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开“极限高空运动挑战第一人”的微博,终于找到了他坠亡的根源
---1---
“极限-咏宁”的微博,永远地定格在11月8日10:45的这个长沙五一广场的高空极限挑战视频上。
在这个视频里,“极限-咏宁”做了三组动作:从楼顶爬下贴着墙壁做了两个引体向上、单臂挂楼向外做了一个眺望动作、手持自拍杆在高空徒步,脚下是空空高楼,不远处是滚滚湘江。
这是“极限-咏宁”为这个世界留下的最后一场表演,发完这个视频的两个多小时后,一段录制于11月8日下午13点17分的视频显示,他在另一起高空挑战中不幸坠落身亡。
---2---
“极限-咏宁”的微博介绍是:“国内极限高空运动挑战第一人,无任何保护的情况下完成每一个能完成动作,认真的拍好每一个挑战视频,目标:无任何保护挑战全世界高楼大厦”。
虽然我对各种极限运动并不了解,也不热衷于浏览各种视频平台,但不得不说,看了这个微博简介还是被吸引住了,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国内极限高空运动挑战第一人”、“无任何保护”两项。
但是我仍然心存疑虑,这个专业的极限运动员,为什么这身体看着是很羸弱的感觉?肌肉并不发达,尤其上肢肌肉并不发达,应该不足以支撑他所从事的这项运动。
于是深翻了一下他的微博,他的微博娓娓道出了一切。
---3---
“极限-咏宁”的微博内容并不多,从2013年8月22日注册至今一共也就7页,现存的第一条微博是2013年11月27日22:38发的,从当天的22:38到23:16连续发了7条微博,都是自己的各种剧照,有受伤的战士、注射的军医、倒立的武林人士等。
对,那时候的“极限-咏宁”还不是“极限-咏宁”,他是一名活跃在横店的群众演员,那时,他的微博名叫“吴咏宁”。
应该是并不满足于做一个普通的群众演员,很快,2013年12月5日,他的微博名变成了“武术演员吴咏宁”。
一周之后,12月12日,在参与《神雕侠侣》剧目的拍摄照片中,他的微博名又换成了“功夫演员吴咏宁”,或许是“功夫演员”比“武术演员”更好听一点?还是酬劳更高一点?但无论哪一种,应都还是群众演员,因为如果不是的话,他应该会把自己的名字拍照发在这组照片里的。
仅一天后,12月13日,微博名又换成了“演员吴咏宁”。充分表达了一个在横店跑龙套的群众演员的演员梦。
但无论是叫“吴咏宁”,还是叫“武术演员吴咏宁”、“功夫演员吴咏宁”,或者是“演员吴咏宁”,那时候咏宁的微博被关注情况基本上是这样子的:
这种寂寞大约便是当年跑龙套的周星驰式的寂寞吧。
“演员吴咏宁”的微博名用了快一年,在这一年里,“演员吴咏宁”演过八路军,演过日本兵,演过蒙古兵,演过小公公,等等各种。偶尔发点人生感慨。
从这文字表达,能看出来没怎么上过学,应该是初中或最多高中毕业。
不过奇怪的是,2014年9月9日,微博名又换成了“吴咏宁”,大约是因为有人评论他:你一个群众演员,还好意思在名字前加“演员”两个字?
那天“吴咏宁”发了这么一条特别的微博。
这个微博一反常态地有16条回复。但其实这16条回复里,有15条都是在2017年12月8日,也就是“极限-咏宁”被确认坠亡后的回复,人们都说:那时候你还胆小,多好!
是的,“国内极限高空运动挑战第一人”在三年前,还是一个见了山洞都不敢下去的胆小的人,是什么让他在短短三年内成为某种极限运动的第一人了呢?
