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氏名人:池永龙—骨科躬耕者 微创脊柱外科“启明星”
池永龙:
骨科躬耕者 微创脊柱外科“启明星”
白首医者,一生虔诚醉心临床科研,突破医学禁忌,重塑那些被扭曲的人生。你用椎弓根螺钉矫正患者的脊柱,一根是“妙手”,一根是“仁心”。
2017年4月28日4点15分,我国著名的脊柱外科专家、我国微创脊柱外科开拓者之一、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获得者;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育英儿童医院首任院长、医学终身成就奖获得者池永龙教授,在他工作过、奋斗过、留恋过的医院病房里,燃尽生命最后一点光华,时年72周岁。
沉痛哀悼
于无声处响惊雷,当这一噩耗传来,大家无不悲痛万分,纷纷自发缅怀这位在我国脊柱外科发展史中留下浓重印记的老人。
因为他的研究成果,让无数脊柱侧凸的病人挺直了胸膛;因为他的砥志研思,点亮了我国脊柱外科通往微创方向的灯塔;因为他的勇于担当,为当年尚处稚龄的温医大二院、育英儿童医院筹谋了“两块牌子,齐头并进”的清晰发展规划,用手中熠熠生辉的薪火,传承了一代又一代的附二人。
科研之路布满荆棘,池老选择并坚守,源于对医学事业终身不渝的热爱。
遭遇波折被迫弃医从艺
不改初衷 磨炼医术 笃步前行
1945年9月,池永龙出生在市区一个普通工人家庭,自小聪慧,学习成绩优异。1964年,作为尖子生考入温州医学院。学医期间,遭遇文革风潮停课两年,阴差阳错地被分配到嘉兴一部队农场,成了文工团里演样板戏的演员。
梦想与现实间的差距,并没有消磨他的意志。担心荒废专业知识的池永龙总是趁别人不注意,“偷”学着未尽的学业。
直到1970年,池永龙才回归本行。在进入温州医学院担任骨科教学的同时,他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做起了医生。池永龙如久旱逢甘霖,每天工作接近18个小时。他曾用“充实而快乐”来形容当时的心情。
在池永龙的案头有厚厚的一沓手抄书,这是他眼中的宝。46年来,他一直都带在身边。书中用铅笔临摹了骨骼、关节、血管等部位,重点部分再用红笔标注,分章节装订,连每一幅配图也不放过。封面上,池永龙还特地选用红笔写上了书名《骨与关节脱位治疗图谱》,这是一部骨科的经典教材。
1971年,工作没多久的池永龙被派往浙医二院进修。除了完成临床学习和工作,晚上的休息时间则全部贡献给了图书馆。“当时很兴奋能发现这书,国内很少,温州根本就没有,在那个没有复印机的年代,当即决定抄!”
“每天晚上凌晨一点才睡觉。虽然很辛苦但是收获很大。”回忆那段时间,池永龙对学习的快乐意犹未尽,除了这部巨著,他还抄写了天津医学院的教材,“那年足足抄了10部相关著作,叠起来有半米高。这些积累对以后提高业务能力很有帮助。”学成,他把这些手抄书一口气扛了回来。
有了扎实的理论基础,回温后池永龙跟随当时的骨科主任汤邦杰、继任主任李也白学习,在实践中刻苦磨炼医疗技术。“从勤奋好学的池永龙身上,我看到了骨科传承振兴的希望。”师长李也白教授每次做高难度手术时,都将池永龙带在身边悉心栽培,做为第一助手的池永龙似海绵吸水,迅速地掌握了手术要领。1974年,池永龙独立完成了第一例断指再植,这在当时的青年医生中堪称绝无仅有。
优雅转身 游刃有余
不改追寻“科研探索”的心
光阴流转,岁月翩跹。1980年,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整体搬迁至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池永龙踌躇满志,用柳叶刀在手术室无影灯下开垦出一片“沃土”,帮助新生的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骨科迅速打开局面。
随着在临床上接触更多的病人,池永龙不甘心走别人走过的老路。“做科研是创造,跟在人后就成了模仿和落后。”不断求索、不愿止步,在于池永龙一颗进取的心。
1984年,池永龙兼任温州医学院科研处处长,减少临床门诊时间,有更多时间从事研究,从医生到处长,这是他第一次华丽转身。
