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立后破,展望信托行业2024
(上海信托圈)
2023年12月11日至12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京举行,会议明确明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和政策取向,强调“要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为做好明年经济工作提供了行动指南。一个多月前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一周前的中央政治局会议,都对明年经济金融工作做出战略性部署和安排。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必须把坚持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相较“发展是硬道理”,“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硬道理”侧重质的提升,量的合理增长。
金融作为一种高效的资源整合方式,常常能够以较小的成本撬动大量的资源,正在逐渐成为一种非常重要的国家能力。和改革开放同行的信托公司,坚持在金融体系“插空补位”,业务重心的轮转始终匹配于经济社会不同发展阶段的需要。
在此背景下,我们回顾2023年,探寻信托公司2024年发展着力点。
回顾2023:信托行业都做了什么?
回顾2023,在信托业进入回归本源、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信托行业都做了什么?
一方面,总结信托行业2023年的实践。
实践一:部分信托公司转型取得了先发优势。
一是:前期转型早的信托公司具有先发优势。如在资产管理产品、家族信托等领域发展较早公司,已建立商业模式,搭建运营管理系统,找到了利润增长点;
二是:金融系信托公司中银行和信托业务协同效应发挥好的公司,具有资源优势,如建信信托的家族信托规模已超千亿;
三是:头部信托公司前期积累多,创新基础好,转型衔接更顺畅。行业内,部分头部和中部信托公司,在一级半、FOF、保险金信托等领域不断获取突破,形成自身特色。
如中信信托从2014年开始探索保险金信托,已和20余家保险公司合作,迭代了三种业务模式,建立了五套系统,实现全业务流程一体化。
实践二:发展财富管理服务信托成为行业共识。
行业内约有41家信托公司大力发展家族信托、家庭服务信托,推动家庭资产规划,实现财富的增值、保值和传承,发展保险金信托、特殊需要信托等,尝试为客户提供全生命周期信托服务,围绕客户的需求及风险收益偏好,依托自身专业优势构建具有竞争力的产品线,在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同时,为人民群众创造更多财产性收入。
实践三:不断拓宽慈善信托服务边界。
近年来,随着居民财富的增长与慈善意识的提升,我国慈善事业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信托公司基于财产类型丰富、信托存在永续等特征,结合多年资产管理实践,结合家族传承和慈善需求,创新慈善DAF模式,最大化利用社会慈善资源。如,中信信托截至2023年12月,中信信托累计备案慈善信托13单,备案规模10.53亿元。
实践四:不断探索资产管理服务信托,寻找盈利模式。
一是:积极探索风险处置服务信托。
2022年,共计16家信托公司落地风险处置服务信托业务,其中7家信托公司是2022年首次开展此类业务,风险处置服务信托新增项目49个,新增规模1.1万亿元,存续受托资产规模总计1.4万亿元,首次突破万亿规模。
二是:积极探索预付类资金服务信托。
