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沂蒙三章》| 红色经典创新复排 ,“红嫂”精神长留人间

文化十分 CCTV文化十分 2020-02-07

 每天十分钟,带你涨知识



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强调,事业发展永无止境,共产党人的初心永远不能改变。


在“七一”到来之际,《文化十分》推出“致敬·传承”系列报道,从一系列红色文艺作品中,从文艺工作者的创作中,回望历史,倾听英雄故事,重温艰苦岁月中共产党人的初心。


“人人那个都说哎,沂蒙山好,沂蒙那个山上哎,好风光;青山那个绿水哎,多好看,风吹那个草低哎,见牛羊……”


一首《沂蒙山小调》唱尽齐鲁沂蒙山区无限美丽风光,然而比沂蒙风光更美的,是战争年代奋战在那里的一群可亲可敬的女性。


为了支持抗战,她们送子参军、送夫支前,缝军衣、做军鞋,碾米、磨面、烙煎饼,抬担架、推小车,舍生忘死救伤员,不遗余力抚养革命后代……


▲《沂蒙三章》剧照


在曾经硝烟弥漫的战场上,在曾经形势严峻的敌后战场,她们用质朴之情、血肉之躯注解着“水乳交融、生死与共”八个字的涵义。 


她们有一个共同的美丽的名字:“沂蒙红嫂”。


不久前,中央芭蕾舞团再度将这些真实的红色故事搬上舞台,用“足尖的艺术”演绎了一部芭蕾舞剧——《沂蒙三章》。


曾先后参与芭蕾舞剧《沂蒙颂》和《沂蒙三章》编剧、作曲的刘廷禹,动情地说:“中国妇女是最伟大的,沂蒙山区的妇女,那是最最伟大的。这样的人你不去歌颂你去歌颂谁呢?”


▲致敬·传承 中央芭蕾舞团《沂蒙三章》


撰文 | 梁珊珊



乳汁救伤员



1941年11月4日清晨,山东沂南县一位年轻的妇人,抱着不足一岁的孩子在自家门口坐着,迎面一位八路军小战士,踉踉跄跄地跑过来,一边跑一边时不时回头观望。


小战士急急地喊了声“大嫂”。妇人指着自己的嘴摆了摆手,小战士见她是个哑巴,焦急地用手朝后指了指。她一下子明白了:后边有敌人追赶。


于是,她一手抱着孩子,一手抓住战士的胳膊,把他拉进屋里。看到小屋又窄又小,藏人很困难,小战士怕连累了大嫂,转身想走。


妇人急了,一把将他按倒在床上,用一条被子,从头到脚把他盖得严严实实,自己装出没事的样子,仍抱着孩子坐在门口石台子上。


过了一霎,两个日本兵追了过来,朝屋里望了望,没有发现什么。


▲这种简陋的茅草小屋叫“团瓢”。“乳汁救伤员”的红嫂明德英当年就和丈夫李开田住在这样的屋子里


当他们发现妇人是个哑巴后,便打手势问她有没有看见一个受伤的八路军。她胡乱地朝西山指了指,两个日本兵信以为真,拔腿朝西山追去。


看着两个日本兵走远了,她匆忙返身回屋掀开被子一看,吓了一跳:负伤的同志由于没有包扎伤口,流血过多,昏迷了过去。



水,此刻急需救命的水。可是,水缸里的水都用光了,怎么办?她急得团团转。


“哇”地一声,一旁的孩子哭起来,这一哭提醒了她:孩子要奶水吃,这奶水是不是也可以救伤员?


这位妇人名叫明德英,有“沂蒙红嫂第一人”的美誉。


为了给小战士养伤,明德英把自家的鸡杀了给他炖鸡汤,自己的孩子却一口也没喝上。



“……炉中火,放红光,

我为亲人熬鸡汤。

续一把蒙山柴炉火更旺,

添一瓢沂河水情深谊长。

愿亲人早日养好伤,

为人民求解放重返前方……”