上个世纪80年代,脊柱侧凸患者的矫形手术是脊柱外科的一大挑战,中、上胸椎一直被认为是椎弓根螺钉固定的“禁区”。国外医学界断言:“第6胸椎以上是禁区,不能用器械固定”。但是缺乏中、上胸椎椎弓根内固定,很多患者矫形效果差。
池永龙生前的学生兼同事、前骨科主任徐华梓说:“之前所有人都不敢在第6胸椎以上进行加固,是因为‘度’很难把握,脊髓外是重要脏器、神经、大血管,打得太深太浅都很危险。”
难道把“驼背人”打直是一个神话?池永龙跟脊柱侧凸卯上了劲。
首先,他于1987年改进设计出了适用于胸椎的经椎弓根多钉固定撑压器和哈氏棒。徐华梓说,“当时池老家中的住房条件不好,一家人挤在20来平方米的蜗居里,夏天挥汗设计,夜晚画图纸,那盏橘黄的台灯陪伴池老度过了无数个不眠的夜晚……”
经过一番努力,试验成品出炉了。可是如何让侧凸病人拧成“麻花状”的脊柱恢复正常,是摆在池永龙面前的一道难题。于是他们从医学院借来了大量解剖标本,反复研判进钉位置和角度,最终证明了“中、上胸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技术”的可行性。
徐华梓依稀记得池永龙首例应用新技术施行手术前额头布满的冷汗。那是一位16岁的少女,手术的成功与否将决定她未来的生活质量,顶住压力的池永龙漂亮地完成了手术。
从此,池永龙开启了脊柱侧凸的矫正和胸椎骨折治疗技术的新篇章,这一手术方法开创了脊椎畸形三维矫正的先河,被称为“里程碑”,至今,国际国内的脊柱畸形矫正手术均以此为理论基础演变而来。期间,韩国著名脊柱外科医师Suk教授在一次会议上目睹了池永龙的胸椎弓根螺钉技术,会后与池永龙进行深入交流探讨,回国后采用该技术进行脊柱侧凸矫形,并在国际上进一步推广应用。目前该技术已在世界脊柱矫形手术中广泛应用,有力推动了现代脊柱外科发展。这一颠覆观念的临床研究成果被发表于1992年的“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上,成为国际上最早报道应用中、上胸椎椎弓根螺钉进行脊柱畸形矫形的论文,并因此获得全国骨科中青年医生论文特等奖和省医学科技进步一等奖。
当时,池永龙的身份又发生了转换,出任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育英儿童医院的首任院长,繁忙的行政工作,渐渐无暇专注自己热爱的科研工作,这让池永龙有几分踌躇。1990年,他毅然辞去院长职务,再次转身。
1987年世界上首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成功,池永龙灵光一现:为何骨科不可引进一试呢?1993年,世界首次腔镜技术运用到脊柱外科临床的报道给了他更大的触动,于是开始了“微创脊柱外科新技术”这一课题的大胆设想与探索。
在实践中,池永龙遇到了不少的难题,但他坚定信念,并汲取国内外已开展的胸腔镜技术经验,对设想不断进行改进。1997年,池永龙领衔提出了“扩大操作口胸腔镜下脊柱前路手术”理念,并获得了国内首例成功,使研究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1999年,团队从解剖和影像学上研究着手开创经皮穿刺内固定操作技术,在国际首先报告该技术,创建的“经皮穿刺治疗上颈椎疾病”技术有着突破壁垒的意义。
2000年以来,在池永龙的带领下,脊柱外科乘胜追击,又在国际上首先开展了包括经皮前路颈齿状突螺钉内固定术、经皮枢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经皮前路寰枢椎侧块螺钉内固定术和经皮后路寰枢椎侧块螺钉内固定术、经皮胸腰椎骨折内固定术及后路小切口270°减压重建术、前路内窥镜下松解复位植骨内固定治疗难复性寰枢关节脱位术、“扩大操作口”胸腔镜辅助下胸腰椎前路技术等一系列微创脊柱外科技术的前沿探索。
这些微创术式极大地减轻了传统手术给患者带来的巨大创伤与并发症,在保证治疗效果的同时,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少了医疗费用,给患者带去福利。
2006年,池永龙集多年临床经验与科研心得之所成,主编出版国内首部《脊柱微创外科学》专著,填补了我国在该领域的空白。
不止于传道授业解惑
以沉潜之心传承薪火
