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累计感染破8万:上海有多少负面,就有多少被选择性忽略的真相

我是王耳朵 王耳朵先生 2024-04-12

点击👆王耳朵先生👇关注我,加★星标★


 


01
 
 
上海人最近心里苦得很。
 
前天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13086例,昨天这个数据,升到了16766。
 
截至4月5号24时,上海尚在医学观察中的无症状感染者,已经破了8万。


处在高位的新增闹得人心惶惶,不断飙上热搜的负面新闻,又把这座城市推向舆论场。
 
上海东方医院护士去世;
 
浦东一哮喘老人因120拒绝救援而病亡;
 
网传婴幼儿被单独隔离……
 
众人愤怒,说上海防疫真拉跨,说医生冷漠没人性……
 
曾经被全国盛赞的“精准防疫”,如今成了人人嘲讽上海的笑料。
 
被视为良心医生的张文宏,微博评论区也已经没眼看了。
 
他们讽刺“上海一系列的操作堪称魔幻”,挖苦“上海真是一个奇葩的城市,丢脸丢大了”,甚至诅咒“上海真招人厌,希望它炸得更严重点。”
 
好像一夕之间,这座城市和这里生活的人,都成了罪大恶极之辈。
 
 
可这些事情,还真不能就如此盖棺定论。
 
中国人有句话,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我们不能用小概率事件,去抹杀上海全部的付出和成绩。
 
先别着急反驳。
 
打个比方,手机收到十条疫情新闻。
 
其中九条皆是报告防疫工作如何有序进展的,只有一条关于防疫不当。
 
绝大多数人不会去关注前者,反而会第一时间点进后者,看看“又是哪个地方/哪个人出了什么幺蛾子。”
 
因为三年的疫情,已经让我们大脑对常态化新闻麻木了。
 
只有强烈刺激观感、刺激情绪的这些小概率事件,才能瞬间抓住眼球。
 
而越是猎奇罕见、越是触目惊心的极端个例,发酵得越快,也越浓烈。
 
于是,小概率事件被瞬间放大,那些常态的温暖,因为太过寻常,反而被选择性忽略。
 
换句话说,其实我们是被放大后的负面舆情冲昏了。
 
这才是最残酷又无奈的一面。
 
那些冲在一线,负重前行的志愿者,那些忙得脚不沾地的医生护士,那些日日夜夜坚守在岗的工作人员。
 
这些为疫情付出最多的人,现在背负着沉重的十字架。
 
而极端个例之外的绝大部分日常,明明在彰显:
 
上海不是冷漠的,这座城里生活的人,不是不讲人情味的。
 




02

 
这几天,有一篇文章在朋友圈流传,来自@外滩TheBund的《我一个人,在便利店住了23天》。

讲的是一个叫李娜的安徽姑娘,她也是闵行一家便利店的店长。
 
她的小区,在3月9号就封了。
 
原本,她是可以回家的,陪在孩子爱人身边,度过这次难关。
 
但想到关闭店门之后,周围的五个小区就失去了物资来源,她决定留下守店。
 
独自留在店里的她,面对的是从前3倍的工作量,每天至少要为300人配送物资。
 
她不会骑车,每一单都是步行送上门。
 
疫情前店里3个人,24小时营业。
 
现在只有她一个人连轴转,却依然保证20个小时的营业时间。
 
有时候晚上没有多少客人,可以闭店休息,李娜却坚持守夜。
 
她说,这时候出现的顾客一定都是有紧急需求的,比如刚下班的大白,物流司机,志愿者……他们白天很辛苦,只有在夜里才能买点吃的。
 
“从3月9号到3月31号,她在没有床、没有淋浴的店里住了整整23天。”
 
直到浦西全面封控,她才被顾客“求着”回家。
 
李娜说,“这20多天,我遇到的绝大多数都是暖心的事。我很幸运,身边每一个人都那么善良。”
 
她不知道, 是她的善良,激发了善良。

 


