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一名网信干部的驻乡日记

欢迎关注☞ 网信重庆 2024-02-27

摘要

2023年6月初,市委宣传部帮扶集团驻石柱县桥头镇工作队完成轮换工作。网信干部谭永红用平实的语言、真实的经历、丰实的感受,记录下在努力绘就乡村振兴壮美画卷过程中,桥头镇驻乡驻村干部群众的所作所为、所知所感。

01 初到

2023年7月18日,今天终于开始动笔着手写一点驻乡日记, 到桥头镇驻乡已经有一个半月的时间,工作匆忙而又充实,忐忑而又有序,作为第一篇工作日记,就把驻乡以来自己认为比较有意义的事情写一点。

五月份,经过县委组织部和市乡村振兴局的两轮培训,在培训老师和领导的精心指导下,驻乡的热情渐渐燃烧起来,特别是在重庆开放大学培训期间,深入铜梁乡村振兴示范点,既有满满的收获,又有隐隐的危机感。

6月5日,我冒雨到桥头镇政府报到,虽然下雨但景色还是很美。

赵山村刘海龙是我认识的第一位桥头镇村民,热情好客、身残志坚、重情重义是我对海龙哥的第一印象,代表的是不服输和韧性精神,不但自己养兔致富,还带动本村村民致富,我对海龙哥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到桥头镇的第二天中午,就在他家里吃的午餐,还有前任工作队叶林副队长,可以说也是海龙对叶队表达的不舍与留恋。刘海龙在叶队要走的时候饱含深情地说:“您这就要回重庆了,虽说您让我到重庆来了找你,哪有那么容易的事情,这两年您对我的帮助是无法报答您的!”说着说着刘海龙眼角就红了,叶林队长的眼睛里也明显泛着泪花。此刻,我的心情比较复杂,对驻乡工作有了新的认识。


02 下乡

7月20日,陪同记者采访不是想象中容易的事情,严格来讲是一件体力活、技术活。重庆日报万难和龙帆两名记者来桥头镇采访,应原单位领导安排,日报此次采访我将全程参与。

这两天,天气格外的好,晴空万里,如果把这样的天气放在春天、秋天甚至冬天就完美了,唯独在七月的夏天,与烈日融为一体,真是让人难受。不过,陪记者采访,对于我来说真是第一次,满是新鲜和好奇。第一站来到桥头镇街上电商产业销售中心,还好不用长途跋涉,但隐隐感觉到太阳的毒辣。紧接着,由于桥头村道路施工,准备去采访桥头村的短视频达人,沿途车辆穿行在黄色的尘土之中,犹如进入沙尘暴的中心,有一种紧张而刺激的感觉。经过一个多小时的颠簸,所乘坐的车辆终于停了下来,桥头村村支部书记谭雪梅告诉我们还要走二十来分钟的山路,太阳晒在脸上、身上那个味道,真叫“酸爽”,日报记者朋友们为大家作了特写,一位在日报实习的小姑娘记者,走在最前面的队伍里,作为老大哥的我有点相形见绌,发表感叹“平时锻炼少了”。眼前,院落逐渐增多,犬吠声热闹起来,两三只大小不一的土狗嚷着向我们冲过来,不知道是欢迎还是拒绝,满身的汗水顾不上狗的态度,只管向前走。

“不用怕”“我们家的狗不咬人。”主人嚷着跑出来迎接我们。总算到了,这个小院修得非常别致,既有农家小院的风格,也有现代和时尚的元素,“好漂亮”大家不约而同的发表感叹,周围的景色与小院完美融合,不愧于是拍摄抖音、快手等短视频的绝佳地点。

紧张而忙碌的采访后,又去了桥头村、赵山村采访产业发展情况,时间一晃就到了晚上八九点钟,匆匆忙忙吃点晚餐,记者们开始视频和图片的剪辑加工。回想起一天的行程,不由感叹“干什么工作都不是这么简单”。


03 活动

8月18日,下午两点半,阙队和我驱车赶往赵山村村委会,参加“城乡手牵手 共筑乡村梦”乡村基2023年乡村振兴公益研学活动,经过瓦屋村后,雨倾泻而下,雨刮器加到最快档也很难看清楚前方的道路,车速降到最低,双手握紧方向盘不敢有半点懈怠,阙队在副驾驶再三叮嘱要慢点,或者停靠安全的地方等一等,阙队掏出手机给参加活动的乡村基领导李国峰打电话,让他们要注意安全,活动推迟都可以。

