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池瑞林:登冠山访崇古书院,忆离开我们11年的堂爷爷池必卿

池氏网 池氏网 2019-08-14

推荐阅读:池氏文化精粹辑要(2018年11月1日收录)


池氏网推荐语:


11月17日,是池必卿宗长离开的忌日,2018年也是他离开的第11个年头;


恰逢居住在平定县城的堂孙女池瑞林又回到她出生、成长的上庄村和冠山,走访了崇古冠山书院。(池氏网注:池大澄[池庄的父亲、池必卿祖父]与作者池瑞林的高祖父池大津是亲兄弟)


为此,我们特别刊发出来,以资纪念!


1.池氏名人: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记池必卿同志光辉的一生

2.朱厚泽:池必卿漫忆

3.历史:实事求是、敢于决策的省委书记——池必卿

4.高春生:春天的足迹————写在池必卿同志逝世一周年之际

5.池必卿印象

6.刘学洙:人到无求品自高——记老书记池必卿

7.历史:池老走了,洗温泉不花钱的道理又能有几个人懂?

8.池必卿:“老革命” 的创举

9.池太崴:父亲池必卿的抗战生涯

10.五月的鲜花正盛开!堂爷爷池必卿故居平定上庄村探访小记!

11.陈群林:永远的老头儿!——纪念池必卿

12.上庄古村,诗歌咏志,缅怀先贤史迹——山西阳泉阅读会走进上庄诗歌朗诵活动剪影


冠山书院,旧址在平定师范礼堂附近,清代平定唯一官办书院。


建于清乾隆十六年1751),知州王祖庚,劝捐银2683两,以利息作为师生费用,借用上城州署西部学院行署为讲学所。因上城为汉淮阴侯韩信下赵驻兵处,旧称榆关,故初取名“榆关书院”。


乾隆三十年1765),知州陶易奉礼部咨查各省书院名目,以榆关名义未确,思及嘉水贯通山城,始自嘉山源远流长,改称“嘉山书院”,咨部纂入《大清一统志》。


乾隆五十年,学使戴衢亨易名“冠山书院”,有房屋50余间,规模宏大极一时之盛。现仅存零星碑记石刻,为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崇古冠山书院,创建年代不详;清嘉庆十一年1806),奉直大夫孙裕重建。书院坐西朝东,靠山临谷,建于冠山腹部,随地势分上、下两院,占地面积为737平方米。


内院正面月台上有西窑五眼,居中一明两暗称崇古洞。月台下南窑三眼,中窑壁嵌集柳公权《玄秘塔碑》、五言诗石刻十六块,窑门额书“广业”。北窑三眼,额书“新德”,也为一明两暗。外院有窑洞一孔,为书院仆役居室,外形为瓦房,内部为窑洞,冬暖夏凉。


里院月台下立有明代嘉靖年间乔尚书(乔宇)的《雪中访左丞吕公书院旧址》诗碑,曰:“峻岭崇罔冒雪来,冠山遥在白云隈。松盘厚地蜿蜒出,花散诸天缥缈开。傍险欲寻归隐洞,凌高还上读书台。平生仰止乡贤意,莫遗遗踪闷草莱。


冠山书院培养了平定上庄池氏家族:池庄、池长胜(必卿)、池晓兰、池秀云等近当代豪杰名士。


1988年12月所立碑文记载:戊辰季秋,挚友王谦(子益)、池长胜(必卿)联名惠函平定县政府,恢复被毁的“科名坊”……


此次走访,实则怀念先辈……






登冠山访崇古书院,忆离开我们11年的堂爷爷池必卿


图/文:池瑞林



位于山西平定县城西的冠山是道教、儒教、释教三教合一的名胜古迹。


崇古冠山书院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冠山书院

层林尽染——秋后的冠山美得让人心醉,引来众多徒步旅行者和文人墨客前来观光。


蝴蝶.花

沿着山路结伴而行,就来到了冠山的牌楼前。


继续向前走,就来到冠山佛教圣寺——资福寺。


门前这一株金槐,至今有900余年的历史。


院内有株宋柏,至今约有千年历史了。


听着寺院里众僧虔诚念佛的声音,我们顿觉那份超然物外的清净。


从资福寺西侧沿着傅山先生的“丰周瓢饮”篆字碑刻向北攀山路而行,就看见陡峭的石阶。


拾着石阶的清爽和栏杆外树桩上云苔的层次美感,怀着一颗久违的心慢慢向上走,眼前耸立着一座汉白玉石牌坊。这就是1989年迁址重建于冠山的“科名坊”。这座石坊四柱三门,横额题为“文献名邦”。



翻阅历史典籍:


文献名邦”牌坊,其旧址在县城西关春秋楼通往南天门古道的峡谷路口。清朝嘉庆年间建造的科名坊,旧为红砂石材质的四柱三门石坊,所以平定百姓俗称“红牌楼”。


话说为何平定能称之为“文献名邦”的美称?请听慢慢道来:


平定自古兴学之风炽盛。据文献记载:金、元、明、清经科举中进士131名,举人680名,各类贡生785名。清.嘉庆十二年(1807)丁卯科乡试,平定人一举15名登榜,占了山西全省中式人数的五分之一强;其中李绳宗考中了“解元”(当时山西省第一名),王朝翰等9人为举人,潘令等5人为副贡生,从而使平定闻名享誉三晋大地。


