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湘三农论坛2010•邵阳》
目 录
专稿
张晓山 城乡统筹发展:利益格局的调整
宋洪远 新形势下,农业农村发展的新动向
城乡一体化
蔡继明 程世勇 中国的城市化:从空间到人口
宋亚平 武汉城市圈与湖北城镇化
吴晓轮 对农业发展银行支持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思考
郭晓鸣 统筹城乡发展:问题与建议
舒平 统筹城乡发展 共享美好生活
贺雪峰 中国城市化之忧
党国英 高度城镇化基础上实现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
李昌平 “中国拐点”及其战略意义
陈俊峰 宋雨洁 城乡一体化现状与发展路径研究李远行
陈成文 陈晓菁 从社会结构转换看促进城乡社会发展一体化
李燕凌 熊春林 公共消费结构合理吗?
王兴骥 西部民族地区城乡协调发展进程
刘定青 在加速农地流转中推进城乡一体化
陈潭 迈向城乡一体化时代
吴理财 王德工 统筹城乡与县域治理创新
熊万胜 发达地区农村社会发展中的主要矛盾
阳信生 城乡一体化背景下农村基层组织创新
刘先江 张润泽 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方式、条件与目标模式探讨
张英洪 破除双重二元结构:城乡一体化的根本
周飞鹏 大力加快城镇建设,努力推进城乡一体化
唐耀辉 戴诗平 新型城镇化:城乡统筹的历史和逻辑起点
陈国生 陆利军 陈晓亮 关于城乡一体化的评估体系探讨
汪金敖 邓秀华 肖欣 城乡一体化背景下新生代农民工问题及市民化路径研究
柏春林 双重城区论及村镇行政设置
刘崇顺 城市化背景下城郊新农村建设的困局
彭大鹏 构建良性的“进入—退出”机制是统筹城乡发展的核心
扶国 立足“两型社会”建设,大力推进城乡规划一体化
侯清海 以工促农,以城带乡,促进城乡一体化实现
罗卫华 论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
邹国浩 实施“以企带村、以工促农”,推进城乡一体化
刘涛 陈巧云 新时期城镇化建设的机遇、挑战与模式选择
周平海 公共文化服务与城乡一体化
周肖文 城乡统筹与“大汉模式”
李瑜 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就业的困境与对策
新农村建设
赵树凯 赵晨 农民工培训的绩效挑战
张占斌 “十二五”时期省直管县体制改革研究
蒋建农 创建文明村镇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
吴孔凡 创新县乡财政管理体制 增强县域经济活力与实力
吕绍清 农村留守妇女经济活动参与状况探析
廖进中 破解“三农”问题的新视角
王习明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乡村治理走向及定位
高平 城乡一体化与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研究
张宜红 壮大县域经济 实现城乡统筹李志萌
陈晓春 黄冕 县域发展低碳经济研究
张智勇 关于统筹城乡客运协调发展的若干思考
傅光明 论国民收入分配改革与增加农民收入
禹志加 交通网络化助推城乡一体化
翟孝秋 农业机械化是农村土地流转的重要支撑
盛雄雄 湖南省常德市开展农民教育培训的调查与思考
徐文军 烟叶专业合作社的建设模式和意义探讨
潘锋利 用科学发展认识和筹划农民教育培训事业
周批改 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导的多元化农民培训筹资方式
宋圭武 发展呼唤新重农主义
蒋金云 将人大职能转化为新农村建设动力
曾秦伟 邵阳新农村建设连片示范的实践与思考
侯明星 衡阳市新农村建设体制机制的思考
唐尧舜 关于麻阳农村土地流转的调查与思考
陈禄青 张兴财等 发挥农村专业技术协会作用,加快广西新农村建设
唐善清 唐光文 永州深化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问题
董景山 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股份合作改革及评价
刘峰 农民工社会保障调查研究
常伟 论新农村建设中的整村推进模式
肖建华 新农村建设中农民平等环境权的缺失及救济
宋安平 湖南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研究报告
丁胜洪 杨瑜娴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实现城乡一体化的重要产业组织基础
吴易雄 农民工返乡创业培训成效分析
向常水 农村慈善事业:提高农村社会保障水平的重要途径
刘文洁 新农村建设视阈下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浅论
李增名 彭中华 荷叶镇土地流转情况调研报告
贾建友 小农经济整合路径与模式的调查
刘老石 真假合作社:是合作社的真假还是我们评价标准的真假?