奥不对,还不是三年,那时候他还在继续做着群众演员,做着自己的演员梦。
常常以偶像周星驰的电影台词激励自己。
2015年4月,又勇敢地把微博名改成了“演员吴咏宁”。应该是再次坚定了自己的梦想。
能后空翻,应该说还是有武术功底的,不会比王宝强差。我猜,他坚持跑龙套了这么几年,王宝强应该也是他一直想要效仿的对象吧。
然后从2015年9月到2016年9月,微博整整中断了一年,不知道是没有发,还是发了后来删除了。不过值得提的一件事是,2015年9月,在全世界享有盛誉的荒野求生专家、前英军特种兵、空手道黑带贝尔·格里尔斯,第一次来中国带领八位明星拍摄《跟着贝尔去冒险》荒野求生类电视节目,一时引起业内轰动,观者如潮。
另外一件事情是,2015年,中国的在线视频产业发生了爆发式增长,市场规模超过400亿,同比增长率达到61.2%,几大视频直播平台横空出世。
于是,2016年10月,从微薄上消失了整整一年的“演员吴咏宁”回到微博,这次他开始玩起了视频直播。
映客:
美拍:
快手:
而这条,是“演员吴咏宁”发布的最后一条关于演戏的微博。基本上,从这个时候开始,“演员吴咏宁”终止了自己当演员的梦想,转而主攻在线视频领域。
然而无论是映客、美拍、快手,“演员吴咏宁”的视频观者寥寥,无人问津。
2016年12月9日,“演员吴咏宁”发布了一条惊险度蛮高的视频,是在一个高台的边缘玩平衡车,随时都有掉下去的风险。但这条微博仍然无人理睬。
同样,这评论都是最近几天的评论。
从2016年10月到2016年12月,玩了两个来月在线视频的“演员吴咏宁”仍然是毫无起色,这种毫无起色如同他数年的群众演员生涯一样。
我猜,他是想要出奇制胜了。
于是,“演员吴咏宁”又一次从微薄上消失了,从2016年12月9日消失,直到2017年8月6日,这次回来的,不再是“演员吴咏宁”,而是即将红极一时的“极限-咏宁”。
我们不知道这八个月里“演员吴咏宁”经历了什么样的训练,让他摇身一变变成了从事高空无保护惊险动作挑战的“极限-咏宁”,第一个视频的惊险度就令人叹为观止。
当然,这个视频里还是能看到,这个楼顶的侧墙上还是有很多可应急防护的突出物的。
从8月6日至8月16日,短短十一天内,“极限-咏宁”发布了24条高空惊险动作视频,其危险程度也越来越高,“精彩”程度也越来越高。
我没有看他在别的视频平台上投放的视频,想必这二十多个集中投放的高空惊险视频为他赢得了莫大的人气,奠定了他的“圈内”地位。
于是,2017年8月25日,短短三周后,“极限-咏宁”对自己的评价和称谓从“国内极限牛人”进阶到了“国内极限挑战第一人”。
我猜,其微博简介“国内极限高空运动挑战第一人,无任何保护的情况下完成每一个能完成动作,认真的拍好每一个挑战视频,目标:无任何保护挑战全世界高楼大厦”,估计也是那一天修改的吧。
估计从这一天开始,“极限-咏宁”把自己当成了职业的高空无保护极限运动冒险家。
于是,“极限-咏宁”终于成功了,并且是莫大的成功,仅微博上的视频就以数十万乃至百万的播放次数播放,其他专业视频平台应该就更不用提了。
每一个播放背后,都有一份现实的收益。
这个苦熬了好几年事业毫无起色的群众演员,曾经以周星驰电影形象激励自己,以王宝强实际案例激励自己的年轻人,内心对成功的渴望近乎焦躁的年轻人,终于剑走偏锋地成功了。
短短几个月内,他名利双收。网络上的喝彩声赞叹声和一片崇拜声,视频直播带来的金钱收益,让他陶醉在“第一人”的光荣之中,他人生第一次做了主角,成了舞台的焦点,再也不是跑龙套的了。他怎么能不珍惜呢?他这好不容易独辟蹊径得来的成功啊。
他这好不容易独辟蹊径得来的成功,一步步把他推向了死亡的边缘。
我不相信他内心里对这种“作死”有一种由衷的热爱。
如果不是通过视频直播能带来各种隐性的显性的收益,如果不是为了提高和维持高点击量,他会冒这种险吗?
