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人民艺术家”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秦怡:以银幕形象串起中华民族复兴之梦

文化十分 CCTV文化十分 2020-02-08

 每天十分钟,带你涨知识 

“人民艺术家”,这是98岁高龄的秦怡最新获得的荣誉。


2019年9月29日上午10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颁奖仪式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作为中国电影界的唯一代表,女演员秦怡获颁“人民艺术家”国家荣誉称号奖章。


她坚持文艺为社会主义服务、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主演了《铁道游击队》、《青春之歌》、《女篮五号》等30多部影片,塑造了多个脍炙人口的艺术形象。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


▲秦怡


▲秦怡获得的“国家荣誉称号证书“


9月18日上午,上影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任仲伦一行,专程赶往华东医院,将喜讯告诉病床上的秦怡。老艺术家对获得新中国前所未有的荣誉激动不已。


“那天我带着鲜花去报喜,老人家在病床上轻轻地说,‘国家给这么高的荣誉,很激动,感受很多,很想流泪……’”。9月29日,代秦怡在北京参加颁奖仪式的上海电影家协会主席、上影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任仲伦这样告诉媒体记者。


9月29日上午,秦怡在病房中收看颁授仪式

“秦怡老师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大家都为她高兴,名至实归啊!”任仲伦感叹,“她一生创作了很多优秀角色,其中最成功的,是她严谨地塑造了自己的形象——一位德艺双馨的艺术家”。




撰文| 马戎戎



在银幕上展现最美的中国女性


1922年1月31日,秦怡出生在上海南市老城厢的一个封建大家庭,祖上是“上海城隍老爷”秦裕伯。当时秦府已经家道中落,秦怡一出生即遭大伯、父母遗弃,所幸当日是正月初四迎财神,在大姐的哀求下,才被抱回家中而免遭噩运。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1938年,16岁的秦怡离家奔赴抗战前线。到码头那一刻,跳板已经撤掉,船正在离岸。她不管不顾,紧跑几步,纵身一跃。“这一瞬间,像极了电影的定格镜头,具有丰富的象征意味。不仅把一个弄堂女孩的生活抛在身后,也开启了一段漫长而斑斓的艺术人生。”上海戏剧学院教授石川这样描绘。


▲年轻时的秦怡


离开上海后,秦怡来到重庆,进入“中国电影制片厂”,成为一名实习演员。在此期间,她出演过话剧《中国万岁》、《正在想》和电影《保家乡》、《好丈夫》。1941年秦怡离开中国电影制片厂,进入中华剧艺社,成为该社演员。在长时间的话剧舞台实践中,秦怡的演技不断进步,在话剧《草木皆兵》、《离离草》、《桃花扇》、《戏剧春秋》、《结婚进行曲》等都有出色的表演,成为当时最受欢迎的演员之一。当时与白杨、舒绣文、张瑞芳一起被称为抗战大后方重庆影剧舞台上的“四大名旦”。


▲重庆影剧舞台上的“四大名旦”


1945年抗战胜利后,秦怡回到上海。阔别八年,家境凄惨。父亲和大姐已经身故,二姐重病,全家只靠十几岁的小妹妹当小学教师所得的微薄薪金来维持着半饥不饱的生活。为了养家糊口,秦怡从话剧舞台走上了大银幕。这段时间里,她参加拍摄的影片有《忠义之家》、《无名氏》、《遥远的爱》、《母亲》等。在陈鲤庭编导的《遥远的爱》中,她作为女主角,完美演绎了一名从毫无主见、出身低微的女佣成长为独立自主新人的女性,这部电影也成为了她的成名作。


▲《遥远的爱》中的秦怡


1949年,新中国成立,秦怡和上海市民一同走上街头,打起腰鼓,欢庆上海的新生。


新中国成立后,秦怡迎来了电影事业的黄金期。


1956年,秦怡在电影《马兰花开》塑造了性格坚毅的铲运机工人马兰,在抗日题材电影《铁道游击队》中饰演了芳林嫂,并因这两个角色红遍全国。秦怡在《铁道游击队》中塑造的“芳林嫂”这一角色,令人印象深刻。老一辈人唱起“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唱起那动人的歌谣”,眼前依然会闪过秦怡的身影。


