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谱学:解读中国的姓氏贵贱与制度

池氏网 2019-08-14

推荐阅读:池氏文化精粹辑要(2018年10月2日收录)


姓氏在产生之初就有“明贵贱”的功能。秦代之后,“别上下”、“明等级”的命氏制度被废除,但以姓氏别等级的观念却存留下来。到两汉时期这种观念再次上升为制度——门阀制度,官方甚至明确规定某姓为望族大姓,并具体划分出姓族等级,各姓族权益地位各不相同。


魏晋南北朝时期,门阀制度发展到了顶峰。在这种情形下,不但不同姓氏有高低贵贱之别,就是同一姓氏的士族集团内部不同宗族间也有贵贱、尊卑之分。


门阀世族内部按家族血缘关系区分,区域性的世家大族又有“郡姓”、“吴姓”、“侨姓”、“虏姓”之分,不同地区都有“历史著名”的家族为代表。



唐代柳芳在其《氏族论》中对此有明确的论述:南北朝时,“过江则为侨姓”,王、谢、袁、萧为最大;东南是为“吴姓”,朱、张、陆、顾为最大;山东是为“郡姓”,王、崔、卢、李、郑为最大;关中也为“郡姓”,韦、裴、柳、薛、杨、杜为姓氏之首;代北为“虏姓”,长孙、宇文、元、陆、窦为大。以上“侨姓、吴姓、郡姓、虏姓”并称为“四姓”,“举秀才,州主薄,郡功曹,非四姓不选”。


就是在上述“四姓”中,也存在等级高下之别:凡三代内有位列三公者为“膏粱”,有令、仆(射)者是为“华腴”,有位在尚书、领、护以上者是为“甲姓”,有位列九卿者为“乙姓”,有官至散骑常侍、太中大夫者为“丙姓”,有官至吏部正副郎者为“丁姓”。


最能说明姓氏贵贱,而且一直流传至今,影响深远的姓氏书,要数宋代编撰的《百家姓》。《百家姓》的前八姓氏为“赵钱孙李,周吴郑王”。赵姓为皇族姓氏,自然位列百家姓榜首,钱姓为吴越王之姓,其他六姓皆为后宫外戚之姓。




也就是说,中国的姓氏不仅仅是有贵贱之分的,在远古时期还有一定的姓氏制度,即姓和氏在古代其实是两个不同的词,具有不同意涵和制度约定。姓和氏之间究竟有怎样的区别和联系?中国古代的姓氏制度又是怎样的? 


在先秦时代,姓与氏是有区别,姓是不变的,而氏则不断变化。春秋时晋国叔向说:“胖之宗十一族,唯羊舌氏在而已。” 同是姬姓的贵族,却存许多不同的氏,羊舌氏只是叔向所在的“宗”的十一个氏族之一。


姓和氏的产生和区别是由氏族制和宗法制决定的。 姓与氏来源于原始时代氏族、胞族或部落的名称。


当氏族经过发展,逐渐形成由若干同胞氏族构成的胞族集团;每一个新氏族都为自己想了新的名称,原先的氏族名称就成为胞族的名称了;胞族继续发展,分成若干胞族,构成部落,原先的胞族名称(即更早先的氏族名称)又转化为部落的名称。



部落中的每一个氏旅既有自己的氏称,又有据以联系血缘远近的胞族称(旧氏)和部落称(更早的氏)。这种不同层次的氏称,大体相当于先秦时代姓与氏的关系。如《左传》所述高辛氏部落包含两个胞族八个氏族,叫伯奋氏、仲堪氏、叔献氏、季仲氏(此四氏为一个胞族),伯虎氏、仲熊氏、叔豹氏、季狸氏(此四氏为另一个胞族), 而八个氏又都属于高辛氏。


周代的姓氏制度是继承原始社会的氏族名称制度产生的,但又有区别。主要表现在旧氏(指嫡系)不仅为“家”(相当 于脑族或宗族)或“园”(相当于部落)的名称,而且始终仍作为氏族名称。如吝秋营目的“季孙氏”不仅是以征公子季友为姑祖的宗族的名称,而且是这个宗族的嫡系氏族的名称。这是由周代宗法制决定的。


周代的宗氏氏族分开之后,原氏族的爵位型地财产连同氏族名称都由嫡族继承,旁支五世而迁,嫡系百灶不定,所以,氏族名称将出嫡系氏族世世代代沿用下去。 由于周代贵族是姬姓,而氏用来区分血缘关系,所以姓氏成为统帅同宗同族成员的旗帜。




周王所在的氏族是绝对的大宗族,此天子的姓也成为整个民族(氏族)的旗帜。于是产生了顾炎武总结的“氏一再传而可变,姓千万年而不变”的局面。因周人是姬姓,所以周公旦长于伯离、封于各鲁,所有公族也都是姬姓,不可能变姓。但新的氏则不断产生,减氏、郧氏、柳氏出自鲁孝公,费氏、郎氏出自纪公,施氏出自桌公,孟氏、叔孙氏、享孙氏出自桓公,为氏出自咽公,鲁氏副出自宫国灭亡后的公室遗民等等。


姓与氏的区别,由“姓”“氏”本身的意义也能看出来。“氏”本义指氏族,指分支的各族。从语音看,“氏”与“支”古音同。氏既是各族名执,当然每当分氏都要产生新的氏了。 


春秋时代,贵族通常以祖父的名号(如名、字、谨、封邑等)为氏。这是什么道理呢?那时并非人人都有氏称;只有代表氏族的族长才被称为某氏。而这个氏名,又是氏族始祖的名号。假设那时王三代同堂,而氏族又是一始祖的五代以内子孙所构成,不难算出,任何人在世时都不可能成为氏族始祖,并且以他的名号作氏族名;只有当他的第五代孙出现以后,他的后代才成为独立的氏族而以他的名号作氏称。



由于族长是在世的最高辈,在正常情况下正好是始祖的嫡长孙作族长。 《左传·隐公五年》把台串公儿子公子躯追称为“威信伯”;孔颖达《疏》云:“诸侯之子称公子,公子之子称公孙,公孙之子不得祖诸侯,乃以王父(祖父)之字为氏。故躯伯之孙乃得以威为氏。”就是说,当公子躯(字子威)成为氏族始祖时,他的孙子做族长,才开始以“威”为氏。这时就脱离公室嫡族了。


上文说任何一个氏族(不论大家小宗),它本身都有一个嫡系往下,男嫡系的每一代族长都保持该氏作称号而不变。所以,氏一方面不断变化而产生新氏,另一方面又将一直流传下去(除非嫡系覆灭或其他特殊原因)。


到两汉以后,随着宗法制在政治制度中解体,本有这区别的姓与氏开始合流,合称为姓氏。从此姓氏不再分大小宗,而由所有的后裔共同继承。不过,由于皇族、官僚地主和农村中宗法制度一直还存在,于是秦汉以后又产生了“房”的概念,其性质与先素的“氏”基本相同。



精彩由你续写:

微信热线:hackchi;263656393

邮箱:hackchi@qq.com;263656393@qq.com

池氏网公益法律援助律师:池春燕WX:xuyuanchiw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