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哈合拍影片《音乐家》:再现冼星海在阿拉木图的传奇经历

文化十分 CCTV文化十分 2020-02-08

每天十分钟,带你涨知识

4月15日,第九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天坛奖”入围影片《音乐家》举行了发布会。


本片是中国、哈萨克斯坦两国的首次合拍影片,根据中国著名音乐家冼星海一段鲜为人知的经历改编而成。


《音乐家》是“一带一路”框架下中哈两国电影双边合作的首个重点项目,它以深厚的两国情谊与家国情怀成为本届“天坛奖”的开幕影片。

▲左起:《音乐家》哈方制片人谢里克·朱班迪科夫,导演西尔扎提·牙合甫,出品人、总制片人沈健,演员袁泉、胡军、别里克·艾特占诺夫,艺术指导萨比特·科曼贝科夫,中方制片人王晓燕


撰文 | 桂姝蕾


2013年9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发表“一带一路”倡议的首篇演讲时,深情讲述了中国近代著名音乐家冼星海与哈萨克斯坦音乐家拜卡达莫夫在苏联卫国战争期间结下的患难友谊。


“古丝绸之路上的古城阿拉木图有一条冼星海大道,人们传诵着这样一个故事。1941年伟大卫国战争爆发,中国著名音乐家冼星海辗转来到阿拉木图。在举目无亲、贫病交加之际,哈萨克音乐家拜卡达莫夫接纳了他,为他提供了一个温暖的家。


在阿拉木图,冼星海创作了《民族解放》《神圣之战》《满江红》等著名音乐作品,并根据哈萨克民族英雄阿曼盖尔德的事迹创作出交响诗《阿曼盖尔德》,激励人们为抗击法西斯而战,受到当地人民广泛欢迎。”


——摘自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阿斯塔纳纳扎尔巴耶夫大学的演讲(2013年9月7日)


▲《音乐家》正式定档5月17日,并发布了概念海报。

2017年6月8日,中哈两国签署《中哈两国政府合拍协议》,《音乐家》是其中的启动项目。中哈两国电影工作者携手将这段感人至深的故事搬上了大银幕。

鲜为人知的感人故事


音乐家冼星海对大部分中国人来说都十分熟悉,其创作的《黄河大合唱》更被称为“中华民族的史诗”,被誉为“第二国歌”。然而他在生命的最后几年中孤身一人滞留哈萨克斯坦,那短暂而传奇的经历,却很少有人提起。


1940年5月,冼星海赴苏联,为大型纪录片《延安与八路军》进行后期制作与配乐。没想到这一别,竟是冼星海与家人的永诀。



随着1941年苏德战争爆发,该片制作停顿。冼星海想经新疆回延安,却因当地军阀盛世才反共、交通中断而未成,被迫羁留于哈萨克的阿拉木图。


虽然在国内享有盛名,但身处异国他乡,冼星海举目无亲,四周还有国民党特务的盯梢,为了保证人身安全,他化名“黄训”。不会俄语,居无定所,食不果腹,艰难的生活环境令他的身体状况越来越差,冼星海跌入人生低谷。


▲冼星海


好在天无绝人之路,哈萨克斯坦音乐家拜卡达莫夫在一次音乐会上见到无家可归的冼星海,也许是他身后的小提琴吸引了拜卡达莫夫的目光。这位朴实的哈萨克斯坦音乐家毫不犹豫地向来自中国的音乐同伴伸出援助之手。


当时,由于政治因素,未经安全审查私留外国人,有可能会失去工作,甚至被发配到边远地区,但拜卡达莫夫还是毅然收留了他。


▲拜卡达莫娃


拜卡达莫夫女儿拜卡达莫娃回忆:“当父亲告知奶奶想收留一位东方陌生人时,奶奶十分担心。不过,当冼星海走进家门时,奶奶立刻理解了父亲的决定。这个青年人跟自己的儿子年龄相仿,虽黝黑瘦削,却有着一双澄澈的眼睛。”


在艰难的战争岁月,拜卡达莫夫全家一天只能领取600克黑面包。尽管如此,一家人还是同冼星海一起分享这仅有的资源。


▲冼星海和妻女


1944年,在拜卡达莫夫的帮助下,冼星海找回了家的温暖,也找到了工作。拜卡达莫夫欣赏冼星海的音乐才华,推荐他到北方的科斯塔奈市音乐馆做音乐指导。


此后,冼星海迎来了创作高峰,谱写了以哈萨克斯坦民歌为基础的22首作品,以及《满江红》《中国狂想曲》等汉语作品。


冼星海还与拜卡达莫夫一道,根据哈萨克民族英雄阿曼盖尔德的事迹创作出交响乐《阿曼盖尔德》。《阿曼盖尔德》首次公开演奏时,两人分别充当二号小提琴手和钢琴手。这首交响乐激励了哈萨克斯坦人民抗击法西斯,也成为在哈萨克斯坦最广为流传的交响乐之一。


