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NA疫苗的“秘密配方”:看看美国的新冠疫苗是否安全?
这新的一波新冠疫情来势汹汹,世界上许多国家的抗疫形势再一次严峻起来,尤以美国为最。好消息是,新冠疫苗已经开发出来,甚至已经接种或将要开始接种。
目前的新冠疫苗可分为三类:灭活疫苗、腺病毒疫苗和mRNA疫苗。科技头号强国美国主要开发的或者目前成功开发的是mRNA疫苗:两个开发mRNA疫苗的美国公司包括莫德纳(Moderna)公司和与德国公司BioNTech 联合开发的辉瑞公司(Pfizer)。
前两天,一名英国老年妇女成为了世界上第一个接种由美国辉瑞公司和德国BioNTech联合开发的新冠疫苗的人。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已经在12月11日批准辉瑞疫苗的使用,估计莫德纳的mRNA疫苗也很快会被FDA批准。
mRNA疫苗是世界上第一个包含病毒遗传信息并以信使RNA的形式出现的疫苗。这自然引起不少的猜疑甚至恐慌。这段时间社交媒体上的谣言很多,最恐怖的谣言有五种:
1. mRNA疫苗中的RNA片段会被整合进从而改变我们人类的基因。估计这些人太过于相信祖宗传下来的“吃啥补啥”的谬论。
2. 微软创始人之一的比尔·盖茨(Bill Gates)在mRNA疫苗安装了跟踪微型芯片(tracking microchips)。这估计是美帝阴谋论的支持者们的想法。
3. mRNA疫苗含有萤光素酶(luciferase;萤火虫发光的化学物质)。很多人一想到在夜里发光的萤火虫,就想到了魔鬼,那mRNA疫苗不就是魔鬼吗?
4. mRNA疫苗会导致部分人面瘫。
5. mRNA疫苗中含硫柳汞(thimerosal),会造成自闭症(autism)。
脸书(Facebook)在12月3日就不得不表示,将删除所有有关mRNA疫苗虚假信息或阴谋论的帖子。人类这次灾难,也许只能指望疫苗来帮忙。前几天,纽约州政府就在讨论立法——如果不到70%(群体免疫的必要比列)的人口接种,将强制大家接种。
我的一位微信朋友就说:“如果我打mRNA疫苗的目的是为了制造刺突蛋白。那我情愿直接打现成的灭活疫苗中的刺突蛋白。我太太的护士朋友没人愿打mRNA疫苗的。奥巴马、小布什、克林顿都申明愿在镜头下打疫苗,估计都有一样的压力。”
谣言止于智者,止于信息的透明。笔者目前还没有看到莫德纳公司的mRNA疫苗的配方,但FDA 已经公开了辉瑞的“官方疫苗成分清单(“official vaccine ingredient list)”。估计莫德纳公司的mRNA疫苗的配方也差不太多,因为生物学原理是一样的。
· 有效成分:mRNA
· 血脂
(4-hydroxybutyl)azanediyl)bis(hexane-6,1-diyl)bis(ALC-3015) 一种血脂
(2- hexyldecanoate),2-[(polyethylene glycol)-2000]-N,N-ditetradecylacetamide(ALC-0159) 一种烷基乙酰胺
1,2-distearoyl-snglycero-3-phosphocholine (DPSC)一种磷酸胆碱
cholesterol胆固醇
· 盐类
potassium chloride氯化钾
monobasic potassium phosphate磷酸二氢钾
sodium chloride氯化钠
basic sodium phosphate dihydrate 碱性磷酸二氢钠
· 其他
sucrose蔗糖
估计大家对血脂、盐类和蔗糖的疑虑比较小,尽管你可能没有足够的有机化学和无机化学的知识,因为这些部分成分我们血液里本来就有。总的来说,这些成分的功能为:蔗糖保护脂质纳米颗粒(nanoparticle),纳米颗粒包裹、保护mRNA并帮助其在细胞内滑动,盐类则是缓冲液的成分,缓冲液保护整个疫苗不失活。
大家对mRNA疫苗最不放心的应该是疫苗中的mRNA。我们来看看mRNA在疫苗中的作用。
信使RNA(messanger RNA;mRNA)是一种分子,其通常的工作是在细胞周围运输遗传指令以指导蛋白质的组装(生命的过程就是蛋白质作用的过程)。想象一下,mRNA是一条带有指令的长条带。这是个相当精致的东西,这就是为什么辉瑞的疫苗在使用前必须保持在-100°华氏(-73°摄氏)左右(莫德纳的疫苗只需-20°C)。
