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吴贻弓:中国电影的诗意灵魂

文化十分 CCTV文化十分 2020-02-06
 每天十分钟,带你涨知识


“电影就是一个梦,它包罗万象、绚丽精彩。它最大的好处是从来不拒绝任何人,无论男女老少,只要愿意就可以亲近它、喜欢它,享受它的快乐。它还会毫不吝啬地告诉你,世界曾经可能是这样的,人生也许不必是那样的,这就是我心目中的电影。”
                                  
                 ——吴贻弓


今天早晨,中国第四代导演代表人物之一吴贻弓在上海去世,享年80岁,很多电影人在得知消息后,纷纷表示哀悼与怀念。


作为第四代电影人,吴贻弓导演的电影作品在数量上并不多,只有九部,《我们的小花猫》《巴山夜雨》《城南旧事》《姐姐》《流亡大学》《少爷的磨难》《月随人归》《阙里人家》等。


其中《巴山夜雨》、《城南旧事》最具知名度。《巴山夜雨》获首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故事片奖,《城南旧事》获第二届马尼拉国际电影节最佳故事片金鹰奖等国内外奖项。


1983年3月,吴贻弓和石方禹(右)、郑振瑶(左)于马尼拉,《城南旧事》在第二届马尼拉国际电影节上获奖后合影


以不多的作品博得了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威望与名声,这在于他在创作上有严格的标准与要求,保障了每部电影都有艺术的完整性与纯粹性。


怀念吴贻弓,一是记起他为中国影坛留下的那些经典电影作品,二是感谢他对后辈导演的影响与培养,三是铭记他在幕后为电影事业所做的贡献,当然,还有不少人想起与他交往的温暖点滴。


2012年6月16日第15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开幕式上,伴随着“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的歌声,吴贻弓上台领取华语电影“终身成就奖”。

2012年第15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开幕式,贻弓上台领取华语电影“终身成就奖”

当时,他说:“电影就是一个梦,它包罗万象、绚丽精彩。它最大的好处是从来不拒绝任何人,无论男女老少,只要愿意就可以亲近它、喜欢它,享受它的快乐。它还会毫不吝啬地告诉你,世界曾经可能是这样的,人生也许不必是那样的,这就是我心目中的电影。”2019年5月,病榻上的吴贻弓用尽全力写下:“上海电影万岁!”

电影,是他这一生最绚丽的梦。



                                                            作者:《文化十分》主编  马戎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1

探索中国电影的“诗”与“路”


 
吴贻弓祖籍浙江杭州,1938年生于重庆。当时的重庆,因遭遇轰炸而伤痕累累。吴贻弓名字中的“贻”为收藏,“弓”乃兵器,两个字结合在一起,寄寓着长辈对“刀枪入库,天下太平”的美好祈愿。


1948年起,吴贻弓定居上海。1960年,吴贻弓自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毕业,之后回到上海从事电影创作,成为第四代电影人中的领军人物。


第四代导演的主体是60年代(从1960年到1969年不等)北京电影学院的毕业生,其代表人物有吴贻弓(1960毕业)、王好为(1962毕业)、韦廉(1969毕业)、谢飞(1965毕业)、胡柄榴(1964毕业)、丁荫楠(1966毕业)、李前宽(1964毕业)、肖桂云(1965毕业)、郑洞天、黄蜀芹(1964毕业)、张暖忻(1962毕业)、滕文骥(1969毕业)等,以及包括在同一时期自学成材的黄健中与吴天明等。

1956年9月,吴贻弓(前排左二)与北京电影学院同学合影

第四代导演是“新中国的一代”,是中国自己培养的系统地接受过电影高等专业教育的第一批人,也是中国第一代“影人电影”的实践者——不同于“戏人电影”和“文人电影”,而是真正从电影本体出发进行的创作。


由于时代的原因,第四代电影人普遍于60年代接受完整、严格的知识、道德、专业教育;但在影坛上真正崭露头角却是80年代。“第四代”导演一方面秉承对电影语言现代化的探索精神,以诗意化的儒家风范构成独特的影像系统;另一方面,他们的作品中流露出明显的理想主义气质,显现出敢于直面人生和积极投入生活的激情。

从题材上,第四代导演着眼现实,大多讲述普通人的凡人凡事,实现了中国电影从表层叙事到深层挖掘人道主义及改革精神的转向过程。


作为第四代导演的领军人物,吴贻弓在上世纪80年代初,用自己的创作在电影中注入了颇具中国意蕴的美学特质,将中国文学和诗词中的意象使用在电影创作中。

他的电影《巴山夜雨》《城南旧事》 都可以被看做“中国诗电影”代表作。他的作品重视个人情感主义历史和现代道德话语呈现,鲜明地凸显了自觉创新意识,成功地将传统美学和现代电影语言实现了完美结合,形成了富有个性的艺术风格。
 
1

永远的“城南旧事”




五岁那年,已经上小学一年级的吴贻弓在学校听到了李叔同作词的《送别》。四十年后,与这首歌紧紧联系在一起的电影《城南旧事》将他的艺术生命推向巅峰。
 
《城南旧事》是吴贻弓首次独立执导的故事影片。当时,台湾作家林海音的自传体小说《城南旧事》在大陆还没有公开出版。电影完成后,得到了林海音的高度肯定,并获得了第二届马尼拉国际电影节最佳故事片金鹰奖。吴贻弓也因此成为中国电影界在国际上得大奖的第一人。
 
