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白麒柏:我为能在中国教咏春拳感到自豪

文化十分 CCTV文化十分 2020-02-11

 每天十分钟,带你涨知识


他是一个意大利人,却痴迷于中国功夫;


他对中国一无所知,甚至连中文都不会说,但他义无反顾抛弃所有,背井离乡,来到功夫的发源地拜师学艺;

 

他的努力没有被辜负,一个外国人,不仅成为了叶氏咏春拳的传人,还在中国开起了自己的武馆,收了很多中国徒弟;

 

他叫白麒柏,他说中国已经成为他生命中的一部分。

△  《文化十分》专访白麒柏


撰文 | 李端

 

01

结缘“咏春”

白麒柏(Kleber),一半意大利一半法国的血统,出生于罗马。

 

白麒柏和咏春拳的故事,可以追溯到三十多年前。那时他的周围有很多人欺凌弱小,他觉得一个孩子应该要学会保护自己,于是开始学习日本柔道。

 

在9岁那年,白麒柏看了一部电影——《龙争虎斗》。

△《龙争虎斗》剧照

这部电影是李小龙主演的第一部好莱坞影片,当时他的中国功夫技惊整个西方。

 

看了这部影片的白麒柏,也被中国功夫征服,渐渐对中国功夫产生了别样的热情。

李小龙的功夫太酷了,我真的很想学。他是我的偶像,他让人们了解到中国功夫与其他格斗术完全不同。因为他,我和全世界成千上万的人都爱上了功夫。李小龙是个哲学家,他把哲学和武术精神带到了全世界。


此后,白麒柏查阅了大量资料,才知道原来李小龙练的功夫叫“咏春”,他的师父叫叶问。

 

但当时意大利没有人教授咏春拳,白麒柏只好先继续学习日本传统武术。直到21岁,他才有机会跟着欧洲两个咏春拳老师学习。


学习了八年后,白麒柏自认为已经是一位“咏春高手”。所以2009年,叶氏咏春传人温鉴良到意大利访问交流时,白麒柏特意从伦敦飞回意大利,要与他“切磋”。

 

在讲学现场,身穿一套中式服装的白麒柏被温鉴良一眼选中,两人当场切磋拳法。让白麒柏没有想到的是,自己几招之内就败下阵来,甚至被扔了出去。

 

他难以理解,为何这个六十多岁、貌不惊人的老人能有如此惊人的力量,能够让自己这个“高手”完全没有还手之力。

我知道很多在咏春界的很有名的人,但是温师傅完全是另一个等级。我和他在一起的时候,完全无法触碰到他,我很惊奇。

 

他完全在用不同的方式移动他的身体,用不同的方式去打拳。然后我意识到,这个人已经用自己的武术技术打动了我,吸引了我。

 

我就在想,如果我要学习武术,那我一定要来到中国跟着他学习,然后一定要弄清楚功夫到底是什么。

△ 咏春翘楚温鉴良

被打败后回过神来,白麒柏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拜师,他说:“无论师父你去哪儿,我都愿意跟着你”。

 

温鉴良呵呵一笑,告诉他,这种话他听得太多了。但他还是说:“香港,你能去吗?”

 

当时的白麒柏是一名心理咨询师,在伦敦有一份收入优渥的工作。而且他与一名韩国女孩相爱,已经到了谈婚论嫁的地步。

 

但是为了探索这个中国功夫的奥秘,他放弃了心理咨询师的全职工作,和女朋友分手,卖掉所有家当,瞒着家人只身来到香港。

当我说要搬来中国的时候,父母非常支持我,但是他们以为我要在中国从事心理学的工作,所以我不得不告诉他们,我是被我的公司推荐来中国的。

△ 白麒柏

因为不知道家人对于自己的选择会是什么态度,所以在中国遇到任何困难,白麒柏都不敢跟父母说,只能一个人默默承受。

 

直到在上海办武馆有了一定成绩,他才告诉家人,说:“嘿,我换工作了。”

 

父母对他的事业很支持,这也给了他更多信心。

 

 

02

香港学艺

当然,结果是美好的,但过程有多艰辛只有他自己知道。

 

在凭着对咏春拳的满腔热血,稀里糊涂地来到香港之后,他便开始了一场没有任何计划的冒险旅程。

当很多人后来说你太幸运了能做你爱的工作,我不太敢笑,因为你没有办法想象我经历了什么。

△  在香港学艺时的白麒柏

身处异国,意味着一切都得从零开始,初到香港的白麒柏遇到了所有在异国他乡打拼的人都会面对的困难。

在香港电影里学到的几句广东话在这里派不上任何用场,语言完全不通;

 

因为没有官方签证,白麒柏只能每隔三个月回一次国,不然会被当做非法留港,警察会因此找上门;

 

意大利人不喜欢吃汤面,他不理解为什么人们要把面放在汤里,在这里每天都要面对他不喜欢的火锅;

