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唐卡:扎根于信仰的艺术

文化十分 CCTV文化十分 2020-02-07

  每天十分钟,带你涨知识


 

从昌都市出发,一路颠簸,花了将近七八个小时,《文化十分》记者终于到达了噶玛乡。噶玛乡号称“民族手工艺之乡”,这里的人们世代绘制唐卡、铸造佛像、雕刻玛尼石。


记者在噶玛乡如比村寻访到这位唐卡传承人、工艺美术大师——噶玛德勒。村子旁,蜿蜒的扎曲河从山下向东南流去,最终在昌都与昂曲河汇合成著名的澜沧江。


撰文|李程


画卷上的修行

推开院子门,一位老人正在安静地画着唐卡,他完全沉浸在自己的艺术世界中,阳光洒下来,他也变成了一幅画。这就是记者寻访的主角——噶玛嘎赤派唐卡第十代传承人,年近90岁的噶玛德勒。

 

噶玛德勒

 

近些年,老人年纪大了,眼睛不如从前,血压也有点儿高,经常画着画着就睡着了,但这一切都没有改变老人对于唐卡的坚守,他依然笔耕不辍,哪怕绘制过程已经变成了慢动作——一分钟只蘸了一下笔、半小时只描了一根线。

 

老人的经堂里,随处可见悬挂的唐卡。每天早上起床后他一定要先清扫经堂、面对唐卡念经,周而复始。在老人心里,唐卡不仅是一种艺术,更是精神生活的一部分,是信仰、是修行。

 

绘制唐卡亦然。

 

唐卡画师在藏语里被称为“拉日巴”,意为画佛或神的人。诵经备料、绷布磨布、研制画料、打底稿、上色、晕染、勾线、开眼,每一个步骤都需要非常专注。甚至画师不能吃肉、不能喝酒、不能抽烟,要保持自己内心的洁净。一幅唐卡完成需要几个月、一年甚至好几年的时间,如同一场修行。

 

勾线

 

在噶玛德勒看来,画唐卡需要注入信仰的力量,才对得起等待它的人、供奉它的人。

 

唐卡,是藏文Tang-ga的音译,也写作Tang-ka,意为“平坦、展开、广阔”,《藏文大辞典》解释为“卷轴画,画有图像的布或纸,可用轴卷成一束者”,具体指在纺织品上绘制的有锦缎装裱的宗教绘画。


从公元7世纪有文字记载至今,唐卡已经有1300多年历史了。传说吐蕃赞普松赞干布有一次受到神的启示后,用自己的鼻血绘制了《白拉姆》像,由文成公主亲手装帧,这便是藏民族的第一幅唐卡。

 

唐卡最初悬挂在寺院接受供奉,后来逐渐进入藏族寻常百姓家。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它也历经了盛衰融合、形成了风格各异的画派,目前主要分为勉唐、勉萨、噶玛嘎赤、钦则等几大画派。

 

噶玛嘎赤画派形成于16世纪下半叶,17世纪以后走向繁荣,目前流行于藏区东部康区一带,昌都地区是噶玛嘎赤画派的中心之一。画派借鉴吸收了汉地青绿山水的风格和工笔画的技巧,画风清新淡雅,显示出优美的诗情和淡远的意境。


 

噶玛德勒作品《无量寿佛》

 

2006年,唐卡入选我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09年,噶玛嘎赤画派唐卡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同年,嘎玛德勒获西藏自治区级嘎玛嘎赤画派传承人称号,2014年获得西藏自治区工艺美术大师称号。


“没有比例就不叫唐卡”



丁增平措是噶玛德勒的外孙,从小就跟外公画唐卡,打稿这一步就学了6年多,现在他已经是噶玛嘎赤画派的第11代传承人了。


打稿,就是严格按照《造像度量经》的要求绘制佛像及其他物体轮廓,这一步需要建立起佛像人物的比例大小关系,在整个唐卡绘制的过程中至关重要。


《造像度量经》中规定了每尊佛的尺寸和比例,一代代画师都按照这样的标准来绘制唐卡。精细到几近苛刻的标准,是唐卡画师虔诚信仰的明证,也是他们精湛技艺的展现,正因为如此,学习绘制唐卡必须要守得住寂寞、熬得了辛苦。

 

《造像度量经》

 

噶玛德勒出生在唐卡艺术世家,舅舅贡布多吉和父亲西热洛桑都是当地很有名望的唐卡画师。他8岁时学画唐卡,舅舅教他《造像度量经》中的比例、尺寸,父亲教他如何画线条和上色。

 

