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体流量当取之有道,以不挑战社会道德为基本底线
据媒体报道,8日下午5点,“怀孕女生”“陈四岁”在某短视频平台直播,不少网友涌进直播间告诉她红了,并问她是不是真的怀孕,“陈四岁”并没有直接回复。在另一个社交平台,“陈四岁”曾以一个年轻家长身份出现,拍摄了自己到学校门口接“女儿”的视频。当时“陈四岁”腹部平坦,毫无任何怀孕征兆。
种种迹象表明,“陈四岁”是一个为了流量、甘愿自我炒作,不惜挑战公众基本道德认知的“网红”。针对这类自媒体,职能部门重拳出击,直接对其禁言封号,不可谓不大快人心!
近年来,得益于通讯技术进步,社交媒体兴起,各类自媒体得到充分发展。不可否认,追求流量是包括自媒体在内的一切媒体的天然属性。因为流量代表关注,流量可以变现,已成为媒体业界共识。但如何追求流量,同样是成熟自媒体必须面对的选择。是盲目逐利而动,还是体现责任担当?
现实中,在面对巨大流量红利时,有的“剑走偏锋”“出奇出格”,依靠博出位、博眼球的方式,吸引粉丝关注;也有的盲动盲从于热点事件,不调查不求证,全靠道听途说、东拼西凑。凡此种种,其结果必然是对自媒体本就不太厚实的公信力,给予巨大损害。
在人人皆有麦克风,人人皆为传播主体的时代,自媒体一旦把传播属性上升到大众传播层面,就理应让渡出不被监管、不受控制的私域权利范畴,进入被法律监管、被道德约束的社会评价体系中。去年7月,中央网信办就正式发布了《关于加强“自媒体”管理的通知》,为推动形成良好网络舆论生态奠定法治基础。
因此,经历了野蛮生长、自我演进的自媒体,更需要把《通知》精神理解到位,意识到“为流量不顾一切”给自身、给行业带来的反噬。务求在合法合规,合乎社会道德规范的前提下,展现自我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来源:封面新闻
声明:除原创内容及特别说明之外,推送稿件文字及图片均来自网络及各大主流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内容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