2022年,共计8家信托公司落地预付类资金服务信托,涉及物业费、培训费等多个领域。
另一方面,回看信托行业2023年的挑战。
挑战一:传统收入支柱业务萎缩,新的业务增长点尚未开启。
一方面,截至2023年,非标债权融资类业务,以房地产和城投公司为代表的传统业务规模,相较2018年下降12%;
另一方面,资产管理信托虽已经达成共识,但尚在摸索突围之路,资产服务信托中,风险处置服务信托、行政管理服务信托等行业虽多有探索,但盈利模式尚不清晰。
挑战二:盈利模式转变,新业务利润率承压。
截至2023年中,相较2021年末,营业收入下降近60%。2023年3月,信托业务三分类的颁布实施,进一步明确了信托公司定位,信托公司商业模式转型为“资产管理+资产服务”,定位明确,盈利模式还有待探索。
一是业务类型的转变。从传统非标债权融资类业务为主导,能力圈集中在地产和城投公司;转变为“资产管理+财富管理+服务信托”综合发展,拓展为资产配置、资产选择的综合能力。
二是商业模式的转变。从以资产获取、项目审批为核心的私募投行业务模式,转变为“投研+产品+运营”三位一体,投研能力和运营能力为核心的综合方案解决者。
三是盈利模式的转变。从非标债权融资业务赚取息差,转变为“资产管理+财富管理+服务信托”的管理费和服务费。
四是组织体系的转变。从同质性技能小团队的赛马机制,转变为专业化、全生命周期链条化的团队建设。
五是管理模式的转变。从粗放式经营、唯结果论考核方式,转变为精益化管理,重过程的差异化考核方式。
挑战三:盈利模式转变,带来基础设施建设的变化。
一是风险管理模式的转变。存量风险持续释放化解,“资产管理+财富管理+服务信托”相应的风险管理能力不断优化、迭代。
二是人才能力结构的转变。随着主导业务的转变,从服务于非标债权融资类业务的私募投行人才结构,转变为符合信托业务三分类的前中后能力组合。实践中,人才能力的错配制约着新业务开发和落地。
三是实施路径尚未明确。信托业务三分类包括三大类25小项,每一项业务都需要人力、信息系统、风险管理、运营管理等各个链条的全方位配合。实践中,大部分信托共识虽对转型方向达成共识,但对应该优先哪一项业务,具体每一项业务实施路径等还在不断摸索中。
他山之石:海外同业都做了什么?
虽然海内外信托行业生态有所不同,但我们通过分析海外信托机构的转型历程,可以总结共性,寻求可借鉴的经验。
纵观海外信托公司转型历程,“资产管理+财富管理+资产服务”是信托公司转型突围后形成的主导商业模式。
经验一:财富管理是全球领先信托机构的重要优势。
财富管理是“以客户为中心”,提供金融和非金融服务,如慈善、财产继承、家庭纠纷仲裁、子女教育、艺术收藏等,涵盖了客户全生命周期的管理。资产管理存在于财富管理中客户财富增值、保值的环节。投资银行为财富管理和资产管理提供投资标的。
经验二:资产服务信托强者恒强,马太效应明显。
截止2022年底,全球资管前十强在总规模中占比达41%,连续八年保持稳步增长或保持不变。行业内生动力不足,利润空间不断收窄。收入端不断压缩,成本端投入不断上升。金融科技是资产服务行业的整体价值链提升的关键。前十大资产管理机构,均通过金融科技提升投资效率、降低风险并减少运营、合规成本,帮助公司扩大客户覆盖面。如纽约梅隆银行每年金融科技的预算均在营业收入的30%左右。
经验三:信托业务与银行业务存在强协同效应。
美国最早成为信托机构的是一家纽约州保险公司,其后专业信托公司才发展起来;19世纪,信托公司被允许经营银行业务;1913年《联邦储备银行法》允许国民银行经营信托业务。二战后的日本,银行可以兼营信托业务,而信托公司则先改制为银行后反向兼营信托,成为信托银行。实践证明,信托和银行的协同,可以为银行在私人银行、资产管理和机构服务领域提供更大价值。
经验四:制度、监管变革是信托功能有效发挥的保障。
美国养老金体系的建立使养老金和退休金信托获得了长足发展;日本监管机构创设贷款信托制度,推动信托融资功能的发挥;台湾地区立法要求预付款强制托管,为预付款信托创造了发展条件。
展望2024:信托公司发力点在哪里?
