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九岁开始笔耕不辍的我,与你分享“用生命写作“的魔法

Crystal祉迎 万物爱人 Juicy Medicine 2023-10-25


图/来自网络


本文整理自18年3月的微课记录,于21年7月修改迭代。本文主要从内在成长的角度谈写作,之后可能也会发布另一篇从向外分享的角度谈写作的文章,也有计划推出更进一步的写作系列课程/社群,敬请期待。



我从9岁开始写作,不是作文,而是自己想写的东西,为自己而写。


最开始,我在小本子上写小说,如今看来,其实更接近“简单的虚构故事”。而对我来说,那就是珍贵的创作。


我还在班里了引领起了一股写小说的潮流,女生们纷纷拿着花花绿绿的小本子,刷刷刷地写,但没过多久,他们就都放弃了。有人跟我打赌说我也会很快放弃,她输了。


十几岁的时候,写了很多小说、童话、诗歌、散文……其中一些发表在了报纸、杂志上,一些收录进了书里。


也有几万字的青春小说,和十几万字的仙侠类小说,连载在晋江文学城上(嘻嘻,如果你真的很想看的话,也是可以考虑分享出来的)。


大约二十岁时,我从虚构类写作转向了非虚构,因为发现,我的非虚构写作已经比虚构写作还要精彩了,如同我的现实已经比想象还要精彩。


有很多人告诉我,看我的文章看得泪流满面。我写作时从未以“让人看哭”作为目标,我想,这只是我对自己生命的真实呈现,自然地打动了其它生命。


其实不管写什么,原料都是自己的生命。


还记得小学毕业时,一位非常欣赏我的语文老师给我的留言是“用心采撷生命的亮色,笔头便不会荒芜”。


我做到了。我也愿意帮你做到。





写作,是在建造一个世界。


虚构写作的建造性不言自明,那么非虚构写作呢?


你可曾有过这样的体验:把某些东西写下来,会获得跟只在头脑里想完全不同的清晰?这就是一种建造。


写作很适合作为一个仪式,一个生命的容器。它是一项主动的行为,与被动上课有着完全不同的力量,它对外在条件要求不高,常常立刻就能带来满足感。


对我来说,写作的主要关键词除了“容器”之外,还有“创造”。写作不仅是记录分享已经经历的,还可以催化想要的经历落地。



本文要点包括:


• 真实——写作的最大挑战与最大秘诀

• 记录与诠释——最大程度上地把经历化为养料

• 表达与抒发——为自己建造安全的容器

• 显化——你可以通过写作来催化你想要的生命

• 传导式写作——其实每个人都可以传导一切







你喜欢写作吗?害怕写作吗?


写作给你带来了什么?你还希望写作能给你带来什么?


你在写作中最大的挑战是什么?



01 / 真实

写作的最大挑战与最大秘决



很多人特别害怕写东西,但是学习和工作有一些场合又不得不写,十分头疼。


对于写作的害怕,一个重要原因是我们从小被迫写一些不真实的东西,比如,当我翻看自己小学时期,作为假期作业的要上交的日记,里面基本上就只有叙述,没有任何感受,或者只有那些所谓正确的、得体的感受。


这种写给人看的、而不是写给自己、缺乏真情实感的东西写得多了,后来再为自己写作时,脑袋里还是会有一个审查官——写这个是安全的吗?写这个会被评判吗?写这个够优美吗?这个审查官经常会阻碍表达的流动。


如果你写作的时候,总有这样的卡点,不妨尝试一下,想到什么就写什么,不要过度琢磨,不要给自己时间回看修改,只是往下写,也可以通过修改没电脑那么容易的纸笔来写,甚至像小时候防止同桌抄作业那样,拿另一本本子写完一行就盖住一行。


真实是写作最大的挑战,也是最大的秘诀,因为真实特别能够打动人。


我曾经非常精心雕琢文笔,把东西写得很漂亮,但是那时写的东西远远没有现在写的可以打动人——人们会被文字里真实感受打动,被字里行间透出的生命力打动。


去写一些只给自己看的东西,并给自己足够多的时间,让头脑里的审查机制慢慢放松下来,让它有时间去意识到,现在我真的是在为自己写,不需要给任何人看,也不需要用写作去证明自己多么正确、多么好。


让那些真实的、活生生的、未必很漂亮的东西,越来越多地呈现出来。



有许多人说,写作的一大烦恼,是很难清晰准确地把复杂的感情表达出来,如果是在用尚未全然流利的外语,就更憋得慌了。


不如换一个角度试试——我们所有的内心感受,都有对应的身体感受。


所以,当你有一种感受时,可以去觉察这个感受,主要是在身体什么部位,以什么样的身体感受呈现出来。比如,紧张的时候会觉得喉咙有点紧,那就把这个感受写下来,或者说出来。


可能过一小段时间,身体的感受会有变化,可能喉咙的紧张跑到了额头,或者跑到了胃部。又或者你的身体有了新的感受,写下来。


大部分人在成长过程中都没有机会能够安全地、完全地表达自己的情绪,有些情绪是被接纳的,有些情绪是不被接纳的,为了保护自己,我们都形成了过滤机制。


这时候,如果能够更多地关注并记录身体的感受,也许能帮更好地理解你的情绪。


比如某个人焦虑的时候,总会觉得胃有点紧,心有点慌,可能他这么记录几次之后,就会意识到,这些身体感受对应的是焦虑。如果你有一本这样的感受日记/情绪日记,日复一日,也许会更能及时地觉察和理解自己的感受。


命名感受是一个非常有力的情绪觉察技巧。


我刚接触到非暴力沟通时,使用同理倾听的伙伴会在我说了一大堆之后问我“是感到有点困惑吗/是不是感觉很伤心/很希望被支持吗”这样的问题,引导我去更清晰地给一个感受命名。


一开始我觉得有点奇怪不自然,甚至有种答题式的压力,但后来发现,这种玩法也有它的力量,引导我看见自己此刻在经历哪一种人类的基本情感、以及我此刻的需求到底是什么。


有时,清晰地看见了需求,就自然会找到满足需求的方法了。


我们主要的情感有喜悦、伤心、恐惧、愤怒、沮丧、失望等等。而其中有一些感受,底下会有不同的层次,比如嫉妒(我爱我的嫉妒,它向我揭示生命的更深真相)。




写作有一个奇妙的功能,一个人可以去写不同的角色,栩栩如生地扮演不同角色,当然口头也可以多角色,只是对一些人来说,写作会更加清晰。


当你想进入感受,但对它有些困惑时,不妨试试引入另一个人,把它写成对话——日常的你是一个角色,倾听者是另一个角色,想象一个充满同理心和智慧的倾听者,在看了上面一大段话之后,会怎样回应你。


我有时候也会当下反应不过来——高度敏感者往往需要更多时间去加工自己的感受,去反思,才能逐渐清晰,这时候,写作经常很有帮助。




02 / 记录与诠释

最大程度上地把经历化为养料



有些人可能活到七八十岁还很幼稚,有人十几二十岁就很成熟,除了天赋、经历的深度和广度这些因素之外,还有一个经常比经历本身更重要的,是如何理解经历、从经历中学到了什么。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