 

原本在意大利心理咨询师是个不错的职业,可以拿到不错的收入,可在香港,白麒柏找不到工作甚至没有钱吃饭,连续练拳有时候会饿到直接睡过去。

我早上习惯喝杯咖啡,但是在香港的那段时间,我不可能有钱去喝咖啡,那个时候我不能工作,那是非常艰难的。

△ 白麒柏跟随温鉴良学习咏春拳

他的拜师过程也远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顺利。

 

当时温鉴良听说白麒柏要学拳,就让他扎着马步出拳,做5个小时,每天这样坚持做,六个月之后,温师傅才相信他学拳的决心,收他为徒。

我每天都去,因为我几乎天天去拳馆,导致很多中国学员有很大的压力,因此他们也去得更多了,我们相当于互相督促。


师父温鉴良没有因为白麒柏是个外国人就有所保留。相反,老师把自己的毕生所学都教给了他,还根据粤语发音,为他取了白麒柏这个名字。

 

他也把老师当成自己在中国的父亲。

我的师父给我起的这个名字。麒麟就是龙,柏是柏树的意思,就像天、人、地,我在这两个物体之间。我认为这个名字很棒,现在很多人都叫我白师傅,我觉得这很好。

△  白麒柏跟随温鉴良学习咏春

4年的苦练后,白麒柏艺成出师。这时候他意识到,自己通过之前学习的心理学知识和逻辑方法,能够很好地与人沟通,非常适合给人授课。

 

于是,他决定回美国旧金山开一家武馆。当师父温鉴良得知他的想法后,就告诉他:“你可以去上海开一家武馆。”

 

“我?一个外国人,能教中国人功夫吗?”白麒柏觉得这听起来很滑稽,是一个很疯狂的想法,连他自己都不敢相信。 


然而师父相信,自己的爱徒一定能被上海接受。


作为国际化大都市的上海,发展机会相对来说会更多,包容性更强。在这里,无论是每日睡天桥的流浪汉还是金发碧眼的异邦人,都不会遭到太多异样的眼光。



03

上海开馆

2013年,白麒柏来到了上海,开设了咏春拳馆,准备开班授课。

△  白麒柏在上海开设咏春拳馆

但在上海传艺的第一年,他差点就没有能坚持下去。


白麒柏的第一个拳馆设立在上海一个偏远的体育馆,鲜有人经过。即使有人好奇地走进来,看到是一个外国人在教功夫时,也摇摇头离开了。


而当他好不容易收到一些弟子之后,这些问题则更真实地出现在他眼前——上海的一些传统武馆觉得,一个外国人教中国人功夫“不合规矩”,纷纷上门踢馆。


不是每一次“挑战”都光明正大:一次,另一个咏春拳馆的弟子装作没有任何武术根基来参加体验课,在课后要求白麒柏“指教”一下,然而一出手就是杀招,白麒柏只好全力还击。


还有的人,在挑战失败后,再带他的师兄、师父来“讨公道”。

△  白麒柏

白麒柏把这一切的质疑与挑衅都打包收下,选择用实力说话。

他们来都是在挑战我的武术技术,一般来踢馆的都不是大师,因为那样很不尊重功夫。尤其是前两年,我很艰难地应对。


有些人会跑到武馆里来,假装自己什么都不会,但是他们有没有练过,学过无数的人一眼就能看得出来。我觉得这样的人目的不单纯,所以也就全力还击。


前来踢馆的,不乏柔术冠军、综合格斗选手等,但当他们与白麒柏拳拳到肉地切磋之后,开始认可他,甚至成了朋友。

△  白麒柏在拳馆教学员咏春拳

经过多年磨炼,面对咏春,如今白麒柏也有了自己独特的见解。


他说,中国人在很多事情上都采用一种“实用主义”的态度,然而唯独在“功夫”这件事上保守得固执。


功夫,原本是战场上搏杀的技巧。太平年代国家禁用武器,这些搏杀术被改造为“功夫”以适应徒手格斗,只是在这个改造过程中,很多招数变得徒有形式。


而功夫练习者为了保留“传统”,最后只知套路,却少了耐力和抗打击能力,所以已很难与练习综合格斗的选手对抗。


但咏春拳却很好地保留了功夫的实用性。

练习咏春首先要专注于角度上,专注于结构上,还要专注于我们如何利用身体并且产生能量。我们的每一个招式都要遵循直线和角度,这些在招式中都能看到。


这就是为什么咏春拳能成为了一种神奇的武术,它运动得非常真实,它是用一种特定的方式移动自己的身体,去保持某种招式。


它的招式很漂亮,但是不草率。它所做的每一个动作和形式都必须有一个有效的科学解释。这就是我一开始希望自己做的事情。


△  白麒柏

白麒柏的实力和他对咏春拳独到的理解,也渐渐得到大家的认可,他的咏春拳馆逐渐走上正轨。


如今,白师傅已有上百位位学员,他们有少部分是外国人,但大多都是中国人。

一个外国人在中国教中国的武术,大家会认为我在骗人,你又不会飞,没有什么特殊的技能。但是我最欣慰的就是我的学生们,他们相信我,我教他们的技能,他们可以带回去,继续传承下去。




