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师分享|法律人如何进行英语学习和翻译?
咨询热线:028-61030061
加盟热线:028-85316633
点击上方“京师视界”
关注我们
从小到大,英语在学习生涯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作为法律人,有一个较高的英语水平,不仅能读懂大量一手的文献、资料,更加精准地理解外来法律概念、观点学说,还能够扩大自己的执业范围。文章中分享的方法,一定会让你受益匪浅。
近期,受海淀法院研究室的朋友相约,与他们的业余翻译团队就英语学习和翻译进行了经验交流和切磋。在这个过程中我也被海淀法院的司法同仁们秉着促进工作的初衷,不断学习、追求创新的精神所感动。
虽然笔者目前翻译的文字量大概有七十万字,但是在翻译这条道上远远谈不上经验丰富,学习永远在路上。以下是笔者的一些个人经验之谈,供大家参考学习和批评指正。
法律人为什么要学好英语?
“干这件事有什么用”,是我们这些普通人做一件事之前首先会考虑的哲学问题。就学习英语而言,我觉得可以用“三个有利于”来概括:
一是有利于找工作。学好英语是进入“红圈律所”、外资所和一些企业的敲门砖。在求职过程中,有时候会发现,英语水平反而比法律专业水平更重要。
二是有利于拓宽视野。我们的法律体系、法律概念、司法体制很多都是在从国外引进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如果不读外国的法学著作或者不懂外语,就不能很好地理解我们的法律制度的根源,我们的视野也会受限。
三是有利于寻求启发和借鉴。各国法律要解决很多相似的问题,比如基本权利的保护,对犯罪的打击,刑罚不均衡等。有的国家在某些方面的实践更先进,总有值得借鉴和学习的地方。
在翻译之前应该具备的能力和条件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从事翻译之前,要具备一些基本的能力和条件储备,否则就是没有那金刚钻还揽瓷器活。
1、要有良好的外语基础。要有一定的词汇量,对英语基本语法的掌握,良好的语感,扎实的阅读理解能力都是从事翻译必备的能力。
学习一门语言是一个长期的甚至终身学习的过程,我主张把学习外语、运用外语作为一种生活方式。我重点分享一下自己平时怎么学习英语:
一是扩大和强化阅读。简单的背单词和找诸如“100篇优美英文”之类的东西来强迫自己阅读,会显得非常枯燥,考验的是人的恒心和毅力。
我们必须立足于增进知识,扩大视野,并结合自身兴趣、需要去找东西阅读,这些可能会轻松一些。我的经验就是浏览外文网站,我定期浏览的网站包括:
纽约时报 http://www.nytimes.com/
纽约书评 http://www.nybooks.com/
纽约客 http://www.newyorker.com/
英国卫报 http://www.theguardian.com/uk
英国金融时报(ft中文网)等。
外国媒体网站大部分都有阅读限制,有的需要付费阅读,比方说纽约时报每月最多只能免费看十篇文章,如果你不想付费,可以多找一些网站,结合起来,免费阅读的篇数就足够学习用了。
对于法律人来说,可能更多地需要检索、收集与自己工作、研究相关的外文信息资讯。我经常访问的此类英文网站有两类:
第一类是政府网站。外国政府网站是最直接、最丰富、最权威的信息源。外国政府网站更类似于一个数据资料库,比方说,我在写域外检察制度,尤其是英美国家的检察制度时,我就经常上他们的官方网站,如英国司法部、皇家检察署等英国政府网站,可以找到丰富的法律法规、报告、数据等,这些东西比从二道贩子那收集的资料更为可信。我经常访问的美国政府网站主要包括:
美国司法部 http://www.justice.gov/
美国最高法院 http://www.supremecourt.gov/
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 http://www.sec.gov/
美国国会 http://www.house.gov/
美国白宫 https://www.whitehouse.gov/ 等。
第二类是一些大学图书馆、数据库等网站。例如:
美国康奈尔大学法律图书馆https://www.law.cornell.edu/
Justia网站 https://www.justia.com/
SSRN http://www.ssrn.com/en/ 等。
二是多看多听英文视听资料,提高听力水平和语感。我比较喜欢英文类的访谈、演讲和录音。其中访谈节目是最好的形式,因为比较轻松,容易集中注意力,还能了解很多资讯。