嘉庆十六年(1811),新任平定知州吴安祖为表彰丁卯科乡试所取得的成绩,特意在平定城西的通京大道南天门上建起“科名坊”,横额题书“文献名邦”四字,两侧题为“科名焜耀无双地,冠盖衡繁第一州”。


清末上庄村,池庄考中进士(为作者曾祖父)。


现立的牌楼左侧石柱下立有一块小碑,上面刻着:上海市政协原副主席、平定周璧《迁址重建“文献名邦”坊书后》,由周璧题名。


现立牌楼右侧石柱下立有一块小碑,简述了石坊的来历。上面刻着:“戊辰(1988)季秋,挚友王谦(子益)、池长胜(必卿)联名惠函,谓平定决定重建被毁之科名坊,因南天门故道废,将位之于冠山。两兄受中共平定县委嘱,命璧依原作书坊额及楹联。”


这段话把时间、地点、缘由、人名讲得清清楚楚。就在这,我看到了王谦爷爷和必卿爷爷的名字,明白了他们老一辈的用心良苦——为冠山大地的优秀儿女曾经的辉煌做历史的见证者。


在“文献名邦”牌楼的左侧有一株400余年的老松,这株老松树冠如孔雀尾羽翩翩起舞,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更加美丽,时常让大家驻足痴望。


这株享有“孔雀开屏”盛名的吉祥老松,在“文献名邦”牌楼的映衬下,不需要浮夸与溢美之词,因为这就是平定冠山历代文人的真实写照。


在老松树前,我久久伫立……


原平定上庄村小学校址


原平定县立中学校址


仰望老松树,不由得让我想起:必卿爷爷从小在上庄村小学念书;再到平定县立中学附小、平定县立中学读书;1935年8月考入太原市友仁中学;1936年12月参加革命工作;到后来担任贵州省委书记。一生刚正不阿,一直到老都是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


从文献名邦石牌坊沿路向上,途中横卧着一具盘曲嶙峋的千年古松的残骸。我恭恭敬敬俯下身,抓一把古松如黄土块的身躯,无限思绪滚动万千,暖暖地攥在手心——仿佛触摸到了一丝历史的痕迹。




稍走几步,就来到冠山崇古书院。陪同我的爱人潘和平抚摸着外围花墙面的长沙石,给我讲述了2008年6月2日太岩叔太岚叔在书院花墙外的柏树林里洒必卿爷爷骨灰时的情景。


这地点都是爷爷生前的遗愿。让这不朽的灵魂永远围绕在书院的身旁,聆听勤奋的故人夜读的声响吧!


坐在崇古书院门外稍停片刻,细想:必卿爷爷生前把器官全捐了出来,身上一个洞一个洞的裹着纱布,我们这代人理解不了他的这一壮举!生前不少人采访他,他不说;辞世前他则一再坚持,而他也不让人报道去世及身后事宜。是什么让他这样执着地对待自己?


是信念!是藏在骨子里对党的那种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大无畏的精神涌遍了全身。



目光抚摸着台阶的沧桑,继而闻到书香的味道——那童年的天真好学似乎永远在这冠山书院里飘荡。


院内同根相连的枣树,带有沧桑感的楸树和柏树,还有嘉靖年间吏部尚书乔宇的诗碑文


“欣饮南风”及“冠山”藏头联


仰止亭——静静的,令人肃然起敬!


轻轻抚摸院内角落里存放的、由古石匠雕琢整块沙石而成的石门楼和两侧的瑞兽,聆听几百年前风雨声从瓦型的石槽中穿过,丝丝雨滴伴随着夜读的声响——这种意境在我的脑海里不停地回放,多么引人奋发向上!


连院落西侧盖着古瓦顶的石砌古厕所也彰显出古老的淡淡的清雅与洁净。


静静地坐于院内的石条上,被青苔的鲜绿滋润着双脚,慢慢地放松心情,微微地托起下巴回忆母亲每次带着儿时的我来冠山书院的情景:每次出门,母亲都给我背着字典!——这种时间的相隔好悠远好漫长。



忽然,在我的视线内,不远处,一只灵动的蝴蝶飞去又飞来,竟然依依不舍地在我身旁的青砖地上落下,伸出一根黄黄的吸管,用力地、不停地在青砖上吮吸着什么。是对书院深处的记忆?还是借用吸管写字倾诉?或者是在吮吸古书院内的墨香?


任我轻轻地看它,甚至在它面前招手也没被吓飞,好像和我如老朋友般亲近,继续在青砖上来回吮吸。五分钟,十分钟,十五分钟,这才拍拍翅膀转了个圈飞向窑顶上方。——这种时间的距离好长,好长。


似乎院内所有的静物和动物都被书香的灵魂包围,让我身临其境感染到全部身心。


冠山之顶 


望着山顶映红的黄栌叶,我满眼含着感动的泪花。


我看到了为党奉献终身的铁骨铮铮的爷爷,就像牌坊前倒下的千年古松一般 ,虽然倒下了身躯,但如钢铁般坚强的灵魂永远回荡在冠山的这一片深情的土地上。


倒下的是身躯,站立的是灵魂!


爷爷的一生不愧为毛主席所说的那句话: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精彩由你续写:

微信热线:hackchi;263656393

邮箱:hackchi@qq.com;263656393@qq.com

池氏网公益法律援助律师:池春燕WX:xuyuanchiw

Modified o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