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赋能!渝北为乡村添“智慧”
渝北区幅员面积1452平方公里,农村面积超过1200平方公里,是典型的大城市带大农村格局。一直以来,渝北坚持把“三农”工作作为全区工作的“重中之重”,把数字乡村建设作为建设“智慧渝北”的重要内容和乡村振兴的重要战略方向,在推动乡村生产、生态、生活数字化转型上做了大量探索。
2020年10月入选国家首批数字乡村试点地区以来,渝北区坚持整体谋划、分类推进、共治共享,实现数字基础、数字产业、数字治理统筹发展,在2021年阶段性评估中,取得了全国第二、全市第一的好成绩。
29日,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渝北区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建设新闻发布会,介绍了有关情况。
廖红军 渝北区委副书记、区人民政府区长吴勇军 市委网信办副主任陈 勇 市农业农村委副主任李义奎 渝北区人民政府副区长
力争到2025年,渝北区农村互联网普及率达到70%以上,农业生产数字化水平达到35%以上,农产品网络零售额4亿元以上,乡村教育、医疗和民生保障智能化服务水平有效提升——廖红军
全市行政村通光纤率、4G网络覆盖率、5G网络乡镇到达率均达到100%,建成“互联网小镇”162个、“互联网村”1950个——吴勇军
“十四五”时期,着力新建智慧农业试验示范基地200个,数字农业农村发展总体水平突破50%——陈勇
加快建设23万㎡的种苗繁育中心、40万㎡南北大道沿线蔬菜智慧大棚——李义奎
关于渝北区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建设情况
廖红军介绍,入选国家首批数字乡村试点地区以来,渝北区做了“聚焦强基固本,夯实乡村数字基础;聚焦数字赋能,加快乡村经济发展;聚焦数治融合,提升乡村治理水平”等三方面有益的探索:
培训“乡土网红”3000人次
带动农产品网络零售额6.2亿元
●完善基础设施。抢抓“新基建”发展机遇,健全信息网络基础设施体系,布建乡村5G基站大约1700个,通信杆路9200余公里,通信管道4500余公里,建成互联网小镇8个,实现农村重点人居聚集区光纤、4G通信网络和广播电视网络全覆盖,广大农民用网触网更加便利,足不出户就可与网民分享乡村美食、美景和日常生活。
●推动资源整合。建成数字乡村智能中枢系统和大数据资源共享平台,完善乡村数据共享目录133条、字段1349个,归集数据库接口数据90余万条、文件类数据22个、信息项233个,实现了“一屏感知全域、一图掌握全城”,有效缩小了城乡数字化进程差距。
●优化信息服务。打造区镇村三级智慧物流网络体系,益农信息合作社、邮政服务点、电商服务站点实现行政村全覆盖。建成农村电商产业园、“御临风物”电商馆,举办“青年网农”新农人直播带货大赛,培训“乡土网红”3000人次。数字乡村建设正让手机成为新农具、数据成为新农资,也带火了乡村土特产,带动全区2022年农产品网络零售额达6.2亿元。
累计引进创新研发机构173家
吸收智慧农业成果586项
●打造试点示范。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开展丘陵山地“宜机化”整治8.7万亩,建成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30个,全国南方丘陵山区宜机化整治现场观摩会连续两年在渝北召开。
大力发展智慧农业,大盛镇青龙村建成全国首个丘陵山地数智化无人果园,多功能施肥机、无人机灌溉等一批智能化新农机让广大农民告别“肩挑背磨”的历史。
●补齐产业链条。建成全市首个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积极创建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建成组培中心、智慧种苗工厂等一批示范基地,培育天友乳业、秦妈火锅等规上农业加工企业22家,建成中药材、杨梅等农业加工线58条,构建起“科技园区+科研院校+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的链式发展体系。2022年农业科技园区总产值达143.6亿元,全区农产品加工业产值达到110亿元。
●强化双创引领。坚持“汇众智、凝合力”,累计引进创新研发机构173家、高新技术企业35家、院士团队4个,吸收智慧农业成果586项,获国家授权专利25项、国家和市级科技成果奖17项。
“创享渝北”创业服务品牌培育双创载体4家、创业创新人才3.3万人,有效提升农民数字素养和数字技能。
镇街一级政务服务事项
网上可办比例达99.3%
●着眼惠农便民。推进2300余个事项进驻网上政务服务平台,实现行政村政务服务代办点全覆盖,政务、财务网上公开比例达100%,镇街一级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比例达99.3%。
●强化安全防控。搭建覆盖28个部门、12个涉农镇街、173个行政村的乡村综治调度指挥系统,部署公共安全视频监控1.33万个,行政村覆盖率、在线率、完好率均达98%以上。
●推动模式创新。依托“积分制”管理平台,抓好乡村自治、法治、德治“三治结合”,乡村治理工作连续两年获得重庆市政府真抓实干成效明显考核激励,“四张网”治理模式代表重庆市在全国乡村治理数字化实践专题座谈会作交流,“四项清单”和“民情茶室”等乡村治理模式入选全国乡村治理典型案例,木耳镇金刚村、兴隆镇新寨村成功创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
问答精选
全市数字农业发展取得了哪些成效?
