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年度评选之十分成就 | 吴为山:他使冰冷的青铜,有了心灵的温度

文化十分 CCTV文化十分 2020-02-08

 每天十分钟,带你涨知识


即将过去的2018年,文化界的哪些人物和作品以行动和思想带来了新鲜的气象和声音?

年末收官之际,《文化十分》栏目发起“《文化十分》年度评选”,经过业界推荐、专家评议,2018年“《文化十分》年度评选”各奖项已产生。

本周开始,将陆续公布2018年度具有影响力的作品及文艺工作者获奖名单,旨在弘扬文化界的正能量,鼓励具有创造力和才华的文艺工作者。


 十分成就 

 张颐武点评 

十分成就:吴为山

2018年,吴为山成为继著名画家吴冠中之后就任法兰西艺术院通讯院士的第二位中国艺术家,他塑造马克思雕像也于马克思诞辰200周年之际屹立于德国特里尔。


吴为山长期致力于中国文化精神在雕塑创作中的融渗和表现,尤其是对中国传统人物的雕塑的表现,如《孔子》这样的力作,以及他对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努力,都让他成为2018年重要的一个人物。


 评选专家团名单 

(排名不分先后)


张颐武  文化学者,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于丹  著名文化学者,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张同道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著名纪录片学者和制作人        


尹鸿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影视传播研究中心主任     


范周  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向勇  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教授  


肖怀德  中国艺术研究院文化发展战略研究中心副研究员  


唐凌  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评论》杂志社主编


陶庆梅  中国社科院文学所副研究员


徐欢  《如果国宝会说话》《故宫》导演


史航  编剧


李静  编剧


烂总  影评人,微博“电影通缉令”自媒体人



撰文 | 桂姝蕾



▲《文化十分》记者探访吴为山雕塑工作室


每个看起来极不起眼的泥块,经过雕塑家吴为山的手,揉捏、敲打、塑形,就好像被赋予了灵魂。


他由衷地热爱雕塑:“只有把精神、理念、情怀融入到自己的灵魂里面,作品才能生发出最大的感染力。”


“我创作时经常划破手,洗过后,只需擦一点手霜就立即恢复柔和。”吴为山笑着说。他摊开双手,令人惊奇的是他并没有想象中常年用手创作的雕塑家们粗糙的手掌,反倒细腻柔软。


▲吴为山的手


他右手的拇指比左手拇指长两厘米,因为经常用到拇指塑形,手形也更为扁平。他回忆起在英国时遇到的一个老雕塑家,两手大拇指的长短差距比自己更大。他当时对那位艺术家说:“等我到了您这个年纪,拇指的差距会比您还要大。”


▲吴为山向《文化十分》记者展示他的雕塑工具


创作的时候,靠着一柄塑刀和木质工具,对着一堆浸湿的泥土,他经常忘记时间的存在。勤奋是吴为山的法门,身兼多职的他,在结束一整天的工作之后,最喜欢去的地方就是他的雕塑工作室,他常常说:“我在阳光下工作,在灯光下创作。”


▲中国雕塑家、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在巴黎参加了法兰西艺术院全会,并正式履新该院通讯院士。这是继画家吴冠中之后,第二位中国艺术家获此殊荣。


求艺问道


吴为山出生于书香门第,他的老家在苏北里下河地区的东台。家里的一位嫡亲伯祖父高二适,是书法大家,与林散之并称当代草圣。吴为山的父亲则继承了家中的读书传统,是一名优秀的国文教师。


▲《跨越时空的对话  齐白石与达·芬奇》


在那个年代,小学课本里基本没有古典文学和唐诗宋词,他的父亲便让他背唐诗,自此培养出他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我特别喜欢李白、杜甫。”


在父亲的熏陶下,他自幼喜欢写写画画。11岁摸索着写生,画的是乡里熟识的老人。


文脉昌盛,是他埋首艺坛的底气。


1977年恢复高考后,他连续六年都以一分之差落榜,凭着朴素而热切的“求知欲望”,吴为山始终没有放弃:“只有到大学里去,才能完成一个年轻人对于文化的塑造。”后来因为报考表上填的“绘画”专长,被录入无锡工艺美校。


