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岩:论认知解迷类型的科幻电影(上)
四十二史
科幻
吴岩:论认知解谜类型的科幻电影(上)
作者:吴岩
作者简介
吴岩,北京市人,管理学博士,科幻作家;南方科技大学教授、学术方法论与文化创意教研室主任;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科幻与创意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教授、中国儿童文学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科学文艺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世界华人科幻协会会长。2015年入驻三体社区。
著有《心灵探险》《生死第六天》等长篇科幻小说和《领导心理学》《教育管理学基础》《科幻文学论纲》等学术著作。作品获得过国家图书奖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中国科协全国科普奖、中国科幻小说银河奖等多个奖项,并被翻译成多种文字。
一 流行科幻电影与认知科幻电影的分界线
在塔可夫斯基的电影学自传《雕刻时光》中有关《飞向太空》(也翻译为《索拉瑞斯》)的内容写得很少。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作者对这部影片在自己的创作中的基本看法。也迎合了一直流传的关于这部影片是跟斯坦利.库布里克的《2001:太空漫游》进行竞争以便展示苏联社会的优越性的委托创作的说法。毕竟命题作文跟自己的选题不同,作者没有积极性是可以理解的。但就是这样一部被作者不太看重的电影,多年以来,已经成为了世界科幻影片中充满谜团、最重要的、最值得分析的科幻影片之一。观摩这部影片、分析其中的种种莫名其妙的设计,已经成为了普通电影观众、大专院校的师生的一个重要活动。更重要的是,由《2001:太空漫游》和《飞向太空》给科幻电影带来了一种全新的迷性的种类。对这样的电影的认知解谜,不但是解读这种科幻电影的一个接受性活动,更是昭示这种类型独特性本质的一种方式。
《2001:太空漫游》(左)以及《飞向太空》(右)的海报
区分科幻电影的类型是重要的。此前,人们尝试用题材来区分科幻电影。太空题材,时间旅行,机器人和人工智能可能是最常见的题材。属于这类比较常见的题材还有未来社会、生物与环境、明天的战争等等。在这样的分类之下,《流浪地球》属于太空题材+灾难科幻,而《上海堡垒》属于异种接触题材+战争科幻。题材分类的缺点是无法在一个统一的框架下研究科幻电影,因为各种题材更多的相似之处而不是差异之处,才是研究科幻电影作为一种类型的意义所在。除了题材区分还有软硬度的区分,这种区分在系非常跟题材区分同属一类,只不过盖化度不同。硬科幻在西方的观点是展现“硬科学(物理、化学、基因、材料等)”怎样介入社会,而软科幻表达的是“软科学(心理、社会、人类学、政治学、宗教学等)对社会的介入。这跟中国通常使用的软硬度差异很大。在国内,软硬科幻的分类,是有科学和没有科学这个广大区间中的不同度量。这样的区分,把科幻分成全面基于科学背景和有一点科学背景的两类。事实上,有一点科学背景的科幻已经跟普通电影无异,真正要研究的还是充满科学背景的这类作品。所以,这种分类对研究来讲没有价值。
《上海堡垒》电影海报
我更倾向于从一种统一的电影模式上区分科幻电影,这种区分的典型差别在观摩过程中的认知解谜设置。有解谜和无解谜把科幻电影分成两类。解谜指的是把科幻作品的核心特征、采用科学的方式把握世界这一点,通过观众的努力和参与建构出来。这里所说的科学的方式包括这种社会活动的所有内容:基本思想体系、基本发展过程、基本社会规则、基本态度价值观、方法学和已经具有共识的知识。