我猜不会。
理由是他所有的微博内容。
再多说一句,这个“第一人”经任何机构认证过的吗?显然没有,是自封的。坦率地讲,“国内极限高空运动挑战”这个词语都是不通的。
正是这所谓的“第一人”荣耀,以及为了维持这“第一人”的荣耀,逼死了他自己。
---4---
“极限-咏宁”的最后一次高空无保护冒险一共三个回合:第一个回合应该是测试;第二个回合是贴着墙面做了两次引体向上,然后便体力不支,要往上爬回楼顶但未成功;第三个回合便是向下坠落。
据说“极限-咏宁”是坠落在另一层楼顶,所以坠楼后并没有当场死亡,爬行数小时未能联系到外界,未能及时获救而死。
至少说明三点:1)一个人独自行动,没有同伴;2)未经物业允诺的私人行动;3)身体力量不足,尤其是上肢。
上肢力量不足从他纤细的胳膊就能确定,并且很有可能,其身体中心力量也就是腹部力量也不够。
这只是身体上的欠缺,其他方面的欠缺,包括从事高空极限运动的知识体系、专业技能等方面,估计欠缺的更多。
正是这些欠缺,导致了这位极限运动挑战者,仅仅维持了从8月6日到11月8日短短三个月的职业生涯。
---5---
我尊重任何一个职业的存在,尊重每种职业通过从业者的个人努力获得合理回报的正当性,包括风险度极高的极限运动职业。
但是我想提醒的是,请从业者能尊重每个职业的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这是你从事该职业的最基本要求。
坦率地讲,我不相信,一个从未从事过极限运动的人,一个在两年前看见山洞还胆怯的人,能够在短短几个月内突变成一个能从事高空极限运动挑战的职业化的人。
这是我写这篇文章的根源。
说到前面提到的贝尔·格里尔斯,这位站在食物链最顶端的男人,其荒野求生系列节目获得全球性的成功,靠的不只是浑身的肌肉,当然他浑身有的是肌肉;靠的也不只是一身的勇敢,当然他一身有的是勇敢;更靠的是他对他所从事的冒险领域的专业系统的知识体系、专业技能、职业智慧,看看他的自传就知道了,他受了多少系统性的训练,有多少优秀高效的团队支撑,才敢冲击那种夺人眼球的节目。
然后才可以成职业冒险家。
不然就是纯粹地送死,你凭什么仅仅几个月的仓促非专业非系统训练就能做到无任何保护的高空冒险?你是如何能如此乐观地评估自己的专业水平的?观者又何以能给这种行为以热烈的掌声?
当然要承认的是,“极限-咏宁”是有从事高空极限运动的天赋的。但是,他并没有充分尊重他所探索的职业,他并没有充分尊重他的“极限高空运动挑战”职业。
但凡找一个人陪同,建立一个最简单的团队,也不至于在坠落后无人援救,苦苦等死。
这难度不是一个从事“极限运动”的人的最基本常识吗?这丝毫不违背你“无任何保护”的规则。
当然,除非他是要去自杀。
所以,我坚定地认为这是一个心智尚不健全的年轻人,由于过于渴望成功,而葬送了自己。
是这浮躁的社会,和狂热的点赞者和叫好者们,以及各视频平台,合伙谋杀了吴永宁。
浮躁的社会教人追寻成功的捷径;视频平台为了高人气对这种明显的违规行为视频默许并鼓励;各路叫好点赞的观众更是直接推进了他在已经脱离轨道的路径上策马狂奔。
是他们,和他自己,合伙谋杀了他自己。
从此他的世界没有狂热与浮躁,回归永久的宁静。
该反省的是这个社会,社会、公众及各种新媒体平台如何能建立一种及时有效规避各种过度脱轨行为的制止机制。若能如此,也算是这条年轻生命的最后价值。
【后注】以上信息全部来自于网络公开资料,除最后一图外的所有截图均来自于“极限-咏宁”微博。本文无意冒犯死者,仅愿警醒生者,尤其是渴望成功的年轻人们,要尊重每一个专业领域,尊重每个专业领域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如果你要去从事它,就首先去尊重它,找到合理的路径,而不是狂热冒进。
你一定要努力,但千万别着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