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自由行走的萨顶顶

文化十分 CCTV文化十分 2020-02-09

 每天十分钟,带你涨知识 

 


萨顶顶是个“不安分”的人。


这种不安分,意味着在音乐艺术创作上表现得比较“挑剔”,不容易满足,仿佛生命永远都在探索,体验,感受和成长。而在终于抵达一定高度,开始进入舒适区的时候,她又毫不犹豫地转身离开,再一次重新出发。


曾经凭借一首《万物生》走红,摘得英国BBC世界音乐大奖、载誉国内外的歌手萨顶顶,如今对自己的定位是“音乐艺术从业者”,她说“这个称呼比明星听上去更加合适”。  


采访 | 杨晓宁

撰文 | 梁珊珊



10月29日。西安陕西广电大剧院。舞台剧《我的小伙伴》演出结束,观众散场。


萨顶顶从前排观众席上缓缓站起来,目送观众离开。


看到很多孩子久久不愿离场,眼睛里闪着亮晶晶的泪花,抑或兴致勃勃跟父母讨论着最喜欢的部分,萨顶顶内心欢喜又欣慰。


这是她首次担任舞台剧总制片人和音乐总监。以前总有人夸赞她唱歌有画面感,适合去做舞台剧。今天,这个梦想似乎实现了。

 


创意舞台剧《我的小伙伴》讲述了在人工智能已经全面普及的未来,主人公小男孩沉浸虚拟世界,因缺少爱和陪伴而自弃。后来无意遇到了因陈旧被淘汰的机器人,以及被遗失在垃圾中心的泥人“阿勇”。三个小伙伴阴差阳错穿越到了秦朝、2018年,以及200年后的未来世界,由此展开了一场探寻自我和发现爱的奇妙之旅。


该剧将演出至11月30日。

▲舞台剧《我的小伙伴》剧照


"

希望今天的孩子们可以放下电脑、放下虚拟世界、放下游戏,拥抱大自然,陪伴自己的父母、亲属,还有小伙伴。友谊万岁、责任心万岁,用更负责的行为和更勇敢的对社会的担当这样一种精神面貌,去面对自己的成长。

"


“成长”,是萨顶顶在接受《文化十分》记者采访时,反复用到的一个词。


从作为一名歌手站在舞台上单纯地唱歌,到作为一部舞台剧的总制作人,无论前期剧本成型,组建团队,音乐制作,舞台搭建,还是现场灯光、舞美、服装、道具的安排,每位演员的台词、表演、歌唱,以及所有工作人员调度,萨顶顶事无巨细参与其中。



片场里的她忙碌得像个女战士。


"

一个艺术从业者,需要去挑战各种内容。对于我个人而言,我希望了解我的音乐在舞台剧里面究竟起到怎样的作用。

"


舞台剧于她而言,是事业,是成长,更是一场无比美好的探索之旅。


她说,每一次排练和对每一个细节的关注,让她有“服务别人”的机会。“之前做明星的时候,只是去演唱,更多的时候是别人服务于自己。这样的换位之后,人生体验会变得更加丰富。我觉得太棒了!”


当大多数人对萨顶顶的印象,还停留在舞台上的“女神”,空灵缥缈的天籁之音,极具民族特色的服饰和舞蹈时,如今的她已经在认真琢磨“接地气”、音乐服务于他人和责任感:“古书里面讲,艺术人才其实是要去安慰别人的,他有这样的功能和职责。我们文艺工作者对社会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影响力,所以当我自己成长,成熟起来之后,会发现艺术是需要分享的。”


当发现市面上为青少年创作的文艺作品相对少,不论是电影、音乐还是戏剧,她“很愿意沿着艺术之路去做分享,去做公益”。


这样的转变,让人不由得好奇萨顶顶一路走来的心路历程。


《自己美》的“周鹏”时代


2007年春天,萨顶顶携《万物生》登上歌坛。


▲《万物生》梵文版


歌词是听不懂的梵文,唱腔非常独特,既有一种神秘的宗教色彩,又能感受到自然万物的灵动之美。后来大才子高晓松还为它填了中文歌词,一时间《万物生》成为大街小巷争相传唱的“神曲”。