国内的英文访谈我看得比较多的是财新网的访谈节目 http://video.caixin.com/ 、以前中央二台的《领导者》节目、还有凤凰卫视的《风云对话》等。这些节目更多的是看政商领袖们对政治、经济、社会问题的看法,更新资讯,扩大视野。
国外的访谈节目,我看得不是很多,除了在网上偶尔收集一些外,例如达沃斯论坛里的一些论坛、访谈都很高端,爱思英语等英语学习网站也会时常更新一些比较不错的访谈、演讲。对于法律人来说,美国最高法院庭审录音是不错的听力材料,但听起来可能比较枯燥。
三是认真对待写作。我觉得阅读是英文学习的基础,但是要想有质的变化估计还是得靠写作。要努力创造机会使用英文写作。除了偶尔与一些外国人进行英文邮件交流,另一种重要的途径就是写英文日记。
刚开始,写英文日记的感觉是,仿佛回到了最开始写中文日记的时候,完全是记流水账,有时候会觉得翻来覆去就只会用那么几个词,几种句式。但时间长了,结合阅读,也开始尝试记一些复杂的事情,发一些议论、评论。在这一过程中,还是能够切实感受到中英文之间在表达上的差别的。
2、相关领域的知识的储备。翻译的好坏取决于译者的水平。这里除了外语的水平,还有中文的表达能力,译者自身的兴趣、爱好、阅历等。与创作一样,翻译考验的是一个人的综合能力。
译者要学会站在前人和巨人的肩膀上学习、思考和搞翻译。要广泛阅读域外的东西或者某个领域的东西。包括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对某一领域有一定的背景知识,对后续翻译非常有好处。否则,进入一个完全陌生的领域,会比较困难。
3、要有一些翻译工具。我在翻译过程中经常用到四类翻译工具:
第一类是一般的词典,用于查一般的词汇,包括纸质词典、有道、谷歌等电子词典。但要注意电子词典的准确性以及一词多义情况下的词义选择问题。
第二类是专业词典。主要是法律专业词典,包括元照英美法词典、布莱克法律词典、牛津法律词典、拉丁文法律词典等。有些词典可以买纸质的,而有些词典在网上可以找到电子版。
第三类是谷歌、必应等搜索引擎,维基百科是非常有用的翻译工具。一个词条基本上可以把这个词的所有内容都涵盖,非常有利于理解相关词汇和概念。
第四类是前人已经翻译出版的书。同一领域翻译的比较好的书对后来的译者非常有帮助。比如罗结珍老师翻译的《法国刑事诉讼法》就帮我解决了很多涉及法国刑事司法的概念译法。这些书往往都很有参考价值。
这些不同的翻译工具要交叉使用,特别是对一些自己没把握的词汇和概念,力求多方面印证自己翻译的准确性。
翻译中的整体注意事项
1、了解原著。一是了解原著的基本情况。在决定翻译之前,首先要对翻译的对象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包括原著的作者、影响力、书的价值等。
二是如果要出版译著,要在翻译之前了解书的版权状况,了解版权所有者是否愿意授权。关于版权的问题,有很多种情况,有时候是译者联系版权,有时候是出版社联系版权,这中间还涉及版权代理公司,版权合同等等很多问题,需要耐心和沟通能力。
三是要读懂原著。动笔之前最好细读一下原著,最理想的状态是通读并掌握书的内容,这样就能减少翻译过程中的错误。
2、要合理把握翻译的进度。初译者会急于赶进度,希望早日翻译完。但是欲速则不达,出错率高,后续校对和修改的工作量就非常大。李连江老师引用其老师李约瑟的话说,翻译不求快,每天译300字,就是很好的成绩。最理想的状态是翻译一段,然后立刻回头来校对和修改,翻译一段到一段,这样步步为营,避免返工。
3、要注意翻译的统一性。翻译是一项很辛苦的活,贵在坚持不懈,中间放下的时间越长,再次拾起来的难度就越大,而且前后的翻译容易出现不一致。
对于同一个概念、术语,要注重前后翻译的统一性,尤其是存在多个译者的时候,事先要就一些关键术语和词汇形成一致意见,否则后续修改校对成本非常高。
4、校对工作至关重要。校对有两个方法,自己校对或者找别人校对。
自己校对,除了翻译的过程中要立刻回头校对外,最好隔一段时间回头校对一次,因为随着时间和环境的变化,会发现自己翻译的错误或者需要改进的地方。
找别人校对更容易发现错误,当然最好找一个水平比你高的人校对,否则只能帮你改改错别字。要多校对几次,出版社出版译著一般要经过两校。在将书稿交给出版社之前,最好自己要多校对几遍,减少编辑的工作量。
以上就是笔者工作以来业余从事英语学习和翻译的一点经验分享,也算是自己的一点体会总结,不足之处,请读者多批评指正,大家共同进步。
来源:法律那些事儿
作者:杨先德
北京京师(成都)律师事务所
○
京师,心可以寄托的地方
○
地址:成都高新区天府新谷10号楼6层
电话:028-85316633 18080069986
请留下你指尖的温度
让京师成都拥抱你
记得这是一个有温度的律所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