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首届大巴山花田艺穗节:讴歌泥土和生命

文化十分 CCTV文化十分 2020-02-07

 每天十分钟,带你涨知识

稻穗飘香之时,在四川省大巴山深处的宣汉县白马镇毕城村,正在举办一场别开生面的艺术节——大巴山花田艺穗节。


艺穗节于1947年发端于英国爱丁堡,其后遍布全世界70多个城市,而这次举办的大巴山花田艺穗节则是中国第一个乡村艺穗节,它将在一个月的时间里,邀请来自国内外的艺术家进驻乡村,通过不同的艺术手段介入乡村,讴歌泥土和生命。


《文化十分》记者也来到了大巴山,究竟这场发生在乡村的花田艺穗节是怎样的?一起来看~

▲点击观看【大巴山花田艺穗节:讴歌泥土和生命】


文 | 潘婷


发生在乡村的艺术节


巴山里,花田间。这里是四川大巴山腹地的一个静谧安详的山谷村庄。正在举行的首届大巴山花田艺穗节邀请了数位国内外专家学者和艺术家,也吸引了许多当地的村民前来观看。


首届大巴山花田艺穗节举办地为四川省达州市宣汉县白马镇毕城村向家院子


这是一座屹立于青山脚下、清河之滨的古朴建筑。沿小径而入,跨石阶而上,便可见到向家院子的全貌。


灰砖、河石和夯土砌成的墙体,十余根实木圆柱承托的屋檐,青石板铺就的院坝,翠竹、青松、红花、绿草点缀四周。整个院落拙朴典雅,大气庄重,与四周的民居相得益彰。“淑春向荣”的长方形匾额悬挂于屋檐的正上方,显得格外醒目。


向家院子


首届大巴山花田艺穗节设立了国际乡村创客大会、国际大地艺术家驻村创作、大巴山地方创生花田影像展、 花田喜市文创市集、向上惜物生活展、花田错沉浸式演出、花田乡愁电影展映周等多个活动。


每周五晚在露天院坝放映的乡愁电影,总是能吸引很多村民前来观看


不论是演出还是展览,十里八乡的村民们都热情地参与进来,享受艺术带来的精神满足。


毕城村村长 黄祥中 :


向家院子带来了很多外国人,带了很多专家来到我们这个地方实地考察,同时把我们的旅游业也带动起来了,我们的返乡农民工也跑回到老家自力更生,他们的干劲越来越大。


首届大巴山花田艺穗节的发起人向勇,是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二十多年前,向勇从家乡四川宣汉走出去,先后在北京大学、英国剑桥大学学习、深造。


三年前,他回到乡村准备修缮祖宅,在改造过程中,他意识到祖宅可以转变功能,不仅可以承载生活居住,更能成为一座寄托游子乡愁、立足国际视野的创客营地。


大巴山花田艺穗节发起人、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 向勇 :


来到老家,希望在自己祖屋翻建的基础之上能够做一些事情,对当地老百姓的生活方式甚至生产方式产生一些变化。艺穗节本身是从英国来的一个舶来品,它的本意就在主流之外,是一种充满创造性的活动。


正是缘于这样朴素真挚的初心,向勇开始着手筹办发生在乡村的这场花田艺穗节。他邀请来英国、南非、韩国等地的艺术家朋友,还有国内外各所高校的专家学者,以“乡村动员与地方共生”为主题,通过艺术与乡村的对话,共同探讨一种全新的乡村动员机制。


开幕当天的向家院子


大巴山花田艺穗节发起人、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 向勇 :


我们做艺穗节,其实它是我们进行文创乡村振兴整套计划的一个具体环节。大巴山花田艺穗节是承前启后的,将用艺术节的方式对我们现有的乡村资源做一次点亮。


韩国安东大学文化产业学院教授 金时范 :


实际上,在乡村举办艺穗节是非常值得称赞的举动,因为这并不容易。但我相信这里有很多优秀的人才和良好的环境,所以我看到了乡村的艺穗节有巨大潜力。据我所知,艺穗节的竞争力不是建立在千篇一律的模式基础上的,它应该是多元化的,丰富多样的活动、表演和展览都可以成为艺穗节的一部分。



