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劳动模范”池幼章自传 | 第一章:“从池家当到方家里”
池氏网推荐语:
关于全国劳模池幼章的新闻链接:
2.喜讯:热烈祝贺池幼章获得“浙江省优秀建设者”荣誉(55位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代表之一)
3.人物 | 池幼章:被李书福尊称为老师,这位台州商界不老松一直在路上
4.池幼章:很幸运我到现在还活着,活在很好的中国的新时代 | 浙江民营经济改革开放40年40人
6.中央电视台《对话》:如何跨越民营企业发展“三座大山”,李书福真情表白“创业精神导师”池幼章
7.新闻:二次创业企业家池幼章83岁当选“风云浙商”,1979年首次创业
池幼章宗亲近照
“全国劳动模范”池幼章自传(一)
01
—
从池家当到方家里
在浙江中部沿海,有一个建县一千三百多年,以蜜橘闻名于世的古县,名曰黄岩。她西枕高山而东濒大海,中间大片温黄平原水网交错,自古有渔盐稻橘之利,颇称富饶,加以历史悠久,民风淳朴,形成了文明之地,礼义之乡,素有“小邹鲁”之美誉。明朝嘉靖年间为抗击倭寇而重建的城墙,其西门曰“液金”,正对城门,有一座古桥,横跨于西江之上,是北宋元祐六年(1091)县令张孝友始建的,故俗称孝友桥,亦名西桥。南宋庆元二年(1196)邑人赵伯云集资重建,“筑为五洞,桥面亦五折,取道其中,坎两旁以窍水,翼栏其上,视旧功十倍焉。”从此称为五洞桥,至清
雍正四年(1726)又经重修,这就是一直到今天还保存完好的“五洞桥”。
走过五洞桥,就是桥上街,这条街虽不宽也不长,却是西部山区通往县城的咽喉要道,占当时黄岩县(含今椒江、黄岩、路桥三区)辖境三分之一的孝友、万全、茅畲、乌岩、宁溪等十个乡,即所谓西部山区,那里的竹木柴炭,板栗、蕃莳、红糖、金针、竹笋等物产,凡是从旱路进城的,都要先穿过桥上街,再过这五洞桥,才能由西门进城。而从县城运往山区的食盐、土布、炊皮、咸鲓等水产品和日用百货亦必径此道西上,所以这条桥上街,人来人往,川流不歇,扁担挑的,独轮车(羊角车)推的,摩肩接踵,热闹非凡。还不时会出现掛在扁担头的山麂、雉鸡,活的穿山甲、克蛇龟等,引得孩子们叽叽喳喳的跟着看,为这条街增添了许多喜气。
上世纪的二十年代,在这条桥上街的西头,有一家很有点小名气的当铺,叫“池家当”,这池家有五间朝南的两层楼、加上东西两边各三间的厢房,和南面一排的五间平房,中间还有一个小花园,就这样房产也足以令人羡慕不已了。这家的主人谱名叫池学诗,号少明,出生于光绪五年,是一位“之乎者也不离口,一领蓝衫不离身”的秀才,满腹诗书又写得一手好字,就是我的祖父。
这位书雾腾腾的秀才讲起四书五经来头头是道,却根本不会持家,更别说打理当铺了。这么大的一家当铺,全靠我的勤劳、能干、精明、善良的祖母,里里外外一把手,把家庭和当铺都调理得有板有眼,兴旺发达。祖母是城守坦王家的大家闺秀,她对开当铺有独到的见解,她曾说:“千万不要在穷人身上燥毛竹榨油,他们拿来当的东西本来就不值几个钱,不是逼得无奈也不会上当店,有时还是人命关天的,多给几个铜板,阴功积德,儿孙受用。”她的理念是:“开当店要靠败落了的大家少爷,他们大多不学无术,游手好闲,靠卖祖上遗产过日子。