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主播专栏|重温《建国大业》,匠心铸就经典

文化十分 CCTV文化十分 2020-02-07

 每天十分钟,带你涨知识

看到《决胜时刻》的一篇主创访谈,提及《决胜时刻》的拍摄时间是67个工作日。


那么粗略算来应该是3个月左右。


信手查了一下《建国大业》的拍摄时间,所看到的资料里虽没有明确说明的,但有好几个说法是大概从2月份开始拍摄,5月底竣拍,算来也是大约三个月。


▲《建国大业》海报


对于任何一部故事片来说,三个月的拍摄时间都是非常紧张的,更何况是这类主题宏大的献礼片。时间紧、任务重,称得上是“急就章”。


通常我们认为,一件作品,特别是艺术作品,又尤其是像电影这样的综合性极强的艺术作品,“急就章”是很难成就优秀之作、精彩之作的,慢工才能出细活嘛!可是经过了并不算短的10年时间的考验后,我们发现,《建国大业》当之无愧是献礼片中的经典之作。


重温《建国大业》,这部电影的吸引力一点儿没有随岁月流逝而减少,尤其是非常尊重当代观众的观影节奏,一点儿都不过时。


影片完全采用了商业剧情片的叙事手法,节奏明快,信息量丰富。虽然影片的时长长达135分钟,但一气呵成,准确掌控着观者的情绪点、吸引着观者的注意力。


那么它是如何做到仅用一部电影的容量,还是在那么短的拍摄周期里,就出色完成了向新中国成立和人民政协成立两大主题献礼的双重任务的呢?


作者:央视新闻频道主持人  王言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点击 观看《建国大业》片段


主线清晰


最直接的原因是:新中国成立的这段历史和人民政协成立的历史本身就有极大的重叠和相互作用的关系。


但是,新中国得以成立的直接原因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解放军打败了国民党军队,是战场上的胜利。可是,围绕战场的胜利,我们党领导的统一战线工作、土地改革工作、还有审时度势的外交工作又都为这个“主战场”的胜利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它们都是缺一不可的。


▲《建国大业》海报


这些历史特点就决定了这样一部献礼片必须要兼顾到这方方面面的史实呈现,所以,在《建国大业》中,从重庆谈判开篇,直到开国大典收尾——


重庆、南京、北京的地理转换;


中国共产党、国民党、民盟、民革、中国青年党等各派政治力量的悉数登场;


▲《建国大业》剧照


苏联从对《中苏友好同盟条约》的固守到表态愿第一个与新中国建交、美国从坚定支持蒋介石政府到宋美龄赴美求援处处碰壁再到司徒雷登“只好挟起皮包走路”,各方外交势力的择要展现;


解放战争中战略防御、“三大战役”、渡江战役的脉络贯穿;


包括新中国成立后国旗、国歌的讨论和选择等等事件……


▲《建国大业》剧照


如此海量的信息要素,如此繁复却又必不可少的条条支线,居然在一部电影里做到了一应俱全,更做到了“行而不乱、周而不散”。


难得!


这份难得就首先要归功于影片的编剧和导演们没有用极度碎片化、简单流水账的形式叙事,也没有过于主次分明、突出某一条线索,而是选择了一条清晰的主线,用“政争”串联起“战争”,保证了影片的呈现“形散而神不散”。


▲《建国大业》的主创团队及演员们


于是,在《建国大业》中,解放战争这条“主战场”的内容反而成了“略笔”,片中数次引用了《大决战》等经典老片的战争画面,突出了历史感、也含有向历史致敬的意思;而极少数直接表现战场画面的片段也是为了调节电影的叙事节奏,或是适度穿插幽默点、引起当代观众的共鸣:


比如,王宝强饰演的战士向葛优饰演的团长汇报:


“报告团长!前面有个地主大院,院墙太高,爬不上去,手榴弹都炸不开,请炮兵支援吧!”


▲《建国大业》剧照


用照明弹查看后,大惊失色的葛优赶忙向首长报告:“突击团已经到达北平城下!”


▲《建国大业》剧照


这样的片段很少,而《建国大业》将超过9成的篇幅都放在了对“政争”的表现上,尤其是着重展现了从1945年到1949年这几年间“民心向背”的转变。


所以影片不厌其烦地一再出现张澜、李济深、宋庆龄等民主党派、民主人士的镜头— — 


非常详细地表现了蒋介石对张澜的态度:“对张澜嘛,安抚为主”和中共对张澜的态度——朱德在五大书记开会时对其的由衷尊敬:“表老这个川北圣人,那是真圣人,不是虚的”;


▲《建国大业》剧照


非常详细地表现了随着战争和政争的进程深入,李济深、宋庆龄等政治家对国民党独裁统治的抵制和对中共号召的召开新政协态度的越来越积极的变化。


尤其是宋庆龄,她最初对中共邀请的态度是“我决定,不动”,后来,拒绝接受李宗仁请她调节国共谈判后,真情流露道:“我只是不愿意去北平,中山先生病逝在那里,伤心之地啊”,再到最后,对邓颖超南下邀请、对中共真诚相约的感动:“你们共产党人,真是不达目的誓不罢休啊”。


