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火热的农村生活,刷新你的“东北想象”

文化十分 CCTV文化十分 2020-02-09

 每天十分钟,带你涨知识


近日,6集纪录片《希望的田野:拉林河畔》在央视纪录频道播出,反响热烈。网友纷纷感叹:“哎(呀)妈(呀),东北还可以是这样的啊!”


这部纪录片,以生活在东北黑土地上平凡普通的四户农民为叙述对象,展现了他们的生产活动和喜怒哀乐。


《拉林河畔》总导演沈书是土生土长的黑龙江人,但她在拍摄过程中也时不时感叹,东北的变化真的太大了。


正因为想要记录这片熟悉的土地上发生的变化,沈书扛起了摄像机。于是便有了这一幅“接地气、有人气、冒热气”的东北农村生活画卷。


采访 | 刘雅晴

撰文 | 杨舒钰


买貂是为了炫耀?No!


杜家镇的妇女主任郝云荣刚刚经历了充满惊喜的一年。乡亲们眼中的郝云荣心眼热、会说话、能操心,长得好看又爱打扮的她,是镇子里的一道风景线。


爱打扮的“妇女主任”郝云荣


郝姐有句念叨了许久的话,被她自称为“人生三大愿望”:



我这辈子就寻思着,咱家买辆车,我再买个貂,咱家闺女考上大学,就啥都不差了。


今年郝姐的三大愿望全实现了,这让她觉得幸福得有些不真实。


七月,郝姐坐在炕上,捧着女儿刚刚收到的录取通知书,一边念叨着“闺女,你替妈妈圆梦了啊”,一边笑着抹起了眼泪。


这个时候的郝姐,已经全然忘记了春末夏初那段时间她所经历的心力交瘁。


在考场外焦急等待女儿的郝云荣


为了让女儿安心复习准备高考,郝姐在县城里租了一间房,过上了“陪读”生活。看着女儿每天熬夜背书做题,郝姐心疼得不得了,又是烧鱼又是熬汤,只为能让孩子吃得好点,营养能跟上。


尽管如此,压力还是常常让女儿情绪起伏,好几次郝姐晚上热了牛奶端过去,都被女儿不耐烦地“轰走”,这让她多少有些委屈。


郝姐也很理解女儿,通常这种时候她只是默默关上门退出来,坐在外间的沙发上悄悄给丈夫打电话。家里正是插秧栽稻的时候,丈夫一个人忙前忙后,她惦记着家里的农活,也惦记着丈夫的身体。


闺女最近上火了,啥也不想吃,说牙疼。哎呀,真闹挺。家里栽稻子,这边还整她。两个事儿搁一块了。你实在栽稻子忙不过来,我抽空回去。

一说起丈夫钟海龙,郝姐的眼睛里依然洋溢着少女般的柔情。结婚二十多年,她对丈夫的关心和爱护,早已成了生活的一部分。


这家人最常见的生活场景便是海龙从田里干完活回来,郝姐已经准备好了饭菜,忙前忙后,又是打洗脚水,又是给丈夫按摩。两人你一句我一句地拌着嘴,其乐融融。


看向丈夫的郝云荣,眼里总是满满的柔情


去年家里买了辆新车,丈夫对郝姐说:



车买了,媳妇,我寻思给你买貂。你喜欢啥样的呢?


郝姐只当丈夫是为了逗她开心,没太放在心上。可到了春节前,郝姐的丈夫突然带她去了貂皮商店,这让她有些愣神。


商场里,郝姐在营业员的推荐下一件件试穿着,丈夫钟海龙全程陪伴在旁,眼里笑意盈然。试好衣服的郝姐还在犹豫价格,一旁的丈夫看出了媳妇的心思,二话没说掏出一摞现金就结了账。


郝姐看着点钞机里刷刷作响的现金,突然舍不得了。



哎呀,这得打多少米才换这么一件貂啊?


丈夫钟海龙却毫不在意。


说给你买貂就得买啊。贵啥贵?这不快过年了嘛,送你的礼物,这回我兑现了啊。穿着多漂亮啊!



看着穿上“小貂”的媳妇,丈夫钟海龙满眼笑意


丈夫的话是真心的。这一年里,他知道媳妇付出了太多辛苦。尤其是在最忙碌的秋收时节,自己腰伤复发,所有的活都靠郝姐里里外外操持。


用一件貂皮大衣换媳妇开心,是这个东北汉子能想到的最好的爱意表达方式。


达成心愿的郝云荣乐开了花


回去的路上,坐在自家轿车后座、穿着新买的貂皮大衣,郝姐眼睛里泛着泪花,嘴角却抑制不住地向上翘。



哎妈,这小日子没谁(sei)的了。


农村人没有业余生活?NO!


