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寨这个舞蹈入选国家级非遗!它还有个神奇传说
来,今天说一个好消息!
——度假到丹寨
来源:丹寨万达小镇(ID:DanzhaiWanda)
今天,问一个问题,
生在丹寨的你,
知道她拥有多少项国家级非遗项目吗?
答案是:8项!
啥时候多了一项?多出来的是啥?
你看这👇
6月10日,在国务院公布的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共计185项)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共计140项)中,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申报的《苗族古瓢舞》入选传统舞蹈名录。此次申报是以丹寨县雅灰乡为传承中心地区,并以雅灰乡送陇村相关素材为基础资料进行申报的。至此,丹寨县拥有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增加到8项。
没错,就是咱丹寨的苗族古瓢舞,
那个只有两根琴弦却可以发出8个,
与当地苗语8个音调相吻合音的古瓢琴。
据说听懂当地苗语的人,
听琴声就能准确地分辩出,
舞曲表达的内容。
入选国家级非遗,它凭啥?
苗族古瓢舞为啥能入选国家级非遗呢?
它古朴而单纯韵味绵长,
与芦笙舞的明快特征形成鲜明对比,
在男子手持古瓢琴的音乐中,
女子伴随琴声,
双手置于腹部前上下律动,
具有远古繁衍生命意味~
看下面的视频
带你走进更多的古瓢舞文化
↓↓
走进古瓢舞的民间传说
关于古瓢舞的由来,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
据当地《苗族古歌》记载,
“白枫香树的枝丫伸满天,有两枝拖下来,
一枝变成了芦笙,一枝变成了瓢琴。”
民间也有另一种说法:
传说在很久以前,
当地的有钱人家买来芦笙又吹又跳,
而贫寒的人家无钱买芦笙,
于是就用桐木和薄木板制成简单的琴,
以代替芦笙作为娱乐器乐,
这样一代一代相传下来,
时至今日,就演变成了现在的古瓢舞。
2006年6月14日,贵州省丹寨县雅灰乡送陇村,身着百鸟衣的村民在节日中演奏古老的古瓢琴 黄晓海/摄
今天的苗族古瓢舞
而现在,
每逢佳节或文艺演出的时候,
苗家姑娘也会头戴银饰,
身穿绣有彩色抽象的龙、鸟,
缀有白羽毛的衣裳,
在古瓢琴的音乐中摇曳起舞。
而在小镇《锦秀丹寨》演出中,
大家为岜尤和娜悠庆祝时,
也不自觉的跳起了古瓢舞,
如今它已经成为丹寨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趁着阳光正好,微风不燥,
现在就来丹寨看看吧~
— THE END —
丹寨万达小镇,这样来
☟
《最全交通攻略!丹寨怎么去?看这一篇就够了》
欢迎在后台,留下你宝贵的建议。
小编会认真回复哦!
度假到丹寨
长按二维码
关注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