如果寻找这种分类的渊源,我想提到弗雷德里克.杰姆逊和达科.苏恩文。这两位研究者曾经系统化地提出认知应该作为科幻存在的重要标志性内容。在他们的理论中,科学认知方式和非科学认知方式是对立的,两种对立建构起一个线性维度,加上另一个特征为陌生化的维度,可以建立起一个平面直角坐标系。认知(cognition)在詹姆逊那里被强调成一种方法学,称为认知测绘,指的是一种克服后现代时代空间正在碎片化、无法被整体把握的有效工具。而对苏恩文来讲,认知性指的是正确把握世界的能力。两位学者都认为,在当代,科学恰恰可以提供认知正确性的一定保证。陌生化(estrangement)来源于俄国形式主义。指的作品中通过语言或其他形式造就的艺术世界跟现实世界的差异感。陌生化保证了读者的阅读动力和阅读体验。而科幻作品恰恰是陌生化出神入化的一种文艺形式。在苏恩文看来,有陌生化有认知性的作品是科幻作品;有陌生化没有认知性的作品是奇幻、童话、民间故事。没有陌生化但有认知性的作品是现实主义作品。当然,这里的现实主义必定是符合社会规律的而不是那种枉顾现实而言他的。最后,既没有陌生化也没有认知性的作品就是各种庸俗的好莱坞梦想成真故事。[1]
我不想从陌生化角度去区分科幻电影。因为陌生化本身就是科幻作品赖以生存的条件。如果真要说用这个维度进行区分,那么题材分类恰恰就是各种陌生化场景差异或内容差异分类的结果。我更想从当前的科幻大片与我所谓的认知解谜性科幻电影的差异去观察这类作品。我的主要观点是,认知解谜性科幻电影是科幻电影发展到极致的作品。这种作品能通过迷惑的、动摇人们惯常世界观和信念的内容,启发性地揭示世界的全新面貌并导致强烈心灵震撼。认知解谜性科幻跟从娱乐起家的科幻类型之间有着同源同根,但不同分叉的关系。这是进化的结果。或者,因此在科幻电影大树的核心的顶端,必定是我所谓的这种认知解谜性的科幻电影。而在周围,大量的娱乐型科幻电影构建起了一个巨大的类型金字塔。
《2001太空漫游》剧照
我们从进化的角度去看看认知解谜型科幻电影的发展过程,并通过这个过程去进一步寻找这类科幻电影跟娱乐科幻电影的区别。
众所周知,科幻电影从起源开始,是娱乐性而非认知性的。这点在乔治.梅里埃的《月球旅行记》中有明快的体现。三段式的故事清晰明显。从皇家学会的争论,到大炮的制造,到飞离地球,这是第一个段落。这是观众熟悉的世界,便于他们产生认同感。接下来,飞出地球,来到月球,经历历险,仓皇奔逃,这构成了第二个段落。这是观众不熟悉的世界,需要跟随电影去探索的全新的世界。而海面溅落、凯旋庆典、雕塑展现,构成了第三个段落。这个段落让人从未知的彼岸,从不熟悉的世界回到熟悉的世界,完成一次探险。虽然至少有三个地方在今天人眼中看来有些不明白,例如,为什么月球被击中的时候露出流血的眼睛?为什么在月球上看到星空中的天体有活人出现?为什么雨伞掉在地上瞬间变成蘑菇?这三个地方在今天看来跟整个影片的现实主义风格不符合。但如果回溯到那个年代,从当时的默片表达惯例,从当时人们对物质和生命之间关系的认知,从当时的技术缺陷等方面,就可以完整地解决这些谜团。这其实不是导演设置的迷,而是在长期的电影发展历史中我们远离初始端造成的一些迷失或误解。换言之这几个地方在当时的观影过程中不会是一个特别的认知谜团,更不是导演故意设置的谜团。如果说这部影片对当时的观众存在迷惑,那可能是认为月球根本是到达不了的地方,进行月球探险本来就是无稽之谈。而导演为何热衷这种无稽之谈。但我相信,除了那些穷根究底的评论家,普通观众不可能出现这种谜团。
《月球旅行记》电影海报
科幻电影从这样通俗甚至有些庸俗的故事开始,就把情节和特效当成了一种主要的吸引人的力量。换言之,情节和特效这是这类作品的美感源泉,是大家追随和反复进入影院观摩的一个重要的特质。此后,这种特质大规模的发展,构成了所谓的B级科幻片泛滥和科幻电影不能进大雅之堂的状况。但反过来,也恰恰是这些特征导致了这种类型一直是影院中的常客。人们,特别是文化不足的低端人群需要新异刺激,电影要通过新异的刺激持续地吸引观众观影。科幻电影确实能在这个领域做到极致,原因是新异的产生主要有三个来源:与我们生活的世界有所不同的世界,与我们生活的时间有所不同的时间,以及与我们思考和行为有所不同的思考和行为。在这三个方面,普通的影片只能提供出跟现实世界的些许差异,例如黑帮电影仅仅把普通社群换成了黑帮社群,古装电影仅仅把时间放入了另一个过往年代,但科幻电影则无论时间、空间、社群方面都有着新异化的展现。阐述这个问题最成功的案例,就是1977年上演的电影《星球大战IV新的希望》。电视和小说都是这样,开始就告诉你这是另一个时间,另一个空间,另一种(多种)生命的形态。[2]当然,仅仅表达一些怪异是不够的,这些怪异必须跟我们的生活建立起张力,新异性才能得到体现。
《星球大战》中手持光剑决斗的战士
但是,仅有故事只能让普通观众满意,科幻电影的深度观众,会从故事中找到需要破解的谜团并狂热地破解。例如,在《星球大战》中真空爆炸为什么会发出声响?激光剑的光为什么只有短短的一截?斗篷中的主人公为什么能化为乌有?这类问题会激发少部分人更深入的思考,甚至成立了《星球大战》迷协会,在网络或其他社交空间相互交流。于是,从故事导源出来的科幻电影类型逐渐分裂成两种,一种是采用奇观愉悦观众,一种是采用解谜挑战观众,奇观创造的是普通娱乐的感受极限,解谜型则让人转向对宇宙和生命问题的本质思考。
