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丰&HeavenDuke | 科幻考古五则
四十二史
科幻春秋
第一则:哈葛德的科幻译作
陈平原统计的晚清民初引进域外作家排行榜,第一名柯南道尔,第三名凡尔纳,夹在中间的第二名是英国通俗作家哈葛德。
有研究者统计晚清民国引进的哈葛德小说一共是37种,其中林纾是最主要的译介者,林译哈氏小说达25种之多。哈氏小说风靡一时,影响了当时的一代年轻人,郭沫若、周作人、钱钟书、冰心、沈从文、张爱玲等走上文学道路都或多或少受到林译哈氏小说的影响。但到了五四时期,新文化运动一代学人对哈氏大加贬斥,认为他只是个写作技巧平庸的二三流通俗作家,于是哈氏逐渐淡出人们视野。
哈葛德(Henry Rider Haggard,1856-1925)出生于英格兰东部的诺福克郡,毕业于当地的文法学校, 1875至1882年服务于南非英国殖民政府,1882年回国后开始小说写作生涯,1885年以《所罗门王的宝藏》一书成名,1912年被授予爵位。一生著有 57 部小说、10 部杂著,作品多以非洲为背景,以冒险、言情、神怪为主要题材,小说情节离奇曲折、充满异国情调,富有理想主义色彩。
哈葛德的冒险小说最为知名,《所罗门王的宝藏》是他的成名作,直到现在依然吸引着大量的青少年读者。后来他以书中的猎人探险家艾伦·夸特梅因(Allan Quatermain)为主角写了一系列探险小说,夸特梅因也被认为是印第安那·琼斯的原型。夸特梅因系列探险小说基本上是“高贵的野蛮人”主题,少不了失落的世界、失落的种族、奇异旅行等早期科幻中常见的元素。
哈葛德之于早期科幻的贡献,更多体现在他的所谓“神怪”题材小说上。科幻百科全书(SFE)称他的作品帮助塑造了“科学奇幻”(Science Fantasy)这一后来大放异彩的科幻流派。《科幻研究》(Science Fiction Studies)杂志有一份从科幻和幻想角度做的哈格德图书扫描。试列举一些重要的哈格德幻想作品和它们的中译:
1. She: A History of Adventure (1887)。除《所》之外最出名畅销的哈氏小说,多次翻拍成电影,冈恩《科幻之路》收入节选。小说讲述利奥和教授为了找寻失落的宝藏而深入非洲大陆,遇到了活了两千年之久依然年轻美貌的洞窟女王阿霞。阿霞认定利奥是她情人转世,而且是她两千年来苦候的恋人。为了让情人跟她一样拥有永恒的生命,阿霞希望他也踏入永恒之火而得到永生。为了消除利奥的疑虑,阿霞像两千年前一样踏入火中,没想到这次永恒之火却让永不衰老的她迅速干枯萎缩,并最终夺走了她的生命。晚清有两个译本:《长生术》(曾广铨译)和《三千年艳尸记》(林纾、曾宗巩译)。80年代后又出版四个当代译本,标题基本上是直译《她》。比较搞笑的是首师大出版社2015年版,封面是科幻电影《Her》海报,挂羊头卖狗肉矣。
2. Ayesha: The Return of She (1905)。《她》的续集,上一集中蹈火而死的女王阿霞转世归来,又与主角利奥开始一番爱恨情仇。中译名《神女再世奇缘》,译者周桂笙。其实“Ayesha”系列还有两部后续,She and Allan (1921)和 Wisdom’s Daughter (1923),前者还与夸特梅因系列做了联动。可惜这两部问世较晚,其时哈氏在中国名气已一落千丈,新作再无人引进了。
3. Cleopatra (1889)。被认为是哈葛德第一部“灵性宇宙”(spiritualist universe)小说。中译《埃及金塔剖尸记》,译者林纾、曾宗巩。