▲《建国大业》中的宋庆龄


平心而论,影片中展现出的这些历史细节不可谓不丰富,很多内容在我记忆中的中学教科书上仅有概述化的表达。但在短短两个多小时内,对于对建国史不太熟悉、或者说很不熟悉的相当一部分观众来说,这些内容依然比较陌生,李济深、蔡廷锴、张澜、沈钧儒、罗隆基、何香凝、廖梦醒这些人名更是一下子难以记住,从而难以准确接收导演想传递的讯息。


观众们可能更难忘于影片后20分钟集中出现的“群星大亮相”,津津乐道于“数星星”;


可能更难忘于刘烨饰演的红28团老兵满腔炽热地代表“活着的和死了的红军老战士向毛委员敬礼!”(我自己最难忘的正是影片的这个片段)这些瞬间泪崩的细节;


▲《建国大业》剧照


▲《建国大业》剧照


或者难忘于周总理在冯玉祥将军遇害后怒发冲冠地对情报人员大发雷霆“你们是怎么判断的?都是猪脑子!”这些迥异于我们过去惯常印象的、却是展现高层领导真情实感的动人细节。


但是,当我们重温《建国大业》的时候,应该更能梳理出中共对民主党派、民主人士、一切爱国人士的真诚求教和真心争取,明确感受到导演对人民政协成立有多么来之不易的着意展现,感受到我们党统一战线工作团结、凝聚人心的力量,感受到什么是“得人心者得天下”。


群星璀璨


今天看来,影片的另一大成功之处的确是当年这部电影最引起大家热议的地方:群星云集,大牌扎堆儿。


▲《建国大业》中的众多大牌影星们


我以为,从《建国大业》拍摄时间如此有限却能传递出如此高质量的品质来看,启用172位明星的“全明星梦之队”的做法不仅是给演艺明星们提供了用自己最擅长的专业表达对新中国诞辰祝福的机会,更是借用著名演员们的出色表演为影片的人物塑造大大增色。


我们说一个国家电影产业成熟、电影能力强大与否,相当重要的一个指标便是该国的优秀演员人数能有多少。


而《建国大业》既让我们看到了太多太多演技上乘的中国演员,也让我们看到了导演量才适用、让演员和历史人物精准衔接的独到眼光。


我印象最深的地方有三,一是佟大为饰演的孔令侃,一是冯小刚饰演的杜月笙,一是章子怡饰演的龚澎。


佟大为双手一摊、浑身一微抖、脑袋一昂就把孔令侃的那种混不吝的痞气传神地演出来了,孔当时30多岁,佟大为在年岁上应该也较为接近(这一点,感觉比《北平无战事》中孔令侃电话里苍老的声音更准确一些);


▲佟大为饰演的孔令侃


冯小刚面对陈坤饰演的蒋经国的质问,将短短一句台词“扬子公司孔家”进行了细致有效的拆分,“扬子公司”后做一长长停顿,而且此时用力一砸手杖,然后顺着往下砸的力气道出了量最重的两个字“孔家”!这种以退为进、一击反杀的劲头儿特别出彩;


▲冯小刚饰演的杜月笙


章子怡面对毛主席的亲切问询,头部先是微微回收,然后一脸明媚地直视主席眼神坦然阐释自己选择和毛主席不同的国旗备选图案的理由,那种历史学学者的谦逊和新中国第一批职业外交官的落落大方结合得特别恰切(龚澎是燕京大学历史系的才女,婚后又受到丈夫乔冠华外交风度的影响,很多美国史官对她的评价都是“热情”二字)。


▲章子怡饰演的龚澎


我之所以对这三个场景的印象极为深刻,是因为这三位演员的出场都只有一场戏,出场时间也都特别特别短,三人加在一起的台词不过十来句,但他们都在极端有限的时间里极其准确地把握住了历史人物的精气神儿,用自己的个性化表达做到了“神似”,这是好演员的真功夫!



最后我想说,我们欣赏那种不被“流量明星”、“小鲜肉”所左右,不被资本影响得那么明显、不让互联网经济和所谓“大数据算法”操纵选角儿的电影创作道路。


出演《建国大业》的明星们当然是有名气、有影响力的,但他们个顶个是杰出的演员、有着与名气相匹配的表演能力,他们塑造的虽然是历史人物,他们个人的形象虽然太为观众们所熟知,但通过他们准确传神的演绎、辞约意丰的表达,非但没有让观众们出戏、跳戏,反而迅速建立起观众对角色的信服感,更让那一个个远去的历史人物与时下观众产生了亲切感、亲近感。


▲《建国大业》中的蒋介石与毛泽东


将商业性和艺术性的分寸拿捏得如此恰到好处,把时代感和当代性沟通得如此舒畅,更显示出《建国大业》作为献礼片的难能可贵和高超价值。


《建国大业》的成功,和中国电影这些优秀而纯粹的电影人密不可分!




监制 | 任永蔚

制片人| 石  岩

主编 | 李    姌

责编 | 梁珊珊

编辑 | 张译元

运营 | 邓   荣


往期节目推荐“文物保护杰出贡献者”樊锦诗:我为敦煌尽力了
▶“人民艺术家”郭兰英:为人民歌唱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