年轻时的噶玛德勒经常一边干活一边学画,晚上没有电灯,就借着月光或者点燃牛粪的火光画几笔;没有纸,就在木板上练画。慢慢地,他将各种比例研究透彻并熟记于心,画唐卡时,按照经书中要求的比例放大或缩小,非常精准。


《造像度量经》

 

现在,唐卡艺术走向市场,唐卡的价格也在收藏热中水涨船高,一幅唐卡动辄上千过万。为了追求所谓的高效率、高收益,一些唐卡画师有意无意忽略了《造像度量经》中的绘画规范。

 

而噶玛德勒却说:“每个佛都有比例,唐卡里的佛和菩萨没有比例就不叫唐卡。有比例的佛像特别有加持力,供奉没有比例的佛像,对人生来说不圆满。

 

生尼玛伦珠:


我们要画的每一尊佛像的度量必须要合格, 不然的话,就是造了一个很大的孽,老师常常告诉我们画佛像的时候一定要按照严格的标准来画,不能粗糙,更不能有一点失误。


老人从不为挣钱敷衍塞责、偷工减料或是改变传统,对徒弟们也严格要求,从不允许他们将就,一次不行就再画一次,不断重复,直到符合标准。他说,以前自己条件不好的时候还要抽时间画,现在条件好了,画师们就更应该静下心来画。


指导学生

 

传道授业有教无类


 

1980年,嘎玛德勒收了第一个徒弟。那时他生病卧床在家,外甥格来绕吉来探望他,于是开始跟他学画了。后来,老人名气越来越大,找他学画的人也越来越多。

 

画唐卡有必须坚守的信念和仪轨,但老人心里更清楚,唐卡艺术的传承还需要跳出某些传统规矩。按照藏族文化传统,最好的唐卡画师是喇嘛,其次是男性居士,再次是普通男子。女性几乎被拒之门外。

 

在嘎玛德勒这里,只要你愿意学画唐卡,任何人都可以拜师求教,他也一定倾囊相授。在老人心中,徒弟没有姓氏、性别之分,只有天赋高低和是否努力的区别。


到现在,老人手把手教过的学生已达600多人,包括蒙古族、汉族的学生,甚至还有在大学任教的老师。不光传授技艺,还管吃管住,不收一分钱。

 

嘎玛德勒的女弟子向秋卓玛

 

噶玛德勒:

我年龄这么大了,还是想尽自己的所能,在有生之年把这个事情传承下去,这是我唯一的愿望。


他的想法很朴素,他一个人会画唐卡,没有太大意义,他想让所有人都会画唐卡,所以就教大家画。跟着他学画的孩子们当中,也有一些人家庭困难,老人觉得如果他能把他们教好,至少也帮他们改善以后的生活了。

 

嘎玛朗加从8岁时就住在老人家里学画了,那一年,母亲的右手被卷进了收割机里,从此失去劳作能力。父亲也离家再未回来,小朗加开始学习雕刻玛尼石来养活妈妈和妹妹。嘎玛德勒在去嘎玛寺朝拜的路上遇到了朗加,知道了他的遭遇,便将他领回了家,让他留下来画画。

 

噶玛德勒和嘎玛朗加

 

朴素的愿望换来了更大的欣慰,曾经的学生现都已成为了老师,他们如同星火一样为唐卡和噶赤画派传承尽力。

 

2013年嘎玛朗加在昌都农村投资建了一所希望小学,招收贫困小孩,教他们画唐卡;2016年,嘎玛朗加在北京举办了唐卡画展。2015年,拉多拉索多加也在昌都卡若区第一初级中学教学生画唐卡。和老师一样,他们的教学同样不收学费。

 

老人没想到的是现在西藏大学、青海大学等都开设了唐卡课程,逐步建立起了唐卡画师培育体系,共同推动唐卡艺术的传承。

 

噶玛德勒和他绘制的唐卡

 

信仰足够强大、内心足够宁静,嘎玛德勒沉浸在唐卡中的七十多年没有丝毫枯燥乏味。老人亲切温暖的笑容总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穿透了他历久弥香的人生,让人想到他笔下拈花微笑的神佛。

 

如今,优秀的年轻唐卡画师们脱颖而出,使这一古老艺术代代相传。有人这样描述唐卡的色彩:即使你的记忆褪色了,唐卡仍然不会褪色。不会褪色的不只是色彩,更有不变的信仰和坚守。


监制 | 任永蔚

制片人| 石 岩

主编 | 马戎戎

责编 | 桂姝蕾

记者 | 王新然

编辑 | 王冀蒙

运营 | 邓   荣


往期节目推荐

评剧“名角儿”冯玉萍 | 梅香三度,再奏长歌

《少年派》:张嘉译这演技啊,真叫一个出神入化.....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