4. The World’s Desire (1890)。哈葛德与苏格兰诗人、小说家安德鲁·朗(Andrew Lang)共同创作。清末中译本有两种,一种为《红星佚史》,周作人和周树人兄弟合译;一种为《金梭神女再生缘》,译者林纾、陈家麟。
5. The People of the Mist (1894)。失落的种族(Lost Race)奇幻。一队冒险家在非洲中部到达了一片禁地,那里居住着“被遗忘的古老文明的堕落继承者”,他们崇拜“光明与黑暗,或死亡与生命的神灵”。中译《雾中人》,译者林纾、曾宗巩。
6. Benita: An African Romance (又名 The Spirit of Bambatse, 1906)。失落的种族主题,不多见的女性主角 Benita。中译《古鬼遗金记》,译者林纾、陈家麟。
7. The Ghost Kings (又名 The Lady of the Heavens, 1908)。失落的种族奇幻。传教士女儿瑞秋发现生活在一片巨树丛林中的“鬼王”矮人部落,他们能用碗里的露水窥探未来。中译《天女离魂记》,译者林纾、陈家麟。
8. When The World Shook(1919)。这部哈氏较后期的作品被科幻研究者普遍认为,是他最“科幻”的作品。主人公和朋友在太平洋火山岛上发现了两具水晶棺材,并复活了一名老者奥罗和他的女儿伊娃。老者通过天文观测确认他们已经昏迷了25万年。伊娃用幻象展示了25万年前的智慧时代景象。奥罗准备通过一场仪式制造地震,从而摧毁半个地球。伊娃爱上男主,为阻止父亲的计划,牺牲了自己……还是因为出版时间较晚,所以从未有过中译本。
(@三丰_科幻 2022年6月18日)
第二则:中国第一位女性科幻作家
曾有朋友问:中国第一位女性科幻作家是谁?或,第一篇由女作者创作的科幻小说是哪篇?此前没有比较好的回答,大约只能想到新中国之后的王汶、张静这样的女科幻作者。现在终于有一个相对靠谱的答案——中国第一篇由女性作者创作的原创科幻小说是《女博士》,发表于1917年《妇女杂志》第3卷第12期22-27页,署名“朱敏娴女士”,标“科学小说”。
《女博士》讲的是浙江嘉兴南湖一渔村有一户王姓人家,王家小姐名曰宝珠,有一婢女,因其常常少见多怪,外加“面目黛黑,身体肥胖”,众人称为“痴丫头”。宝珠小姐十六岁被其父送至上海外国人开的书院读书,痴丫头吵闹着要去随读被阻止,于是越发痴憨。
暑假时小姐放假回家,家人问起书院中“功课最喜欢哪一门”。小姐答曰最喜欢“研究天地间一切物质的变化”的化学,并以水为例介绍了诸多有关水的化学知识。家中众人均大呼惊奇,尤以痴丫头为甚。第二日,痴丫头在河边洗衣时想起小姐介绍的“软水和硬水”之分,以为河水为硬水,想要踏着硬水去采荷花,却扑通一声翻下水去。众人都笑痴丫头越发痴了。小姐又讲水可分解为“轻养二气”,“轻气可制成气球升放空中”。转回头痴丫头已经在锅盖上开洞,套上一只布袋收集“轻气”。两次三番这般,主母忍受不住痴丫头的痴憨,于是放她回家去了。
故事讲到这里,大约只是一则以科学无知者的蠢行为笑料,介绍化学科学知识的故事而已,并无什么幻想成分。但文章最后笔锋突然一转,简笔介绍了痴丫头回家后的际遇,并点题标题“女博士”。照录如下:
痴丫头回家后,仍旧似醉似痴,用她的化学观念,就各种天然物,逐件试验起来。偶然间竟发明一种新原质,与镭素相似,其光更强十倍,其名为釕。凡妇女经此原质照映,顷刻间肌理细腻,骨肉停匀,肤白如雪,血红如桃。因此环球各国的化学大家开会讨论,承认痴丫头为女博士云云。
小说虚构了痴丫头发明(发现)了新元素(原质)“釕”,并设想了新元素的特性“与镭素相似,其光更强十倍”。因此,痴丫头受“环球各国的化学大家”承认为女博士。原本被众人视作笑料的“痴憨”行为,却终于成就了一番科学发现,也造就了一位中国的女化学家和女博士。这最后一段文字,不仅直接坐实了《女博士》科幻小说的身份,还大大提升了小说的境界水平。我们甚至可以说《女博士》也是中国最早的女性主义科幻小说之一。