邱浩宇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金融支持对策探析刘建荣
汪秀芬 抓新农村建设 促城乡一体化发展
谭晓东 田雨露 白秀英 新农村建设与小城镇发展战略思考
陈正权 先“转”思想后“转”土地
方忠敬 王国友 论城乡一体化与农村土地流转
邢成举 没有底线的上访政治与农田水利困境
黎长贵 当前农村存在的几个突出问题
张吉星 农民集中居住的问题探讨
李珊珊 城乡一体化背景下的农村文化建设
张群峰 新农村该如何满足“新农民”的需要
现代农业
朱有志 肖卫 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有效实现形式创新
胡正扬 关于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几点思考
唐苗生 油茶产业大有可为
肖彬 关于我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调查与思考
李万千 坚持科学发展,推进“二次创业”
刘泽友 立足自身优势 发展“四个农业”
陈文胜 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现实路径
向国成 邓明君 推进湖南低碳农业发展的农产品碳标签制度研究框架
赵俊臣 范丽 云南农户家庭种植甘蔗是怎样实现规模经营的
贺丽君 转变发展方式 推动现代农业发展
李俊湘 关于加快发展永州现代农业的调查与思考
李光盛 着力推进“三转” 加快农村经济发展
林彰龙 整合强农惠农资金 推进现代农业发展
李刚华 永州烟区开展现代烟草农业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徐庆国 刘红梅 黄丰 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应用的现状及对策
谢瑾岚 现代农业: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根本着力点
谢富淼 丘陵山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途径与基本思路
何传新 发展农业产业化:推动城乡一体化的现实选择
黄梦其 发展现代农业要转变的几种观念
许振起 从永兴冰糖橙看新兴农产品产业化发展王诗友
屈振辉 论以低碳为导向的我国农业立法策略
吴建文等 论解放思想与生态立县徐焱明
邱小平 永州宁远县烟叶综合性服务合作社的调查与思考
吴有丽 湖南省吉首市农业产业化工作调查报告
罗光科 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与农业现代化建设
程龙 县域经济如何转方式调结构
袁勇 谨防现代农业陷入三大误区
农村金融
项继权 操家齐 中国农村金融需求及供给现状
陈奇 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农村金融服务
徐光辉 贾绍林 刘颖 农村金融市场成长机制建设的路径依赖
李典辉 李秋菊 湖南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发展现状及政策建议
唐善清 村镇银行发展状况的调查与思考李友生
谭同学 广东省F市农村与农业保险调查报告
谌立平 现代农业龙头企业信用评级体系的构建
宁跃辉 武冈市整合涉农资金集约建设新农村示范片的调查
周玉荣 农信社:新农村建设中的金融主力军
欧永生 基于供应链金融理论的农村信贷创新
张君生 创新建立县域金融多元投入“三农”机制的思考
杨华平 赵旎 农村信贷服务创新的现状、障碍及建议
第三届湖湘三农论坛优秀论文参选目录
后记
序 言
很高兴看到《湖湘三农论坛2 0 1 0·邵阳》出版了,这是第三届“湖湘三农论坛”的一项重要成果.也是值得一读的关于“三农”理论与实践研究的著作。
“湖湘三农论坛”是由湖南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会发起,会同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湖南省人民政府农村工作办公室、湖南省社会科学院、湖南省广播电视局、湖南日报报业集团等单位主办的每年一届的“三农”学术研讨会,也是当前为数不多的全国性的“三农”学术盛会,旨在为总结新农村建设新经验、宣传新农村建设新成就,研讨新农村建设新问题、探索新农村建设新路子提供多层次多方面交流对话的平台。2 0 0 8年由长沙市人民政府承办,在长沙举办了首届“湖湘三农论坛”,2 0 0 9年由常德市人民政府承办,在常德举办了第二届湖湘三农论坛”,两届论坛均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影响。并初步形成了一个多层次、多方面参与的格局。第三届论坛在邵阳举行,得到了邵阳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论坛主办单位增加到了1 6家,比前两届都多,来自国家部委、科研院所、高等学府、地方基层的2 0 0多名代表共聚邵阳,探讨理论,交流经验,产生了新的积极的影响。
第三届“湖湘三农论坛”的主题是“新农村建设与城乡一体化发展”。这一主题比较切合时宜,是贯彻落实2 0 1 0年中央一号文件,应对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的需受。众所周知,农民增收是“三农”问题的核心,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出发点和归宿。新世纪以来,我国农村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如何建立增加农民收入的长效机制,至今仍然是社会各界讨论的热点,也仍然是政策选择的难点。第三届论坛按照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要求,在更宽的领域、更高的层面,以更广的视野来探讨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分配格局、农民的发展机会和国民待遇、农业的支持保护体系和公共财政投入、城乡二元结构体制和社会保障体系等问题,以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来破解农民增收难题,建立起促进农民收入增长的长效机制。