▲《弘一法师》


大学毕业后他就留校任教了。上世纪90年代初期,市场经济蓬勃发展,商业雕塑大行其道,但吴为山并没有放弃一个艺术家的追求:“如果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没有精神和文化,没有灵魂,经济的发展也是短暂的。”从此,他立志为中国历史上的文化名人塑像。


1991年的一个夏日,29岁的吴为山接到了一个邀请——“当代草圣”林散之的长子林昌午请他为父亲塑一尊半身像,打算放置在林散之纪念馆中。


▲《林散之》


这份邀请使年轻的吴为山踏上了塑造中国文化名人的起点。当时的条件还很艰苦,他与母亲、妻女挤在一间20多平米的房子里。他总是在家人睡熟之后,研读林散之先生的诗歌、书法和绘画,试图摸透林先生的性情……当雕塑完成之后,林昌午说了一句:“父亲活了”,让吴为山备受鼓舞。


吴为山:

那时,经济大潮涌动,社会价值取向多元,许多年轻人对我们国家杰出的思想家、文学家、科学家、艺术家很陌生,转而去崇拜明星。作为雕塑家,我觉得应该用雕塑的手法为这些历史人物塑像,建立时代丰碑。


这是他的初心。


后来,他陆续为费孝通、钱伟长、季羡林等这些大师塑像,在与这些人的交谈中他受益匪浅:“因为这些人物,他们身上承载着文化,他们精神世界的丰富是人生的价值体现。”


▲费孝通与吴为山为其所塑的雕像合影


和大师们的每一段交往,都是一次修炼和领悟。每完成一尊雕塑作品,是求艺,更是问道。


▲吴为山为杨振宁塑像


渐渐地,吴为山开始从现代文化名人的创作范围扩大至历史文化名人:老子、孔子、王献之、黄宾虹、齐白石……众多名人塑像从他手中的泥土中幻化,他成为“为时代造像者”。


▲《似与不似之魂——齐白石》


季羡林老师曾对他说:“这是一个文化工程,要将生生不息的文化,融入历史的洪流,为塑像开先天。”


雕塑诗人


雕塑艺术就像诗歌一样,是提炼出的精神表达。“它应当一目了然,又回味无穷。”吴为山认为,一件好的雕塑,最重要的是鼓舞人,通过雕像体现精神,表现艺术,特别是表现艺术的创新。


▲《举杯邀明月——诗人李白》


他希冀在雕塑艺术中达到一个新的境界——和古人不同,和西方人不同,跟现代人也不一样。直至他找到了写意雕塑的创作之路。


他融合西方写实手法和中国传统写意技法,在不可言说的“似与不似之间”,重在体现人物内在的精神。时至今日,他的“写意雕塑”在整个雕塑界独树一帜,被誉为“雕塑诗人”。


▲《天人合一 老子》


吴为山塑像,有无数腹稿,但没有草图。他开玩笑说:“我经常拿空气塑像。”长时间琢磨,顷刻挥就。


曾经吴为山为了给著名文学家袁行霈先生塑像,花了6年的时间琢磨和思考,而真正落到指端的作品,只花了半个钟头:“因为我平时在空气中捏的时候,就已经把他的形象给捏好了。”


吴为山:

一个艺术家如果能够在艺术上多花一个小时、一天、一个月甚至一年时间塑造出来的作品,也许在历史上,就会多留下十年、一百年、一千年。


泥巴、木头、石头、不锈钢、青铜这些载体,只是他内在精神的投射品。


▲吴为山手持照片正在创作


他经常对着六七幅雕塑对象的照片反复研究。“苦功夫”不是雕塑技巧,而是研究要塑造的对象,要去研读他们的书,他们的衣着、生活习惯、生活空间。“读懂了塑造对象,才能塑造出传神的作品。”吴为山说。


