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帐号已被封,内容无法查看 此帐号的内容被自由微信解封
文章于 2020年12月18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微信屏蔽
其他

杨八里:由“悔捐”想到“逼捐”,慈善到底该怎样做?

杨八里 周蓬安谈医改 2019-07-10

昨天笔者刚刚写过一个关于“悔捐”的评论,而其实,当昨天看到“悔捐”二字时,笔者第一时间就没来由地想到早上刚刚看过的一条微信推文:《我为你雪中送炭,你逼我家破人亡》。这篇文章中说的内容虽是旧闻,笔者此前说不定也曾经看过不止一次类似的文字,但还是忍不住又看了一遍。



在这则微信推文中举了好几个例子,从国外某著名慈善家92岁高龄时被“逼捐”逼得跳桥自杀,到国内诸多知名人士做慈善做的“下场”悲惨。这些说的其实就是一个日常生活中可以算作是常识性的问题,我们中国人非常有智慧,仅仅用几个字,就把这种现象总结出来:“升米恩、斗米仇。”

有人觉得很奇怪:别人给你一碗饭,你可以当人家是恩人,别人资助你几年,你为什么却感到别人给的太少呢?笔者认为,这可能真的是人性使然。而既然是人性中固有的东西,当然是无论中西、不分古今。

而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是穷苦的人节操也“穷苦”吗?显然不是。中国还有一句很有名的话叫:“寒门出贵子”。很多穷人家的孩子,小时候因为知道除了自己以外,靠不到任何其他,所以反而更加努力,因而在他们人生的后半程,就比别人过得更加顺利。从这种现象中我们就可以看出,人的节操,真的是和贫富并非完全相对称。

一个人,当他刚刚开始接受别人的资助,这在他是没有梦想到的恩情,打个比方,这份资助,或者就如同是当他快要饿死的时候,突然得到别人给的一个馒头、一碗米饭,他当然是感激涕零的。因为如果没有这项资助,他的生命安全甚至于都得不到保障,他当然是记忆深刻、当然会“一饭之恩终生报”了。

当一个人知道,别人给予他的某种资助,既不需要他付出任何回报、又不需要他自己出什么力气去辛勤劳动,这个时候,只要是已经说好的资助来得稍微迟缓一点,或者是捐献人因种种原因“自身难保”,因而不再有能力继续捐赠时,他的愤怒就会开始滋长、发酵,他就会觉得自己仿佛被捐献人“欺骗”了一般。

而如果这个时候,捐献人还要不厌其烦地对其进行劝说,那么一定会招来这个被资助人的不胜其烦。即使给捐献人面子,不会当面出言不逊,其在内心也一定会说:“你都没钱给我了,还要瞎逼逼!”

国学大师南怀谨,也曾经分析过“斗米养恩,担米养仇”的现象。当一个人快被饿死的时候,你给他一升米,他会把你当作恩人;可你要是给了他一斗米,他就会怨你不给更多;你若一粒不给,他反而一点怨恨都没有。

而如果用经济学理论来解释,这种行为又被称为是“感恩的边际效应”。也就是说,当一个人第一次得到别人的恩惠,他会很开心。但是当他接二连三地得到别人的恩惠,他内心的感激就会慢慢开始减少。而当他的感激之情减少到一定程度时,他就会很坦然地面对别人的恩惠。而随着时间的增长,他就会觉得别人给他恩惠是理所当然的。到了最后,可能还会不知不觉提出更多的要求,得不到满足就会心生怨恨。

昨天在文章的最后,笔者分析了“悔捐”的不应该,认为即使再有理由,不遵守承诺也是不对的。已经到了9012年,重承诺、守信用,有契约精神,才是一个健康的成年人在社会上的立足之本。

今天我要说,相对于“悔捐”,“逼捐”也是很令人讨厌的行为。如果说“悔捐”只涉及到个人的信用,只伤害到被捐献对象,那么,我们可以说,“逼捐”比“悔捐”更加伤害人。“逼捐”伤害的,不仅仅是一颗慈善的心,而是一群善良的人。

这样的现象也一再提醒那些善良的人,在积极帮助有困难的人之时,也要学会保护好自己。不被某些贪心之人“人心不足蛇吞象”,把“逼捐”好人不断给他们钱、物的行为,变成好人自己的所谓“责任”,从而无形中让好人被他们“套牢”。

总而言之,怎样才能既做了慈善、帮助了别人,又不会受到欺骗、被“逼捐”、让自己的合法权益遭受损失,是每个心存善念、乐于助人的好人们,必须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the end—




往期回顾:

杨八里:最后关头“悔捐”骨髓,缺乏契约精神

周蓬安:高危产妇不配合病逝,“被绑架的手术”很可悲

杨八里:“拿”父亲钱赌博被抓,男子能够逃脱刑责吗?

周蓬安:骗老人买保健品是缺八辈子德,该管管了

杨八里:挖野菜大军涌入公园,哪管所到之处满目疮痍

周蓬安:柔道冠军举报村支书,大概率“没冤枉”

杨八里:拥8套房想谈场真恋爱,75岁大爷有钱任性

周蓬安: 人口老龄化加剧,“结婚率降低”是个坏消息

打赏、转发、点赞,都是支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