中国的“三农”问题,其实质就是城乡二元结构造成的城乡差别和工农差别问题,是城乡、工农发展不平等的问题。党中央把“三农”工作列为党和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连续7年来,下发了七个“一号文件”,说到底就是为了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适应科学发展的新要求。十七大报告指出:“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2 0 1 0年中央一号文件把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进程作为农业农村发展的战略任务。十七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统筹城乡发展,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建设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因此,走城乡一体化发展道路,已经成为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农村全面进步乃至推动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但向何处发力和怎样发力需要全方位探索。第三届“湖湘三农论”以加快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为着力点,探讨推动'资源要素流向农业农村,促进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协调发展的理论与实践,旨在为城乡一体化发展探索实践路径,为促进农业现代化的顺利实现提供一个前进的路线图。湖南是农业大省,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推进“一化三基”战略的有力带动下,湖南农业农村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即使在2 0 0 9年这样的严峻形势下,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仍实现了8.8%的增长。但与工业化、城市化取得的显著成就相比,农业农村发展仍然比较缓慢,农业资金短缺、经营方式粗放、农产品比较效益较低、农村优质人力资源不足、小城镇建设滞后等问题仍然突出.迫切需要在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中寻求解决途径。
城乡一体化是我国现代化和城市化发展的一个新阶段,它的核心是把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谋划,通过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促进城乡在规划建设、产业发展、市场信息、政策措施、生态环境保护、社会事业发展等诸多方面的一体化发展,改变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使整个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因此,城乡一体化是一项重大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不仅要更新思想观念,也要创新政策措施;不仅要转变发展方式,也要调整利益关系;不仅要创新体制和机制,也要改进领导方式和工作方法。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
我国当前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新的发展阶段,进入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历史新时期,党中央不失时机地作出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进程这一重大战略决策,并通过转变发展方式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的调整,为新农村建设和城乡一体化发展提供了坚强保障。湖南正处于城乡分割向城乡交融的发展阶段,在经济发展已经进入“快车道”的今天,对于推进城乡一体化更有着难得的机遇。如何抓住机遇,乘势而上,科学发展,既需要自身的实践探索,也需要借鉴全国各地的经验,还需要与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与买践工作者共同商讨和研究。对此,第三届“湖湘三农论坛”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交流平台。进一步总结和提炼论坛取得的成果,是非常有价值的,对于推进“三农”理论发展有重要作用,也一定能够为党委、政府提供新的有价值的理论成果。
历史进入新时期,为我们提出了新要求:时代有了新发展,农村正在产生新的期待。让我们齐心协力,紧跟时代的步伐,肩负起时代的重任,为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而共同努力!愿城乡一体化不仅在三湘大地开理论之花,而且结实践之果!
黄建国
后 记
云带钟声穿林去,月移塔影过江来。水府庙前,双江汇流;资江南北,两塔并峙;江流蜿转,四桥飞虹;近水遥山,绿意葱笼。第三届湖湘三农论坛子20 1 0年1 0月25至26日,在历史悠久、人文浓郁、秀丽天成的邵阳隆重举行,论坛开幕武由湖南省十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省新农村建设促进会会长庞道沐主持,中共湖南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第三届湖湘三农论坛组委会主任)黄建国致辞,中共邵阳市市委书记童名谦致欢迎词,邵阳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李万千作邵阳市新农村建设情况介绍,中共湖南省委农村工作部副部长王桂云宣读了湖湘三农论坛优秀论文表彰决定。湖南省社科院院长朱有志主持了主题报告会,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张晓山,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宋洪远作主题报告。论坛从1 0月24日晚开始,举行了两场主论坛和6场分论坛,来自国家部委、科研院所、高等学府、地方基层的200多名代表。对城乡一体化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广泛的学术探讨,气氛活跃,成果丰富。这对于湖南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将具有重要意义,对全国新农村建设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湖湘三农论坛是湖南省新农村建设促进会的常设论坛。它以“心忧天下、敢为人先、经世致用”的湖湘文化为底蕴,秉承“汇集三湘英才、凝聚八方力量、促进农村发展”原则,为全国农村研究提供交流平台、打造探讨阵地、开辟展示窗口。第三届湖湘三农论坛以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为指导,遵循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关于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统筹城乡发展的精神,就农村金融发展、农业现代化、农村基础设施、土地流转、农村社会和谐、农民教育、农业科技服务、两型农业建设等问题。围绕“新农村建设与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主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与会者认为:
