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浙江昆剧团 | 五代杜丽娘的同台演绎

文化十分 CCTV文化十分 2020-02-07

  每天十分钟,带你涨知识


“七月雅音,再进北京”


七月份的京城又迎来了浙江戏曲北京周,

无数戏迷期待已久。


在戏曲北京周开始的前几天,

长安大戏院的大厅就被众多的花篮占据,

开演当天更是无数粉丝聚集,

捧着花束等待为自己喜欢的戏曲演员献上,

"打call"盛况丝毫不逊于影视演员的见面会。


而这一年的戏曲北京周,

最为特别的就是,

浙江昆剧团五代杜丽娘同台演出,

云霞翠轩,雨丝风片,

倒真是“良辰美景”。

 

 撰文|王冀蒙


 △五代同堂版《牡丹亭》

 △五代同堂版《牡丹亭》

昆曲《牡丹亭》自诞生以来,一代代昆曲人历经400余年的传承,盛演不衰,深受昆曲爱好者的喜爱。
 
每个剧团排演的《牡丹亭》都各有特点,要想排出自己的独特之处还要花费些心思,而浙江昆剧团此次来京,便是以传承有序为演出的最大看点——五代同演杜丽娘。
 
五代杜丽娘,年岁、容貌各异,但眼波流转、一颦一笑之间,皆有着西湖浸润出来的清幽淡雅。

五代同堂版杜丽娘
 
△沈世华版杜丽娘


五代杜丽娘扮演者中年纪最大的已经有79岁。


1983年,沈世华凭借《牡丹亭·游园》获得了“首届北京市中青年演员调演”的最高奖。
 
此后,她因种种原因转入中国戏曲学院任教,从此告别了倾注半生挚爱和心血的昆剧舞台。
 

△沈世华


而这一次重新登台,是为了回报给予自己非常多帮助的浙江昆剧团,“当时我也有点顾虑,因为毕竟岁数越来越大了,但是为了这次五代同堂,我应该演,这是对团的回报,是这个母团和老师们培育了我。”
 
杜丽娘扮演者 沈世华:


“我这次演的是《寻梦》一折是七段念白七段唱,昆曲有个特点,它是没有过门的,就是一口气,张嘴就在那个调门里面,不像京剧有前门有后门,我们昆曲没有,张嘴就唱就做,没有缓气的机会。所以79岁的我也有一定的压力。但是我很幸运,有十二个传字辈老师都教过我,而我所能报答的,就是演好每一出戏。”
 
 △沈世华版杜丽娘

有的演员是靠技艺纯熟、准确,让人叹服;有的是在技艺之外,另有一种他人身上不可寻的气质,不只是让人服气,而是极容易让人深陷其中。
 
沈世华虽年近耄耋之年,但身段依然轻盈曼妙,她的脸上、眼中所表露的神态,毫无烟火色,而是一片清新淡雅,闲适人生的样子。所以,她不但能够表现出闺门旦的闺秀模样,更能够传递出一股他人难具备的,超然世外的“仙气”。


△吴心怡版杜丽娘
 
相对比经典版的“杜丽娘”,五代中最年轻的“代”字辈演员吴心怡也是极有灵气的一位少女。
 
小学升初中时,吴心怡通过偶然的机会,发现了昆剧团的招生信息,考了进来才慢慢了解昆曲、爱上昆曲。
 
吴心怡刚进学校时学的第一折就是《游园》,那时的杜丽娘正是二八的好年华,困在闺房里,直到满园春色关不住,心中就是感慨万千。
 
杜丽娘扮演者 吴心怡:
“杜丽娘二八的年纪,但是一直待在闺房里面,都没有出来看过,都不知道自家有一个后花园,春香第一次带着她进入这个花园,看到这满园的春色,心里特别感叹了,花都有人欣赏,那我又有谁来欣赏呢?然后带着这种有点惆怅这种小情绪,才会有了后面《惊梦》这一折。而且我和她是同样的年纪,所以也会联想到自己。”
 
△吴心怡


杜丽娘说:“我一生爱好是天然。”
 
