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张学良:将小尺度、精准化的区域发展规划做为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突破口

CREF50 中国区域经济50人论坛 2022-05-17

编者按


2018年4月1日,中国区域经济50人论坛·2018年年会在北京召开,本次年会主题是“新时代的国家与区域发展”。以下是论坛成员张学良的发言实录,发言全文已经本人审定。


上海财经大学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副院长 张学良

十九大报告将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明确了中国区域协调发展的路线图。中国东、中、西、东北“四大板块”区域发展继续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三大战略”取得积极成效。与此同时,各类国家级城市群发展规划也基本编制完成,正按规划全面推进,这些都为进一步在分类指导下做好小尺度、更精准的区域规划奠定了基础。


中国幅员辽阔,不同区域的特点明显,这需要我们积极总结在更小尺度上城市与区域发展的地方重大实践,做好小尺度、跨区域、可示范、相对精准的区域发展规划,推动四大板块、三大战略实施的深化细化实化,在更小尺度的地理空间上做好分类指导。举个例子,过去几十年来中国经历了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从总体上看人口是从农村流向城市,但流向的结构与方向有很大差异。我们最近运用两次人口普查权威数据做的一项研究表明,在进入观察样本的287个地级市中,2000年到2010年间人口持续下降的城市有82个,占到了总城市样本的30%,在2871个县市区中,有997个城市人口在下降,占比达到了37.16%。这些人口收缩城市又分不同类型,每一类收缩城市的情况又有很大差异。这个研究表明我们需要做好人口减少背景的“精明”城市规划,同时,小尺度的规划需因地制宜,城市与区域发展战略不能一刀切、齐步走。


小尺度的空间发展与规划在国内已经有很多很好的实践,需要我们进行系统总结。在京津冀城市群,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雄安新区,雄安新区先行开发起步区面积约100平方公里,中期发展区面积约200平方公里,远期控制区面积约2000平方公里,新区成立一年以一来成绩显著。在珠三角城市群,有深汕特别合作区这样比较彻底的“飞地”模式,深汕特别合作区坐高铁到深圳有一个半小时路程,在地理上与行政管辖上一直属于汕尾市海丰县,现是已成为深圳的一个特区,总面积468平方公里。在长三角城市群,以上海为中心的周边区域,出现了“大树底下好乘凉”、“大树底下好长草”的毗邻区发展模式,上海与周边地区融为一体、协同发展。上海总面积6000多平方公里,2017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了3万亿元,以上海为中心,与平湖、嘉善、启东、海门、昆山、太仓、吴江等县市区一起构成的上海大都市区总面积1.2万平方公里,总人口3000万,2017年地区生产总值4万亿元,占全国的5%,如果是以上海为中心,与苏州、无锡、南通、宁波、嘉兴、舟山形成的上海都市圈总面积为3万平方公里,总人口近5000万,国内生产总值8万亿元,占全国10%。可以说在中国最成熟的三大城市群内,都出现了小尺度、相对精准的空间发展实践与规划探索,为区域协调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我来自长三角城市群,可以对大都市区、都市圈发展多讲几句,我认为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的大都市区/圈建设是中国区域协调发展的当务之急,都市区/圈发展模式可复制、可推广、可辐射。大都市区/圈在全球范围内更具普适意义,在长三角、珠三角等城市群已现端倪,是城市群建设不可逾越的阶段,也是突破行政壁垒、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突破口,有利于通过市场的手段进行资源空间配置。中国进入到区域协调发展的新时代,国家可以加快研究与推进小尺度、跨区域、可示范、相对精准的大都市区发展规划。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