大户人家多少有点好货,他们把祖宗的宝贝当狗爱(黄岩话,粪也),只要当得几元洋钱,够他花天酒地就高兴了。当去的钱又不做肉,转眼就化光,光了再拿别样东西来当。这样的人多几个,我们就甭愁了。”这正是洞察世情的高论。我的祖母还有一种本领,凡珠玉珍玩之物,一经过目,即能估摸个八九不离十,从不失手。破落户的少爷公子,大多死要面子,东西送城里的当店怕人看见,宁可多走些路,过五洞桥来到这城乡结合部,送到池家当铺来,才有安全感。他们的长衫里常常会摸出一只羊脂玉镯或一架珊瑚如意,有时连博山炉那么大的东西,也会从长衫下摆里变戏法似的变出来。这些东西大多无钱赎回,成为死当,卖给古董贩子,很值钱的,所以池家当在我祖母手里一直保持着旺势,家庭也较富裕。
我的父亲谱名安廷,为黄岩池氏第三十一世孙,号瑶璋,生于光绪三十二年,独子,却有七个姊妹,父亲是老七,下面还有一个小妹。瑶璋者,美玉也,可见上代人爱玉,这与祖母的专长不无关系。而“瑶璋“两字又何其雅也,足见取名者之饱学。我的秀才祖父生活能力很差,但学问倒确实不错。父亲从小好学,离不开祖父的影响。也许是独子的关系,幼时即投拜黄岩九峰的道长伍止渊大师门下,大概想学点吐纳之功,以求健康长寿,也足见祖父的深意。稍稍长大一点就进黄岩县立中学堂就读,旧时叫做“清献书院”。据我小姑姑说,我父亲在清献读书时,每天下午快到放学时,爷爷就会站在五洞桥第三洞的最高处接他,几乎风雨无阻,从不间断。有一次,爷爷不知有什么事情没在桥上接,我父亲就大发雷霆,回到家里,气火火的把半笆斗银洋钿倒在井里。这件事活画出父亲的个性,被当作谈资,代代相传,我虽然是听来的,但印象极深至今难忘。在黄中一百一十周年校庆时,我终于在同学录中找到父亲的名字,他是一九二九年六月毕业的,这一届只有二十四人,在那个时代,也是难能可贵的了。
我的母亲叫方淑清,是五洞桥脚方氏世家的淑女。外公方雅琴,是大名鼎鼎的国民党上将方策的堂兄弟。方策将军早年投身辛亥革命,在“二次北伐”中任26军军长,北伐后26军缩编为第6师,任师长兼京沪防卫司令,以后当过河南省政府主席,去世后受国民政府明令褒奖,追赠陆军上将。我的外公曾就读于南京金陵大学,因两耳失聪而辍学。回家后,担任当时黄岩县直属的孝友乡乡长。我这里绝不是要炫耀方策将军的威名和我外公的旧职为自己撑面子,而是日后我所遭逢的种种苦难,都与这样的政治背景有所牵连。
我母亲是外公的长女,很受外公外婆的宠爱,到得婚嫁的年龄,媒人上门来说亲,俗称讲做媒,讲给桥上街池家,外公以为自己方家是名门望族,世家大户,书香门第,在重“士”重“农”而轻商的传统观念支配下,认为与开当店的商人门不当,户不对,坚决不同意,此事遂告吹。
过了一年半载,另一个媒婆来方家讲做媒,又把我母亲讲给池家,说是开的当店很兴旺,又有许多房产,后生相貌堂堂,又是独子,才学出众,外婆被说动了。再仔细一打听,知道子弟读书很好,是清献中学堂学生,上代还是饱学秀才,外公得知实情后,又在外婆的劝说下,才点了头。据说婚礼办得非常富丽堂皇,因为从五洞桥脚到桥上街底只有二百米路,太近了,又在城乡结合部,十里红妆,显摆不开,为了气派,为了影响,特地将嫁妆从五洞桥脚出发,经西街、县前街、大街、大井头到北门头、樟树下,在当时最热闹的县城中心转了一大圈,再回到五洞桥才达桥上街。方家嫁囡的嫁妆,当时成了街谈巷议的热门话题,人人称赞。