这种新疫苗以注射方式注射到人的手臂肌肉中,含有病毒的部分RNA序列(新冠病毒是一种RNA病毒;请参考笔者之前的文章“历史上20次大瘟疫的特点、新冠肺炎与气候变化”)进入到人体。这段信使RNA便给了人体细胞指令;人体细胞接到指令后,便生产出了跟新冠病毒的大刺突蛋白(spike protein)几乎一模一样的大刺突蛋白(因为序列几乎相同)。新冠就是利用类似的大刺突蛋白结合并侵入到人体细胞中,对人体细胞进行感染的。
非常重要的是,如果没有新冠的其他部分(疫苗中只有新冠的部分RNA序列),这种刺突蛋白对人体几乎是无害的。但是你的身体仍然对此做出免疫反应。这种疫苗就是利用了这种跟新冠类似的、人体注射疫苗后自己制造的刺突蛋白,对人体细胞进行佯攻,诱导人体细胞做出免疫反应(两针疫苗后可以维持数月),等真正的新冠病毒对人体进行攻击时,人体细胞已经准备好了应对机制,从而对人体细胞进行保护。打了mRNA疫苗后,诱导人体细胞做出的免疫反应会对人体细胞产生一段时间的保护;两针疫苗后,这种免疫反应可以维持数月。希望数月之后新冠由于不能传播而消失。
这里需要科普一下:人体细胞对外来病原菌(比如新冠)的侵入,会自然产生抗体,应对外来病原菌,这就是为什么一般情况下人受到一般外来病原菌的攻击,并不生病的原因。但由于新冠“火力太强”,人体自然产生的抗体经常对付不了新冠,才会有那么多人感染新冠后生病甚至死亡。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人需要接种新冠疫苗,帮助这些人早做准备、“先发制人”,尽管会有轻微副作用。
要强调一点,辉瑞(和BioNTech)和莫德纳疫苗中mRNA序列都基于新冠的RNA序列中编码大刺突蛋白的序列,但又有所不同。据说两公司在设计mRNA疫苗时,都对新冠编码大刺突蛋白的原序列进行了细微调整,以提高性能。至于,两公司对新冠原序列进行了哪些微调,这应该属于商业机密了。
综上,从公布的辉瑞(和BioNTech)mRNA疫苗配方看,里面不包括微软的跟踪微型芯片,没有萤光素酶,也不含传统疫苗中的硫柳汞。疫苗中的有机和无机化学成份不足为患,其中的有效成分mRNA的作用是诱发人体的免疫反应。至于被媒体炒作的mRNA疫苗可能引起面瘫,FDA认为这个可能与疫苗关系不大。
关键是,在目前没有特效药的情况下,如果没有足够多的人接种新冠疫苗来形成群体免疫屏障,新冠还会掀起一波又一波的进攻,且不说全世界的经济会被新冠进一步摧毁,就连人类这个物种是否会幸存下来,都还是未知数。
我们人类自己,未必理所当然地是这个地球的主宰。了解自然,敬畏自然,与自然界中的生命和谐相处,我们还有许多东西要学。
----------
微信:gonggashan1
电邮: gonggashan@gmail.com
作者简介:植物学家,四川石棉县人,《国际植物命名法规》的《维也纳法规》和《墨尔本法规》的中文译者;兰州大学学士,中科院硕士,美因茨(Mainz)大学博士;自2006年起为世界上植物学研究前三甲之一的美国密苏里植物园研究员。其研究兴趣为维管植物的分类、进化和生物地理;洞穴植物多样性与起源演化;发表SCI论文182篇、通讯作者或第一作者论文172篇;发现和发表植物新科2个、新属8个、新属下等级58个、新种220个、新组合87个;以通讯作者或第一作者发表大型进化树30颗,是近十年来世界上最活跃、最高产的蕨类植物学家;现任或曾任国际主流期刊主编、副主编和栏目编辑;其研究被世界主流媒体报道,如法国《国家地理》、英国《卫报》、美国《耶鲁环境360》、《发现+分享》和《圣路易斯杂志》。
------------------
《植物学家的野外考察手记》内容简介
作者多年来在五大洲的20多个国家进行野外考察,探索人类未知的植物新种、植物多样性和演化。人迹罕至的热带雨林、溶洞天坑、高山峡谷,还有路边淳朴的村民小院、简陋的乡间旅馆,都留下了他和团队成员的脚步。
他用日记真实地记述了一个个植物新种的发现过程——走过泥泞的小路、穿过一人多高的草丛、蹚过湍急的河流、从几十米的峭壁上靠一根绳索攀爬、……摔伤、碰到毒蛇、被蚂蟥叮咬而血流不止、受蜱虫威胁、遭遇毒贩都是家常便饭。然而,在他们发现美丽的生境和新的物种时,一切的艰难险阻都如浮云过眼了。他也用日记真实地记述了大山中山民的真实生活,为他们的美食感叹,也思考自己可以为大山中的孩子能做些什么,在见到遭破坏的生境时更是痛心疾首。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思考,是贯穿这本书的暗线。
书中有大量真实的物种和生境的高清图片,让读者仿佛跟随作者的脚步进行了一场身临其境般的探险。博物学爱好者也无需去翻阅大量的论文,而能直接让物种发现者本人给他们细细讲解,快哉!