——芭蕾舞剧《沂蒙三章》



1943年,明德英的丈夫李开田又从日军的枪林弹雨中,抢救下了13岁的八路军小战士庄新民,并把他带回家中。


当时的庄新民身体非常虚弱,伤口化脓,高烧不退,在饥寒和伤痛的折磨下,几近奄奄一息。


明德英很心疼,便一直守着他悉心照顾。她用盐水为庄新民清理伤口,用自己的奶水喂养他,最终把小战士从死亡线上救了回来……


这段故事是后来由明德英的丈夫李开田讲述的。



1973年,明德英的故事被创编成芭蕾舞剧《沂蒙颂》。刘廷禹回忆,在那个特殊的年代,《沂蒙颂》剧本递交后第三天就审批通过,这在当时是绝无仅有的。


79岁的作曲家刘廷禹曾见过红嫂明德英,除了乳汁救治伤员的故事,明德英还用手语告诉他,有一年战争结束后,村里来了很多伤员,那些没结婚的女人都出来迎接。“只要进来一个伤员,不管是腿、脚还是其他地方受伤,都会有一个女人过来把他扶走。扶走就算是夫妻了,以后就是一家人了。”这份感动刘廷禹仍记忆犹新。



芭蕾舞剧《沂蒙颂》于北京天桥剧场演后,成为几代人心中的红色经典。


因为《沂蒙颂》大受欢迎,两年后还被拍成了电影版,从此家喻户晓。编导徐刚坦言,自己就是从小看这部舞剧长大的。


去年5月份,中央芭蕾舞团主创团队来到蒙山沂山间采风,刘廷禹也是团队的一员。从《沂蒙颂》到《沂蒙三章》,这是刘廷禹第七次下沂蒙山区采风。


虽然白内障手术后眼睛尚未恢复,但他不肯放弃这次行程。


在沂南县沂蒙红嫂纪念馆里,老人家浏览着一张张照片和各种展品,那段尘封的记忆也一点点浮现。面对《文化十分》记者的镜头,他竟一时哽咽,不得不转过身去拭泪。


“当时我还是个二十多岁的小伙子,现在头发都白了。这里没有一个展室,没有一个画面不让我感动的,我的体会太深了。”刘廷禹感慨万千。


1969年,刘廷禹曾和其他几位主创到这里采风。他们与当地百姓同吃同住同劳动,采访红嫂及其后人、村民等,为芭蕾舞剧《沂蒙颂》的创作挖掘素材。


“那些沂蒙红嫂拉着我的手,争相诉说战火中的往事,说着说着,‘红嫂’们哭了,我也哭了。”刘廷禹回忆道。


《沂蒙颂》中那首脍炙人口的主题曲《愿亲人早日养好伤》由刘廷禹创作。徐刚说:“可能全国人民年龄在40岁以上的都会记得这首歌。”


在最新编创的《沂蒙三章》中,《沂蒙颂》改为《沂蒙情》,成为压轴的第三章。


沂蒙颂沂蒙三章 


在谈及《沂蒙三章》的创作初衷时,中央芭蕾舞团团长冯英曾经表示:“创排《沂蒙三章》的起因是很多观众想复排《沂蒙颂》。但是我们想,恢复不如创新。”


除了《沂蒙情》,中芭主创团队继续发掘关于沂蒙红嫂的典型故事,他们要把30多分钟的舞剧扩展成一部三幕的完整大剧。


在红嫂纪念馆,除了明德英,很多红嫂故事都让人感动不已。


比如,“拥军妈妈”胡玉平送儿子上战场;梁怀玉“谁第一个报名参军就嫁给谁”;痴情女子李凤兰的丈夫新婚前夕上了前线,她按习俗与公鸡拜了天地;红嫂王换于创办战时托儿所,抚养42名革命后代,自己的4个孩子却因照顾不周不幸夭折;“沂蒙大姐”李桂芳组织妇女架起火线桥;沂蒙六姐妹支援前线,为子弟兵送军粮、做军鞋、看护伤病员,置自己的生命于不顾……



“她们是真正的英雄。”刘廷禹激动地说。


在革命战争年代,沂南是沂蒙山革命根据地的中心,这里“村村有英雄,家家有红嫂”,甚至有“最后一口粮作军粮,最后一块布做军装,最后一个儿子送战场”的说法。


据不完全统计,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沂蒙红嫂们共做了315万双军鞋、122万件军衣,碾米碾面11716万斤,动员参军参战20万人,救护病员6万人,掩护革命同志9.4万人,瓦解敌方9.8万多人,用柔软的肩膀撑起了大后方。


1969年,刘廷禹一行来到沂蒙革命老区,这里的百姓生活依然艰苦。


他们住在老百姓家里,男男女女睡在同一张炕上;三餐都是煎饼就腌香椿,刘廷禹牙口不好咬不动煎饼,大娘赶紧烧开水让他泡软了再吃。刘廷禹坦言:“一开始很不习惯,直到现在一见到煎饼都害怕。”


