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唐宋八大家的人生,你看懂了吗|走寻

2017-03-28 发现未知之美 走寻


[ 本文共计3233字 · 建议阅读时间6分钟 ]

文 | 渤海居士 图 | 百度


唐宋八大家

一种文字一种人生

书法是他们的镜子

文学是他们的形象


在古代,书法是文人的一面镜子;他们研习书法,就是在修炼自己的生命形象。相比今天的文人,拿得动毛笔的,动辄就到处给人题字,一不小心就成了书法家。实在该让古人给我们来一次集体掌嘴。


先不拿王羲之、张旭这样的顶级大师来压人。随便拎出唐宋八大家里面任何一个,甭说文学界,就是书法界,当代恐无一人可与之比高;其相形见绌之势已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令人汗颜了。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此八人是怎样的拨弄唐宋文学的风云,又是怎样的舞动天下书艺的乾坤。


韩愈


韩愈,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自称“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传辽宁省博物收藏的《曹娥碑》墨迹本上有韩愈流传下来的唯一墨迹。此绢本书眉及左右有怀素、韩愈、樊宗师等题名,字为楷书,而韩愈题名的笔势,颇得张旭草书丰腴凝重之体态。



最为人称道的是韩愈流传下来的《石鼓歌》《送高闲上人序》等诗文,为我们了解韩愈书法提供了宝贵资料,我们从中可以感受到其独特的书法艺术审美。


韩愈认为:书法包括“技”和“道”两个价值层面,一件能够流传后世的优秀书法作品,它一定是超越了技术层面,进入了“道”的境界。韩愈对张旭的狂草创作作了完整而系统的考察,得出他是以情感为核心的表现过程的结论,从而揭示了狂草创作艺术思维模式:物象——情感——书法。



这在当时是对狂草艺术本质弃旧立新、由表及里的深层探索。正是韩愈此说,剔除了张旭书法中的庸俗性一面,其精神实质被大大宣扬,因此,张旭的书法在后代更受推崇。


柳宗元


柳宗元,字子厚,汉族,河东(现山西运城永济一带)人,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世称“河东先生”。


柳宗元与韩愈并称为“韩柳”,与刘禹锡并称“刘柳”,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王孟韦柳”。



一生留诗文作品达600余篇,其文的成就大于诗。骈文有近百篇,散文论说性强,笔锋犀利,讽刺辛辣。游记写景状物,多所寄托,代表作有《溪居》《江雪》《渔翁》。


一直以来学界对柳宗元的研究大多侧重在文学和思想体系方面,对于其书法的研究几乎空缺。柳宗元在文学上的成就遮蔽了其书法上的贡献。仅存的《龙城石刻》又一直存在争议。



但从刘禹锡的诗文中可以了解,柳氏是一位擅长隶草的书法家,其师承张芝、钟繇、索靖、张旭等,亦为当时书法大家。


欧阳修


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世称欧阳文忠公。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欧阳修是在宋代文学史上最早开创一代文风的文坛领袖。领导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继承并发展了韩愈的古文理论。他的散文创作的高度成就与其正确的古文理论相辅相成,从而开创了一代文风。



欧阳修在变革文风的同时,也对诗风、词风进行了革新。在史学方面,也有较高成就,他曾主修《新唐书》,并独撰《新五代史》,有《欧阳文忠集》传世。



欧阳修酷爱书艺,自幼至老学字不辍。四岁时,母亲就教他划沙学字。平时一有馀暇、一见纸笔就练字,自称“余每见笔辄书”。


他临习的前代书家有欧阳询、颜真卿、李邕、怀素等。学过真书,也学过草书。《学真草书》说:“自此以后,只日学草书,双日学真书。真书兼行,草书兼楷,十年不倦,当得其名。”



欧阳修善写楷书。苏东坡曾中肯地评述他的书法特色:“用尖笔乾墨作方阔字,神采秀发,膏润无穷,后人观之,如见其清眸丰颊,进趋晔如也”。此言不但明白地指出欧阳修的书法面貌,也同时赞誉了他的仪表风范,真是所谓的“书如其人”。


苏洵


苏洵,字明允,自号老泉,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眉山)人。北宋文学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并以文学著称于世,世称“三苏”。


苏洵擅长于散文,尤其擅长政论,议论明畅。



苏洵草书深受怀素影响,崇尚晋唐笔意,笔势雄健,气韵有余。


苏洵27岁才发愤读书,经过十多年的闭门苦读,学业大进,但几次科举,皆未能中进士。



苏洵遂通六经、百家之说,下笔顷刻数千言,著有《嘉祐集》二十卷,及《谥法》三卷,均与《宋史本传》并传于世。


苏轼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世称苏东坡、苏仙。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美食家,是中国历史上百科全才式人物。


苏轼是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均取得了很高成就。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



苏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


苏轼擅长行书、楷书,用笔挥遒,潇洒自如;亦工于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为“宋四家”。



他书法早年学“二王”,中年学颜真卿,晚年学李北海,又广泛涉猎晋唐其他书家,形成深厚朴茂的风格,自成一家。



他曾自称:“我书造意本无法”、“自出新意,不践古人”。黄庭坚称他:“早年用笔精到,不及老大渐近自然。”这说明苏轼一生屡经坎坷,致使他的书法风格跌宕。其被贬黄州时写的《黄州寒食帖》被后世尊为“天下第三行书”。