《女博士》的作者朱敏娴女士是谁,已不可考。笔者暂未搜检到她的其它文字作品。《妇女杂志》同年其他期中曾有一份女读者名单,其中有“没县朱敏娴”字样,没县是哪里也不得而知。无论如何,作为中国第一位女科幻作家,她值得被我们记住。
《妇女杂志》创刊于1915年,由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发行,主编为王蕴章。虽然五四之前“提倡贤妻良母为宗旨”的《妇女杂志》被崇尚新思潮的青年批判为“守旧落伍”,但不可否认的是它还是含有丰富的通俗科学知识和实用家政知识。最能体现主编重视娱乐教化编辑方针的文体就是科学小说。《妇女杂志》从创刊起就有小说专栏,也经常发表“科学小说”,见下图的统计表(来自于黄相辅的论文)。不过这些科学小说科幻成分不高,宗旨着重在以故事介绍科学知识,或者塑造不让须眉的新时代女性形象。除了《女博士》之外,还有朱梦梅的《中秋月》,姐姐向弟弟讲解月球知识,谢直君的《中国之女飞行家》讲留学英伦的女飞行员由于飞机意外飘流荒岛,处变不惊平安归来。这些小说也值得我们再进一步考察。
(@三丰_科幻 2022年2月9日)
第三则:《大西洋底来的人》
1980年1月5日晚8点30分,“美国科学幻想系列故事片”《大西洋底来的人》开始在中央电视台一套播出。此后每周六晚播出一集,一直到4月19日央视播完最后一集,共十七集。
这是中国引进译制的第一部美国电视剧。这当然是得益于前一年中美建交和邓小平访美。原剧名 Man from Atlantis(直译为《来自亚特兰蒂斯的男人》),美国索罗制作公司制作,NBC电视台于1977-78年播出。1977年3-6月NBC率先播出四集电视电影,良好的收视让NBC订下第一季,并于1977年9月至1978年6月播出第一季13集。但因持续走低的收视率和较高的制作成本,NBC最后决定不续订第二季。所以整部《大西洋底来的人》就是17集(4集电视电影+13集电视剧),而不是某些传说中的21集甚至上百集。而中国译制和播出的就是全部17集,也并无传闻中的播出腰斩事件(那是随后引进的《哈里森敢死队》)。
《大西洋底来的人》讲述了来自传说中的亚特兰蒂斯文明最后幸存的男人被海啸带到了人类世界。女主角伊丽莎白·玛丽博士(Belinda Montgomery 饰)为他取了个名字“麦克·哈里斯”(Mark Harris)。麦克运用他的特殊能力(如可以在水下呼吸,身体可以抵御深海高压,在有水的地方力大无穷等)帮助伊丽莎白对抗妄图利用海洋资源控制世界的狂人舒拨以及其他罪犯。
麦克·哈里斯的扮演者是 Patrick Duffy,他出色的游泳技能帮助还是新人的他获得了这个角色。《大西洋》停播后,他在大热长寿肥皂剧《朱门恩怨》(Dallas)中扮演了Bobby Ewing,成为炙手可热的电视明星。但他对《大西洋》的感情颇深,屡次在访谈中说,多亏了这部剧才打开了他演艺生涯。他对剧集草草收场这件事耿耿于怀,于是从60岁那年开始,他自己着手创作一部以麦克·哈里斯为主角的三部曲小说。如今他已完成了第一部,并于2016年出版,标题就还是 Man from Atlantis,在小说中他给了哈里斯一个完整的身世背景。
《大西洋》在开播之时是照着大IP的方向打造的。同一时期,德尔出版社出版了四部电视小说,漫威则一口气出版了七本漫画,还有一系列包括餐盒、玩偶、潜望镜和绘画板等在内的衍生产品。达菲就说:“麦克·哈里斯本有可能成为一位超人、蝙蝠侠那样的超级英雄。”可惜的是,剧集还是没能逃过腰斩的命运。