在暴雨中缓慢行驶,雨量慢慢减少,总算到赵山村委会了,一下车就看到满屋子的村民,背着背篼、提着提篮等,做好领取免费鸡苗的一切准备,大家都谈笑风生,互相开着玩笑话。一切都很顺利,重庆下来参加这次活动小朋友们安全到达,悬着的心总算放了下来,这时候雨渐渐开始停了,大城市的小朋友抓住机会在小坑里嬉戏,家长不停地追赶,大人和小孩都溅了一身水,来了一场不期而遇的“泼水节”。

趁雨停了,阙队召集大家聚拢起来,召开一个简短的活动启动仪式,在研学过程中,城市家长和儿童们在村集体共有养鸡场参与栅栏修护固定工作,在长毛兔养殖基地聆听基地负责人讲解长毛兔知识和创业之路,参观了桥头镇脆红李示范基地,体验亲子采摘的乐趣。


04 走村

9月5日,天气晴朗,来到长沙村,与村支书向学勇、第一书记胡瑞一同走访部分脱贫监测户。

首先来到赵光艮家,刚好赵光艮在家里堂屋凉席上午休,一看我们来了过后,迅速翻身起床迎接,光艮招呼大家坐下来,胡瑞书记和向学勇支书分别询问了他家今年的收入情况,光艮在福建餐厅打工,由于餐厅地板太滑,不慎摔伤后返家,从今年二月份做工一直到七月份,每个月有3000元钱的工资钱,拿五个月的时间计算,有15000元钱的收入。另外,饲养生猪5头、鸡20来只。通过与光艮的深入交流,内生动力很足,等伤养好后,还要继续到福建去打工,争取早日娶上媳妇。

随后来到谭建红家,刚开始只有建红的母亲在家,招呼着让我们坐,按照程序逐一询问家里各项情况,听见家里面说有村委会和政府的人来了,不知谭建红从哪里冒了出来,开始发表看法,主要诉求是想加盖一层房屋,缓解住房压力;还有一点就是,安徽的贫困户在广州打工回家坐车免费,而他却很疑惑,为什么自己没有享受到相关待遇。经了解,谭建红在广州打工每个月有4500元的工资收入,这次回家的目的,是他母亲腰杆痛,地里种的包谷背不回来,他赶回来帮忙收割,从这点来看,建红也算一个“大孝子”,收割完庄稼以后,又会返回广州纸箱厂上班。

通过走访,了解到脱贫监测户内生动力很强,挣钱的方式主要来自外出打工,之所以要外出,就是在本地找不到相应工资待遇的工作,这是摆在大家面前的难题,发展好了村集体经济也会让沉疴痼疾迎刃而解。



05 入秋

下雨了,站在宿舍窗前,感受秋雨带来的一阵阵清凉,望向远方,夜色下,路灯的光映照在桂花树和爬山虎叶上,显得格外精神,雨滴在叶片上欢快地蹦跶,雨和叶的味道在空气中萦绕。夜晚雨中的桥头,瓦屋村的灯光在夜晚的雨中格外显眼,周围是漆黑一片,感觉天与地交换了位置,哪里是天,哪里是地,根本没办法区分,只有雨滴落在房顶上、树叶上、道路上的滴答声和雨水汇聚到一起的流水声。

清晨,窗外的雨声把我吵醒,不知昨晚的雨到底停过没有,现在的雨是越下越大,藤子沟的水一定涨了不少,雾笼罩在山上、房屋上,置身于雾和雨的世界。

(未完待续……)

来源:水韵桥头

大家都在看袁家军胡衡华看望我市双拥模范代表
移动网络信号将显著增强,行动来了

巴南:“党建红”引领“网信蓝” “新”力量激活“新引擎”

声明:除原创内容及特别说明之外,推送稿件文字及图片均来自网络及各大主流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内容侵权,请联系删除。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一名网信干部的驻乡日记

欢迎关注☞ 网信重庆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