之后,秦怡又拍摄了《林则徐》《女篮五号》《青春之歌》《雷雨》等一系列红遍大江南北的影片,成为当时最受欢迎的女演员之一。


1962年,在周恩来总理倡议下,国家文化部发布文件通告,将北影厂的崔嵬、谢添、陈强、张平、于蓝、于洋、谢芳;上影厂的赵丹、白杨、张瑞芳、上官云珠、秦怡、王丹凤、孙道临、祝希娟;长影厂的李亚林、张圆、庞学勤、金迪;八一厂的田华、王心刚、王晓棠22个人定名为“新中国优秀电影演员”,俗称“22大电影明星”。


▲中国电影22大明星


回顾秦怡的银幕形象,《铁道游击队》中与敌人周旋的芳林嫂、《林则徐》中抗击侵略者的女英雄阿宽嫂、《青春之歌》中慷慨就义的女英雄林红、《女篮五号》中的篮球手林洁……秦怡塑造的银幕形象,虽然身份不同、经历不同、境遇不同,但在秦怡的演绎下,她们都非常美丽、坚韧、善良。她们虽然身为女性,但气概不输须眉,以自己的努力,为中华民族的解放而奋斗,为建设一个更美好的中国而奋斗。


更加难得的是,虽然早早成名,秦怡却一直秉持着谦虚、朴实、低调的美德。


老导演谢晋生前曾这样回忆当年拍摄《女篮五号》时的情景:“我们当时还是年轻人,秦怡已经是大明星了。但是她没有一点架子,和我们一起睡大通铺,一起同吃同住。”


“秦娘美”


已故戏剧家吴祖光先生,曾经为秦怡写过一篇人物小记,标题是:《秦娘美》。


吴祖光先生这样评价秦怡:“她具有我们中国妇女的传统美德,身处逆境而从不灰心丧志,能够以极大的韧性接近苦难,克服困难,而永远表现为从容不迫。”


▲秦怡


纵观秦怡的一生,这句评价可谓恰如其分。在流光溢彩的银幕生涯背后,秦怡的个人生活却屡遭坎坷,痛苦多于快乐,眼泪多于欢笑,委屈多于喜悦。


秦怡的丈夫是曾有“电影皇帝”之称的著名演员金焰。二人育有一子金捷。


1962年,金焰做完手术后一病不起,这一病就是二十多年。秦怡不得不更加频繁地外出拍戏挣钱,承担起丈夫治病和养育孩子的花销。


▲秦怡与金焰


1965年,秦怡和金焰的儿子金捷刚满16岁,却被诊断患有精神分裂症。紧接着,秦怡又被查出肠癌,只好立即住院做手术。


▲秦怡一家人


很长很长的时间里,秦怡一边要努力拍戏养家,一边要同时照顾丈夫和儿子。1983年,秦怡正在拍摄电影《雷雨》,工作期间,金焰和儿子再次住进医院。


1983年年底,金焰病危,秦怡在病床前守了他31个小时,已经说不出话的金焰只是盯着她流泪,秦怡上前替他擦拭,金焰用手摸了摸秦怡的手指。最终,他还是走了。


他们结婚37年,但分居了30年。然而,一直到住进华东医院,秦怡的床头,始终摆放着她和金焰的结婚照。照片上,两个美丽的年轻人望着镜头,满足地微笑着。


▲秦怡床头与金焰的结婚照


2007年,秦怡85岁时,她59岁的儿子金捷去世。从儿子16岁生病到59岁去世,秦怡整整照顾了他43年。儿子生活几乎不能自理,但秦怡不忍心把他送去精神病院,金捷平日的洗澡、理发、刮脸都是秦怡自己亲力亲为。冬天,她为儿子亲自织毛衣,夏天,她为儿子擦身。每次出远门拍戏,她三天两头与儿子通电话,只有听见儿子叫她“姆妈”才肯放心。儿子发病时,会对她拳打脚踢,她只能蜷缩着挨打,劝他“不要打妈妈的脸,妈妈明天还要拍戏”。