谁知,好嫁妆不等于美姻缘,我的父亲在婚前早已有了情投意合的姑娘,婚后又情丝未断,对我母亲没有一点感情,根本谈不上琴瑟和谐。作为世家淑女的母亲当然很痛苦也很气愤,受不了被冷落的遭遇,常回娘家哭哭啼啼,而且一去就是几天不归。多情的父亲却乘这个空档,干脆把相好带到家里,双宿双飞。这样,次数多了,纸包不住火,终于被外公知道了,外公气得发抖,认为这是辱没了方家门庭,败坏了方家名声,盛怒之下,派出孝友乡的守望班(乡政府基层武装人员,仅有四、五名,称一班)去池家盯梢,最后终于将我父亲捉住,当夜即送到在柏树巷的黄岩法院关押起来。后经父亲的要好同学,钟表店老板崔伯济出面担保,方得释放。父亲认为这是奇耻大辱,方家做得太绝情,一获自由即毫不留恋地离家出走,这一去杳无音讯,就再也没有回来过。
父亲离家时,母亲已有七个月的身孕,不久,就生下了我。过了几个月,母亲突然接到我父亲的信,大意是:你家做事太绝,我誓不回还。知你已生一子,你我虽无夫妻情份,但儿子却是各人都有份的,故取名为幼章。因为母亲小名小荷,幼即小之意,章即我父亲的璋之一半,而且同音。我与亲生父亲至今没有见过一面,但我的名字却是父亲给取的,我常常想念虚幻的父亲。我对父亲没有恨,只有哀怨:为什么不来看看亲生儿子?那怕只看一眼!长大后,总想尽力地去理解父亲。父亲该是一位爱情至上主义者,为了爱情竟能抛下不小的家业,一去不返,即使外公做得过分,也不致于决绝如此。联想起倒银元的事,又觉得这是个性决定的。父亲知我出生,并为我取下这样的名字,足见非常关注,并非无情。然而从未见过一面,总是我终身的遗憾。父亲,您在那里?在我厄运的日子里,几曾祈求过您的保佑,而今阳光明媚,感恩之情油然泉涌,我的血管里终究流淌着您的血液啊,如今您的儿子已年近八十,您该早已升入天界,见面之缘早已成空,但您在天界一定关注着儿的今天,看到儿今日的辉煌,当能欣然暝目。愿您安息!
母亲在长期寡居孤寂之中,选择了工作和做生意来打发日子,先是担任了孝友小学(后为西江小学)校长,后来又做起了美孚油的生意。当时黄岩各地通行的照明工具叫美孚灯,就是用玻璃做的,灯头上加一个玻璃罩,点亮时不会有烟,叫做煤油灯,也叫洋油灯,所以煤油成为家家户户之必须,美国倾销的美孚油占据着市场的大半,母亲做这宗生意是颇有眼光的。但工作和经商终究安慰不了心灵的空虚寂寞,常常以唱戏自娱,所以越剧唱得很好。这影响了我,从小就爱听越剧。此外就用赌博来填补空白,一当迷上了赌博之后,就把一切都抛到脑后了,夏夜,任我睡在院子里的琴凳上,被蚊子咬得浑身是包,平日对我也很少关顾,培养教育上亦未能尽到做母亲的责任,我是在没有父爱又缺少母爱的环境中长大的,所以小时候每见到别人家的孩子,左手挽着父亲的臂弯,右手挽着母亲的臂弯,喜笑颜开地在江边漫步时,我就禁不住鼻酸泪流。
我出生后,母亲没有奶,只好雇奶娘喂养,先后请过六位奶娘,均不如意,而最后第七位却与我大为投缘。她是岙岸人,十分勤劳朴实,满脸大麻孔却笑口常开,待我细心周到可谓无微不至,待她亲生的二子一女远不如待我好。有好吃的总让我先吃,有好玩的总让我先玩,她家的前门种着一片甘蔗,黄岩人叫糖梗,我小时候特别喜欢吃糖梗,我的奶娘怕我咬不动,总要用刀把坚硬的糖梗皮削掉,再切成一小块一小块的送进我的嘴里。我穿过奶娘给做的鞋子,穿过她一针一线缝起来的肚兜,这肚兜贴肉挂在胸前,防我秋凉以后受冻。这一切我至今不忘,我现在也算老年辉煌,如今她若还健在,我定会尽心的恭奉她,可惜她早已亡故,成为我终生的遗憾。