1945年10月,冼星海因肺病在莫斯科病逝,年仅40岁。直到临终前,这位一生致力于抗战歌曲创作的伟大音乐家仍没能实现回国的愿望。拜卡达莫夫一直不知道收留的人是冼星海,因为当时冼星海使用的名字是黄训。直到冼星海逝世,全家人都不知道他的真实身份。


在冼星海去世后,拜卡达莫夫偶然在报纸上看到一篇“中国伟大音乐家冼星海(黄训)于莫斯科病逝”的新闻,一家人才知道,收留的陌生人竟是中国著名的音乐家冼星海。


后来,每当拜卡达莫夫忆起那段与冼星海相处的时光,就会对女儿说:“这是命运的安排,即使两个国家相隔万里,但两国人民的友谊是没有距离的,两国的艺术家更是没有隔阂。”


情真意切的家国情怀


70多年后的今天,中哈两国的电影人决定共同将这段见证两国友好交往的历史搬上银幕,影片《音乐家》应运而生。


扮演片中冼星海的是演员胡军,拜卡达莫夫的扮演者是哈萨克斯坦的演员别里克·艾特占诺夫。


▲胡军接受《文化十分》记者采访


胡军出身于音乐世家,他不仅对冼星海的音乐作品如数家珍,能够更精准地把握角色特质,更是亲身上阵完成了多处拉小提琴、弹钢琴的镜头。谈及对冼星海的人物塑造,他表示最难揣摩的就是冼星海流落哈萨克斯坦,想回家回不去,想回国也回不了,一个人在异国他乡的那种心情——那种疏离又亲近的情感和对国家和家人的无尽思念。


胡军:

所有的台词必须要现场收音,还要说俄语,我没学过俄语,剧本上全是用中国字拼出来那种音。哈萨克斯坦的演员就会非常耐心的等待,甚至还教我怎么发音更准确。


那种热情、好客,很直接的那种友谊,我觉得是挺让人难忘的。


在影片中,有一段场景让人印象深刻:冼星海来到中哈边境线上,对祖国和家人的迫切思念,让他不顾一切地奔向用铁丝网围着的栅栏边,遥望祖国的方向,眼中是无尽的思念与惆怅。



胡军:

家国情怀,我一直觉得它不是一句口号,它是实实在在的一种情感。电影也是通过冼星海的经历,表现了家与国之间的关系。


有一场戏,冼星海跑到边境的铁丝网边,却不能过去的时候,他就指那边说那是我的祖国,我的家就在那里。但他无奈甚至是绝望,因为有家不可归啊,有国不可回,这是一件多悲惨的事情啊。


用电影里实实在在的一个人物去表现它,让人感觉到了家国情怀,我觉得比说出来要更有意义,也更深入吧。


为了最真实地还原冼星海对中哈友谊作出的贡献,整个拍摄团队竭尽所能,曾耗时两年在中哈两国实地走访,收集与冼星海有关的一手资料,被冼星海炽热的家国情怀和与哈国音乐家的真挚友谊深深打动。


摄制组辗转中哈俄三地拍摄,前后历时近五年,先后有300人参加剧组,两万人参与拍摄。



电影重现了冼星海修改《黄河大合唱》、创作交响诗《阿曼盖尔达》的全过程。影片中的多处高潮部分,都是通过经典歌曲来推动的,音乐与剧情的相辅相成。


电影气势沉稳、情感细腻,在描述家国情怀与战争岁月方面彰显了宏大的格局,在展现冼星海与拜卡达莫夫尤其是其外甥女卡拉姆卡斯一家相处时则细腻生动,引人共鸣。


艺术指导萨比特·科曼贝科夫接受《文化十分》记者采访


艺术指导  萨比特·科曼贝科夫:

这一次中哈合作拍摄电影是一个非常独特的机会,把冼星海先生的生平故事搬上大荧幕,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创举。


在哈萨克斯坦,像这种历史题材的片子,人物传记片拍得是比较少的。制片人也进行了非常多的实地调研,走访了跟当时两位伟大作曲家有交往的一些人,进行了很多的谈话,以获取第一手的史实等等。