2012年,北京捎来的喜讯,如同一枝报春的红梅,给了温州一份暖意。2月14日在北京举行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池永龙领衔的科研项目“微创脊柱外科新技术的研究和临床应用”获得了2011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那天,池永龙登上了领奖台,捧回了特大的证书。
鲜花与镁光灯的簇拥,是对这位用柳叶刀在脊柱上精心“微雕”的长者最大的肯定。
国家奖励的100万元奖金,按照课题组每人的贡献度进行分配,池永龙独占头份亦是无可厚非。但他婉言谢绝了这种做法,他是师者,目光卓远,他深知学科的辉煌不能依靠个人功勋的昙花一现,重在百花齐放的永续化发展。
“他常说医学是一门没有休止符的科学,在科研的道路上钻研愈深,越认识到自身的渺小和未知的敬畏,未来还需要后来者继续去探究。”池永龙的第一个研究生、温医大二院骨外科学科(系)副主任、脊柱外科主任王向阳动情地说。在池永龙的倡议下,奖金被作为科研基金,激励每一位有志骨科医生在科研上的创新热情。
“池老是我医学道路上的启蒙导师!” 温医大二院骨外科学科(系)副主任、手显微外科主任、学生高伟阳说。1984年,是池永龙手把手地将断指、皮瓣、再造这三类显微外科经典技艺传授给他,带领刚毕业的高伟阳初窥显微外科之门径。
毕生所学,施惠于人。在池永龙醉心科研工作情怀的带动下,高伟阳开始撰写自己第一篇论文,怀着忐忑的心情交给池永龙过目。池永龙不厌其烦地修改了7稿,从标点符号、段落安排、参考文献,逐字逐句,事无巨细。并建议高伟阳向国家最高层面的医学杂志投稿,借此推广温医大二院手外科的先进技术。
教学相长,不耻下问。在池永龙看来,为师者不能固步自封。高伟阳自外地学成归来,带回一种显微外科新式手术切口。虽然此时池永龙的主攻方向已经转向脊柱外科,但闻讯后依然虚心向高伟阳学习。他说:“虽然我比你年长十余岁,但面对新生事物,没有师生之分,我必须抱着空杯心态向你学习。”
池永龙是严师,在医疗工作中对人对己要求一丝不苟,但脱去白衣,他又如同一名慈爱的兄长。“我至今珍藏着池老从事显微外科手术时用过的缝线针。”显微外科的进阶之路并不好走,高伟阳也曾迷惘、困惑过。每当这时,池永龙的促膝长谈总能让他鼓起奋进的勇气。
“如果池老不是因为视网膜出血的原因,被迫放弃显微外科,转向攻坚脊柱外科,那么他必然会成为显微外科界的一代巨擘!”
一身病骨创新不止
蜡炬燃尽光华犹存
每周一是半天的特需门诊;从周二开始待在病房,主持重大、疑难手术;时常需要赴全国各地会诊、参加大量专业会议;还要指导博士生和研究生……
池永龙的关门弟子、脊柱外科医生吴爱悯感佩,“池老退休后,仍像一个上紧发条的闹钟,全身心投入微创脊柱器械的设计和研究,先后设计了4项微视手术器具创新发明,不断改进2项先前的手术方式。”
儿子池征麟心疼地说:“父亲被查出身患癌症,自己当天下午做癌症根治术,早上还在坚持门诊。手术康复后又回到临床坚持工作。”
“1996年,自池老担任骨外科学科(系)主任以来,在原先手外、骨病、创伤三大亚专业的基础上,力促脊柱、整形、关节、小儿骨科、肿瘤、足踝、运动医学等十余个亚专业的专精化发展。”儿童骨科主任、学生张敬东回忆道。“如果不是他当年高屋建瓴的规划设计,也就没有今天大骨科百家争鸣、蓬勃发展的局面。”
一代骨科巨匠走了……上千人相邀送行,思念如潮。
值得池永龙欣慰的是,目前骨科学成为省重中之重和医学重点学科、省重点实验室和省脊柱外科中心。显微外科学成为省医学重点支撑学科,微创骨科成为省医学重点创新学科。其他学科追进的步伐方兴未艾。
值得池永龙惦念的是,以骨科为主体,设计总床位数1200床,设计日门诊量3600人次的温医大二院瓯江口院区已经悄然崛起于龙湾区与洞头区的交汇处。
可惜……他无法目睹开诊时的恢宏场面,唯有继承遗志者在清明寒食遥祭一二,捎去令他魂牵梦绕了一辈子的最终心愿。
所谓大医院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池永龙燃尽光华的一生,无愧于大师的称号!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为池永龙教授颁发了“医学终身成就奖”。这是该院历史上首位获得如此重量级院级荣誉的职工。
来源:温医大附二院企业号
宗亲投稿:
微信热线:hackchi;263656393
邮箱:hackchi@qq.com;263656393@qq.com
敬请扫描关注池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