03
 
 
流量和点击率会放大负面新闻,把更多温暖的新闻淹没。
 
微博博主@脊梁in上海SH,发过一个姑娘的投稿。
 
姑娘家住虹口,父亲独居在青浦。
 
她父亲年纪大了,听力严重障碍,手脚都有疾病,没办法做菜。
 
平时她都是自己在家做好,再给父亲送过去。
 
但因为疫情隔离,她已经有一周没给父亲送饭了,老人已经困难到在家干吃米饭。
 
她想送点烧好的饭菜过去,可配送费加价到100块钱,都没人接单。
 
 
情急之下,她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求助前一天给她家送菜的“叮咚小哥”。
 
没想到小哥听后二话不说,答应她去给老人送饭。
 
虹口到青浦的距离近30公里,骑电瓶车要近2个小时。
 
骑一半路程时,电瓶车没电了,他不得不绕路找地方换电,车程翻了倍。
 
跨城区送餐,时不时还要停下来配合检查通行证和核酸报告。
 
最后几公里遇上道路封控,车进不去,他只能拎着两大包食物,徒步走到老人住的小区。
 
小哥7点15分出发,到青浦的时候,已经11点半了。
 
因为老人听障问题,没办法接电话。
 
小哥又联系居委会,两头忙活了半个小时,直到12点,才成功将食物转交到老人手上。
 

家属安心了,小哥还要推着没电的车,返回虹口。
 
最后,他半夜2点多才到达住处,累得倒头就睡着了。
 
姑娘给小哥转了双倍的报酬,小哥却怎么都不肯收下,只好无奈给他冲了话费。
 
媒体找到这位叫“余中”的小哥时,他觉得“没啥大不了的”。
 
“每个在送货的小哥都是想把菜送到需要的人手里,特别是这个时候我还能在外面跑。
 
人心都是肉长的,我应该去做这件事。”
 

 

04
 
 
稀疏平常的温暖,总是更容易被人忽略。
 
就像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
 
舆论让你看见一个被120拒绝的老人不幸离世了,但还有更多人们被救助的信息,淹没在信息洪流里。
 
前两天闵行区,一位阿姨独自拎着大包小包,要去医院。
 
她66岁,和癌症抗争了6年。

地铁停运,她要走几公里的路,可身体根本不足以支撑她步行到医院。
 
两位民警巡查路过,见阿姨独自站在空无一人的街道上,便下车了解情况。
 
看见民警的阿姨突然情绪崩溃,掀起自己的假发大哭:

“我走不动了,我是要去化疗的人。” 

民警核查完阿姨的核酸报告,马上开着警车送她去了医院。
 

不止这位阿姨。
 
微博超话里上海的求助帖子,也都有回应。
 
一个女孩哭诉自己的父亲本应该每周做3次血透,但因小区封闭管理,已经4天没做血透,情况非常危急。
 
求助发出去半小时,工作人员就联系到了女孩。
 
她的父亲在当天就做上了血透,并且社区和卫健委还就此设置了专门的就诊点。
 
他们组织、摸排并通知了该区所有血透病人,确保他们都能第一时间就医。
 
上海的其他区,也纷纷效仿开展了工作。
 

还有一社区的工作人员,为刚出院不会使用胰岛素针的老人现场视频连接医生,通过视频指导老人注射。
 
图源:上海松江发布
 
这才是上海的常态。
 
确实,这次上海有做得不好的地方。
 
但这些之外,是更多勤勤恳恳的基层,热心尽职的志愿者,没日没夜苦熬的医护。
 
说句粗话。
 
上海将近3000万人口,常驻人口达到2500万,不出些傻x是不可能的。
 
而在网络上,傻x的行为会无限放大。
 
不止上海,全国每个城市都会有这样的人。
 
但他们代表不了任何一座城市,更代表不了上海。
 

 

