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美爆!像上帝一样鸟瞰中国山河,《航拍中国》创造了新纪录

2017-02-07 梅丸君 媒玩


不经意看到,央视一套在播《航拍中国》展示的是海南岛及中国的南海,惊艳到了。


 

的确,虽然航拍已经被越来越多地展现在观众面前,但我们大多数看到的,集中在一个场景、一个城市,只是零散的“点”。


而关乎整个中国壮丽山川的系统航拍,像鸟儿一样,离开地面,冲上云霄,这还是头一回。

 



 

从身边的世界,到远方的家园,从自然地理,到人文历史,《航拍中国》带来的镜头之美,可以让你坐在客厅里就开启全国旅行。



在台湾某岛之游后,梅丸君对热带岛屿更加神往。所以当在电视里看到这个被称为“大海的瞳孔”的“蓝洞”时,拍着大腿惊呼了一声。



这个画面可不是用市面上常见的遥控无人机就能完成的,而是央视动用了16架大型直升机、结合57架无人机拍摄的。


这并不是说,所有的镜头都是央视团队拍摄的,而是结合各省有资质的影视团队进行拍摄。实际上是央视牵头进行的一次航拍资源整合。


 

航拍,不仅于室外航拍。为了完整展现各省景观,《航拍中国》也带来了无人机拍摄的室内镜头,比如兵马俑。



除了去到人之罕至的自然景观,《航拍中国》也会拍摄人文风采,比如西安的古城风采。



而相比以往的航拍纪录片,《航拍中国》最主要的突破是首次采用4K标准的拍摄。有了技术保障,画质画感都和以往的鸟瞰纪录片不大一样。



当镜头对准策马奔腾的哈萨克族人聚集地时,我感觉在看商业大片。智取威虎山?



当镜头对准喀纳斯时,有那么一瞬间,以为这是3D建模或者游戏原画的场景。



如果只看这些材质画面,你不会意识到,这是中国新疆的戈壁滩。



白雪整洁覆盖的屋顶也并不是动画,而是中国的黑龙江。



但这都是真实的航拍镜头,而且是讲究构图美学的鸟瞰奇观。



三分法、对称、黄金分割……每一个镜头都彰显了前期拍摄的视觉造诣。



光有拍摄技术还不行,航拍还得要老天爷赏饭。比如“恰逢”雾霾天,那西安城的画面恐怕就不忍直视了。而像新疆开都河“9个太阳”的奇观,还需要一点可遇不可求的运气。



纪录片是视听艺术,光有画面还不行。和《舌尖上的中国》一样,纪录片《航拍中国》也采用的是画面+解说的形式。



但不同的是,《航拍中国》的解说除了要华丽的词藻,丰富的修辞,还要更多地引用数据、并进行实证补充。

 

在第一集《海南篇》中,解说这样形容:

 


追寻一座岛屿和树木之间的奇妙缘分,平凡的椰子有着最传奇的身世。

貌不惊人的红树林,在绝境中力挽狂澜。

退潮后,加入螃蟹和鸭子的队伍,与它们一起重新发现海滩。


海南岛前进的每一步,都是充满挑战的智力游戏。

为温饱开辟的盐田,为速度而飞驰的列车,为探索而升腾的火箭,古老和新兴的科技轮番登场。



它也不忘用实证研究的方法,介绍那个为人称奇的“蓝洞”:

 


从高空看,这仿佛是大海的瞳孔,人们称它为蓝洞,这是一种形成于亿万年前的自然奇观。


冰川融化后,海水灌满了曾经的溶洞,形成了一个蓝色的深渊。这是目前世界上已知的最深海洋蓝洞。它的深度超过300米,未知领域激发着科学家探索的兴趣,想要接近蓝洞,需要等待合适的时机。


蓝洞四周岛礁密布,人们只有在潮水最高的时候,才能乘坐小船进入,沐浴着和煦的阳光,往日起伏的海面仿佛被熨平,大海变得安静。

 


这部纪录片的细节处理也一定能让处女座满意。因为字幕动画总是伴着“祥云”有韵律的出现,而且位置摆放得当,从不影响核心画面。

 


而即便有了足够精美的画面,后期制作也不乏精心的串联。数字媒体技术展示直升机的航拍路线,点面结合才有了一部逻辑通顺的纪录片。



 

《航拍中国》一共有34集,但是它还要吊吊胃口,按照季播形式分批推出。


(参照:《舌尖1》9.3 《舌尖2》8.3》


第一季只推出了五个省份,黑龙江、海南、新疆、陕西、上海和江西。目前只播出了4集,是兼顾东西南北的一个合集。



更多的精彩,你可以每天晚上打开央视关注一下。

 

<END>


更多精彩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