萨顶顶红了!很多媒体用“横空出世”描绘她在华语乐坛的惊艳亮相。


殊不知,她不是歌坛新人,这也不是她第一次走红。


早在四年前,还是大学生的萨顶顶就因演唱《自己美》《咚巴拉》等流行歌曲红遍大江南北。只不过那时她的名字,叫“周鹏”。


▲《咚巴拉》MV 热歌炫舞的周鹏跟现在的萨顶顶判若两人


烫着一头卷发,在舞台上蹦蹦跳跳,浑身上下热力四射的周鹏,凭着自己纯天然未经任何后期处理的电音,给当时的华语乐坛带来一股时尚动感的电子舞曲风。大学时代就发行了人生中第一张唱片《自己美》,命运似乎格外眷顾这个爱唱歌的姑娘。


其实她有专业的音乐背景,曾是解放军艺术学院通俗唱法本科系学生。在2000年CCTV全国青年歌手大奖赛上,她凭借一曲《塔里木姑娘》,获得专业组通俗唱法银奖。


▲周鹏


比赛结束后,周鹏顺利签约进唱片公司,逐渐广为大众所熟知。成为“明星”的周鹏享受着歌迷山呼海啸般的追捧。2001年、2002年连续两年受邀登上央视春晚。


来自全国各地的演出邀约纷至沓来。


然而,在光鲜靓丽的星途一路延伸的背后,还埋藏着一名“音乐人”的梦想:她要亲手作曲作词,还要演唱自己喜欢的民族音乐。


儿时周鹏曾在内蒙古大草原跟着外婆生活过三年。每日随外婆骑马放羊,辽阔天地间,来自草原上悠远的歌声,混合着青草和奶茶的香气,给了她最初的音乐启蒙。


大学期间她选修了作曲专业。她把意大利美声歌曲唱出民族味道的本事,让老师刮目相看,决意不再让她按照严格的西方训练体系练声。


这颗梦想的种子虽然被压抑着,却从未停止生长。直到一次意外经历,才终于得以破土。


在接受央视中文国际频道《天涯共此时》栏目采访时,她回忆了那次在锡林浩特的演出经历:


像往常一样,她在舞台上又蹦又跳唱着《咚巴拉》。因为气候原因,她中途突然感觉心脏不舒服,一下场就被送去急救。路上,虽然有些神志不清,但她满脑子一直在想着,我得好好的,我自己特别想做的音乐还没有做,我特别想做的音乐还没有做,我想做的音乐还没有做……


“对所有的人,要说声抱歉,只是,请允许我任性一次。”


周鹏“出走”了。



寻找“萨顶顶音乐”


在成为记者有机会与荧幕上的名人面对面交流时,我发现他们中有相当一部分都曾被最初成名时的影子遮盖了本真的自我,或者说是某一部分真实的自我。


选择无非两种,一种是迎合大众对他们的印象和期待,延续某种具有商业价值的“风格”;另一种是不接受,坚持自我主动的选择,在与大众初始印象的对抗中重塑真我。


显然,萨顶顶属于后者。



对于“周鹏”时代,与其说是割裂,毋宁说是告别。在央视纪录片频道《人物》中,萨顶顶回顾了当时“出走”的心境:


"

那种风格的音乐总归是适合于那个特定年龄段的,我已经长大了,如果现在还让我去那样疯狂地唱歌跳舞的话,我会觉得很奇怪。那种音乐属于年轻人,属于十八九岁的年轻人,当时那个音乐之所以适合我,也是因为我十八九岁。然后你一直在演出,演到二十二三岁的时候,自然而然那个音乐就不适合你了,你的表现力也会不如从前。所以干嘛还强求自己,难道就因为挣钱吗?

