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信息力进化指南——助力你的绽放人生

Crystal祉迎 万物爱人 Juicy Medicine 2023-10-25

图/来自网络,作者不详


走出死胡同


曾有伙伴对我说:“感觉你有非常多很新的信息,不知道是怎么收集到的,并且感觉你收集了之后,还很好地归档,在需要的时候很快就可以找到使用或分享,也很快地整合进你的个人宇宙。并且分享信息后,每次的学员也会回流给你信息,你也会分享使用起来,或者有其他整理方式。我很好奇,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你是如何收集、聚焦探索、快速归档整合信息、产生长期效益的。”


这确实是我的一个重要能力,对人生的方方面面都是神助力。


有人说,如果这个世界的物质资源今天全部平均分配,但人们的意识水平与思维方式并不改变,过上几年,大家还会回到老样子。


而意识水平与思维方式受什么影响呢?信息,以及如何使用信息。


天赋可以说是出生时就携带的信息,在此基础上,我们从父母、学校、朋友、媒体等渠道不断接收各种信息,对它们进行理解、储存、整合、加工、再创造,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信息宇宙。


我曾经也是个被大众媒体的垃圾信息(例如狗血电视剧)洗脑的愚昧小朋友,相信女性只有足够美丽才值得幸福,女性的性“属于“她的男人,历经千辛万苦挣来的比轻松得到的更有分量……


当我们被灌输了一堆观点,并对它们深深认同,就筑起了一道信息屏障,当新的信息流进来,我们只会接受那些本来就认同的部分,忽视或鄙视与原先信念不同的部分,并倾向于跟那些思维方式相近的人交往,认为与自己思路不同的人就是奇葩/傻逼/坏蛋,从而世界越来越窄,直到窄成一条死胡同。


在这条死胡同中,当我们遇到问题与挑战,或者想改善人生,思路往往是这样的:“如果能……就好了,但是不可能的……唉,人生不容易啊……让我想想能去怪谁……”


如果没有立刻跟自己说不可能,而是稍微想想可以怎么办,也常常落入“要有B必须先有A,但没有B又得不到A”的双重束缚思维。


例如,相信要练成流利外语,必须在国外生活才有环境,但想去国外生活,往往又得先有足够好的外语能力;例如,相信要有钱请人做推广,才能吸引到付费客户,但没有付费客户,又没钱去请人推广。


我至今都没有去过一个英语母语国家,却常常被人以为是英语母语者;我也从来没付费做过推广,只有少量的分销分成,属于变动成本(变动成本由收益决定,没收益就没成本,固定成本则不管是否有收益、收益多少都一样要出)。


那些单一必须条件,往往是你从别人那里听说的观点,经常不是真的。


走出双重束缚的迷宫,需要养成习惯去挑战你所相信的唯一条件、先后顺序,问问自己还有什么其他方式,从而引入新元素,并敢于担风险——很多时候,更多是心理风险而非经济风险。



用多门语言开启多重宇宙


这个时代,看似信息无比丰富,唾手可得,然而许多人根本不知道某些高质量信息的存在,而是无意识地日复一日狼吞虎咽垃圾信息。


我小时候,想了解某个议题,就打开百度搜索,有时候能找到些有用的,但也有大量信息毫无价值,比如问答页面中,大部分回答都来自对此议题毫无深度知识的人。


那么,如何才能高效精准地获取与筛选信息呢?


我们目前能接收的大部分信息,对语言都有较高依赖,语言能力是对信息的一个重要过滤,单一语言容易制造单一视角的限制。


并非异国视角比本国视角更好,而是不同文化视角带来的多样性,可以启发我们挑战原有的信念与限制,打开脑洞,拓展思路与可能性。


有很多高质量的信息还并没有中文版,就算有,翻译过来的内容也总不如原版自然顺畅。


能够流畅阅读英文信息,可以带来极大的拓展,但如果只会一门外语,也容易过度受该语言主导文化的影响,比如看英文信息为主,美国文化影响的比重就会很高。


会一门以上的外语,如同开启了信息的多重宇宙。


如果自己去学外语对你来说实在太吃力,选择靠谱的筛选与翻译渠道也是个办法,比如有个公号叫“晓飞翻译“,定位是”专注于国外优秀个人发展播客内容的翻译分享“,相信也还有很多其它不错的渠道,欢迎在文末留言推荐。



找到你的信息精选官


让靠谱的人为你筛选信息,是事半功倍的聪明偷懒。


我最早的信息筛选官,是高中(福州一中)图书馆的工作人员,选书品味不是一般地棒,我借阅了大量文学、哲学、心理学、逻辑学、脑科学、量子力学、灵性等领域的优质书籍,给我的知识结构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每当遇到我特别欣赏的人,不管是公众领域的内容创作者还是有直接联系的朋友,我都会好奇他们输入的都是些什么信息,是什么优质信息助力他们成为现在这个样子,他们都在看什么书、关注什么人、与谁做朋友?