每日同老乡一同到地里劳动,“手上磨出了血泡,心里却磨出了感情”。


刘廷禹记得当时有一位芭蕾舞演员不小心崴了脚,村民们东奔西跑找了一张木椅,两边绑上木杆才把同事从山上抬了下来。


与村民的朝夕相处,相濡以沫,让刘廷禹慢慢领会到,为什么这些朴实的乡亲们能在危难时刻,把自己儿子推出去说成是八路军,“因为他们对我们也是一样的,把我们当成亲人一样”。


这次采风,刘廷禹找到当年借住的老乡家里,见到了那位大娘的儿子李发庆。当李发庆准确地说出当年同住在他家里的几位主创人员名字时,刘廷禹很激动。


在沂蒙革命老区采风的那些日子里,除了发掘红嫂的故事,作曲家刘廷禹还搜集了大量的音乐素材,如柳琴、梆子、胶州秧歌等等。


 “人民群众的生活是艺术创作的唯一源泉。这句话是最正确的,没有他们的生活,我们能创作出什么呢?只能凭空捏造。”刘廷禹字字恳切。


49年后《沂蒙颂》复排,刘廷禹义不容辞再次参与创作,并坚持让年轻的芭蕾舞演员来这里体验生活。


在他看来,二十岁出头的演员们,未曾经历过艰苦卓绝的革命战争岁月,但如果没有切身的感受和深刻的情感,一部艺术作品势必会流于形式和技巧,无法引起当代观众,尤其是年轻观众的共鸣。


▲中芭的年轻演员们来沂蒙采风合影

经历了两年多的揣摩、创作,先后数次走进沂蒙革命老区采风、体验和学习红嫂事迹,最终主创团队将《永远的新娘》和《火线桥》两个故事,作为芭蕾舞剧《沂蒙三章》里的前两个篇章。


这是两个足以引起当代观众情感共鸣甚至心理震撼的故事。


永远的新娘和火线桥


《沂蒙三章》的第二章“永远的新娘”,讲述的是沂蒙红嫂李凤兰的故事。



1945年4月,受父母之命媒妁之言,17岁的李凤兰和青年王玉德订了婚。         


然而,在距婚期不到两个月时,未婚夫报名参加了解放军,从此,杳无音信。         


为照顾卧病在床的婆婆,鼓励丈夫安心打仗、杀敌立功,李凤兰说服了父母,婚礼如期进行。


当地的老人们,清楚地记得70多年前的那个场面——



那一天,轿号、唢呐、锣鼓、鞭炮声阵阵,热闹极了。


李凤兰后来回忆道,她当时就是想让全村的人都知道,男人在外尽忠,女人在家里尽孝,参军光荣,军属荣耀。


在新郎不在场的情况下,按当地风俗,李凤兰头戴红巾,由嫂子怀抱大公鸡陪她拜堂成亲。           



此后,她细心侍候婆婆,操持家务,开大会,做宣传,纳军鞋,支前线。      


参军半年,丈夫随部队打仗路过家乡,顺便回家探望。不巧李凤兰那几日刚好回了娘家。婆婆派人去叫她。可是,当她怀着喜悦与激动的心情一口气跑了十几里山路赶回婆家时,丈夫却已跟着部队出发了。夫妻两人失之交臂,这成为她一生的遗憾。         



就这样,她苦苦等待12年,最终等来的却是县民政局送来的一纸鲜红的烈士证书——原来她的丈夫王玉德早在1947年的莱芜战役中就已牺牲了。           


30岁的李凤兰强忍悲痛,拒绝了亲人无数次要她改嫁的劝说,终生为烈士守候。为了不让烈士后继无人,她还收养了一子一女。


“……芳华渐逝岁月长,

跑着跑着就丢了时光。

曾经的婚房里摆着牌位,

蒙头红攥在手里留作念想。

俺还是守着这个家

伴着俺从未见过面的新郎……”

——芭蕾舞剧《沂蒙三章》



这个如今的年轻人听起来如同天方夜谭的感人故事,是真实的。


编导徐刚说:“她永远没见过自己真正的丈夫,所以她才被称作‘永远的新娘’。这一生她不会再嫁人了,因为她曾经嫁给了一名无比光荣的战士。” 


而第一章“火线桥”的故事,则是最具代表性、流传最广的红嫂事迹。


李桂芳14岁时就被选为村妇救会会长,她带领村里的妇女缝军衣、做军鞋、运军粮、送弹药,是孟良崮战役的支前拥军模范。



1947年5月,孟良崮战役前夕,李桂芳突然接到通知,天黑之前部队要通过汶河。


没有桥,没有专业技术人员,没有男人,没有建筑材料,还剩下短短5个小时的时间,怎么办?


