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谱学:根祖情节是华夏儿女透在骨子里最深的记忆

池氏网 2019-08-14

推荐阅读:池氏文化精粹辑要(2018年10月2日收录)



堂号代表族派出处,提倡嘉言懿行,传承优良遗风,在当下有着积极意义,亦是姓氏分支后裔寻亲的指路牌。


一个氏族有了堂号,恰如一只风筝有了线的牵引,后人始终知晓生发之地,知道心系何处。


不用翻典查谱,只要见到这几个字,稍懂氏族掌故之人便能立即知晓这族之人是何姓氏,源自何方,其祖有何遗风等等。是的,这寥寥数字便是俗称的“堂号”或“灯号”。


其实,不管是姓氏、文字、堂号或者元典、族谱等,都蕴涵着中华根亲文化数千年的内在之意,也是氏族图腾的一种虚化呈现。


堂号对于家族宗族的发展有着极深的渊源和重要的影响。一个氏族明其堂号,一可自上而下,沿源探流,探索其支脉分衍、播迁;一可自下而上,追根溯源,寻其根,晓其源。


根亲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其关键点是“根”,“亲”则是人们在寻根之时自然发生的血缘和情感联系。


古人在创立堂号时,自然是希望树立一种用以慎终追远、团结血亲、敦宗睦族的符号标志,这是寻根意识与祖先崇拜的体现,具有浓厚的宗亲色彩与精神凝聚力。一个氏族有了堂号,恰如一只风筝有了线的牵引,不管你飞多高、飞多远,你始终知道自己的生发之地,也知道自己心系何处。



提倡嘉言懿行  牢记先祖美德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倡温、良、恭、俭、让的处世风范,实际上,各姓氏的堂号中也有众多提倡嘉言懿行的名称,它们敦促着后世子孙牢记先祖的美德,并将之发扬光大。


“四知堂”一号,此堂号缘于东汉人杨震。据史书记载,东汉弘农华阴(今属陕西)人杨震,为官清正,不搞以权谋私,且博览好学,人称“关西孔子”。某日,杨震去东莱赴任太守,途经昌邑。


昌邑县令王密为讨好上司,怀揣金银,深夜偷偷前来送给杨震。杨震坚辞不受。王密说:“您老就请收下吧,反正深更半夜没人知道。”杨震严肃地回答:“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怎么能说没人知道呢?快拿回去!”王密自讨没趣,怏怏而回。为了纪念杨震的清正德操,杨氏遂以“四知”作为堂号,代代相传。


吴氏大宗祠有“至德”堂号,那么这一堂号又是怎么来的呢?吴氏大宗祠秘书长吴瑞骋称,此号出于吴姓始祖——周太王之子泰伯,当年,泰伯三让天下,将王位让给幼弟季历,转至江南开荒辟野,其高尚德行万世敬仰,孔子读史时说:“泰伯三以让天下,乃至德第一人。”吴氏“至德流芳”,就是要将这“三让精神”流传后裔。


刘氏“五忠堂”是以祖先名号为堂号。宋朝时期,福建建州、建阳刘氏一门忠烈,有5人逝世后被朝廷赐谥为“忠”,世人称之为“刘氏五忠”(建阳五夫里的忠显公刘韐、忠定公刘子羽、忠肃公刘珙,建州麻沙里的忠简公刘颌、忠烈公刘纯)。后人为了纪念刘氏祖先这一光荣的历史,鼓励族人精忠报国,就以“五忠堂”为堂号。


张姓有不少以“百忍”作为堂号。宗祠门口常见题写着“百忍传家”、“百忍传芳”。溯其源,可在《旧唐书》中找到记载:郓州寿张人张公艺,九代同居。张公艺是汉相张良26世孙,活了99岁,经历了北齐、北周、隋、唐四个朝代。


他自幼正德修身,礼让齐家。张氏大家庭里父慈子孝,兄友弟和,九代同居,合家竟有900人之多,每天鸣鼓召集家人一起吃饭。张公艺深知“小不忍则乱大谋”,告谕家人后代“当忍则忍,忍者有益。


父子不忍失慈孝,兄弟不忍失爱敬,朋友不忍失义气,夫妻不忍多争竞”。张公艺的“忍”,是提倡理智,注重修养,掌控情绪。唐高宗李治有次路过郓州,亲自造访他家,问其义由。张公艺请人拿来纸和笔,只书写了百余“忍”字作答。


高宗为之感佩,赐他缣帛加以表彰。张公艺德高望重,家教有方。后人依据张公艺的“百忍”家规,作《张公·百忍歌》为家训,世代相传。


像这样激励后世明德明理的堂号还有许多,这些堂号对于我们今天修身养性,报效祖国,建立和谐家庭不无现实参考意义。



明示祖居之地  代表族派出处


宗祠里除了堂号外,还有堂联。堂号代表着族源和血统、历史和荣誉。堂联采用中国传统的对联形式,对仗工整,特点鲜明,一般都有“家声”,“世泽”等专用语,而且大部分强调祖先功业和祖居地名。对于一个姓氏发源于何地,堂号和堂联往往是最为有力、最为直接的证据。


以地域观念命名的泉州堂号,最为普遍,它们往往和各姓氏的郡望相关,也就是以郡号或地名作为堂号。如“太原”王氏、“溧阳”史氏、“燕山”出氏、“鳌城”田氏、“凤阳”朱氏、“安平”伍氏、“颍川”陈氏等。


