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池氏名人:得道成仙的“池王爷”

2017-05-03 池氏网chiw.org 池氏网


简介


 池王爷:据传姓池名然,又名德诚,字逢春。明朝南京人氏,文武双全,文中举人,武中进士(万历三年1575年)。


        池府開基祖廟——馬巷元威殿,又名元威堂,俗稱"池王宮"。 明萬歷年間始建于馬巷五谷市榕樹下;明天啟二年(公元1622年)遷至現址;清乾隆29年(公元1764年)重修;民國四年(1915年)里人倡修,縣佐陳錫箴撰文鐫碑;1982年居民募修。自明迄今,元威殿威靈顯赫,香火鼎盛,名聞遐邇,分爐甚多,主要分布在閩南十三縣市(包括金門)、臺灣、以及新、馬、泰、菲等地達1000餘座。


池王爷的传说


       厦门市翔安区马巷街上的元威殿,别名元威堂,俗称“池王宫”,是座主祀池王爷的庙宇。据民间相传,池王爷姓池名然,又名德诚,字逢春,南京人。明万历年间中文举人,翌年又中武进士,时有文举人武进士之美誉。性狷介有骨气,素怀济世抚危报国安邦之志。万历年间某日,奉旨调任福建漳州府台,途经今翔安地界小盈岭时,邂逅二个玄衣人。他从交谈中获悉,这二人乃天使,奉玉皇旨意欲往漳郡撒播瘟药,流布瘟疫,裁减人口。池然一听遂设计骗取了瘟药吞服,以绝后患。天使见此也可奈何,只好收回天廷,如实禀报。之后,池然继续带着随从匆赶路。及至马家巷地面,毒性发作,脸色遽然变黑。他自己意识到大限已到,立马歇于附近一巨榕之下盘足升天。


     玉皇感念他宽厚仁慈,爱民如子之精神,赦封“代天巡狩总制总巡王”,晋爵王爷,派往马巷为神。当地乡绅据此雕塑神像,建庙祀之。后其灵应事迹甚多,一直受到附近地区民间广为崇拜。


“池王宫”


       翔安区马巷镇有座元威殿,又名元威堂,俗称池王宫。明万历年间(1575-1619年)始建于马巷五谷市榕树下,天启间(1621-1627年)迁建现址。清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重修,民国四年(1915年)里人倡修,期年竣工。1982年乡民再次募修。1991年被列为厦门市民间信仰对外开放点和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被公布为厦门市第一批涉台文物古迹。


  “池王宫”坐西向东,呈二进布局,占地面各107.6平方米。前殿左奉祀韩府娘娘主孕妇顺产之神,右侧奉祀马使爷。后殿敬奉池王爷,灵前有黑白二将军(主判断是非之神),左次间奉祀注生娘娘(系生育保护神),右次间奉祀境主公(系本境守护神)。
  前后殿之间有拜亭,两侧是天井,俗称“龙虎井”。光绪六年元威殿重修之时,马巷厅翔凤里炉前会商人魏盈芳、魏福茂兄弟在广东祥利店送寿山石二方,大小一样,聘名师雕刻龙虎图献,勒于庙内井壁,故名龙虎井。该石刻长152cm,宽107cm,做工精美,是镇殿之宝。
  庙中有历代乡贤保宦颂扬池王功德的题句、对联。清嘉庆年间闽、浙水师提督李长庚藏头联:“元气浑论民物奠,威灵显赫鬼神钦。”还有现代著名书法家罗丹、余纲、吴捷秋等人撰写的联对,充盈着庙宇文化浓郁氛围。

池王爷习俗


  “池王宫”立庙迄今,每逢池王生诞(每年农历六月十八日)祭祀盛典都要举行各种传统庙会活动,以增添节日的热闹和喜庆氛围。是时,闽台两岸成千上万的信徒汇聚而来,人山人海,水泄不通。其间,有赛马演戏,有搭锦棚唱南曲,有攻炮城、燃放火狮,尤其进香请火等宗教习俗,更具地方色彩,深受善男信女的喜爱,历久不衰。



  池王爷生诞祭祀盛典习俗按其顺序大致如下:神诞前夕做敬(又称做醮),道士在摆满各种祭品桌子的前后做醮。神诞日时,有祝嘏大典仪式、请火(各分庙在乩童的指引下持神像和香炉到祖庙参拜进香求取炉灰)、游境(抬神佛对所“管辖”地域进行游巡,游巡时各种游艺队伍随从)等活动进程。

       马巷元威殿的外部建筑及内部装饰都极具闽南特色。庙外墙上是精刻浮雕,人物、花草栩栩如生。庙里的光线很暗,香烟缭绕。神座上供奉着一位黑面神像,就是史料上记载的服下瘟药面色变黑的池王爷。池王神之灵应事迹甚多,一直在民间广为流传。历代不少乡贤名宦立匾撰联颂扬池王功德及神威,如:清乾隆甲申年水陆提督军门李长庚题联曰“元气浑沦民物奠,威灵显赫鬼神钦”。还有“元运更新宏殿宇,威灵依旧显闾阎”、“元德垂千古”、“威灵感四方”、“受命如响”、“威扬海表”、"一哉王心"、"佑我黎民"等等。琳琅满目的楹联或匾额,使殿宇生辉添彩。


欢迎池氏宗亲关注“池氏网”,长按图片扫描即可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