"



于是,周鹏成了“萨顶顶”。她说:“小的时候没有办法告诉父母我想叫什么,长大了有机会思考了,我要改名!”“萨”是为了纪念蒙古族的外婆,随了她的姓,“顶顶”代表一种美好的愿望,表示很好很好。


为了变得“很好很好”,暂别乐坛的萨顶顶停下来,去世界各地游历采风。“如果不离开自己熟悉的环境,永远也不会知道这个世界有那么多的可能。”跳脱眼前繁华,她需要重新审视自己的音乐道路。


"

在做《万物生》之前,我大概用了三年时间,主要去学习与我要做的这个音乐风格相关的一切,包括作曲、编曲,作词等等。在整个过程里我非常享受,因为创作让我自己成长了,我不单单学习到了音乐知识,还有它很深厚的文化。

"



三年的时间里,包括在创作《万物生》之前和之后,她接受了来自多民族文化的熏陶:


她诵读经典文献,自学佛教梵文,研究一字一句的准确发音,及其深厚的历史文化背景;


她去了国外很多乡村,参加当地村民的婚礼仪式,感受他们即兴、朴拙的歌舞;


她多次去云南采风,体验当地风土人情,学习当地花腰歌舞、彝族跳菜舞、哈尼鼓歌等少数民族的音乐和文化,还跟杨丽萍成为莫逆之交。


(《雀神》是萨顶顶为舞剧《孔雀》而创作的主题曲。萨顶顶说,创作时自己脑海里浮现出三句话:光明是无限量的,寿命是无限量的,希望你获得永远不死的生命。这也被她作为歌词放在歌曲的结尾,以表达对杨丽萍的崇敬。)


即便是成名后,萨顶顶依旧保持着这种到世界各地采风学习的生活方式。


人只有不停地触碰陌生,才能在向内的自省中真正返回自我。在世界各地学习了一圈归来后,萨顶顶更加坚信植根中华文化沃土上的民族音乐,才是自己最想做的音乐。

她自创了“自语”式的演唱,以随性“咿咿呀呀”的哼唱来传递内心的情感,实现心与心之间最纯粹的交流。她说,这种方式是为了让人们忘记语言的单独表达,而直接进入音乐的抽象思维中,因为音乐本身是超越语言的。


这种演唱方式被时任环球唱片亚太地区总裁Max Hole称之为“与神交流的语言”。


(《锡林河边的老人》是专辑《万物生》中的一首歌,是萨顶顶怀念她外婆的一首歌,整首歌里没有一句歌词,全是咿呀自语

萨顶顶曾在采访中说,在欧洲的一场演出,她唱完这首歌,一位日本听众到后台来找她,问她:“我从这首歌里听到你唱的是:爱、思念、童年、远方、故乡……不知道我说得对不对?”萨顶顶当时两行泪就淌了下来。)



利用藏文、梵文,还有自语,萨顶顶大胆地将西方电子乐与古老神秘的东方原生态民族音乐融合,形成了既有本土气质,又现代动感的“萨顶顶音乐”。


"

艺术最重要的是不同,做艺术首先应该发现你身上最与众不同的部分,和你能够创造出怎样一种多样性。哪怕别人是牡丹,你也不要再做牡丹了,你要做一朵小野花,而且要把那朵小野花做得更加芬芳。这个时代需要你去彰显自己的艺术观点和艺术表现,给大家提供更多的可能性和不同。

"


在《万物生》这张专辑,萨顶顶一口气几乎包办了词曲创作、编曲、演唱、音乐制作、编舞、舞者等全部工作。这就是“热爱”的力量。


当她披散着长发,身着仙气袅袅的民族风服饰,哼唱着《万物生》重返歌坛后,扑面而来的赞誉不绝于耳。


《南方周末》:将电子时尚与传统神秘主义熔为一炉,堪称当今中国最精致的流行制造物。在全球化的娱乐场景中,它对民族元素的发掘和张扬,对娱乐标准的提升,对流行音乐厚度和深度的追求,值得推崇。


《新浪音乐》:极负张力的音乐渲染出大气磅礴的意境,贴近心跳的节奏,让你感受到世间万物的呼吸,空灵的声音中天地之间行云流水的动静,伴随音乐起伏跌宕,让你从繁重的现实生活中彻底超脱。


此时,没有了对时空的感知,没有了对世俗的眷意,畅游着无限音乐创造的幸福,更让你不得不由衷地为萨顶顶的音乐魅力所感叹!听着《万物生》,闭上双眼,你能看到一幅幅美丽的画面,就像歌词中描述的:


(《万物生》中文版)