许多内容创作者都会推荐自己看的书、电影、博客、播客等内容。


当一个人的生命状态和品味是你所信赖的,ta的兴趣与核心价值与你的有较高重合,ta推荐的信息,跟网上随机看到的相比,对你的相关度与参考价值就高得多。不妨顺藤摸瓜吃干抹净,比四处浅尝辄止的重复劳动高效得多。


有很多朋友、学员、读者跟我说,因为发现了我,从此发现了其它一些有趣的人与平台,极大地拓展与丰富了他们的生命。还有什么比这更好呢?


不论是信息、人际关系、前行道路,真正的丰盛与自由,都源于选择、承诺、深度投入,而非如同小朋友站在琳琅满目的大型玩具商场,眼花缭乱地坐在原地,幻想自己能一下玩到全部玩具。


有些信息,在搜索引擎上是搜不到的,必须直接从人那里得到。


作为世界游民的我,到一个新地方,会去参加一些活动,融入当地社群,可能聊聊天就能发现一些网上找不到的信息,很快就可以锚定一些靠谱的信息提供者,他们对当地足够熟悉,你需要什么推荐,他们都能给出有效的信息。


当然,要注意平衡,不要一味索取而不付出,也不要拿可以自己搜索到的简单问题消耗别人的时间精力,比如某个地方怎么去、天气如何、什么东西多少钱。


提问的时候,一次把问题说完整,加入“如果A,那么……如果B,那么……”,最大程度上降低来来回回的时间与耐心消耗。如果问题涉及对方的专业知识技能、吃饭的领域,请考虑为此付费,或提供其他价值交换。


一旦选定了关键信息源,不论是朋友、公号、网站、社群还是其它,信息的“相关度”就会大大提升,比搜索引擎里的大海捞针高效得多。


信息能力是渐入佳境的,越有高质量信息源,越容易发现新的高质量信息源,越擅长加工整合信息为己所用,越能不断精炼自己的产出。



从垃圾箱到宝藏屋


如何区分垃圾信息与宝藏信息?


垃圾信息有一些共同点,比如耸人听闻、大呼小叫、制造恐惧或激发贪婪、缺乏有效逻辑和深度思考……这也许可以之后用文章或课程专门展开。


我们经常误把垃圾当成宝一口吞下,也经常把宝藏当作垃圾错杀。


当某份信息对我们其实很有价值,却被我们立刻扔进垃圾箱,可能是我们的认知偏见与对自我形象的执着在作怪。


新的信息可能会让我们兴奋,也可能会让我们很不舒服——如果我承认这是有道理的,那就不得不承认,我过去都是错的,过去都白活了,为了证明过去的自己不是个蠢货,必须证明眼前的新发现是个谎言!


越能直面过去的自己傻得可爱,承认局限的同时心怀感激,越有空间不断前行。


如果从来不觉得过去的自己傻得可爱,可能说明这么多年都没啥长进。


当一个人刚从相对封闭单一的信息环境,进入更加丰富多彩的信息世界,开始会很兴奋,觉得找到宝了,但一段时间后,会发现自己似乎成了过量信息的奴隶——每天眼睛一睁,打开手机,信息奔涌而来,不知怎么一天就过去了,好像啥也没做成,也不太记得自己都看了什么。


打破这个模式,我推荐的方法是将被动信息接收降到最低,只去主动获取重要且紧急的信息。


同样的内容,被动和主动接收的感受可以很不同。英文世界与微信订阅号相近的是邮件订阅,我很早就发现,订阅的邮件基本都不会看,哪怕是我非常喜欢的作者,我更乐意自己选择时间,去网站上集中看文章,被动收到订阅邮件时,只会觉得被打扰,所以我把所有订阅都取消了。


你订阅了多少公众号?有多少推送你会点开认真看?


不妨整理一下所有订阅号,那些很久都没怎么看的,但觉得可能有一天会有用的,也不一定要彻底取关,可以先关掉推送接收,以后需要的时候仍然可以找到(点击公号页面右上角,再点击设置,即可关掉推送)。


我的被动信息接收量是极低的——所有微信订阅号的推送都关闭,屏蔽所有人的朋友圈,微信群只保留工作相关的和最重要的三五个,并关闭消息提示,脸书上使用专门的拓展程序屏蔽一切推送信息流……接下来还打算把所有即时消息应用(比如微信)的推送都关掉,只在选定时间主动统一查看与处理。


如果我想看某个朋友、某个平台的内容,我会在我想看的时间,主动点开集中看,而不是被动地在任何时间接收信息流。


当我偶尔看到一些我实际做不了什么的负面新闻,或者偶尔集中去看很多朋友圈的时候,往往心情会瞬间低落,不断去想那些我无能为力的可怕事情,或者某个朋友经历的、其实跟我什么关系也没有的事。如果每天都这样被动接收信息,有多少注意力和情绪能量会被无谓消耗?


