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蒲花雪白:风姿绰约的她在静静等你

2016-07-08 白蒲发布 白蒲发布

有这样一座古镇,像一位眉眼之间有几分落寞,但却步履轻盈、优雅悠然的女子,从历史滚滚烟尘的深处款款走来,不急不躁,雍然而淡定。悠悠岁月啊,虽然不断消磨着她的红颜,但是,却遮掩不住她骨子里淡定笃实的那份高贵气质。这个具有邻家姑娘蒲柳资质、盛开着白色蒲花的地方,就是《诗经》中所说的那个“蒹葭苍苍、在水一方”的大美之境――




拒绝喧嚣:撑一支长篙你可以来月下寻梦


  梅雨时节。潮湿空气中,一切似乎都是缠绵的。

  有着千余年历史的名镇白蒲,果然百闻不如一见。在这个安详而娴静的古镇,除了在雨帘中可以隐隐嗅到枙子花淡淡暗香,细细品品,还可闻到河岸畔那似有若无的淡淡蒲草味道……

  哦,难怪,蒲花如雪。镇子就这样叫做了白蒲。很美。富有诗情画意的名字难怪让人浮想联翩。

  “古镇白蒲地处长江北岸古沙嘴三角洲冲积平原,成陆较早,晋义熙七年(411)设立蒲涛县开始,有建制管理的历史已逾1600年……纵谈古今、向来者如数家珍般一一道来的,是白蒲历史文化研究会会长、今年74岁的“白蒲活字典”杨春和老人。

  此地位于如皋、如东、通州三县交界处。歌谣赞曰:“东乡鱼虾林梓瓜,西乡竹园藏乌鸦。乡乡种粮长棉花,赶猪沽酒醉回家。”

  村口,碧波荡漾的水塘里白鹅嬉水;塘边,垂柳依依。透过绿荫,不远处农民集中居住区一栋栋蓝顶红墙的小别墅隐然可见……这里,是名闻遐迩的全国民主法制示范村、白蒲朱家桥村。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唐代诗人孟浩然笔下的诗意生活,千百年来人们一直梦寐以求,在朱家桥村已悄然成真。

  “红木雕刻、液压铸造等等本土强势产业,是白蒲工业经济发展强项所在。但是,坚决不允许污染环节存在。”镇领导所言掷地有声。



  今天,这里依然碧水长天,有鸥鸟翻飞、柳浪闻莺。你若有雅兴,不妨撑一支长篙泛舟河上,在风清月白之夜,静静寻梦……

  白蒲。白蒲。淳美如斯。


兼收并蓄:大运河穿镇而过哺育地域特色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白蒲这方独特水土的厚重沉淀,让人徜徉其间,来了就不想走。

  出乎初来乍到者意料的是,在白蒲境内,享誉天下的京杭大运河穿镇而过。当年乾隆爷坐着龙舟下江南,沿着大运河来到白蒲镇。身为一国之君的皇帝佬儿喝点小酒、吃点小菜,饭毕,皇上对“三香斋”的美味茶干赞不绝口,大笔一挥:“白蒲茶干,只此一家。”


  得益于大运河滋润,白蒲的历史文化遗迹数不胜数。回望大运河,对这个老镇的影响深远而独特。

  “白蒲人文荟萃,历史上素有‘富林梓、贵白蒲’之说。明清两代,白蒲学子赴京赶考,金榜屡有题名;东乡的清左都御史沈岐,曾当过嘉庆皇帝的老师;白蒲籍名人郑大毅曾任山东济南府同治;清朝书画家‘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罢官后曾寓居白蒲,与郑姓叙下了族谱;岳飞、袁牧、文天祥等历史名人也曾在白蒲留下足迹……”


  在杨春和老先生眼中,那些老街的每一块青石板、老屋的每一片檐瓦,都藏着一个故事、都会开口说话。

  说起白蒲名特产带来的“舌尖上的美味”,诱惑更无限。


  “当地居民走亲访友,甚至出国远游,都要带上几份香甜可口的‘老万和’林梓潮糕;一年四季招待宾客,醇香的白蒲黄酒是桌上必不可少的酒水……什么是家乡的味道?这些就是融入血脉、汇入亲情的味道!”在白蒲镇企管办工作的赵志峰,对此很是自豪。

  还有明末才子冒辟疆的爱妻董小宛私房精制佳肴美点――蟹黄鱼圆,又名“蟹包鱼腐”,更是白蒲人久尝不腻的必备菜。上桌时,用一只蓝青花瓷小碗,洒一些青白相间葱花,再滴上香喷喷的小磨麻油,那圆润柔嫩的鱼圆飘浮其间,色香味形俱全,真真迷死个人!

  白蒲。白蒲。厚重如斯。


长寿福地:中国传统文化滋养着人们心灵


  白蒲,享有“华夏长寿第一镇”之美誉。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研究员黄标曾主持对白蒲土壤的采集研究,发现白蒲土壤中含有效态硒、锌、硼、镍等微量元素,通过食物链吸收后,提高了白蒲居民的搞衰老能力。


  的确,白蒲8.2万人中百岁老人多达23位,居全国乡镇之首。

  “白蒲居民心态非常好。宠辱不惊,悲喜两忘。更重要的是,忠孝等中国传统文化对这块土地的滋养和积淀,形成了当地良好的道德风尚。”白蒲镇宣传干事姜卫星如是评价。


  当地92岁的老人许秀峰,坐在自家庭院一边品香茗,一边讲述的两则故事,让人印象深刻――

  “不少人都听说白薄有口‘济忠井’。源于民族英雄岳飞,曾率精忠报国的岳家军驻守白蒲,父老乡亲怀着对岳家军崇敬之情凿成。后因井小人众井水枯竭,岳飞以以矛击井栏并祷告上天助其尽忠报国收复河山,井水遂复出并泽被至今世。”

  “而‘挂弓巷’的来历,说的是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军进驻白蒲,见一书生并不惊避,一问方知其父辞世,这位孝子守灵不弃。一太平军军官遂将所佩一张弓挂在巷口,禁止军士进巷惊扰。”

  这些忠孝故事,从一个侧面折射出白蒲的民风之淳朴。15年来,白蒲古镇没发生过一起命案。人性之淳厚,想不长寿都难。


  “下一步,将以申报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为契机,着力构建以古镇人文、长寿养生、生态休闲和农业观光为核心的多元化体系。让白薄古镇这颗苏北大地上璀璨的明珠,焕发更靓丽光彩,”镇领导最后介绍说:“若干年后,肯定会是一个别具风情的白蒲。”

  白蒲。白蒲。魅力如斯。

文:周朝晖

图:赵国庆、宋理沂、徐明

推荐阅读

 为大美白蒲点赞!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