我看见山鹰在寂寞两条鱼上飞

两条鱼儿穿过海一样咸的河水

一片河水落下来遇见人们破碎

人们在行走身上落满山鹰的灰


“让世界上更多人听到我的音乐”


这绝对是萨顶顶人生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2008年4月,在英国伦敦举办的BBC世界音乐大奖的颁奖典礼上,萨顶顶凭借专辑《万物生》荣获“亚太地区最佳音乐人大奖”。



媒体称:“这是英国BBC 114年历史上获奖的第一张中国面孔。”在此之前,中国只有歌手朱哲琴曾凭借专辑《七日谈》获得过BBC提名,但最终没有获奖。

 

"

作为一个中国女孩,我深深地热爱着我的祖国和祖国的文化,在我们国家悠久的历史文化中承载了很多的艺术瑰宝,我想用我的现代视角,去回顾它们并赋予它们新的生命力。


今天我真的很高兴,我想让全世界更多的人听到我的音乐,通过我的音乐搭起一座文化的桥梁,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和中国的文化,现在我最想说的话就是,你好!中国!


——萨顶顶获奖感言

"



7月,作为获奖者,萨顶顶在英国阿尔伯特皇家剧院举办了专场音乐会,BBC首次向全球进行了直播。来自全世界各地的音乐制作人,包括世界顶级音乐人,因此认识了这个中国姑娘,并纷纷向她伸出橄榄枝。“那场演出对我来说,真的是遍地开花,一直开花到今天。”


萨顶顶在英国阿尔伯特皇家剧院演唱会片段


萨顶顶渐渐赢得了世界性的声誉。首张专辑《万物生》面向全球发行,英国、德国、瑞士和北美等国甚至一度卖到脱销。


之后,萨顶顶又发行了四张专辑,展现中国不同少数民族地区的音乐和文化。


(专辑《天地合》,萨顶顶认为如今困扰人们的事情太过繁杂,而只有找到人与自然之间的平衡,才能获得内心的宁静)


(专辑《恍如来者》,萨顶顶说,很多时候,人们见到陌生的事物却觉得温暖熟悉。也许这只是因为人们忘记了过去,忘记了我们都曾亲密地在一起,都曾来过同一个地方。)



至今,她已在世界上30多个国家和地区举办过多场个人巡回演唱会,所到之处好评如潮。可以说,她在国外受到的追捧程度绝不亚于国内。


曾获得两届格莱美奖的《DEEP FOREST》主创艾瑞克说:“我虽然不是很理解她的歌词,但是中国的那种感觉和歌曲的声音对我来说像魔法一样,仿佛她的声音来自另一个星球,让我忍不住反复听。”



虽然语言不通,但人的情感却相通。这位“神秘东方女子”通过具有鲜明中国符号的民族音乐,用心赢得了世界各国观众的关注和喜爱。


"

音乐本身是抽象的,没有听不懂的音乐,只有你感受不到的音乐。很多时候我们想听清楚歌词,以为歌词讲了什么,这个音乐就在讲什么。但这只是体会到了歌里面诗歌的部分。而音乐是分诗歌和音乐本身,也就是旋律节奏。


语言有时候能表达的东西,音乐可以表达得更深刻。当感情浓烈到一定程度,语言显得苍白无力的时候,那么就更要靠音乐去传达了。

"


盛名之下,也有人质疑萨顶顶的音乐是在“取悦”外国人。

她却说,在传统和现代、东方和西方之间,她始终在做一种平衡:“电子乐是西方发明的,但是我们可以把电子乐的音色寄托成为我们中国的理解。这样的话,其实是用了一种西方观众最熟悉的方式,寄托了51%的中国的情感,这样就能够确定这张唱片是来自中国。”


BBC世界音乐大奖在给萨顶顶的授奖词中写道:当2008年全世界的视线因为奥运会而转向中国的时候,她的音乐仍然非常神秘。萨顶顶以她女性并且独特的声音,毫无争议地成为最佳的文化大使。



她有这样的使命感:“无论是什么样的表现形式,无论我们的服装多么考究,无论我们的舞蹈多么有表现力,无论会选用什么样的乐器,统一的都是为了一种非常宏大、宽广的精神力量的传递,因为只有全世界人民达到共情,才能真正理解来自我们中国的民族文化。”