该书也是实用的非大众景区深度游的旅游指南,里面记述了大量的泰国、菲律宾、美国及中国西南当地旅馆、美食、文化方面的信息。
该书将于2021年春天,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出版社出版。
----------
近期原创之“美国的故事”系列(关注公众号后,可查看):
部分有关病毒的公众号文章转移到《文学城》
https://blog.wenxuecity.com/myoverview/76798/
12/05/2020:《生物亲缘学和新冠溯源:为什么世卫的“新冠溯源专家组”必辱使命?》
11/27/2020:《你绝对没想到,亚裔选票决定了美国今年的大选结果》
11/19/2020:《哈佛研究 | 疫情期间,乘飞机是否安全?》
11/14/2020:《自然》| 斯坦福科学家发现,这些地方最容易感染新冠》
11/12/2020:《第三波疫情:五张图告诉你美国的新冠疫情究竟有多严重》
11/05/2020:《拜登胜选,美国会有哪些重大外交变化?》
11/05/2020:《美国大选结果,贵州和四川的贫困孩子赢了》
10/31/2020:《选举团制度的偏差:多高的得票率才能赢得2020美国大选?》
10/29/2020:《华人参政的喜与忧:什么原因导致华人的大分裂?》
10/23/2020:《华人的名校情结:美国名校值吗?》
10/18/2020:《不管是否败选,川普今后都可能面临牢狱之灾》
2020/10/12:《如果今年民调还会跟四年前一样出现偏差,川普还会翻盘吗?》
2020/10/06:《德国小镇尼安德峡谷、尼安德特人和人类进化》
2020/10/02:《大选与金钱:看看美国的顶级富人支持川普还是拜登?》
2020/09/15:《那些年美国人吃蝙蝠引起的疾病。。。》
2020/09/13:《地球上最致命的15种生物:新冠病毒算老几?》
2020/08/16:《非洲新冠:为什么死亡率极低?》
2020/04/29:《历史上20次大瘟疫的特点、新冠肺炎与气候变化》
2020/04/26:《可怕的发现:新冠病毒耐热性究竟有多强?》
2020/01/15:《泰国印象:记植物学家的野外探险》
2020/01/09:《这里的初冬,竟然如此美丽!》
2020/01/02:《毒品走私?在美国-墨西哥交界水域,我们发现惊天秘密!》
2019/12/27:《墨西哥:乘潜艇(submarine)探索加勒比海》
2019/12/25:《闪游伯利兹:这个很少有机会了解的国度!》
2019/12/20:《洪都拉斯:罗阿坦岛(Roatán)上无所求》
2019/12/18:《加勒比海上的游轮:资本主义在此腐朽、堕落着。。。》
2019/12/16:《梦碎音乐之都——新奥尔良(New Orleans)》
2019/12/07:《游美国的“女士州”:孟菲斯令我向往》
2019/11/29:《火鸡、土耳其和感恩节:为什么“火鸡”和“土耳其”的英语都叫turkey?》
2019/11/25:《游巴布勒公园:揭秘美国密苏里“州立公园之父”》
2019/11/22:《这个公园,世上唯一:半小时内近距离观赏成群的野牛、麋鹿。。。》
2019/11/19:《密苏里的少林传奇:记麒师傅武馆和刘隼艺校庆典》
2019/11/14:《美国也有“盲人摸象”?游密苏里的大象石公园》
2019/11/11:《密苏里的九寨沟:游姜森峡谷(Johnson's Shut-Ins)》
2019/11/09:《深秋100景:这里的秋色算不算世界上最美?》
2019/11/07:《“救命树”的故事:重游密苏里的泡菜泉公园》
2019/11/03:《赏红叶,救美人:去森林公园赏秋路上的奇遇》
2019/10/28:《嗨在金秋:记圣村的K歌耙蹄》
2019/10/22:《“细嗅蔷薇”:寻找沼泽蔷薇,见识美国农村》
2019/10/11:《到密苏里欧沙克Ozark,寻找恩额曼瓶尔小草》
2019/10/05:《《彝族舞曲》的故事》
2019/09/30:《在圣村参观“蒋未未”的艺术展》
2019/09/23:《参观伊利诺伊州一所社区大学,让我震惊不已。。。》
2019/09/09:《圣村“巴蜀同乡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