圈……不知是哪个细节,叩击着观众的内心,使其安定祥和。



优人神鼓演出时没有指挥,所有的大鼓、小鼓、云锣、木鱼、古琴的表演者靠的是“听”,在听别人的时候,自我自然放下,达到自在。



为了优人们达到这样的状态,刘若瑀有自己的一套训练心得:


当一个鼓手在群体中有特别明显的脸上表情时,大多是他内心的紧张状态,也提醒他“去听”,表情自然放下,他所击出的鼓声,也自然融入众人的鼓声中,共同创造一个和谐的当下片刻。


有时十个人打鼓会看起来像五十人般雷霆万钧,若失去了听,那十个人就是十个人,甚至因为那突出的一人,就成了独角戏,别人的和谐也全部无用武之地了。


梵音海潮音,胜彼世间音


《听海之心》是优人神鼓在1998年的作品。时隔20年,如今的《听海之心》再度上演,不禁让刘若瑀回忆起自己创团的初衷:


那时候好像刚刚开始流行起打鼓,再加上那个时候一心想要成功,想从文化领域重新找出我们自己的一种关系,所以《听海之心》几乎是我们第一步。找到风格之后,这些训练的方式才有了深度的可能性,才能够完成这部作品。


1997年,优人神鼓带着《听海之心》参演法国阿维尼翁艺术节,当地评论称,“来自台湾的这些人走上舞台后,我们好像看到了希腊神话里面奥林匹亚山的众神一般,他们像山神一样,从山上走到了人间。”



《听海之心》是一部关于水的作品,从小水滴汇成河流,流向大海,流进海心,再流向超越海心的“未知”……


整部作品的创作历时四年,分为《崩》《流水》《听海之心》《冲岩》《海潮音》五个篇章,其中,《流水》《听海之心》《海潮音》是作品的主轴。


它首度发展出优人神鼓独特的击鼓方式与舞蹈方法——从长锣锤发展出武术动作,身体动作与击鼓合而为一。


击鼓原来玩的都是“手上功夫”,《听海之心》这一段做出来后,刘若瑀发现,身体可以变身乐器来演奏。


▲新版《听海之心》还加入了多媒体的运用,巨大的屏幕上涌现湍急的流水,隐约能看见流水之下冲刷着现代都市生活的高楼大厦。


除了打击方式的创新,刘若瑀还对《听海之心》做了别样的定义。“它看起来像是一个击鼓的作品,但它又不完全只是击鼓。它看起来有一个结构,但它并不是一个戏剧性的作品。但是这个作品包含了起承转合,有我们想传递的意境在里面。”


“20年对一个人来说,都已经长大成人,何况是一出戏。”在刘若瑀的心里,《听海之心》像是一个孩子,随着时间的推移渐渐长大。


它当初是一个曲子一个曲子出来的,我也跟着《听海之心》在一步步演,每一次演完的时候,心中好像都有东西过滤。在那个谢幕的刹那,很多东西好像是经过一个过程的洗涤。包括闭幕时我们的手势,打开双手,就是在和观众分享。



“简单”又不简单


随着时代的变迁,中国古代的戏场乐棚、勾栏瓦舍逐渐被大剧院、小剧场所取代。而优人神鼓的剧场及表演形式都一反如今的繁复,而是呈现极简的特性。


比如,优人神鼓采用了简单却饱含深意的舞台构建和服化道:


雕刻家拉黑子用漂流木所制作的锣架、鼓架,气势雄伟、浑然天成;



叶锦添为《听海之心》设计的服装,简约素朴,是优人们在山上生活的土褐色;


林克华的舞台设计,大方简洁。从老泉山用枕木搭建的舞台为构想,用木头搭设高台,与自然浑为一体。



(形式)简单又(内容)不简单,优人神鼓阐释了一个令人大悟的道理:用最简单的东西,去表达最不易理解的事。


社会飞速发展,每天都有太多的新奇特事物层出不穷。而大多数的新鲜事物都在用复杂的剧情表达简单的道理,往往是形式大于意义,浮于表面。


优人神鼓的做法则是一步步脚踏实地,把当下所感的事物点滴反刍。担任优人神鼓创作总监的黄志群说,“心里没有未来的创作蓝图,只是如实地踩稳眼前的每一步,第二步自然会来临。”



正是缘于这样踏实精进的精神,优人神鼓也被王力宏写进了自己的歌里:


“文化是武器 埋在每根神经

被优人神鼓打醒

绝不允许失败 胜利不必等待”


——王力宏《火力全开》


作为刘若瑀的好友,赖声川亲眼看着这些年来优人神鼓跑遍世界,有许多感触。“我非常佩服本质上是修行人的秀秀(刘若瑀的小名),同时她本质上也是艺术家。她把这两者融合得这么巧妙,让她的艺术与人生散发出同样高度的品格、尊严、纪律与智慧。”



20年前在意大利演出《听海之心》,一待就是两个月,每天周而复始的忙碌让整个剧团都很浮躁。刘若瑀决定结束世界各地的巡演,回到安静的生活轨道。


她去了马祖,闭关36天,在一个百年小屋里,每天打坐超过16个小时。闭关中,刘若瑀很清楚地看见了自己,看见了念头的起灭。“在安静的状态下独思独处,与自我有了更多连接。突然之间,我发现那个跟随念头而起的我,其实有许多个我。”


多年来,刘若瑀和她的优人神鼓始终坚持着审视自己,追求着“道艺合一”的表演艺术精神。她在《刘若瑀的三十六堂表演课》一书中,第一行文字便是:“我们并不是在寻找传统文化,我们是在寻找自己的本来面目。”





CCTV《文化十分》栏目面向社会长期征集原创稿件(未在任何平台公开发表过),稿件主题围绕文化热点话题、文化观察、艺术评论、文艺界人物等方面,一经采用,稿费最低500元,上不封顶。 


投稿邮箱:

wenhuashifenxmt@126.com


制 | 项   飞

制片人 | 石岩

主编 | 纪萱萱

记者 | 任思晔  潘  婷

编辑 | 潘   婷

运营 | 邓   荣


往期节目推荐

  世间已无单田芳

  点击量6000万,她才是当之无愧的流量“小生”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