我要强调的是,对于奇观型科幻电影已经有太多的论文和专著进行分析。而对解谜型科幻电影还相对研究的人较少。但无疑,解谜型科幻电影的产生和成熟导致了这类电影类型与其他类型之间分割的有效展开。要强调的是,这里的解谜不是悬疑电影中人为设置的迷,而是来自自然、社会、人类本身就存在的巨大的知识之谜和存在之迷,这种知识与存在之谜的破解构成了科幻电影真正的美学根源。
为了分析这种谜团和破解导致的新的影片类型的产生,我乐意用1968年的《2001:太空漫游》和1972年的《飞向太空》(又译苏拉里斯)作为案例。这两部电影基本是无法被轻易纳入娱乐片体系之中的,无论从基本构造和观影感受来看,两部电影都游离于常规的娱乐奇观型科幻电影之外。在第一部电影开始的时候,长达5分钟的暗黑处理。屏幕上什么都没有,仅有各种各样不符合音乐原则的嘈杂音响。这个开场,昭示了整个影片会堕入一种缓慢节奏的时间状况。事实也恰恰如此。属于这样的部分,还有航天员在发现号上飞往木星的那一章。无声、轻轻的静噪、蟋蟀声,连绵不断的航天员日常生活,使熟悉普通娱乐科幻电影的观众心中产生焦躁。导演似乎要把电影的所有部分,都跟2001的现实生活对标,每一个细节,每一个动作,每一个出场,每一种颜色。但跟《飞向太空》相比,《2001:太空漫游》已经是非常好看的影片了。至少,人类黎明的壮丽,骨头飞船的奇观,星之门的燥热喧哗,遥远世界的诡异,还能时不时提起人们的兴致。就算无法回答其中一些问题,但总体看,从多星的十字状高照,从每一个人眼光之间还有对同一事物或者同一场景的对视切换上,还能大致搞清故事的脉络。《飞向太空》则更加令普通观众感到为难。场景对一部科幻影片来说,是潦草的。就连故事中最有神秘感的苏拉里斯星,也就是变换了色彩和纹路的一锅汤。但那些不知所云的科技道德,那些永远走不完的太空站的无聊环形走道,那段超长的东京高速公路,那些作者基本不提他们到底是谁,跟主人公什么关系的人物,电影到底在讲什么?多年以来,有关《2001:太空漫游》和《飞向太空》两部电影一直占据着优秀科幻电影的顶尖位置。但对影片中的内容,却一直莫衷一是。最有趣的是,这些作品背后都有小说作为映衬或者铺垫,但即便如此还是无法解决电影中所有的谜团。解谜已经成为观摩这样电影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果说娱乐型科幻电影也通过震撼、温情、冷漠、炫动去打动人,惊醒或者教育人,那么解谜型科幻电影则是通过建立一种永恒的解释关系去触动人。这种解释关系不会一劳永逸,在你观看影片后的许多年,你都必须对解释保持警惕。换言之,这种电影的观摩造成了个体需要不断进行重新诠释的紧张与压力。即便你知道导演对此答案是怎样的,即便你知道许多权威人士提出了他们的答案,但你还知道整个事情其实是没有标准答案的,认知解谜过程将贯穿你的一生,你会成为解谜的囚徒,探秘的囚徒,重建人生和宇宙认知的囚徒。
《2001太空漫游》向人们展示了雄伟壮观的宇宙
我所谓的流行娱乐科幻电影和认知解谜型科幻电影之间的分界线,就是一次性心理消费还是永恒的认知追逐的差异。有人可能会指出,像《黑客帝国》这样的跨界电影,我恰恰想说,这部影片就是在解谜的体系下设置,同时希望尽量满足普通观众轻松观影需求而制作的。对认知的解谜焦虑,在这部电影中不能说没有,但强度已经处理得很弱。真正以解谜为核心的科幻电影,你想要轻松地完成一次观影是做不到的。这就是《2001:太空漫游》和《飞向太空》所展现的重要价值。他们在昭示一种跟普通院线电影不同的特征。为此,我想进入第二个问题,对两部解谜型科幻电影进行一些分析。我的主要观点是,这两部电影其实是统一的,他们构造出一个解谜型电影的张量空间。
参考文献:
[1]达科.苏恩文. 科幻小说变形记[M].丁素萍等,译.合肥:时代出版传媒有限公司安徽文艺出版社.2011: 22.
[2]乔治.卢卡斯(George Lucas). 星球大战.新的希望[M].李镭,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 提献扉页.
四十二史
科幻
宇宙的未来 现在 过去
四十二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