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主播专栏 | 一盘回锅肉,麻辣甜香尽乡愁

文化十分 CCTV文化十分 2020-02-07

 每天十分钟,带你涨知识



作者:央视新闻频道主持人  王言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桌上是一盘新鲜出锅的回锅肉,宽窄巷子里每天排长队的著名老店的大厨亲自掌勺炒制,色泽油亮、香气扑鼻。



对面坐着的是石光华先生。他是美食作家,亲访过多位川菜前辈大师,也是作品丰厚的诗人,他讲起川菜来,用词讲究,不事雕琢,自然成诗。


编导提示我,从文化的角度向石先生提问,请他讲讲回锅肉的文化典故。


我想了想,说了个我自己的“回锅肉故事”

我是土生土长的四川人,但是离开家乡工作生活也十多年了。在北京这样的大城市,世界各地的美食都能品尝到,但是我每隔上一段时间总要吃一次回锅肉,拌一碗白米饭。回锅肉一下肚的时候,总有一种说不出的满足感。我其实很好奇:为什么回锅肉对我这样的四川人来说这么不可或缺呢?


石光华(右一)


问罢,递过去话筒,石先生开始娓娓道来……


在石先生看来,回锅肉称得上是川菜之首。这道家常菜既代表了川菜的正宗口味儿,也蕴含着川菜文化和近代四川文化的独特滋养。


己亥年春节前夕,我曾经参与主播回家过年的系列报道,去到阆中体验了一把正宗的川味儿春节。当时我读了一本四川大学教授王东杰的书,《国中的异乡”——近代四川的文化、社会与地方认同》,全书近三分之一的篇幅详细介绍了湖广填四川后的外乡人如何通过乡神崇拜,不断结社来构建乡友认同和全新的四川人认同。


比如,清朝的福建人来到四川依然要供奉妈祖,河南人来到四川还是要崇拜岳飞,但是时间一长,他们也会崇敬诸葛亮,也会跪拜关二爷。


石光华先生讲,回锅肉的诞生应该和古人这种祭祀先祖和神明的仪式大有关联:


古人上坟时会带着一方煮熟的刀头肉,四四方方的,敬奉给先辈;之后祖先又将它恩赐给我们,我们带回来叫做领受。刀头肉拿回来不能冷的就吃了,或做成连锅子,或凉拌,或回一下锅。回锅肉极可能就是这样来的。


所以,不管你是福建人还是河南人,乡神崇拜之外,民以食为天是更大的生活主题,于是大家很快通过回锅肉这道菜建立起了新四川人的联系。



除了祭祖的仪式,回锅肉的问世还离不开豆瓣酱和辣椒。


顶着蜀中少见的炎炎烈日,我们和石先生一起来到了有川菜之魂美誉的郫县,探寻郫县豆瓣酱的魅力。


数千口大缸里,豆瓣酱装得满满当当,它们静静地吐纳风雨,感受时间的流淌。



省级郫县豆瓣非遗传承人李师傅讲:一级郫县豆瓣酱必须要采用云南蚕豆,混以优质辣椒发酵整整一年以上,而特级豆瓣酱必须要发酵三到五年才能出缸。


石先生说:相传清朝初年,福建汀州府的陈姓人家迁入郫县,子孙繁衍。有一次,连逢路途大雨,他们从福建带来的蚕豆很快发霉了。舍不得浪费粮食的陈家人把蚕豆晒干后加入辣椒和少量食盐,没想到,这个无心插柳的举动让他们见证了美食史上的一个小奇迹:土法制作的豆瓣酱香辣可口,咸香适宜,令人胃口大开。


这就是郫县豆瓣的雏形。


李师傅带着几位工人拿着长杵继续反复搅拌豆瓣酱,他说:“刚开始每天都要搅拌,这四千口酱缸每口至少要搅拌5分钟以上!”


石先生感叹道:这就是我们人类的美食智慧啊,把食物交给时间,它们互相作用,产生微生物,这种发酵和这些微生物给我们带来妙不可言的滋味。


我想起《舌尖上的中国》里那句著名的解说词:时间是食物的挚友。


而说到辣椒,第二天我们就回到市中心的成都博物馆,拍摄了正在这里举办的一系列和美食相关的展览。



博物馆三楼的食为天——餐桌上的文化之旅展览就正好详尽讲述了辣椒从南美进入中国的旅程。令我特别感慨的是:辣椒刚进入中国的时候仅仅是作为观赏植物,而它的食用在四川其实比湖南、云贵等地都要晚。《四川通志》《成都通鉴》中的记载说,清朝同治年间后,辣椒才在四川广为食用。