一、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是解决城乡二元体制、缩小城乡差别、实现统筹城乡一体化的必由之路。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逻辑来看,农村和城市是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农村发展离不开城市的辐射和带动,城市发展也离不开农村的促进和支持。因此,必须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充分发挥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和农村对城市的促进作用,才能实现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
二、新型城镇化是未来发展的大趋势,解决“三农”问题要走出农村、减少农民,城市化不仅涉及空间的扩展,更在于人口的增加。因此,加快城市化进程的重点应该从过去的空间转移向人口转移转变,要深入到乡村社会的经验逻辑中,通过经验的比较分析及时发现问题,防止诸如被城镇化、侵蚀基本农田、损害农民利益等不良问题的出现。同时要寻找不同地区城镇化的动力,探索出适合不同区域农村发展的多元城镇化道路,让城镇化成为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的主导力量。
三、城乡一体化要防止大规模的造城运动。随着城市空间的扩张.大量的农用地必然被转为建设用地,产生人地矛盾。因此,城市化过程中不仅要防止城市土地的粗放利用,更要防止地方政府在城市化道路选择上的激进情绪,以免引发大规模的造城运动。中央应旗帜鲜明地制止当前某些地方政府激进的城市化举措.采取稳健而更加安全的城市化战略。
四、城乡一体化进程中要高度关注失地农民利益。失地农民由于工业发展、小城镇建设或基于城市建设的需要,耕地被征用而失去土地,但仍保持着农民身份,尚未真正转为城镇居民。由于当前的社会保障体系尚不完善,就业环境尚不成熟,农民一旦失去土地就等于失去了生活的来源和保障,极有可能会沦为“种地无田、就业无岗、社保无份、收入无路”的“四无”人员。这样会偏离城乡一体化的目的,影响社会经济发展与国家和谐稳定。
五、城乡一体化的实现有六大着力点。一是城乡统一市场的基本建立,特别是统一要素市场的建立:二是城乡居民收入基本一致,农民收入甚至超过全国平均水平;三是城乡居民公共服务水平基本一致,特别是社会保障的城乡差异完全消除;四是农业高度发达,农业GDP比重下降到5%以下,全国恩格尔系数平均降到1 5%左右,专业农户成为农村的主体居民;五是城市化率达到7 0%以上。
六、加快我国城乡一体化进程,既需要政府动用财政资源为进城务工农民的提供住房保障、社会保障和基本医疗保障,又需要政府拆除阻碍农民进城落户的制度藩篱,深化包括土地制度、户籍制度、就业制度在内的各项改革,为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提供必要的制度保障。同时,城乡一体化要建立和完善城乡互动的双赢体制机制,要充分尊重农民意愿。保障农民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主体地位。
七、城乡一体化建设要强化“包容性增长”理念。要在城乡教育、医疗、住房保障等方面给农民平等的机会,保证农民都有参与经济发展的平等机会。为此,必须从根本上改变对地方政府的政绩考核方式,即去“GD P主义”化,使地方政府在关注地方经济发展的同时,能更多、更好地关注如何让百姓均衡分享经济发展成果,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城乡社会发展的公平正义。
第三届湖湘三农论坛于201 0年5月3 1日在长沙召开新闻发布会,面向全国征文,在本书即将出版之际,在此对支持和关心湖湘三农论坛的各界领导和朋友们、对本书的作者们表示衷心的感谢!感谢邵阳市人民政府、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湖南省人民政府农村工作办公室、湖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湖南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湖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湖南省交通运输厅、湖南省社会科学院、湖南日报报业集团、湖南省广播电影电视局、湖南广播电视台、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湖南省分行、湖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湖南大学、湖南农业大学论坛等主办单位,以及邵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邵阳市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邵阳市人民政府农村工作办公室、湖南省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湖南乐为新技术实业有限公司等承办单位的通力合作,使论坛得以成功举办;感谢长沙市烟草专卖局(公司)、邵阳大汉置业有限公司、湖南省茶业有限公司、邵东县人民政府、湖南天之衡酒业有限公司、中商集团浏阳河酒业有限公司、湘林集团人造板有限公司、湖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邵阳办事处的大力支持,使论坛得以顺利进行;感谢湖南人民出版社的大力支持和责任编辑刘德华的辛勤工作;感谢刘亚平对全书的专业编辑;感谢湖南省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王文强副所长和陆福兴副研究员,湖南省新农村促进会秘书处王慧敏、蔡琳琳、张吉星为本书付出的辛劳,使本书得以顺利出版;在此再次致以最衷心的感谢!湖南省社会科学院
陈文胜
201 1年1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