林海音与电影《城南旧事》导演吴贻弓20世纪90年代会于台北

《城南旧事》以英子的视角了讲述一段动荡而美好、温暖又残酷的童年往事。有些台词至今令人难忘:“我分不出海和天,也分不出好人和坏人”;“爸爸的花儿落了,我已经不是小孩子了”。

《城南旧事》是一首隽永的散文诗,干净的气质,形散神不散的叙事风格,让影片至今散发着永久的魅力。

《城南旧事》海报 1983年

与当时流行的“电影语言现代化”不同,吴贻弓很少刻意运用“闪回”等时髦的蒙太奇手法。他的镜头语言非常朴素,规规矩矩地从第一个镜头拍到最后一个镜头。然而,看似平淡的镜头,里面的情感却静水流深,让人回味悠长。

《城南旧事》剧照

《城南旧事》以冬天开头,深秋结尾,中间度过的几年时光重叠在春夏两个季节,在影片的后半部,出现四次操场放学的场景,机位相同,内容相同,但是却极为巧妙地传达出时间的流失感,极具东方韵味。

岁月无声,情深无言。

我们经常会艳羡日本有小津安二郎、对岸有侯孝贤,其实,此岸也有吴贻弓。

2005年,吴贻弓与《城南旧事》演员袁佳奕(左二)、郑振瑶(左三)、张闵(左四)重聚

1

电影万岁,理想不灭



吴贻弓从不是一名把自己关在“象牙塔”里的艺术家。他的电影不仅艺术风格鲜明,还有很强的对时代精神的回应。不论是《巴山夜雨》中对一个时代的反思;还是《城南旧事》里对老北京市井生活的怀念;抑或是《阙里人家》中家国同构的寓言,吴贻弓的电影始终在以小人物书写大历史。

吴贻弓同样是一个电影的多面手,他不但出演过黄蜀芹版本的《围城》里的周经理,还担任过张艺谋电影《摇啊摇,摇到外婆桥》的制片人,1999年,他还担任了神话动画电影《宝莲灯》的艺术指导。2018年他还有一部电影《那些女人》问世,讲述了一个关于抗战时期的非凡女性的故事。

《那些女人》海报

他还是一名优秀的电影事业管理者。吴贻弓曾担任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电影家协会主席、中国电影导演协会会长、上海市文联主席、上海电影家协会主席等职务。他曾获“新时期全国影视十佳电影导演”“国家有突出贡献电影艺术家”等称号,上海文学艺术奖杰出贡献奖、2012年中国电影导演协会“终身成就奖”、第十五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华语电影终身成就奖”等多项殊荣。

在他为电影奉献的一生中,上海国际电影节的创办是他在大银幕之外的又一辉煌成就。

26年前,时任上影厂厂长的导演吴贻弓在白杨、谢晋等一众志同道合的朋友支持下,吴贻弓决心建立属于中国人自己的电影节,“一方面是为了扩大中国电影的影响力,另一方面让中国观众看到更多的外国电影,用电影去认识世界”。
 
当时,上影厂一没经验,二没钱,三不知道如何去请人。创立之初,资金缺乏,为了省钱,吴贻弓到北京开组委会会议时,住的是招待所,出门打面的。为了给上海国际电影节请来足够分量的电影评委,他一个一个亲自去邀请国内外著名电影大咖。同时,吴贻弓还亲自考察各类国际电影节,从中取经。从亚洲到欧洲,从东京电影节,柏林电影节到威尼斯电影节,吴贻弓往往只是带着一个翻译便出发了。

吴贻弓生前好友对其评价:“他这个人太好了!

1993年,在以吴贻弓为代表众多中国电影人的辛勤努力下,上海国际电影节终于成功创办。“这是中国文艺创作观念的一大步,中国电影自此踏上了一个新的台阶。”电影节首届评委会主席谢晋曾如是说。吴贻弓生前回忆说,当时成功办出来之后,大家非常开心,因为“ 我们终于了有了电影节了”。第二年,上海国际电影节就被国际制片人协会认可,成为中国唯一的国际A类电影节。

吴贻弓曾说,自己这一生,除了不辜负“电影“二字,再无更多想法。

吴贻弓和谢晋导演

2012年,吴贻弓接受中国电影导演协会“终身成就”表彰时发表感言:“电影万岁!”

生前,吴贻弓曾这样说过:“有人说我是理想主义者,片子里到处流露出理想的色彩。我以前常说,金色的童年、玫瑰色的少年,青春年华总不会轻易忘记,常常在创作过程中表现出来。我们是与共和国一起成长的一代热人,50年代留给我们的理想、信心、人与人的关系、诚挚的追求、生活价值取向、浪漫主义色彩,总不肯在心里泯灭。”

今年5月,病榻上的吴贻弓用尽全力写下:“上海电影万岁!”

监制 | 项    飞 
制片人| 石  岩
主编 | 李    姌
责编 | 梁珊珊
编辑 | 满建锋
运营 | 邓   荣

往期节目推荐
胡阳专访丨狂语任天真
梦想与极限,哪个更遥远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