下一步工作重点是什么?
陈勇回答记者提问 李聪冲 摄
陈勇介绍,近年来,我市大力实施“智慧农业·数字乡村”建设工程,农业农村数字化转型升级取得明显成效。
●农业农村大数据基础持续夯实,初步建成三农大数据平台,汇聚全市涉农数据超过4亿条,打造了全市农业产业数字化地图和7个区域性单品种大数据管理平台,国家级(荣昌)生猪大数据中心数据汇集、处理和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
●产业信息化水平不断提升,先后获批建设生猪、蛋鸡、柑橘、渔业4个国家数字农业创新应用基地项目,建成市级智慧农业试验示范基地262个,六九畜牧等4家单位被农业农村部评为2021年度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示范基地。
●经营数字化持续转型升级,创新“品牌引领+标准支撑+直播带货+数据赋能”农产品电商发展模式,全市农产品网络零售额持续保持15%以上增长。
●数字农业农村创新应用不断深化,建设国家数字农业柑橘创新分中心,成立市级“5G+智慧农业”和“区块链农业”2个创新应用实验室,推动区块链技术、“5G+智慧农业”在质量安全追溯、农村金融保险等方面的应用,打造农产品质量安全智慧溯源平台,探索开发畜禽养殖“活体贷”、花椒贷等农业数字化产品,建成全国首个丘陵山地无人果园和鱼菜共生Al工厂。根据农业农村部发布的《2021全国县域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水平评价报告》显示,我市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总体水平达到43.3%,位居西部第一、全国第七。
下一步,将开展数字农业先行试点,建设一批数字种业、数字种植业、数字畜牧业、数字渔业等应用推广基地;持续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推动数字农业直播电商产业园建设;强化核心技术攻关,重点开展丘陵山地智能农机装备、复杂气候地形农业遥感监测、图像识别与动植物生长模型研发等关键技术研究,加强国家数字农业创新分中心、国家数字农业创新应用基地创建,深化拓展“数字农业+金融+保险”等融合发展模式,推动农业农村普惠金融发展。
“十四五”时期,着力新建智慧农业试验示范基地200个,数字农业农村发展总体水平突破50%,打造国家西部“智慧农业·数字乡村”示范区。
重庆市数字乡村的建设情况如何?
吴勇军回答记者提问 李聪冲 摄
吴勇军介绍,市委网信办会同市农业农村委等相关部门,大力推进数字乡村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渝北、巴南、荣昌、大足、垫江等5个区县入选国家首批数字乡村试点地区。在国家数字乡村试点阶段性评估中,我市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其中,渝北区在全国排名第2,巴南区排名第7,垫江县、大足区、荣昌区排名靠前。
●全市行政村通光纤率、4G网络覆盖率、5G网络乡镇到达率均达到100%,建成“互联网小镇”162个、“互联网村”1950个,依托重庆IPTV集成播控平台建成数字乡村信息服务平台,全市信息通信基础设施服务水平和服务能力处于西部地区前列。
●推进“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国家试点建设,涪陵、江津、忠县、铜梁、巫山、云阳6个区县入围全国首批试点县名单。
●推进“数商兴农工程”示范村试点建设,建成市级智慧农业试验示范基地262个。
●指导开展“重庆味道·佰红仟品”数字乡村直播节。积极发展订单数字农业等新业态新模式,沙坪坝三河村“5G+智慧田园综合管理平台”助推全域农旅融合。
●发展“互联网+教育”,全市学校互联网接入率达100%,425所学校创建智慧校园建设示范学校。
●发展“互联网+医疗健康”,“渝视救”视频120系统在全市范围内启用。
●推进智慧社区智慧养老平台建设,渝北区针对农村创新探索了“适老化改造+互助养老服务+智慧养老服务”的解决方案,打造了全市首个“适老化改造”乡村——古路镇乌牛村。
●推广“平安乡村·智惠农家”防控系统,持续推进暴雨、强对流预警信号精确到乡(镇、街道)。
●引导农村居民通过APP、小程序等参与人居环境网络监督。
未来在现代特色高效农业发展方面
渝北区有什么目标和举措?