入夏之后,天亮得越来越早。结束了插秧栽稻的忙碌,村里人照样还是起个大早出了门。不过他们并没向田垄的方向去,而是拐去了杜家村村书记刘向东家。


两年前,酷爱健身的刘向东自费在自家西边盖了一间“健身房”。这里宽敞明亮,跑步机、杠铃、动感单车、瑜伽垫等器材设备一应俱全,吸引了越来越多农忙之余的村民来锻炼。刘向东热情地招呼他们,并一一向他们讲解动作要领、注意事项。


“健身达人”刘向东每天坚持锻炼


健身这件事儿,刘向东已经坚持了六年。如今他那一身漂亮的肌肉,成为村里男人们羡慕的对象。在刘向东看来,健身的好处多着呢。



健身这玩意,不光是为了练肌肉。咱们虽然是农民,但也是新时代的农民,也得强健体魄。


“经营”这间健身房,刘向东花了不少心思。


他时常去五常市大大小小的健身房“考察学习”,一方面搜罗新器材、新设备,一方面跟那里的教练交流健身心得。刘向东说,这些城里人健身用的好东西,也要带回去给村子里的老铁们见识见识。


必须买的器材,刘向东很舍得花钱。但他也不是个“土豪”,那些可以想法子“整”的,他就亲自上手做。


在他家的健身房里,有带步数显示的跑步机,也有他亲手焊接的“哑铃”。村民们练得热火朝天,还成立了健身小团队,时不时地约在一起,一边喊着口号,一边互相督促锻炼。


年轻人“撸铁”,上了年纪的大爷大妈们也不甘落后。他们有自己的健身项目——晚饭后跳舞。入冬之后,年近70岁的杜中学每天晚上都要坐在炕上等老伴儿杜大妈“收拾停当”一起出门。


认真收拾打扮的杜大妈


在杜大妈眼里,去舞厅跳舞可不只是健身活动,还是重要的社交活动。她坐在炕上,一边用手里的气垫粉饼往脸上擦,一边偷瞄身边老头子的动作。看到老头子憋着笑,杜大妈不高兴了。


你嫌麻烦啊?我不嫌麻烦。女的就得浪点,岁数大也得浪。四十不浪五十浪,六十正在浪头上。


老头子唠嗑一向不是媳妇的对手,只能笑着回一句“臭美”。杜大妈乐呵呵地拿出盒子里的香水,左右喷了几下,又站起来在镜子前转了好几下,才心满意足地出了门。


虽然嘴上不承认,但杜中学对于媳妇的“臭美”是支持的。他们两口子种了一辈子地,年轻的时候错过了太多可以享受的时光,现在年纪大了,正好把那些唱歌跳舞的爱好都捡起来。


年轻时就很疼媳妇的老杜,现在更是对杜大娘的“指示”言听计从。老两口的金婚纪念日就要到了,杜大娘“要求”老伴儿给她唱首歌。



歌我都给你挑好了,你就唱一个《老婆老婆我爱你》。我教你唱。


杜大娘的语气很“霸道”,杜中学憨厚地笑着,坐在炕上一句一句地跟老伴学。老杜心想,虽然老了,但也不耽误一起跳舞一起唱歌,挺好。把年轻时落下的那些浪漫都补上。

 

杜大妈一句一句教老伴儿唱歌


老家不如大城市挣得多?No!


五常市杜家镇的青年陈洪刚,因为在家排行老二,村里人都习惯叫他陈二力。


二力从小长在杜家镇,他的父亲和哥哥大力都是农民。看着他们终日在田间地头忙碌的身影,二力很是心疼。小小的他暗下决心,一定要离开农村,过上好日子,风风光光地帮衬家里。


可五年前,已经离开农村许久的二力又回来了。当被问到“为什么回来?城里不好吗?”的问题时,二力的回答让所有人都惊呆了。


拉林河畔的“斜杠青年”陈二力

城里挣得太少了!



二力说的“城里”,还不是一般的小县城。曾当过三年海军的二力,复员之后先后在上海和大连工作,还是知名外企的优秀员工。那时他月薪一万多,年底还有奖金和福利,在很多人眼里这已是一份“既有钱儿又有面儿”的好工作,可二力还是毅然辞职回家了。


回忆起当时做决定的情景,二力咧嘴笑了:


我当时只是觉得,以我的能力,回家可以挣得更多。


话虽如此,但真的回到农村的二力,还是背负着巨大的心理压力。


二力坦言,他知道周围人对他的决定充满了怀疑与不解,甚至还有些人等着看他的笑话。但也正是因为“没有退路”,二力硬是用一股子不服输的劲儿,逼着自己用几年时间奋斗出一份傲人的事业。