自我出生后,母亲就带着我回到娘家,再也没有回过池家。外公、外婆虽然对我很好,但在一个大家庭里,对寡母孤儿总难免有些冷言冷语,说三道四的,这时的处境颇像林黛玉进贾府似的。方家产业很多,除了大片稻田、橘园之外,还开有酒坊、树场(木材场)。酒刁堆积如山,木材排满西江东岸,长年(黄岩话,即长工)、散工多得数不清。孩提时的我有点怕外公的,但却时常看见长年们与外公搂肩搭背,叫他“聋耳朵乡长”,外公不但不生气,还和他们亲热地称兄道弟。有一位被外公称作“三梅该”(“该”黄岩方言,哥也)的长年,我也学外公的这样叫他,外公就在我头上重重地一拍,厉声说:“魂落了,你也叫三梅该?要叫三梅公的。”长工们三餐都八个人一桌,每桌八碗菜,人家的长年菜都是四盆咸菜蔬一碗羹,唯独我外公家餐餐八碗,一年到头如此。老酒在一半埋在地下的七石缸(容七石水的大缸)里,任他们自己舀。有时我看他们在吃饭,也要上去吃,外公用筷子在我头上一敲:“人客没吃好,你也敢上桌?”外公家教很严,要等长年们吃完了,家人才能上桌吃饭。到了叉麻将的时候,外公和他们一起呼么喝六,更加不分彼此,再也分辨不出谁是主人,谁是长年。这一幕幕都在我幼小的心灵里深深地留下了印记,知道要人人平等、互敬互爱、和睦相处。我外公在地方上的人缘很好,解放以后外公被评为地主,他毫无怨言,年纪大了,尽力做些农事,安度晚年。有一件事,我记忆犹新:村里斗地主时,地主们都被赶到台上双脚跪地爬圈子,外公也扑在台上爬,几个看管地主的农会干部赶上去,把我外公拉了起来,不无关爱的大声斥责他:“快点起来,快点起来,是叫他们爬,没有叫你爬啊!你这个聋乡长!真是又好气又好笑!”在我以后的遭遇中时时与此对比,产生了人心不古之叹。外公以后的善终给了我颇含哲理的教训,深深地影响着我待人接物的态度,在我的一生中,有人只要对我有一点好处,我便对他常怀感恩之情,时时记在心里。
在我出生后不久,我的祖母即撒手西去,她的早逝,也许与失子之痛不无关系。没了祖母,池家就像失去了顶梁柱,祖父只知子曰诗云而不知经营,坐吃山空,池家当铺因无人经理不久即自行倒闭。我的最小的姑姑还未出嫁,和我爷爷父女二人相依为命,穷困潦倒以致常常断炊。当我在孝友小学读书的时候,有一天,老师告诉我:你爷爷来了,要见你。我连忙跑出去却找不到爷爷,只见有一个老乞丐,长长的胡子,惨白的脸,骨瘦如柴,衣衫褴褛,令人十分害怕,我转身就逃。而他却开口叫我:“幼章,幼章,我是爷爷。”我听了却逃得更快。后来听娘说,桥上街和他要好的邻居曾好心地劝他:“穷到这地步了,何不卖几间房子?还怕饭没得吃!”谁知他勃然大怒:“我还有孙子,饿死也不卖!”稍稍懂事的我,听了以后不禁对爷爷肃然起敬,这种亲情,这种对子孙后代的关爱,令我感动异常,因此对爷爷充满了关爱与同情。记得有一次,在西门头,我和娘一起碰到爷爷,娘买了一碗山粉糊给他吃,我看他要和我亲近的样子,就避得远远的,躲在在人丛中偷偷地注视着,他狼吞虎咽地吃完了山粉糊,还把碗舔了。看着看着,我不禁鼻子发酸,泪水再也禁不住了。这时从心底涌出了一句话:他是为了我才这样的啊!“我还有孙子,饿死也不卖!”这句话我记了一辈子,随着岁月的流逝,越来越感受到沉甸甸的爱。我的可怜可敬的爷爷啊!