苏辙


苏辙,字子由,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北宋文学家、诗人、宰相。嘉佑二年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与父苏洵、兄苏轼齐名,合称三苏。


苏辙在宋神宗年间曾任翰林学士、尚书右丞、门下侍郎等职,文学成就主要在散文,为文注重养气,风格汪洋淡泊,也有秀杰深醇之气。



苏辙与父亲苏洵、兄长苏轼齐名,合称“三苏”,并与父兄创立了苏氏蜀学,他与苏轼同为苏氏蜀学的集大成者,它与荆公新学、二程洛学相对立,“三苏”博通经史,遍采六经百家之说,又吸取老庄道家学说和佛教思想,逐步形成“三教合一”的思想体系。



苏氏蜀学是北宋中期儒、佛、道三教融合的时代潮流的产物,是当时具有重要影响的学术派别。



生平学问深受其父兄影响,以散文著称,擅长政论和史论,苏轼称其散文“汪洋澹泊,有一唱三叹之声,而其秀杰之气终不可没”,其诗力风格淳朴无华,文采少逊。


苏辙不仅在诗文创作方面才华横溢,而且其书法也颇有造诣。其书法运笔结字与其兄苏轼颇为接近,书法潇洒自如,工整有序。著有《诗传》《春秋传》《栾城集》等行于世。


王安石


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人,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


王安石潜心研究经学,著书立说,被誉为“通儒”,创“荆公新学”,促进宋代疑经变古学风的形成。


其诗“学杜得其瘦硬”,擅长于说理与修辞,晚年诗风含蓄深沉、深婉不迫,以丰神远韵的风格在北宋诗坛自成一家,世称“王荆公体”。



王安石的诗文享誉很高,但是他的书法古来毁誉参半,很少传世;一般评论者都认为,这是因为受到北宋党争和对其作为变法人物的历史争议造成的。


北宋保守派为了攻击王安石,他们当权的时候就把他的书法也极力诋毁丑化甚至加以禁毁,但也不乏对王安石书法赞赏推崇的人,比如苏轼和黄庭坚等。



现存公认的真迹只有两幅,一幅是台北故宫博物院藏的《过从帖》,一幅是上海博物馆藏的《楞严经旨要》卷。从这两幅真迹来看,鉴赏观念不同,评价也就会截然相反。


如果用传统的书法艺术鉴赏眼光,或者从世俗欣赏的喜好来看,那确实很难受到推崇和喜爱。比如有人用“笔迹如斜风细雨” 讥讽王安石的书法不端庄、规整,那幅《楞严经旨要》卷从表面上看来确实如此,颇有几分当代“丑书”的味道。



但是,如果换一种眼光,摆脱传统保守思想,用开放尚意的审美观念来鉴赏,那就会看出它卓尔不群的高妙所在,得出相反的结论,王安石的书法其实是很有个性特色的,在艺术上也是有独到之处的。


曾巩


曾巩,字子固,世称“南丰先生”,建昌南丰(今属江西省)人。北宋政治家、散文家,为“南丰七曾”(曾巩、曾肇、曾布、曾纡、曾纮、曾协、曾敦)之一。在学术思想和文学事业上贡献卓越。


曾巩出身儒学世家,祖父曾致尧、父亲曾易占皆为北宋名臣。曾巩天资聪慧,记忆力超常。幼时读诗书,脱口能吟诵,与兄长曾晔一道,勤学苦读,自幼就表现出良好的天赋。十二岁时,曾尝试写作《六论》,提笔立成,文辞很有气魄。到了二十岁,常研读欧阳修之文,亦受欧阳修之赏识,名声传播四方。


嘉祐二年(1057年),进士及第,历任太平州司法参军、知州、中书舍人。元丰六年卒于江宁府。宋理宗时追谥“文定”。



相传他写的文章一出来,就被人拿去传抄,不到一月就流传天下,读书人手抄口诵,唯恐落到别人后面。


曾巩书法,早年师颜真卿,后追蔡襄,《局事帖》是迄今发现的唯一一件曾巩传世墨迹,是曾巩62岁那年写给同乡人的一封信。



观《局事帖》用笔精巧,笔画连带自然,丝丝入扣,骨力通达。笔势腾挪跳跃,顺逆兼施,虽水平不及蔡襄,也相差不远。



2016年5月15日晚,中国嘉德2016春拍“大观——中国书画珍品之夜·古代”专场,曾巩的《局事帖》以1.3亿元起拍,1.8亿元落槌,最终以2.07亿元成交,创造其个人作品拍卖纪录,《局事帖》全文共124字,称得上一字千金。


走寻作品,欢迎转载

投稿、合作:zouxun@winhe.cn


—— 热文推荐 ——

弘一法师 | 范曾 | 中国第一帮主 启功:真正的大师 | 央视著名主持 懂酒之人 多情之客 | 郭德纲干爹 | 中国相声 | 毒舌 | 周有光 | 走失的80年代 | 雾霾来了 | 鲁迅 北上广 | 北京地铁 | 圆明园被毁真相 | 万婴之母 | 京华建筑沉思录 | 郭敬明 | 梵高  | 傅雷家书 

出品人 · 施晗  |  主编 · 柴天鳞

执行主编 · 冯志亮  |  美编 · 苗雨  |  责编 ·  聂海燕


长按二维码  关注 ·「走寻」

若您喜欢此文,请

留言 点赞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