有意思的是,这部短命的美国科幻电视剧在中国却引起了极大的轰动,其国民度恐怕现在人无法想象。1980年的头几个月,每个星期六的晚上,全中国的观众都聚拢在电视机旁,等待着电视剧的播出。如果当时有收视率统计的话,恐怕会接近100%。当时还在阳泉一中读书的刘慈欣,周六吃过晚饭,就会跑到学校的传达室门口,脚下踩着两块砖头,隔着玻璃窗追完了整部剧。这部家喻户晓的美国电视剧还掀起了一股时尚海啸——蛤蟆镜(又叫麦克镜)和牛仔喇叭裤成了全国青年最潮流的装扮,飞盘游戏、海豚泳姿游泳也是年轻人争相效仿的运动。
1980年下半年,海洋出版社出版《大西洋底来的人》同名改编小说,这是“根据美国同名系列电视片文学剧本、导演台本和中文对白本,以及其它有关资料,翻译编写而成”,一套四本。第二年,辽宁美术出版社推出一套十本《大西洋底来的人》连环画,基本上也是根据剧集故事改编重绘而成。连环画还有1985年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的两本。大约在1990年代和2000年代,国内也曾出版过《大西洋底来的人》VCD和DVD版。现在网上稍微找一下,你大概就能找到全集视频。
公允的说,《大西洋底来的人》确实不是美国一流的科幻影视剧,被停播也属正常。一方面因为周更赶工,特效水平捉急。某次主演达菲就吐槽,特效组赶工出来的怪兽还没他高,搞得他下不去手。另一方面剧情和结构也有些松垮,前期铺了不少麦克的亚特兰蒂斯背景,引人遐想,但后期沦为硬汉探案剧系列,科幻味道稀薄。后续的被砍也让许多喜爱它的观众——包括万千中国观众——怨念了多年:麦克和伊丽莎白的结局究竟如何?这也就难怪主角达菲要亲自动手写书执行“麦克·哈里斯补完计划”。
无论如何,作为第一部引进中国的美剧,第一部引进的科幻电视剧,这是一部足以载入中国电视史、科幻史,甚至是中美关系史的里程碑式的作品。
(@三丰_科幻 2022年1月13日)
第四则:《新造人术》原作底本
1906年,鲁迅和包天笑有过一次翻译撞车。两人先后发表译作科学小说《造人术》,鲁迅版发表于上海《女子世界》第十六、十七期合刊(译者署名索子),包天笑版发表于《时报》1906年5月20日。小说底本为美国作家Louise J. Strong的短篇小说《一个不科学的故事》(“An Unscientific Story”)(首发于The Cosmopolitan 1903年2月号)。鲁迅和包天笑均译自日本抱一庵主人的日译本「特别通信造人术」。
1910年,包天笑在《小说时报》第6期发表译作《新造人术》。包天笑的题记:
三数年前,曾译《造人术》一短篇登诸《时报》。盖依科学家之言,彼夫蠕行跂息者,不外筋肉组织,本原质相为化合而已。独是意识魂灵,究未悟解其道。意者科学精进,果有此广大神通欤?今译此篇,其语亦诡诞可笑,因名之曰《新造人术》。
经过考证,这篇小说的底本是普鲁士裔英国作家Henry A. Hering (1864-1945)的“Mr. Broadbent’s Information”,首发于英国Pearson’s Magazine 1909年3月号。Henry A. Hering 此前还有科学小说《窃贼俱乐部》(又名《一两雷锭》)被周桂笙翻译引进。
小说讲的是,伦敦小说家迦墨斯(James Broadbent)家中突然有一位半人半羊的怪物造访。怪物声称自己是科学家哈士都得博士(Lord Baxter)的造物(automaton),因不堪虐待奴役逃离实验室。作家发现怪物有惊人的记忆力,能背诵半套《大英百科全书》和《失乐园》,便收留它作助手。谁知哈士都德博士闻之,前来索要,并以杀人之小箱威胁小说家。最后半人半羊怪物不得不被博士带回实验室,随后命运不得而知。迦墨斯写文以纪之。