向家院子,在外游子的精神寄托


在向家院子初见向勇院长,他身着一身西装,长方脸,戴黑框眼镜,谈吐儒雅,举止从容,热情地邀我们进入会客厅长聊。


谈话中,我们得知向家是白马镇远近闻名的书香门第,崇礼、重学、敬德、厚仁,体现在悬于正门的家训楹联上——“德嗣家声,作君子,传耕读,勤须力行,孝乃持本;光尊祖训,惟勇夫,悟正诚,逊以明志,仁而致平”。这幅楹联是向勇以代代相传的家风家教改创而成。


向家院子正厅前,悬挂着大巴山花田艺穗节的海报


三年前,向勇和在杭州创业的向方逊两兄弟响应父辈修缮百年祖屋的家族倡议,并在诸多友人的热心帮助下,转变成乡村振兴的公益行动,将向家院子改建成为国际乡村创客营地。


“树有千韧总有根,水流万里总有源。其实在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孤独情怀,这个孤独有实体也有虚拟,实体就是有形的山水,还有就是你的精神寄托。每天的忙忙碌碌,你到底想做什么,其实每个人到了一定年纪都会问自己,那我们就是用这个方式来追寻这个问题。”向勇说。


向家院子在树木葱茏的掩映中


大巴山花田艺穗节发起人、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 向勇 :


我们生于斯,长于斯,二三十年的千里离别,此刻似乎又回到原点。当经历了人世半辈的沧桑与荣光,伫立于生命的原点,我们心生无比欢喜和憧憬。


小小浅浅的白马河,欢欢快快地淌过洲河和渠江,跌跌撞撞流经嘉陵江和长江,最后从从容容汇入东海,连接蔚蓝天涯。这个大山深处的乡村原点,有着自己与外部世界对话的独特方式,正孕育全新的生命能量,激发无限的想象力和无穷的行动力,引导我们看到她的光辉未来。


作为立足国际视野的乡村创客营地,向家院子的内部设计和空间布局充满了艺术格调。凡走进花田间向家院子的游客,无不被其独具匠心的人文设计和浓厚的诗书氛围所折服。


一楼由花田喜食、花田物语、花田美术馆、花田工坊和生活记忆馆等馆室构成,沙发、茶几、吊灯、地板、桌椅等家居陈设都十分别致,摆设十分讲究。


花田影像展局部


二楼有十二个房间,分别以中国传统的十二花神命名,如“疏梅寒香”“杏花天慢”“灼灼花桃”“牡丹和露”,每个房间的物品陈设各有特色。



三楼是一个静谧的舒适阁楼,用于研学修习的空间为“向上书堂”,用于休息生活的空间为“六艺书舍”,包括礼舍、乐舍、射舍、御舍、诗舍、书舍和道舍等七间书舍,表达“六艺问道”的精神追求。


向上书堂


大巴山花田艺穗节发起人、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 向勇 :


我们2015年有一个念想,2016年10月份开始动工,到今年5月份竣工差不多就是两年半的时间了,如果把设计的时间加上就是小四年了。向家院子是整体浇筑的,非常结实,装修很费心思,用了很久。


广州美术学院副教授 张啸 :


之前我就知道向家院子这个项目,但是直到我现场到这,车子很近的时候我才发现它在这里。因为整体设计,景观安排和邻里之间其他建筑有一种和睦的感觉。但是走进去看,又有很多不同,这种和而不同也体现出在这里举办的花田艺穗节的文化创新精神。


文旅扶贫,打工者回乡


大巴山花田艺穗节以文化艺术带动乡村振兴的探索之路正在徐徐展开,当地另一个结合文旅实践带动乡民增收的案例也成果显著。从向家院子往东开90分钟,就到达了宣汉县三墩土家族乡大窝村,最近,它被文化和旅游部列入“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单。


远眺大窝村


大窝村位于巴山大峡谷景区内,山峦叠嶂、沟壑纵横,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在这里,不仅能体验民族风情,还能亲近自然,享受青山碧水的如画美景。