我作为艺术指导,在拍摄过程中帮助中方导演,布置一些装置,还原当时的一些历史的场景,并给出了一些艺术方向上面的建议。


在合作的过程中最大的感受就是,西尔扎提导演拍得非常好,咱们中国团队的电脑制作技术非常精良,这次合作的经历,也为我们中哈今后在电影方面的进一步合作奠定了基础。


在拍摄的过程中,还有一些在中国留过学的哈萨克斯坦的大学生来剧组帮忙,解决一些语言上面的沟通问题。还有一些在中国生活过的哈萨克斯坦人,在拍摄中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这让我们感到两国人民其实沟通交流的障碍是很小的,我感觉两国人民的心灵是相通的,同时也感受到中国的电影市场的繁荣。”萨比特·科曼贝科夫说。


民心相通  汇聚暖流


《音乐家》总策划和出品人沈健表示,习近平主席在纳扎尔巴耶夫大学演讲时讲述的故事,“立刻拨动了我的心弦,用电影来讲述这个故事一定能打动更多民众”。于是他开始四处搜集有关这个故事的详细资料,并前往阿拉木图了解更多细节。合拍电影的想法也得到了哈方的积极响应和支持。


▲电影《音乐家》总策划和出品人沈健


沈健:

听了习近平主席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一带一路”首场演讲中讲述的音乐家冼星海的故事之后,我们特别感动,和哈方联系,想了解更多的史实,所以我们去见了拜卡达莫娃,唯一健在的跟冼星海见过的人,而且她当年还跟冼星海形成了情同父女的关系。


拜卡达莫娃给我们讲述了当时跟冼星海相处的点点滴滴,非常感人。后来我回到杭州,见到冼琳娜,她回忆当年,在延安苦等他父亲回来的场景,也是让我们非常地感动。


这两位老人,让我们决心把这部电影,把这样的一个故事,搬上大荧幕。


在制片人沈健看来,即将公映的《音乐家》,在票房和社会效益之间,他更看重的是“感恩”这种情感的表达。当年哈萨克斯坦人民无私地救助流落他乡的音乐家冼星海的故事,非常值得让广大的中国人民去了解,这也是他的创作初衷。“冼星海在哈萨克斯坦的经历那么传奇,而在祖国却鲜为人知,这是不应该的。”沈健说。


▲电影《音乐家》中,袁泉饰演冼星海的妻子


沈健:

冼星海为我们这个民族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用音乐鼓舞了两国的人民抗击法西斯,我觉得我们不应该忘记他。


而且当年哈萨克斯坦人民救助冼星海,我们应该表达我们的感激之情。我觉得这是在传递一种美好的情感,这也是我最重要的一个期待。


中哈两国合拍《音乐家》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困难,但更重要的是两国之间民心相通的信任和支持。


▲演员别里克·艾特占诺夫


扮演拜卡达莫夫的哈萨克斯坦男演员别里克说:“拍摄过程十分曲折,大家凭着对两国音乐家前辈的敬意,一起克服困难,共同推动影片的拍摄。”


沈健:

哈萨克斯坦是我们的邻国,我觉得我们众多的邻居中间,哈萨克斯坦是非常值得我们尊重的一个国家。


在拍摄的过程中,因为是合拍,所以我们从故事的选择,剧本的打磨,一直到剧组的搭建、筹备、拍摄、后期、上映、发行、宣传等每一个环节,我们都得到哈方有力的配合和支持。


所以整个合拍的过程,就是一个民心相通的过程。通过我们这次合拍,也希望能够为中外电影的合拍提供一个经验,更好地促进中国与世界各国,特别是“一带一路”参与国家电影的合作,助力“一带一路”的建设。



为纪念这位伟大的音乐家,哈萨克斯坦在阿拉木图不仅命名了冼星海大街,还建造了冼星海纪念碑和冼星海故居,它们成为中哈两国人民友好的象征。


▲阿拉木图市长将市内的弗拉基米尔大街重新命名为冼星海大街,并为冼星海竖立纪念碑。纪念碑以荷花为造型,碑体下部荷叶层叠,上部荷花绽放。


纪念碑上用中、哈、俄三种文字镌刻的碑文写道:“谨以中国杰出的作曲家,中哈友谊和文化交流的使者冼星海的名字命名此街为冼星海大街”。纪念碑上还镌刻着冼星海的简历以及他创作的歌颂哈民族英雄的交响诗《阿曼盖尔德》的第一行乐谱。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电影不仅展现了中哈人们历史上的深厚友情,更在文化的交流互鉴中让两国人民一代代把友谊传承下去。


扫码加入粉丝群

一个看文化的平台

一群聊文化的知己


制 | 陈   杰

制片人 | 石岩

主编 | 马戎戎

记者 | 桂姝蕾 张

责编 | 桂姝蕾

编辑 | 桂姝蕾


往期节目推荐

主播专栏 | “巴黎烧了吗?”——生活没有“主角光环”

  聚焦北影节 | 艺术与票房如何实现共赢?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