吴心怡的演绎也正是放大了自己身上那一份青春的天然感,舞台上的她从不卖弄外貌还是技艺,而是呈现人物那份最为天然的感觉,似是无情还有情。


而这五代杜丽娘,则是各有各的美,“世字辈”沈世华轻灵婉约,“盛字辈”王奉梅美丽大方,“秀字辈”张志红风姿绰约,“万字辈”胡娉优雅端庄,“代字辈”吴心怡青春靓丽。


对于杜丽娘,她们也有自己的理解。


△沈世华


沈世华:杜丽娘雍容华贵,她对爱情、书生的最初想象都来源于书本。整个表演也是她的成长过程。


△王奉梅

王奉梅:杜丽娘单纯、青春、懵懂又爱美。

△张志红

张志红:很浪漫、想象力很丰富,对生活、理想和爱情充满向往,因此她才会做梦、寻梦。

△胡聘

胡娉:在现代语境下,她属于双面性的人。封建社会中,情窦初开的她能勇敢追求自己的爱情,但当时的环境让她对此存有心结,因此才会因病怀春以致最后去世。

△吴心怡

吴心怡:多愁善感,用情至深。天下女子有情,宁有如杜丽娘者乎!


当她们齐齐站在台上,更令人感叹“如花美眷,似水流年”。
 
浙江昆剧团的前世今生
 
五代杜丽娘中,年纪最大的戏曲演员沈世华已经79岁了,她也直言这可能是自己最后一次演出。
 
△沈世华版杜丽娘


加入浙江昆剧团几十年,她见证了剧团的那些沧桑往事。

上世纪30年代,浙江昆剧团几位传字辈的老师还在上海仙霓社唱戏。抗日战争爆发后,整个戏班的戏服尽数被烧毁,剧团难以为继,名存实亡,许多人被迫改行。如后来享誉一方的王传淞等人,只能在码头扛大包来维持生计。
 
1942年,仙霓社正式散班,王传淞、周传瑛先后搭入朱国梁创建的国风苏剧团,跟随这个只有一位乐师和几件“破烂行头”的小戏班浪迹江湖,辗转演出于苏南、浙北一带,在演出苏剧的同时夹演少量昆曲,于风雨飘零中保存下苏昆一脉。
 
那时的生活很艰苦,每天只有几毛钱,刚好够吃饭。

直到1945年12月1日,上海戏剧学院的前身——上海市市立实验戏剧学校创立,特意聘请王传淞等人教学,在那个年代,给出了每月180块的优厚条件。
 

但出乎意料的是,即使是在那样艰苦的条件下,他们毅然放弃了这个机遇,仍努力经营国风苏剧团,维系昆曲一脉。一些“传字辈”艺人也开始陆续加入国风,其中有包传铎、刘传蘅、周传铮等人,沈传锟、马传菁、沈传芹也常来客串。


此后,国风苏剧团的影响力逐渐扩大,并逐步转向以演出昆剧为主,排演了《渔家乐》、《长生殿》、《风筝误》等戏,直至1956年进京演出《十五贯》,轰动全国。

△周传瑛《十五贯》
 
1956年,新编昆剧《十五贯》在北京演出,引起极大轰动:连演46场,观众达7万多人次,甚至出现“满城争说《十五贯》”的盛况。
 
4月15日《十五贯》又在国务院直属礼堂演出,周总理观看演出后还接见了全体演职人员,鼓励大家道,“你们浙江做了一件好事,一出戏救活一个剧种”。
 


五月中旬,文化部发通知,要求在全国推广《十五贯》,随后《人民日报》发表社论《从一出戏救活一个剧种谈起》,指出《十五贯》具有丰富的人民性、相当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自此,已于同年更名为浙江省昆苏剧团的昆曲一脉,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

△沈世华版杜丽娘

正是因为剧团里“传字辈”老师多,所以浙江昆剧团这么多代杜丽娘,基本都是遵循了传字辈老师的表演。
 
杜丽娘扮演者 沈世华:


“在浙江昆剧团基本都是姚传香老师来教,但是我是朱传茗老师教的,教了我《游园惊梦》等其他折子戏,但是《牡丹亭》的“寻梦”一折就只有姚传香老师会,所以我也和她学过戏,我是1958年跟她学的,所以《牡丹亭》全本基本都是传字辈的老师亲传下来的。”


△浙江昆剧团副团长 王明强


《牡丹亭》传到现在,都离不开浙江昆剧团的传字辈老师们,包括早些年的青春版《牡丹亭》导演及艺术总监,正是周传瑛的弟子,人称“巾生魁首”的世字辈演员汪世瑜。
 
浙江昆剧团副团长 王明强:


“《牡丹亭》一代一代传承下来,传承到现在是第六代,但都离不开我们浙江昆剧团传字辈的老师们,以姚传香老师为代表的杜丽娘。由于他们的代代相传,才有了全国各地各种版本的《牡丹亭》,这版最经典、最早的出处就是我们浙江昆剧团,所以我们也把这个最经典、最有传统代表性剧目,带到了北京演出。”
 
到了2001年,昆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以其集文学、音乐、舞蹈、服装、舞台等多种艺术为一体而命名为“人类口述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次,昆曲被全世界所瞩目。

昆曲的薪火相传
 
《牡丹亭》这一折戏之所以能够到现在依然经典,离不开一代又一代的传承。
 
浙江昆剧团的《牡丹亭》一代代传下来,学的都是最经典的唱法,传字辈老师们一点点传授和纠正,让观众即使是在现代,也依旧能听到那些古韵唱腔。


△吴心怡版杜丽娘
 
杜丽娘扮演着 吴心怡:
“老师们都是手把手带的,而且都是参照我们最传统的表演方式。而且他们不会一下子把知识全部塞进来,而是一点一点灌输进来的。比如某个阶段的时候要注意脚底下,另外一个阶段的时候注意身上、注意气息,现在就是比较注重眼神注重表演。”
 
在浙江昆剧团的不断传承下,《牡丹亭》已经传承近六十年了。
 
浙江昆剧团副团长 王明强:
“第一批传字辈老师辈现在都已经一百多年了,已经过世了。第二代最大的78岁,最小的才18岁,这中间的五代人,我们代代相传代代传承,每一代当中,我们都可以看到我们浙江昆剧团的传承、演出、汇报情况。这是我们特有的一种历史,和我们特有的一种辈分,演绎上的传承、文化传统上的传承。”
 
△《牡丹亭》


无论是昆曲还是其他曲种,戏曲都是靠口传心授传承的,如果只是看着录像学习,那是不够扎实的,浙江昆剧团的教授方式就是通过手把手的教学,一代一代的“传、帮、带”,让昆曲在舞台上有更好的体现和表现。
 
除开手把手的教学,另一种相对新颖的继承发展方式则是创新。
 
△青春版《牡丹亭》


青春版《牡丹亭》曾红极一时,它也与浙江昆剧团渊源颇深,由于白先勇的大力推动和努力,让这出传统戏曲走进了年轻人的视野。
 
浙江昆剧团副团长 王明强:
“我们在昆曲界上面应该非常感谢白先勇先生,正由于他的热爱昆曲,带动了全国包括全球的对我们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认识和认知,包括对我们汤显祖的伟大作品《牡丹亭》,青春版《牡丹亭》使得昆曲被大力推广,中国传统的文化也得到了推进。那么对于青春版《牡丹亭》,这是我们所欢迎的,也是愿意去大力推广的。”
  

五代同堂,不仅是新老实力的相互碰撞,更是昆曲文化最显而易见的传承。
 
这五代人见证着岁月,见证着兴衰,见证着一种文化的传播和积淀。
 
昆曲之生生不息,除了舞台上灿烂的鲜花和掌声,更重要的还有那些不绝如缕的传承。





监制 | 项 飞

制片人| 石 岩

主编 | 李  姌

责编 | 梁珊珊

记者 | 杨千溪

编辑 | 王冀蒙

运营 | 邓   荣


往期节目推荐

法国摄影师布鲁诺·巴贝:用镜头带你回到中国

《烈火英雄》:“火和老百姓之间只有我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