“让更多人听懂我的音乐”


萨顶顶最近一次成为大众热议的话题,是因为参演了今年夏天的古装热播剧——《香蜜沉沉烬如霜》。在剧中,萨顶顶饰演“缘机仙子”一角。



很多观众以为她试水影视剧,是为了转型。事实上,这部剧里她除了演员,还有一个更重要的身份——影视音乐制作总监。


在萨顶顶看来,近几年中国影视剧的发展突飞猛进,但影视剧音乐一环却显得相对薄弱。


“影视剧音乐工业在全球范围内是非常受重视的,因为视听永远是一体的。”《香蜜沉沉烬如霜》给了萨顶顶一个探索的机会。


为了挑起大梁,她不仅通读剧本,细致研究剧中角色性格和场景变化,还在剧中亲身扮演了一个角色。


"

在剧组里面我真正了解到,影视剧音乐和影视剧制作的整个工业方向,是怎样一种结合,音乐在里面究竟能起到怎样的推动力。

"



这一次,她又成功了。


《香蜜沉沉烬如霜电视原声音乐专辑》在网易云音乐销量突破280余万首,成为影视原声数字专辑TOP1。演唱了《左手指月》《不染》的萨顶顶,还带着“萨萨发抖”“萨手人寰”两个网络新名词登上了热搜。



这样的音乐创作体验给了萨顶顶不一样的乐趣和满足,“自己创作专辑的时候,大胆尝试,其实是一种寻找知音的感觉,也是一种个性的自我张扬。而当音乐服务于电视剧的时候,你其实应该非常确信,音乐出去之后观众的反应。也就是站在艺术为社会服务的角度,考虑到观众,考虑到他们听音乐时的心理状态。”


尤其是收到网友们这样的反馈:“萨顶顶的音乐在电视剧中一出来,不管是什么样的画面,都会忍不住泪崩。”她就更加坚定今后的创作方向。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随着自身音乐素养和能力的不断成熟,如今的萨顶顶不再满足于创作中的自我表达,而换成另外一种思维方式,那就是“怎样能够更好地让我的音乐接地气,让更多的人能够听得懂。”

 

 




出道以来,萨顶顶的音乐事业一路风生水起,让外人艳羡不已。


"

我承认我很幸运,但我也很感谢自己,一直以来对自己的定位都是一名音乐艺术从业者。所以,在这个定位下,我从一个歌手到现在做舞台剧就不奇怪了。


因为音乐艺术的范畴非常地广,除了演唱以外,你还要去创作,然后做制作人,再来就是做影视剧音乐,做影视剧音乐的配乐。而接下来自然而然就是舞台剧了,因为舞台剧是所有艺术中难度最大的,毕竟它只有一次机会。

"


在萨顶顶的身上,始终有一股子劲儿。那是随性温和的外表下,凡事有自己的判断和坚持的勇气和意志力。


她一直拒绝被定义,拒绝安稳的状态,就像她说的:“每次我身边的人都觉得我很安稳很棒的时候,那我可能真的又要去下一个旅程了。”“人生最怕的就是安稳,在不停的时间里安稳是非常容易变化的,所以一旦出现比较安稳状态的时候,包括生活上或者艺术上,我知道我应该再去探索了。”


她不惧怕自我挑战所要承担的一切,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让你感受到成长的魅力,和你活着的意义。”


有人说,这个世界在犒赏不安分的人。


萨顶顶应该是那个被犒赏的人。


明年,她将带着舞台剧《我的小伙伴》开始世界巡演。接下来,萨顶顶还会创造多少惊喜,我们不得而知。但毋庸置疑的是,她未来的人生一定会更加精彩。




扫码加入粉丝群

一个看文化的平台

一群聊文化的知己


监制 | 任永蔚

制片人 | 石岩

主编 | 纪萱萱

记者 | 杨晓宁

编辑 | 梁珊珊

运营 | 邓   荣


往期节目推荐

 韩再芬:乡音本是黄梅调

 森下洋子:“喜儿”教会我永不放弃生活的美好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