五大发力点,助力信托行业高质量发展。
发力点一:聚焦战略性发展机遇,财富管理服务信托+资产管理信托。
一是推动财富管理服务信托普惠化。财富管理服务信托是最能发挥信托制度优势的业务,也是信托业区别其他金融机构的关键,凸显信托差异化和不可替代性。大力发展家族信托、家庭服务信托,推动家庭资产规划,实现财富的增值、保值和传承,发展保险金信托、特殊需要信托等,关爱特殊人群,成为养老体系的有益补充。
二是建立信托特色的资产管理信托产品体系。用益数据显示,2023年6月,共37家信托公司合计12326只存量标品信托产品,75.45%标品信托产品获得正收益,资产管理信托产品平均收益率出现明显反弹。伴随资本市场利好,风险资产性价比提升,信托公司依托现有信用风险管理优势,大力发展固定收益类信托、权益类信托,并横向延伸,以投贷联动思维开展股权投资信托业。
三是联动资产管理信托和财富管理服务信托,为客户提供全生命周期信托服务,围绕客户的需求及风险收益偏好,依托自身专业优势构建具有竞争力的产品线,在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同时,为人民群众创造更多财产性收入。
发力点二:服务五篇大文章,在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提供优质金融服务。
运用直接融资工具,服务科技、绿色、数字等领域。信托公司一直偏好基础设施、房地产等抵押担保充分的重资产行业,看重融资企业过去和当期的财务状况。
新经济产业更注重“成长性”和“未来价值”,具有典型的轻资产特点。信托公司可采用风险投资、私募股权投资等方式,提升交易机会挖掘能力、投资能力、风控能力及投后能力,实现新经济与资本市场的高效对接,尝试增加对优质资产的长期持有,从中获得高质量的现金流,保证收入的稳定性。实践中,信托公司以固有资金、信托资金、设立信托PE 子公司三种方式,开展股权投资业务。
发力点三:守正创新,打造信托特色商业模式。
一方面,选择业务模式,打造信托特色的商业模式。依据信托业务新分类,在三大项25小项中,依托自身禀赋,打造结合细分业务市场专业能力要求和信托特色的商业模式。在行政管理服务信托中,探索预付类资金受托服务,“受托人职责缺位、交易信用缺失”,增加服务场景,拓宽服务边界;在风险处置服务信托中,可以探索企业破产重整服务信托等等。
另一方面,选择服务领域,发挥资产服务信托差异化优势。我们以服务养老领域。2013年,中信信托第一单养老信托开始,陆续已经有15家信托公司,探索了30多单服务产品尝试解决养老第三支柱中难点。
实践中,信托公司具有定制化托管服务优势:
一是:参与养老保险机构、服务机构的遴选,并与其签订合作契约,确保资金用于养老保障投资或服务购买,避免资金被非法挪用;
二是:可以发挥存物功能,参与如“以房养老”等养老金融,以专业化咨询、管理、处置经验作为赋能,并有效拉动养老服务、保险、房地产等业务发展。
发力点四:防范化解金融风险要求。
当前,信托行业面对的市场环境是前所未有的复杂,面对的金融需求是前所未有的丰富,面对的风险及其后果,也是前所未有的严峻。一是不断优化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二是做好存量风险化解工作;三是助力房地产市场高质量发展。伴随后续经济复苏、政策松绑,房企融资难问题得到缓解,存量风险化解有望加速。与此同时,信托公司可以拓展风险处置服务信托场景,聚焦助力房地产企业纾困,围绕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三保”工作,开展了多个具有典型意义的企业市场化重组服务信托,运用服务信托机制,助力困境地产企业盘活资产并处置风险。
发力点五:推动精益化管理,打造核心竞争力。
一是:搭建符合业务转型的全面分概念管理体系,转变高度偏重信用风险,重结果、轻过程的风险管理体系,建立从战略导向到业务导向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
二是:依靠科技,打造运营管理能力。基于业务特点,搭建科技发力重点,实现科技赋能业务发展,通过运营管理能力的提升,打造“资产管理+财富管理+资产服务”的核心竞争力。
三是:建立符合战略导向的人才体系。四是全流程推动精益化管理。自上而下推动过程化战略实施机制,确保资源投入与战略匹配。
(上海信托圈留言功能已开通,欢迎评论!)
上海信托网:http://www.shxtw.net
『免责声明』上海信托圈-致力于尊重版权,部分信息来源于网络,由于一些原因未能找到原作者,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有涉及版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