这篇小说以 automaton 为怪物之名,不过并未说怪物是如何制造出来的。小说发表后曾收入作者本人的选集Adventures and Fantasy (1930)。有意思的是,随着蒸汽朋克的兴起,这篇古早科幻又被挖掘了出来。2010年Mike Ashley主编的Steampunk Prime一书收入这篇小说,将其视作是维多利亚时代人造机械人的先驱作品之一。随后又被收录入多部蒸汽朋克或人造人主题的小说集。小说的原文可在Our Past in the Uncanny Valley一书的电子版中阅读。
(@三丰_科幻 2022年2月22日)
第五则:《无形之生物》原作底本
经考证,发表于民国《小说月报》第9卷3号(1918年3月25日)的《无形之生物》(奥白莲原著,旋华译,说丛)为爱尔兰著名科幻作家菲茨-詹姆斯·奥布莱恩(Fitz-James O’Brien)所著 “What Was It? A Mystery”(March, 1859; Harper’s Magazine)。此前,该作家的作品已知仅有《钻石透镜》(The Diamond Lens)得到中译,首发于《卢佛尔博物馆奇闻》(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2年9月),并作为作家本人的代表作品被收录在《科幻之路》第一卷中。
笔者在翻阅刘永文《民国小说目录:1912-1920》(上海古籍出版社)时偶然发现了这一刊登记录,其原著者署名“奥白莲”立刻让人联想到“O’Brien”,进而联想到《科幻之路》中的这位作家,遂与ISFDB和Gutenberg上作主题和文本比对(感谢三丰老师提供中文原文信息),最后锚定了这一篇。这种通过译名反推的手段属于比较常用的考据手法,当然了,也未必每次都奏效,例如原著者为“文豪蒙台”的《科学家庭》(又名《科学者之家庭》)就未能通过这种方式查找到原作——最贴近可能答案的作者蒙田(Michel de Montaigne)貌似并不写作长篇小说。
说回文本,《无形之生物》沿用了经典的鬼故事框架,讲述了一座闹鬼的房子的故事,只不过这次鬼屋的挑战者的姿态与以往略有不同:是一群英勇无畏的房客,和决意要破除迷信的房东莫法特太太。他们回避了恐怖片中的各种套路,在“幽灵”作祟的夜晚直接将其活捉,并发现:它其实是一种透明的类人生物。
由于透明生物不说人话,一众人马并不清楚该如何与之共处。很快,它便衰弱下去,最终死掉了。在《科幻之路》中,詹姆斯·冈恩认定奥布赖恩的这篇小说为很可能是“最早的一部有关隐身人的小说”(perhaps the earliest of the invisible-creature stories)。它比威尔斯的《隐身人》要早38年问世,并且相比哥特风浓厚的恐怖故事,花费了很大笔墨强调了房客们对透明人的形态的摸索(诸如用石膏为其铸模,以还原其外貌)——这使之有别于其他包含类似元素的奇幻或恐怖故事。不仅如此,小说在人定胜天的乐观姿态和惊悚恐慌的迷茫中做到了平衡,前者或许是这篇小说得到中译的原因,而后者则是科幻作品一贯的魅力所在。
(@HeavenDuke-YF 2022年6月16日)
本文原刊于《科幻研究通讯》2022年第2期
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若侵权请联系删除
责编:碳基生命
您可能还想看
四十二史
宇宙的未来/现在/过去
长按二维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