宣汉县宣传部部长 张升国 :


实际上我们宣汉最深度的贫困地区,就在我们巴山大峡谷这一块。这个地方有建卡贫困户9万多人。我们尝试过很多方法,最后我们发展了文化旅游产业,用好绿水青山,把我们这一片的资源用好。


巴山大峡谷于去年8月刚开园,属国家4A级景区。河水清澈,溶洞成群,山环水绕,令人心旷神怡。


巴山大峡谷景区内,森林覆盖率高达80%以上


今年五一小长假的第一天,就迎来了一万六千多位游客,是当地村民从未见过的繁荣景象。


四川省文化产业职业学院院长 罗晓东 :


宣汉县实际上有很多资源,包括巴山大峡谷这种旅游资源,巴人文化的考古资源等,这些都是亟待研究开发的,而这些方面恰恰是我们文化产业学院专业能够覆盖的,在这些方面我们可以找到很多合作的空间。


受益于文旅扶贫,三墩土家族乡大窝村摘下了深度贫困村的帽子,宽阔的道路通了,村民们住进了三层小楼,在外务工的年轻人也陆续回到了家乡。


大窝村村民 杨松 :


以前我主要是打工,在其他省份修高速路、铁路。2016年我们(这里)搞旅游,然后就返乡了。返乡后,我扭转了600多亩土地种了一个桑葚基地。然后景区开放后旅客特别多嘛,吃住的地方也没有,所以就搞起了饭庄,利用自己的房子。


之前在外面打工,修路一个月能拿七八千块钱,回来后,在家里面做点小生意,能挣上一万多。


三墩土家族乡大窝村村主任 谢宝武 :


我们原来很穷,这个地方很偏僻。2015年过后,县委县政府在搞旅游扶贫开发的时候,就将我们整个村纳入了旅游扶贫开发的核心区。旅游开发后,我们老百姓在景区务工,带来了增收,我们全村有45户搞民宿,在当地搞经营,为游客服务。


大窝村是土家族聚居村,土家族占全村百分之八十五。每天傍晚,村中心的桑树坪碉楼广场上都会举办民俗演出,薅草锣鼓、钱棍舞、巴山彩龙等独具特色的土家族歌舞表演吸引了许多村民前来观看。大家围绕篝火载歌载舞,尽兴而归。



宣汉县宣传部部长 张升国 :


在这么一个大山里面,真正地实现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所以我们老百姓的观念,老百姓的收入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应该说这个区域通过文化旅游的扶贫项目的实施,让我们整个区域脱胎换骨。


我们的土家族文化也得到了发掘,得到了传承,得到了推广。



乡村振兴的核心是文化振兴,而文化振兴需要一个生机勃勃的载体。大巴山花田艺穗节与巴山大峡谷相辅相成,以文旅结合的方式,共同推动当地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从而真正实现了文化助力乡村振兴。


大巴山花田艺穗节发起人、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 向勇 :


我希望大巴山艺穗节是一个人人参与的一次文化共享活动,它将像一颗饱满的稻穗一样,把我们四川宣汉白马的地方资源激活,通过艺术和文创的力量让这个地方有更大的发展。


四川省文化产业职业学院院长 罗晓东 :


实际上,蕴含在中国知识分子心底的一种对民众的关爱关怀,发自内心想把知识创意和能量反馈给乡村的意愿是非常强烈的。我们都希望咱们这个艺穗节,能够有更多的老百姓来参与,能够更多地影响老百姓,让他们获得这样一种艺术的影响。


正如发起人向勇所说,大巴山花田艺穗节开启的是一场艺术与文创介入乡村振兴、脱贫攻坚的探索之旅。通过艺术与乡土的碰撞,借助艺术家的力量,展现美丽乡村的文化魅力,让在外拼搏的游子们既去得了远方,也回得到故乡。



监制 | 任永蔚

制片人| 石 岩

主编 | 马戎戎

记者 | 潘   婷

编辑 | 潘   婷

责编 | 桂姝蕾

运营 | 邓   荣


往期节目推荐王芳:300年苏剧“护宝人”主编专栏| 顿河仍然在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