李义奎回答记者提问 李聪冲 摄
李义奎介绍,重点将在智慧设施农业方面发力,在种苗培育、蔬菜种植等方面广泛应用现代农业装备设施,加快建设23万㎡的种苗繁育中心、40万㎡南北大道沿线蔬菜智慧大棚。
在休闲体验农业方面发力,加快推进精品民宿和艺术乡村建设。
通过优化品种、提升品质、培育品牌,发展临空指向性强的创意农业、创汇农业、会展农业,大力发展航空食品加工业。
引进和发展高新技术企业和农业龙头企业30家,建设省级以上科创服务平台10个,产值超过200亿。
发展“一主两辅”。“一主”:即以蔬菜种苗为主的设施农业,将“基地化”成片发展高标准蔬菜10万亩,年产超过30万吨,产值达到27亿。“两辅”即以奶肉制品为主的食品加工和以柑橘为主的优质水果,年产值达100亿元。将提速建设天友优质乳智能化产业园和农投现代化肉业加工项目。
培育发展具有农耕特质的乡村文化产品,大力开发乡宿、乡游、乡食、乡购、乡娱等休闲体验产品,办好春赏花、夏采果、秋丰收、冬品鉴等乡村节会活动。
加大财政投入、撬动社会资本,积极盘活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农村宅基地、农村闲置房屋等资源,以地聚财,多渠道筹集乡村振兴资金。将建设一批新品种和新技术试验示范基地。
“十四五”期间
渝北区建设数字乡村重点任务有哪些?
廖红军表示,在这五年计划投入280亿元,重点实施农业智慧物联网、电商直播基地、智慧水利等42个重点示范项目,具体有以下几方面:
增强乡村数字基建。推进乡村网络提质增速,力争建成农村区域5G基站2000个,实现场镇、人居聚集区、农业园区等重点区域全覆盖。推动传统基础设施数字化升级,统筹推进乡村智慧交通、智能电网、智慧物流建设,启动新一代公共安全视频监控系统,规划新建视频监控1万路。
搭建公共数字平台。深化数字乡村智能中枢系统建设,大力推进部门业务资源、空间地理信息、遥感影像数据等涉农信息资源有效整合、共享开放。加强站点资源整合,加快布局农村信息综合服务站,一站式集成人员、系统、资金、站址等要素。
推动乡村产业数字化。计划到2025年,水果的总面积要达到20万亩、高标准绿色蔬菜基地要达到10万亩,还要建立花卉苗木1万亩、道地药材基地1万亩,生态渔业面积计划要达到2.8万亩,年出栏肉兔200万只。着力培育创意农业、认养农业、共享农庄这一系列的新业态,利用数字化赋能乡村旅游管理、服务、运营各环节,打造主城向北乡村旅游目的地。
推进乡村治理数字化。大力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向乡村延伸覆盖,推进高频民生服务事项网上办、马上办、就近办、一次办。深入实施“智慧天眼”工程,完善升级综治信息平台,加快实施“雪亮工程”,提升农村重点区域覆盖面。要加快乡村服务数字化,在教育、医疗、养老、职业培训等领域大力发展“互联网+”行动,强化数字民生保障。
重庆将在重点场所规范配置自动体外除颤器 市民2-3分钟可获取该仪器《重庆科技创新指数报告2022》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