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什么是 Zettelkasten 笔记法?传说中「卡片盒子法」?
本文内容摘译自 Reddit r/zettelkasten 频道 以及 zettelkasten.de 网站。
封面来自:Bild mit Genehmigung des Autors
在开始正文之前,我先要说明一下:
(1)任何方法的效果因人而异,每个人应该寻求符合自己的方法组合,而不是照搬某一个所谓 张三李四或卢曼 大神的方法。方法要为目的服务,我们不是方法的奴隶。
(2)Zettelkasten 可以是具体的方法,也可以是抽象的体系,可以举一反三运用在更多领域,但还是那句话,不要迷信,要独立思考。
(3)Zettelkasten 的精髓,可以几句话讲完的,没有必要出一本书,也不适合成为一种营销「噱头」,更不应该成为某种「鄙视链」的一部分。
以下正文:
What is Zettelkasten?
Zettelkasten 是德语,意为 「活动抽屉」 或「卡片索引盒」。
(火箭君注:其实就是我们以前的提到的 传统图书馆分类法 中的 分类抽屉。这套体系早就被运用在信息管理的领域中)
从本质上讲,Zettelkasten 是一种记录和整理的方法,用来:
存储和组织信息
扩展我们的记忆
产生新的联系和想法
要实现这几点, 我们可以通过 纸笔也可以通过 App,或者任何其它记录手段。
一般 Zettelkasten 方法包括:
编号:首先,需要编写一个带有唯一 ID 名称/编号的 「容器」(可以是 纸质卡片,云笔记,电子文件)。一般建议使用时间戳作为 ID。时间戳不仅唯一,而且以后能看到信息的创建时间。
原子性:尽量遵守「原子性」的理念,一个 「容器」 就存放一个想法,不要杂糅。如果有多个想法,尽量分别录入到多个「容器」里(例如:多张纸质卡片)
链接:现在我们有了很多「原子级别」的「容器」,每当我们添加新的内容时,可以考虑和已有的哪些「容器」进行关联。在回顾旧的内容时,也可以补充这种链接。链接帮助我们在不同内容间跳转,串起一系列上下文和场景。链接也能启发我们找到新的思路,产生更多的关联。(类似电子邮件里面的threads)
跳转:其实就是 Wiki 那样的 超链接。大多是 App 和 电子文件 都以不同形式支持跳转,例如有些笔记软件 用 #/@/[[ 作为跳转链接开始的标志, 后面会填写一个标识,比如我们开头说的 ID。应用程序可以更方便的实现跳转,而纸笔版本会比较吃力,需要自己去翻出关联的「容器」;比如:从另一个抽屉盒子里,翻出关联的纸质卡片。
结构: 这种方法的一个关键思想是,当我们添加内容时,让类别或主题自然会有机地出现。如果预先设置了结构、类别或层次,可能反而会限制我们在看似不相关的想法之间建立联系的能力。
元内容:当我们发现更多类似主题时,可以创建引用相关内容的所有 id 形成「元内容」(关于内容的内容,例如:索引,目录,分类列表)。
永久笔记:为未来的自己写下「永久笔记」,就像写信给别人一样。尽量用清晰、简洁的方式撰写,可以把它想象成一篇维基文章。「永久笔记」的目的是让将来的自己能够理解现在的想法。
让自己理解:不要只复制粘贴信息。必须用自己的语言,自己能理解的方式来写。每次你阅读原始文本时,必须以自己理解的方式处理这些信息。所以,最好首先写下自己对这些信息的理解,将它保存在「容器」里。
引用出处:虽然鼓励用自己的文字记录,但也鼓励在注释中引用原文。对于那些进行学术写作的人来说,特别必要。因为行业要求必须列出引用来源。(火箭君:一般来说有高度引用要求的话,会使用一个单独的引用管理器,Endnote,Note Express 之类,而像 Zettlr 这样的App甚至可以让你与 Zotero 集成。)
最后
火箭君觉得:Zettelkasten 并不是万灵药,但是可以很有效的对抗信息「无序化」以及「记忆流失」,通过链接还可能(只是可能)产生一些新的想法和见解。最后,通过多次回顾,自然会呈现出一些 类别,频道,目录, 这些不是预设的而是动态形成的。我们也可以据此进行归类,将一些「容器」(卡片)归到某些更大的容器(抽屉盒子)里。我们可以想象:图书馆的分类抽屉就是这样来的。这种方式源自古老的逻辑技巧:归纳法。
最后,为什么不能就把笔记文字图片放在一个电脑文件夹(或物理的活页夹)里面呢?当然可以,很多组织单位都是这样保存归档资料的。可能会丧失一些 Zettelkasten 带来的好处,但也有其它好处,因为那些文件夹几乎从来没有人会去翻阅或回顾,不会有人基于这些材料形成新想法,如果不是审计需要,大家很想烧掉这些文件。那么,自然也就没有必要折腾各种链接和索引了。这就是手段为目的服务。
顺便一说 zettelkasten.de 是一个不错的海外介绍 Zettelkasten 的网站,收集了很多衍生的用法,有兴趣可以一看(不用番羽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