陈二力在自家网店仓库检查货品


二力想得很清楚,他不在村里许多年,在耕田劳作上的经验远比不上父亲和哥哥,但他的特长在于不怕与人打交道。


在家乡,能让他最快找到自己价值的方式,就是扮演好一个“桥梁”的角色,把家乡的五常大米销往更广阔的市场。


就这样,二力开起了杜家镇第一个网店,售卖家乡的五常大米。但村里人并不太认同他的“商业模式”,二力只能拿着自家的货源去网上找客户。


妻子晓慧也变成了全职客服,每天将近20个小时守在电脑旁,一听见信息就急忙敲键盘,累得腰酸脖子痛。


刚开始的时候确实只能赔钱赚吆喝。我找了一些跟我差不多的卖家,比如说卖海参的、卖家纺的南方客户,把米直接送给他们。后来他们吃着好,帮我推荐介绍啥的,慢慢就积累了一些客户。


万事开头难,两口子凭借着憨厚和踏实,将小店经营得红红火火,在电商网站上的销量排名也越来越靠前。


二力说,现在他们一年的营业额能达到六七百万。这个数字,怕是他在大城市里跑断腿,也难挣到的啊。


朴实憨厚的“电商大户”陈二力


已经成为村里“电商大户”的二力,依然闲不下来。他不但要向村里有志于加入电商行业的年轻人分享经验,还要每天盯着网上的订单、核查发出的快递、抽检封装的大米,忙得不可开交。


同时,二力还拓展了自己的商品种类,除了从村里收每年新打下来的大米,还把周边村镇的土特产也一并收到了仓库里。杜家镇和周边乡村的小米、黄豆、手工粉条等,都通过二力的“知名”网店,被输送到更远更广的地方去。


东北真的那么冷吗?NO!


《拉林河畔》播出之后,整个杜家镇都沸腾了。总导演沈书和团队里的编导、摄像们,常常收到来自杜家镇的语音、图片、小视频,而且每次都是“蹭蹭蹭”地好多条。


纪录片《拉林河畔》总导演沈书接受《文化十分》记者采访


其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两句话就是:


想你们了!

什么时候还来啊?


一看见这些话,沈书觉得拍摄期间大家相处的那股热乎劲又回来了。


回忆起进驻杜家镇的一年时光,沈书有点动情。因为这部纪录片需要跟拍一年,考虑到要让大家融入当地生活,她和摄制组的“孩子们”就在杜家镇找了一间还没来得及装修的农民房住了下来。


这些来自城里的孩子们初到这个空荡荡的房间,甚至都不知道该怎么烧炕、怎么让房间热起来,冻得直跺脚。


纪录片《拉林河畔》摄制组在工作


当地老乡就真的会过来帮助我们,告诉我们该怎么弄。我们在外边拍摄的时候,老乡们看孩子们穿的少,还会帮我们找衣服、找厚帽子,真的是像家人一样。


《拉林河畔》的第一集叫《早春》,是冬末春初时村民们育苗、开启一年的“年景”的时候。为了能够捕捉到村民育苗、插秧的真实状态,编导和摄像常常凌晨三点就出门,扛着机器,跟着村民一起进大棚、下水田,在冻得“缩脖”的田垄上一拍就是一整天。


但是我们这些孩子真的都非常棒、非常不容易。他们真的觉得无所谓。农民能站到那个水里面他们就能站到里面,农民能站一整天他们也能站一整天。


其实,不光沈书觉得心疼,村里的大爷大妈们看着他们的样子也心疼。他们常常在家做很多好吃的,包得严严实实给摄制组送过来,让他们“吃口热乎的再整”。而那些冒着热气的吃食,都是朴实的东北人最真诚的心意。


就这样,从育苗,到插秧,到秋收,到出货,再到过年,经过一年多的朝夕相处,摄制组跟杜家镇的村民们打成一片,热火朝天。熟到什么程度呢?沈书笑着说:



到后来,村里的狗见到我们都不叫了。


纪录片《拉林河畔》摄制组在工作


转眼又一年过去,临近春节,沈书和摄制组的手机又热闹了起来,来自杜家镇的信息一条接一条,眼花缭乱。那些曾经出现在《拉林河畔》中的生动的面孔,纷纷用最火热的方式向摄制组分享他们的生活。


一年前摄制组离开时,他们将租住的那间房子打扫干净,恢复成最初的模样。虽然依然是空荡荡的,却有了烟火气,有了生活的痕迹,有了人味儿。村民们时不时地还会发来那间房子的图片和视频,告诉他们这里现在的样子。


沈书说,她希望这部纪录片能够让人们看到当下的、真实的东北。东北真的不是电影里破败萧条的颓废样,也不是网络段子里大金链子小烧烤的轻佻样,更不是冷飕飕裹着大棉袄缩成一团的穷酸样。


这里多的是热火朝天,热气蒸腾的新农村故事。


扫码加入粉丝群

一个看文化的平台

一群聊文化的知己


制 | 任永蔚

制片人 | 石岩

主编 | 纪萱萱

记者 | 刘雅晴

编辑 | 杨舒钰  满建锋

运营 | 邓   荣


往期节目推荐

 翟天临博士:演艺圈的一个高学历样本

 小言专栏|戊戌文化年回眸——线下活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