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可监测外太空小行星运行态势 为人类空间安全提供科技支撑 “中国复眼”开眼

欢迎关注☞ 网信重庆 2023-04-04


12月29日,两江新区明月山,“中国复眼”项目4部口径达16米的天文雷达矗立在此观测太空。记者 张锦辉 摄/视觉重庆


  12月29日,随着重庆明月山上4部口径达16米的天文雷达同时发射信号,超大分布孔径雷达高分辨率深空域主动观测设施——“中国复眼”,一期项目正式开机。它可用于监测外太空小行星运行态势,为人类空间安全提供科技支撑。

  参与该项目的北京理工大学重庆创新中心副研究员向寅介绍,小行星运行态势关乎全人类的安全。太阳系中有超过2.5万颗小行星对地球构成潜在威胁,恐龙灭绝、通古斯大爆炸等事件,都被认为与小行星撞击地球有关。

  为了守护好地球家园,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今年4月,国家航天局宣布,中国将建立世界上第一个体系化的国家小行星防御系统。“中国复眼”即是这个防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复眼”由多部小型天文雷达组成,通过功率叠加实现超远程探测功能。这些雷达的对齐精度需达到毫米级,排列方式类似于昆虫的复眼,“中国复眼”由此得名。向寅介绍,“中国复眼”是人类望向深空的一只巨眼,同时还蕴含着“中国复兴之眼”的深意。

  据了解,此前我国已经拥有全球最大单口径射电望远镜——“中国天眼”,它与“中国复眼”各有千秋。前者,本身不发射信号,却能够接收到数千光年外的天体发出的信号,可被比喻为“远视眼”。后者,可以主动发射信号并接收回波信号,适用于观测几乎不发出信号的近地小行星,更擅长察觉“近处的危险”,可被比作地球安全的“报警器”。

  此次开机的一期项目,是世界首部具备三维成像和形变监测能力的深空探测雷达。这种全球首创的能力,更利于开展技术验证和储备。在近日的试运行中,该设施已经成功拍摄了国内首张三维月面图,初步验证了分布孔径深空探测雷达技术的可行性。

  此外,即将于2023年初在重庆开工建设的“中国复眼”二期项目,拥有25部雷达,观测距离达750万公里。规划中的三期项目,雷达多达上百台,观测距离可达1.5亿公里,约为当前世界上观测距离最远的深空探测雷达的3倍,可看到上千万公里外仅足球大小的小行星的运行轨迹,为人类规避外太空小行星撞击风险提供更强大的技术支撑。
来源:重庆日报
大家都在看重庆将在重点场所规范配置自动体外除颤器 市民2-3分钟可获取该仪器
网络曝光不能触碰法律“红线”
《重庆科技创新指数报告2022》发布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