▲秦怡与儿子金捷


金捷过世后,秦怡一度以泪洗面。但她很快收拾心情,把对家人的爱,转化为对社会的大爱。汶川地震,她先后捐款20余万元;玉树受灾,她又掏出三万元,并参加了“祈福玉树、情满浦江”大型慈善拍卖等公益活动。她在北京奥运火炬传递上海收火仪式上,捐款后伸出右臂向灾区人民传达勇气的情景,成为了当时最感人的一幕。


▲秦怡捐款后向灾区人民传达勇气


据了解,秦怡个人的慈善捐款超过60万元,而这对于屡遭家庭变故,长期照护儿子的秦怡来说并不是一笔小数目,而她对此却始终低调。2004年,秦怡获上海市慈善基金会“慈善之星”称号。


2012年,她又友情出演影片《三个未婚妈妈》,关爱缺少母亲的孩子,呼吁社会关注弱势群体。


电影是她唱不尽的歌


2014年,秦怡93岁。她自筹、自编、自演了电影《青海湖畔》,讲述了一代气象工作者在青藏铁路建设中无私奉献的感人故事。秦怡亲赴青藏高原,每天往返6小时车程进行拍摄。她并不觉得辛苦,反而笑称自己是“90后”,有很多新东西需要赶紧学。


▲《青海湖畔》海报


《青海湖畔》在广电总局、上海市文广局和上影集团主办的“我的电影党课”优秀国产影片展映中获得广泛好评。对待表演事业,秦怡永远充满着激情,她说:“无论是痛苦还是欢乐,我总要以满腔激情去拥抱事业,这是一支我永远唱不尽的歌。”


为祖国的铁路梦奋斗的女科学家,是秦怡继阿宽嫂、林红、林洁、芳林嫂之后,塑造的又一名光彩照人的女性形象。如果将这些女性形象串联起来,正是中华民族从近代以来实现伟大复兴之梦的一条银幕线索。


95岁高龄时,秦怡还参演了陈凯歌导演的《妖猫传》,饰演一名历经唐王朝兴衰的“白头宫女”。秦怡的戏份不多,只拍了三天。但是在这三天中,秦怡每天都坚持人在现场,认真准备、学习。


▲《妖猫传》中的秦怡


秦怡说:“我演电影几十年了,每一次拍电影时,我都会想这个人物我能不能演好。这次演白发嬷嬷虽然戏少,三天就拍完了。但是在这三天里头,每天我不断地看。看了以后,我觉得自己应该努力,不一定演得好,但要去努力。”


2018年,牛犇被批准加入中国共产党,秦怡是他的入党介绍人。


牛犇正在宣读入党志愿书


秦怡说“作为演员,终身追求的理想,应该是把自己从文艺中得到的一切感人的精神力量,再通过自己的表演给予别人”,努力使自己的作品“有一些精神可以得到弘扬,给人心灵启迪”。


秦怡坚信,一名党员对于自己奋斗一生的事业有着万死不辞的信仰。在她心中,干文艺不是“为谋生”,而是“为理想”,这种理想需要内在强大的精神力量,而力量的源头就在观众。


秦怡


上海电影(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副总裁马伟根曾这样评价秦怡,“她作为一个大艺术家,对自己的家庭,对自己都没什么要求,她心里面都是想着别人”。




正如上海文学艺术奖为秦怡颁发终身成就奖时所说:“秦怡始终活跃在大时代的洪流中,她以母亲的博爱、女性的温情,在银幕和舞台上,鲜活生动饱满地塑造着当代中国女性朝气蓬勃的时代形象,开掘着中国女性丰盈善良美好的内心世界。来自生活的浓烈气息和对人物情感细腻真实的体验,灌注在每个人物身上,为现实主义表演提供了最新鲜的范例。她像疾风中绽放的玫瑰,以岁月无法改变的不老的美丽风采,感动着每一个中国人”。



秦怡


监制 | 任永蔚

制片人| 石  岩

主编 | 李    姌

责编 | 梁珊珊

编辑 | 张译元

运营 | 邓   荣


往期节目推荐▶“人民艺术家”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王蒙:我有对共和国最真切的体验、感动和记忆
▶攻略 | 这份来自中央芭蕾舞团的芭蕾观赏指南,请注意查收!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