05
 
 
一张白纸上有一些醒目的黑点,你不能因此说这张纸是黑的。
 
不管是上海人还是在沪生活的人。
 
小孩子被隔离,方舱里的大白围成圈,给过生日的小朋友唱生日歌。
 

浦西还没封的时候,有人下楼买早餐,发现店家说。
 
“今天我们的包子,只送不卖啦。”
 

一位本地大爷,坐在楼道里等着一个个租客,给他们发200块钱的补贴。
 
他说,疫情无情人有情,缓解孩子们的压力。
 

还有一位租客因疫情隔离在家。
 
房东得知租客店面一直没有营业,便主动找到租客,退还了他未营业期间的9000块钱房租。
 
他说,都是外地来上海的,都不容易。
 

一位援沪大白发朋友圈为自己庆生,配图是一根牙签插在玉米上。
 
因工作加到大白微信的上海民警看到后,便送来提拉米苏、榴莲千层来为大白庆生。
 
他说,人家能来我们这里帮忙,很感动,应该感恩。
 

一位沪漂姑娘,因楼栋封锁没来得及囤物资。
 
左右邻居知道后,在大家都缺物资的情况下,自发组织起来给她们这些租户送蔬菜、鸡蛋、肉类、水果、面条和油等。
 
她说,这才是上海的温度,而不是网上各种负面新闻。
 

有女孩因核酸检测呈阳性进不来小区,被困在凉亭里。
 
看着被困的女孩,邻居们不仅帮她联系120、110来接,还有人怕她在倒春寒的夜里冷,便送去一床被子给她保暖。
 
并告诉她,“你晚上不要害怕,我这个房间的灯一直开着。”
 

一居委会,发物资时优先外地人。
 
因为本地人相对来说情况好一点,援沪的外地同胞离家千里,更加辛苦。
 
他们喊着喇叭:“本地的可以不吃,外地的兄弟一定要优先安排!”
 

夜里轮流值班的大白,休息时只能睡在冰冷的水泥地上。
 
楼上被隔离的哥们看了实在心疼,喊话:
 
“我把车门打开,在我车上睡吧!就旁边那辆,躺地上不行的啊!”
 

安徽省宿州市萧县的医生,去到上海宝山区顾山镇进行抗疫工作。
 
结束之后,全小区居民自发在楼上喊话对他们表示感谢。
 
一声声“谢谢”,让人热泪盈眶。
 

 

06
 
 
写到这里,恰巧看到武汉金银潭医院的护士长程芳的采访。
 
她说,一提到上海,别人想到的可能是外滩,我想到的却是医疗队。
 
上海援鄂医疗队是第一批进驻金银潭的医疗队。
 
如今她来沪援助,像是一场双向奔赴。
 
“在上海待多久,我没问过,我的家人也没问过。
 
我想,当时上海医疗队去武汉的时候,他们也不知道。”
 
所以你看,这座城市的温暖和爱,从不曾消失。
 
 
如今上海依然深陷争议和批评。
 
可还是那句话,不可因为一叶障目,就真的不见泰山。
 
前些天我还写了篇文章,说咱中国家庭,平常玩归玩闹归闹,有事了兄弟们是真的一起扛。
 
我们骨子里的“义”和“勇”,不会让我们对生病的兄弟姐妹,袖手旁观。
 
只是这个家庭太大,遇到大事难免有疏漏,尽善尽美是我们的追求,但却不应该成为否定大家庭和善团结的借口。
 
时已四月,上海有爱,一定会迎来生机盎然的四月天。
 
 
资料来源:
外滩TheBund:我一个人,在上海便利店住了23天
上观新闻:在网上求助的那些上海市民,最后都得到救助了吗?最新调查→
微博博主:@脊梁in上海SH,@胜利主义章北海
 
 
-END-

大家好,我是王耳朵,上不知天文,下不知地理,中间略懂点人生歪理。关注【王耳朵先生】(ID:huangezishiba),一个路见不平,就忍不住一声吼的中年boy。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