像这样的堂号其背后也多有故事,在泉州为人所熟知的“紫云衍派”黄氏,其堂号“紫云”来历就与唐朝泉州城内的巨富黄守恭有关。黄守恭一生乐善好施,其最著名的故事是献桑园建开元寺。因有桑开莲花之瑞,故寺又名“莲花寺”;又有紫云盖地之瑞,亦曾称“紫云寺”。最终定名“开元寺”,沿用至今,此寺也成为泉州人的骄傲。


现在守恭子孙,都以开元寺中的檀越祠为祖祠,以“紫云”为堂号。鲤城锦浦黄氏系江夏紫云始祖黄守恭仲派,其堂联写着“紫云绵世泽,锦浦振家声”,既与“紫云”堂号呼应,又点出如今家族所在地。


泉州苏氏有“芦山”堂号,这可追溯至唐光启年间。公元885年,山西隰州刺史苏益随王潮起义军南下入闽。


其有三子:长子光谊,任泉郡左都统军使;次子光谓,任泉郡右都统军使;三子光诲,任左屯卫将军。苏益择地定居在泉州同安县永丰乡葫芦山,成为“芦山派”始祖。传至第六世,宋代名相、科学家苏颂亦出于此,故其故居称为“苏颂故居芦山堂”。“


芦山”苏氏繁衍极快,播居至国外,如今在新加坡建有“芦山公会”(后改为苏氏公会),缅甸仰光“芦山堂”有对联:“芦花献瑞同宗能文能武,山岳呈祥合力树德树功”。


“陇西堂”李氏历史久远,诗人李白就曾自称“陇西布衣”,并赋诗云“家本陇西人,先为汉边将”。陇西李氏的根在陇西狄道(今甘肃临洮),其始祖应推秦朝陇西郡守李崇。李氏成为陇西郡的名门望族是由李崇祖孙三代人创基的,李崇之次子瑶为南郡守,封狄道侯;其孙信为大将军,封陇西侯。


汉朝时,陇西李氏出了两位重要人物:飞将军李广及其从弟李蔡。魏晋时期,陇西李氏在乱世中兴起,西凉王李暠是李氏第一位皇帝。陇西李氏李渊灭隋,建立唐朝,奉李姓为国姓。


唐太宗修《氏族志》时,将李置于诸士族姓氏之首,更将有功之臣赐姓李,从此陇西李氏便由一个血缘系统的宗族,演变成为一个“多元一体”的庞大世族。最早进入闽南的陇西李氏为谁,至今无定论。但宗奉五山君怀公者人数最多。君怀公以五子繁衍泉漳五座名山,故号“五山”。



彰显祖上荣辉  崇敬青史人物


在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各个姓氏在不同历史时期,都涌现过一批功勋卓著、名垂青史的历史人物。因而,以祖上的功业勋绩为堂号的,也并不少见。


如东汉名将马援,战功卓著,“马革裹尸”更是脍炙人口的历史典故,后因功封“伏波将军”,马氏后人中有一支便以“伏波堂”为堂号;


楚大夫屈原曾任三闾大夫,屈氏遂以“三闾堂”为堂号;


唐代泉州人林披,有子九人,皆官居刺史(俗称州牧),门庭显赫,世人敬仰,这支林氏遂以“九牧堂”为其堂号;


再如唐代郭子仪,因平定安史之乱时屡立战功,出将入相20余年,被封为“汾阳王”。其后世子孙繁衍遍布各地,多以“汾阳堂”为堂号。


除官职、武勋外,在科第、文学、孝悌方面有建树或影响力的,往往也受人尊崇。


宋人临湘人徐伟隐居授学于龙潭山中,有子八人,后皆知名,时称“徐氏八龙”,后人即以“八龙堂”为其堂号;


曾参是孔子的弟子,他以每日“三省”其身,悟“一贯”之旨。人们公认他“传‘三省’于世代,立‘孝经’于天下,著‘大学’之十章,为治国治民之本”。因此曾氏后人即以“三省”、“一贯”作为堂号。



千年遗传密码  期待新的传承


中国在西周、春秋时候,一些巨族、豪族就有着象征本族的特殊标志,后人称其为族徽。


但堂号出现后,逐渐在氏族繁衍过程中占据了主导地位,这是一种另类的族徽,它以文字代替图案,更准确,更有包容性,也更易于扩展。


有人将堂号称为“氏族文化的DNA”,其附载了特有的姓氏族群的遗传密码。也许,千余年以来正是在这种遗传密码的指引下,我们才能够了解自己的族源出处,了解血缘祖先的故事,并真正了解先贤对于我们的期盼和嘱咐。千年的历史已经证明,这一遗传密码的传承和延续是有效而且给力的。


中华民族一代又一代人在堂号之下,诞生、成长,然后报效、回馈它,周而复始,也就轮回成了中华民族血脉永续的真实故事。


堂号也可以看作是根穿越历史的线,一端系着过去,一端系着未来。包容与开放,启迪与激发,正是它的内涵之义。


如今,我们处于一个“互联网+”的时代里,年轻一代正被QQ圈、微信圈所包围,诸如堂号这样的传统文化,如何以创新的方式去接近他们,如何以更好的表达方式去让他们接受,这恐怕又是一个庞大的新课题了。



精彩由你续写:

微信热线:hackchi;263656393

邮箱:hackchi@qq.com;263656393@qq.com

池氏网公益法律援助律师:池春燕WX:xuyuanchiw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