04

中国已成为生命的一部分

虽然取得了不小的成就,但白麒柏依然一刻不敢放松。现在他除了每天在拳馆给学生上5个小时课外,早上还会去公园练拳:“这样可以有效地提高我学习功夫的速度。”

△  白麒柏

来中国十多年,白麒柏坦言并没有很多朋友,相处最多的就是徒弟,大部分时间都在独处。他讨厌热闹,不喜欢外出,大部分时间都用来打拳。

 

练拳之余,他还开始把一部分精力放到研究咏春精髓、阅读道家及相关书籍上,他希望能从中得到新的理论并运用到教学中,吸引真正想学功夫的年轻人。

 

在阅读《道德经》的过程中,白麒柏得到了很多启发。

这是一本不知道从何而来的“神秘之书”,当看懂这本书的时候,就像是我在与他对话,你会在内心思量,更深入理解我是谁。

 

你不能只专注于“心灵”,因为你要使用身体。如果你不懂身体,你的心灵也走不了很远。同样,你又不能只懂身体,不然你的心灵也困在原地。

 

阴和阳之间,是最简单最美妙的概念。


△  白麒柏

白麒柏说,《道德经》中所包含的中国哲学,让他更加深层次的明白:“我到底在学习什么,学习是为了什么。”


他一直记得自己最初学习中国功夫时的一件事情。


那时候他刚进入一个教授传统中国武术的学校学习,老师要求他先练习站桩:“就是有很多木头,然后站在上面冥想。”


站桩看似简单,但事实上站在那里不动是很难做到的一件事情,它要求人的精力绝对集中。正常来说,刚开始每个人都只能站在桩上坚持5-10分钟。

我第一次站在那里的时候,老师因为一些原因就睡着了。当我站了10分钟,我就感觉特别累,我就想着老师为什么不让我结束。


然后20分钟,直到30分钟,老师依然没有叫我,我真的坚持不下去了,就自己放弃了。


当我从桩上下来的时候,我看到老师睡着了,我很惊讶。我想如果当时我没有把注意力集中在站桩上,而是只注意老师是否看着我,那我的身体一定会在10分钟或者20分钟之前就放弃的。


这件事情告诉我,做任何事情一定要集中精力。对我来说站桩是很难的,但是因为我集中了精力在做这件事情,我的身体改变了很多,我的思想也改变了很多。


中国功夫中这种朴素的哲学,让白麒柏深深爱上中国的文化。他从小就学习陶艺,对中国传统的射箭、书法、太极,也都很喜欢。


△  白麒柏

但让他感到遗憾的是,现在中国的很多年轻人,似乎并不像他那么热衷于中国传统文化。

在我来中国之前,我认为每个中国人都会功夫,每个人都了解老子、孔子,因为这些文化在西方的某一个时期传播很广泛,我还很小的时候就研究这些东西。

 

但是当我到了这里我才意识到,不是所有人都在意这些传统文化。不只是功夫,像是京剧、舞蹈之类需要投入大量时间的传统文化,学习的人越来越少了。


而中国功夫的日渐式微令他十分担忧。在白麒柏心中,中国功夫讲求“天人合一”、“刚健有为”,它不仅是一门武术,还是一门艺术。

我一开始对功夫的理解是,功夫是要用武器的,但是之后禁止使用武器了,许多流派,在没用武器之后,就没办法用自己的拳头,所以他没办法改良了。

 

咏春的两把刀被拿走之后,发现人的手臂可以用来替代两把刀,能够继续发展下去。但其他流派的招式如果不能进行改良的话,很多大师和我一样都认为,一些武术是会失传的。


他一直在试图用自己的力量,让更多的中国年轻人爱上功夫这门艺术。

△  白麒柏在拳馆教学员咏春拳



从意大利到香港拜师学艺,再到上海来开馆,白麒柏的功夫探索之路仍在进行,他一心想把中国功夫传承下去。

功夫是在中国诞生的,我为我在中国教中国人民功夫感到自豪,中国已经成为我生命中的一部分,我很想待在这里,直到我离开这个世界。

——白麒柏



※部分内容根据网络资料整理



扫码加入粉丝群

一个看文化的平台

一群聊文化的知己



制 | 任永蔚

制片人 | 石岩

主编 | 马戎戎

记者 | 李雅倩

编辑 | 李   端

运营 | 邓   荣


往期节目推荐

 马克力文:一位美国牛仔的东游记

 万哲生:从英国移居大理十多年,只为一处诗意的栖居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