而此前的数千年,所谓正宗川味其实是味辛香。这其中,花椒、茱萸、扶留藤是主要的佐料,尤其扶留藤甚至远至越南都有广泛的食用,当地还衍生出了以甜辣为主的扶留藤酱。


看来哪怕是当年蜀道难的四川,也没有什么能够阻挡,人们对美味的传播和交流



博物馆四楼的展览是别具一格的文献展,这里的文献全部是菜谱,玲琅满目,颇为壮观。


其中的一本菜谱让我再度感慨川菜的博大精深——《川菜满汉全席》。


据菜谱的收藏者,美食家二毛先生讲,这本川菜版的满汉全席中共计有80多道菜,记述的都是现代川菜之父蓝光鉴先生及其亲传弟子们的手艺。他说,这本文献价值极高而又鲜香扑鼻的菜谱告诉我们:川菜绝不仅仅只有辣味。


这一观点再次在石光华先生那里得到印证,他还是拿回锅肉来举例:

一盘正宗的回锅肉里既有蒜苗的清香,还有猪肉的醇香,兼有豆瓣酱的辣香、甜面酱的甜香、正宗中坝酱油的酱香,五味调和,滋味丰厚。


况且,川菜中还有开水白菜、樟茶鸭、芙蓉鸡片等众多名菜是完全不放辣椒的。


在我个人的味觉记忆里,川菜之精髓在于香辣、麻辣而不是纯辣。


为了请方家指教,我也献丑做了一道回锅肉。


点击观看:王言和大厨PK做回锅肉


炒回锅肉的门道也真是不少!


在大饭店的后厨炒菜,首先那口五六斤重的大炒锅我一只手就举着特别吃力。起锅的时候,大厨是举着锅在半空,慢慢往盘子里倾倒菜;我就只能把锅放在灶台上,一勺一勺地往盘子里挪菜。


平时在家炒回锅肉不太会放白糖,甜面酱更是从来没放过,可是按照大厨的指点:正宗回锅肉里这两样调料都特别重要。于是生手操作稍不注意糖就放多了,我炒的回锅肉就成了甜辣肉


而这好像也正是川菜的精义所在:

川菜是最亲民的家常菜,百菜百味,不讲究繁复呆板的标准,但是个中的火候滋味全靠厨师自己掌握。我做的菜火候偏甜,但却颇受同行的摄像、编导的偏好;而我炒菜的习惯是用油偏少,做出来的菜从卖相上自然不及大厨的那份色泽油润,但是口感上私以为更清口一些。


这也正是川菜的文化魅力所在:

兼容并包,尊重每个人的口味差异。


记忆中,最难忘的一道回锅肉当属连山回锅肉,一个大盘子里只能盛下三五片肉,因为每一片肉都有一个成年人的手掌那么大,有些超大的甚至有Mini iPad那么大!特别能吃出大块吃肉、大碗喝酒的豪情!


而且连山回锅肉好像口味也略略偏甜。


回锅肉这道家常菜,我的家人们大都会做。我的姑父热爱厨艺,水平绝不输于专业大厨,我看过他炒回锅肉,动作潇洒、一气呵成,而且姑父统筹能力极强,边做菜就把用过的碗筷边清洗干净了,哪怕做完一大桌的菜,厨房里也是干干净净,厨具各归其位。



从小到大,我吃的最多的回锅肉还是外公炒的。炒回锅肉、炒土豆丝和蒸八宝饭这三道菜外公最擅长。而炒回锅肉用的主要配菜确实是五花八门、不拘一格。印象中,除了蒜苗,土豆、子姜、莲花白回锅肉他都炒过,但最爱的还是蒜苔回锅肉,蒜苔清脆,搭配油亮的五花肉,巴适得很!


说起来,回锅肉最好的用肉还是二刀肉,而不是通常家里做饭用的五花肉。但是回锅肉的妙处也在这里:就像《笑傲江湖》里的“独孤九剑”,讲究的是行云流水、任意所致,不拘泥于招式、甚至不拘泥于兵刃(令狐冲破解成不忧的剑招就没有用剑、而用了一柄扫把)。就是不拘泥于食材、不拘泥于菜谱上的规定。


一盘回锅肉,却能做出千差万别的味道,做出每个四川人的家的味道。


还是石先生讲得好:川菜的追求也是我们四川人的生活追求——不求富丽堂皇、有声有色,但求冷暖自知、有滋有味。



我这趟出差是随《文化十分》节目组回成都拍摄成都熊猫亚洲美食节系列活动。


除了前面提到的成都博物馆的几大展览之外,还有铁像寺水街的火锅创意市集,世界各地的名厨荟天府家宴等系列活动,吃美食、吃历史、吃文化,是一场饮食文化、尤其是川菜文化的嘉年华。


活动会一直持续到下周,有机会到成都的朋友遍尝世界各地美食之余,别忘了,吃一盘正宗的回锅肉。


监制 | 陈   杰

制片人 | 石岩

主编 | 马戎戎

编辑 | 桂姝蕾

责编 | 桂姝蕾

视频制作 | 潘婷 段译

运营 | 邓   荣


往期节目推荐

在“国际博物馆日”看镇国之宝

央视主播教你做“回锅肉”!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