▲《问道——孔子问道老子》


吴为山的现代写意雕塑,细节粗犷,天马行空,却在神态和形态上意象万千。


他用“书法”作比自己“诗风荡漾、文意堂堂”的写意雕塑:“写实雕塑相当于正书,写意雕塑相当于行书,抽象雕塑就相当于草书。写意雕塑根本的核心就是中国的人文精神。”


此道不孤


1996年,在荷兰作访问学者的吴为山接到为荷兰女王贝娅特丽克丝塑像的邀请,这是他的作品第一次登上国际舞台。


▲贝娅特丽克丝塑像


这也是吴为山第一次意识到西方艺术界对东方雕塑的肯定,随后他又作为访问学者去美国华盛顿大学学习。


吴为山感到,人物雕像不仅仅影响中国人,也影响到外国人:“巴西库里提巴市市长来到中国,看到了孔子像。他说,孔子的思想对他的执政理念都很有影响,所以他要求把孔子像立到库里提巴市。”

▲《孔子》


后来,这位巴西库里提巴市市长亲自到机场去迎接孔子雕像,当箱子打开的时候,他拥抱孔子的雕像,并且把立像的广场称为“中国广场”。


在几千公里以外的南美,中国的孔子被请过去,立在那里讲述中国的“仁义礼智信”。这种情感使冰冷的青铜,有了心灵的温度。


▲《画家黄宾虹》


法兰西学院的主席克罗德·阿巴吉到中国访问的时候,在中国国家画院看到了画家黄宾虹的雕像,他被深深吸引,随即用速写本把这尊雕像画了下来。


后来吴为山去法国访问,恰巧拜访了克罗德·阿巴吉。聊天的时候,克罗德·阿巴吉拿出一个速写本,跟他说:“我在中国看到一个雕塑,不知道是谁的作品,非常想了解他的创作过程。”


打开本子一看,吴为山愣住了,瞬间热血沸腾,克罗德·阿巴吉画的竟然就是他创作的黄宾虹雕塑。


▲克罗德·阿巴吉和吴为山


得知眼前这位雕塑家就是这尊雕塑的创作者时,克罗德·阿巴吉热烈地拥抱了吴为山:“真没想到,我以为这个作者有100岁了。”


吴为山:

我们到西方去,特别是到欧洲,看到维纳斯、大卫的雕塑,我们总是带着一种膜拜的心理,去崇仰古希腊、古罗马的艺术。


我们也会用写生的方法画下我们心仪的雕塑,但是一个西方法兰西学院的主席,来临摹我的雕塑,这对我来说是一种特别的鼓舞。


特别感动的是,一个八十多岁的西方大师,对中国的作品那么珍惜,用心来琢磨、感受和体会它们。


后来他们俩在巴黎举办了联展,克罗德·阿巴吉把孔子和老子的作品都放到了最重要的地方,把自己的作品都围在孔子、老子的周边,以表达对中国艺术、对中国文化、对中国圣贤的尊重。



马克思诞辰200周年之际,吴为山应邀去往德国。一开始德国方面希望为马克思立一尊儿童时期的雕像。但吴为山觉得这不是他心目中的马克思:“因为马克思是思想家、哲学家,他的长相要和他的身份相符。我们所熟识的马克思,是长头发、长胡须的马克思,充满了智慧。”


▲吴为山在创作马克思雕像


德国方面原先打算雕像塑造成2米的高度,后来吴为山觉得,应该要做一个体量上更加高大的马克思雕像:“马克思的前景非常地开阔,他的背景应该非常深厚,他脚下的大地应该非常的坚实。”