漫无目的地七看八看,对很多人似乎是一种放松,也是一种自我麻醉与分心逃避。如果非要七看八看,可以把它安排在已经做了充实满足的事情之后,而不是早上醒来第一件事,或在工作中途打断专注。


主动搜索信息和被动接收信息非常不同。比如你买到一个从来没煮过的食物,主动去搜索它的菜谱,然后立刻运用,这是非常高效的,但如果是你刷手机的时候随便刷到这个食谱,可能看完马上就忘了。


当你有一个迫切关心的问题,去主动搜索信息,往往会层层深入,并且迅速把你觉得好的信息运用起来。


有些你很感兴趣、乐意深挖的议题,去读一本系统的好书,跟零零散散地看一些文章相比,往往能得到更加深入的理解。



从囤积到活用


我非常推荐用笔记软件来打造外化大脑,曾经用的是有道云笔记,现在用的是Notion。


各种要看的内容、看过收藏的内容、工作计划与项目、创作灵感、生活信息例如常用购物清单、日常记录与庆祝……全部整理到同一个平台,清晰分类,轻松搜索。手机电脑同步。


各大笔记软件都有自带的使用说明,网络上也有大量的说明文章与课程,比如微信搜索一下“Notion",就会出来很多。如果你本来还不知道微信有搜索功能,它就在主界面右上方那个放大镜里。


如果平常随手收集的信息,能立刻放进笔记软件的对应位置里,是很高效的,但你可能有时候就是懒得去放,只想截个图或者收藏,那么可以定期集中整理一下:相册(尤其是截屏)、微信收藏夹、浏览器收藏夹……要么删除,要么分类归档,并区分“以备日后使用”和“立刻深入”。


想看的书可以专门做一个书单文档,特别想马上就看的少量书才去下载或购买,避免存了一大堆书没有看、一眼望去无法区分优先级、干脆一直都不看。


待办事项的整理,我喜欢用Trello,分成几个面板,每个面板里有几个列表,列表中有卡片,而卡片可以自由地在列表之间拖动,十分方便。Trello教程同样可以通过微信搜索轻松找到。


当某个主题的信息整合到一定程度,就可以考虑输出,去跟别人分享,不管是免费还是收费。


输出可以推动你更加深入地完善自己的理解,并整理成一个足够清晰的结构,同时让一份劳动成果贡献于更多人,何乐而不为呢?


如果没有输出,很多时候可能三分钟热度地研究一个东西几天,然后就没动力了,又被新的东西吸引,而没有深入,而输出可以推动回顾和深入。


我邀请你找一个确实感兴趣的议题,在接下来的几天之内,进行信息搜集,并输出为一篇文章,看看在这个过程中你有什么样的体验。



结语


信息力这个议题博大精深,本文分享的是普通人比较容易上手的几个切入点:


-有意识地挑战旧有信念


-用外语拓展信息维度


-善用信息精选官提高效率


-从被动接收到主动获取


-在笔记软件中外化大脑


-用整理和输出推动信息内化


欢迎实践,谁做谁知道。


分享一条之前信息微课学员的整理反馈“清理了微信公众号(取消关注/免打扰/免推送),有道云笔记(之前都是工作乱记的,检查后都删了)、浏览器(从上学到现在的收藏夹)、Linkedin、一部分OneNote。清理后,有道做了清晰的记录结构,看了大半本书做了笔记,感觉很有力。并且从之前被动接受信息、每天隐隐焦虑、晚上不记得白天做了啥的状态里出来了,很踏实,感谢。


如果你想让我做你的信息精选官,欢迎加入知识星球全年社群,原创内容为主,精选推荐为辅(中英文好书、好文、音乐、活动等):



如果你想借鉴我的外语学习心得,请看:个人成长取向的外语学习手册




更多精彩





你真正想要的不是性

上课从来不能解决你的人生问题

成功和人生满足感的秘密,其实很简单





长按关注

Longclick to follow


万物爱人

让生命源泉涌动

与万物相爱相融


Juicy Medicine

Your catalyst for making love with the universe

觉知亲密|真我绽放|照亮世界


Conscious Sex|Radical Love|Blossoming YOU


你要的启迪,都在这里——往期目录


(公号原名:Crystal的奇迹山谷)



阅读原文逛逛微店


你的分享/点赞/在看/赞赏/评论

都会支持我继续为你带来启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