情急之下,李桂芳决定用人扛着门板组成一座“人桥”。



她动员村里三十余名妇女,各自卸下自家门板,扛在肩头,跳入冰冷刺骨的河水中,用柔弱的身体扛起门板,生生架起了一座人体“火线桥”。

 

“……水花四溅,弹片纷飞,

前进的队伍转眼就到了岸堤。

看着脚下的浮桥连长泛起了犹豫,

汶水的急流冲击着女人们娇弱的身躯。

这哪里是桥,

这是沂蒙姐妹们撑起的深情大义……”

——芭蕾舞剧《沂蒙三章》



起初战士们看到这种情形,都不愿意上桥,经过李桂芳的恳切说明和要求,战士们只得踏上去,尽量放轻脚步,以减轻妇女肩上的重量。



就这样,妇女们在冰凉的河水中站了一个多小时。双脚踏在河底的沙石上,双腿抽筋,疼痛酸麻,可谁也没喊叫一声。她们像一座座坚固的桥墩,牢牢钉在那里……直到最后一名战士从她们肩上通过后,她们才瘫倒在河岸边的沙滩上……


这些妇女中,有的还怀有身孕,有的因此落下了残疾,有的终生不能生育。



“这样的事对一个女人的影响是一辈子,但是她们还是无怨无悔地跳下去了。”徐刚感慨道。


为了尽可能还原和体验故事的细节,徐刚还亲自带领演员们下水,感受水的冰冷和浮力,以及当年“红嫂”们立在水中的感觉。


饰演红嫂“明德英”的芭蕾舞演员张浥洙,在采风结束后感动地讲述:“我们听到、看到、触摸到的伟大的、不可思议的、难以承受的牺牲与奉献,是战争岁月里她们心中、手边普通和必须要做的‘寻常事’。”


在许多感人的故事中,有一段给张浥洙留下了特别的触动:“一位曾经在这里战斗、负伤的将军,回到沂南寻找救助过他的红嫂,然而村里的乡亲们对他说:‘你不用找了,咱们村里都是红嫂,这种救人的事儿太多了,大家都做过……!’这种感动是真实的、是触动内心的。当再回到舞台上,我想‘红嫂’之于我,不仅是舞蹈的演绎,更是内心的还原、精神的传扬。”


冯英也说:“在采风和排练中,我一直都努力克制自己,不要掉眼泪。”


▲《沂蒙三章》首演视频精编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同时也是中央芭蕾舞团建团60周年,在这样一个时间节点上,‘中芭人’应该拿出一部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属于当下这个时代的作品。”中央芭蕾舞团团长冯英曾在首场演出结束后动情地说。


芭蕾舞剧《沂蒙三章》以火线桥、永远的新娘和乳汁救伤员三个红色故事,代表了千千万万个“沂蒙红嫂”。


中央芭蕾舞团党委书记王全兴对《文化十分》记者说:“我们排这个剧,就是希望红嫂的这种向上的、无私奉献的精神能够一代传一代,更好地发扬光大。”


红嫂李桂芳的女儿董献群在观看完演出后也曾激动地说:“这一幕幕、一章章的表演,动人心弦、感人肺腑。在红色的沂蒙老区,有千千万万个像明德英、李凤兰、李桂芳这样的妇女,她们用青春、热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曲感天动地的奉献之歌。‌‌她们中的每一位都不应该被忘掉,她们虽然是一个个普通的农村妇女,但是她们也能称得上共和国的一块块基石。”


▲芭蕾舞剧《沂蒙三章》创作宣传片


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当年的“红嫂”都已故去,可“红嫂精神”却从未泯灭。


红嫂精神融入“爱党爱军、开拓奋进、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沂蒙精神,从沂蒙山区走向全中国,与延安精神、井冈山精神、西柏坡精神一样,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监制 | 任永蔚

制片人| 石 岩

主编 | 李  姌

责编 | 梁珊珊

记者 | 孟  颖

编辑 | 梁珊珊

运营 | 邓   荣


往期节目推荐

主编专栏|《瑞典夏之夜》:和你在一起,就是最美的夏夜

播专栏| 阔别话剧舞台25年后,“李云龙”跳起了摇摆舞!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