▲德国莱茵兰—普法尔茨州(莱法州)州长德赖尔说,雕像为中德友谊与合作架起了新桥梁。


最终他选择在德国城市特里尔一个古罗马时期的广场为马克思塑造一尊5米5高的雕像,寓意马克思的诞辰日:5月5日。


这样的建议也获得了德国方面的认同,通过议会表决同意了吴为山的方案。


▲吴为山在创作中


在创作过程中,由于工作室室内的环境有限,但雕塑作品是需要放置在室外被各种角度和距离观看的。吴为山临时决定将已经送去山西铸铜的马克思雕像紧急召回,最后把雕塑真正地放置在一个开阔的广场上去看,再进行调整和修改。


当时正好是1月份,吴为山在刺骨的寒风中,持续工作了七八个小时。做完雕塑的时候,他的手都被冻僵了。“但是,心是温暖的。”吴为山回忆道。


▲吴为山在室外修改马克思雕像


他精心创作的马克思雕像运到德国之后,德国方面一致表示:这就是他们心目中的马克思——身穿大衣,迈着从容坚定的步伐,目光深邃,炯炯有神,向着前方,手中夹着一本厚厚的书——人类社会发展的百科全书。


▲放置于中国雕塑院吴为山工作室陈列馆的马克思雕像小稿


吴为山回忆自己三十多年走过的创作历程,以塑造中华杰出人物雕像为己任,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感受中西方文化的交融和碰撞。


为了不忘却的记忆


艺术有三种作用:一种是告诉我们客观世界的现象,第二种告诉我们内心情感的追求,第三种是用灵魂来引领我们的生活。而只有真正用“心”去创作的作品才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家破人亡》


吴为山的作品向世界传播中国文化,讲述的不仅仅是一些美好的故事,也把中华民族在历史中的灾难、国耻讲给世界听。


2005年12月,中共江苏省委委托吴为山创作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扩建工程大型群雕。那段时间,吴为山不是徘徊在当年的大屠杀现场,就是去寻找幸存者进行细节访问。


▲《逃难》


刀砍、棒击、棍敲、手塑并用,在悲愤产生的速度与力量中,在《辛德勒名单》主题音乐的回响中,他仿佛置身于1937年的那场腥风血雨,耳畔时刻回响着30万亡灵冤魂的哀号。


▲《逃难之八》


那段时间,《逃难》这组雕塑幸存者的泣诉常常让吴为山彻夜难眠。


幸存者常志强告诉他,在逃难的过程中,亲眼看见母亲被日本人无情的刺刀捅得鲜血直流,但母亲还是用尽最后一丝气力把衣襟扒开,让弟弟吸吮乳头。天寒地冻,弟弟的泪水与母亲的血水、奶水冻凝在一起。直到有人想把弟弟从死去的母亲怀中抱起,才发现母子二人已冻成一体,僵硬的身体无法被分开……


▲《最后一滴奶》


时光逝去70余年,每每讲起这一幕,常志强老人仍然声泪俱下。这一幕也被吴为山塑进了群雕中,取名为《最后一滴奶》。


如今,这组雕塑不仅感动了所有的中国人,也感动了世界各地的参观者。吴为山说:“向往和平是人类的共同追求,发展中的中国已经有自信揭开自己的伤疤,让世界警醒,让战争远离人类。”


“我们是以和平祈望而塑魂的,是为纪念我同胞而塑魂的。记住历史,而不是记住仇恨!”



余秋雨曾说:吴为山是一个“叩问天意”的人。但是,仅此一面,还不是完整的他。他还有重要的一面,叫作“裹卷人气”。把“叩问天意”与“裹卷人气”加在一起,才是吴为山。


多少年后,当厚厚典籍和滔滔言词都成了过眼烟云,唯有那些雕塑还在。



扫码加入粉丝群

一个看文化的平台

一群聊文化的知己



制 | 陈   杰

制片人 | 石岩

主编 | 马戎戎

记者 | 李雅倩  邹合义

编辑 | 桂姝蕾

视频 | 邓   荣   吕侯健

运营 | 邓   荣


往期节目推荐

 年度评选之十分创意 | 蔡国强:2018年,他的新作依然为世人所瞩目

 年度评选之十分记录 |《西南联大》:呈现群星闪耀的联大历史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