我在外公家慢慢长大了,外婆待我很好,从三岁开始就天天给我喝鲜牛奶,这情景至今仍历历在目:养奶牛的农民,把奶牛牵到我的外婆家,先用热毛巾把牛的奶头擦洗干净,再把奶一下一下挤到碗里,放上白糖,这时的牛奶还温的,不用再烧,就这样生喝下去。外婆说这是原汁原味的,这样的牛奶才补人。后来养成了习惯,天天要喝牛奶,一天不喝牛奶便觉得难受,直至现在,喝了六七十年。我这一生历尽苦难而身体不垮,我认为当首先归功于外婆从小教我喝牛奶。
小孩子自然免不了恶作剧,我也不例外,记得我祖父去世,我们送葬直送到方山下,回来的时候别人都有轿子坐,只有我一个人胸前捧着爷爷的牌位,一路步行,据说这是做孙子的必须这样做的,但我却觉得自己受了歧视,这五六里路是越走越气,越走越感到孤儿的苦味,委屈的泪水突眶而出。走到外公家的墙外时,一怒之下,拾起一块牛粪,从靠城路的厨房窗口丢进了镬里,这才解了我心头之气愤。
7岁那年我终于进了孝友小学,成了小学生,也许因为娘当校长的缘故,老师都夸我聪明、好学,事实上我很用功,成绩一直名列前茅。不仅学习较好,还颇接受了爱国主义教育。记得1945年6月,抗战胜利前夕,从福建、温州撤退北上的日军约三万人,逃经黄岩,烧杀抢掠,无恶不作,黄岩城里的居民大都避难至西乡,我家也逃到岭下殿,在我外公的长年三梅该家暂住。一天,一小队日军到岭下殿抢粮,我远远的看见了,张口就狠狠地骂:“日本赤佬,可恶!”我娘连忙把我拉进屋里。其时我只有十岁,但幼小的心灵中却充满着爱国的热情。
抗战胜利后,我还担任过孝友小学的学生会主席,代表小学生去县政府领取美国的援华物资:一只只长方形的油纸盒,里面有面包、罐头、花生米、巧克力等食物。大概原是给士兵的战时食品,战争结束后送给了地方,县政府又分给我们小学生,我至今还记得罐头花生米的味道特别好。不知那个老师告诉我们:这叫吃胜利果实。
小孩子免不了顽皮,校里有位音乐老师,还是年纪很轻的姑娘,独身住校,我们骗她说学校有狐狸精,夜里常常出来怪叫。到晚上我们抓来一只蛤蟆,把烟丝塞进它嘴里,再把咀缝住,蛤蟆难过得连声咳叫。我们把这蛤蟆放进女老师门口的地垘下,蛤蟆叫了一夜,吓得她彻夜难眠,第二天去告诉校长说这里有鬼,我们知道后高兴得哈哈大笑。
小学生活很令人怀念,记得读高年级时,校长许培基,是当时颇有名望的教育家;语文老师黄道根,竭力提倡小学生读古文。他教了我们许多古文名篇,如《桃花源记》、《归去来辞》、《马说》、《爱莲说》、《陋室铭》等等,逼着我们篇篇熟背,背不好要打手心。黄老师教给我们一个背书的好方法:用一个小酒盅,装满黄豆粒,一酒盅的黄豆,约有30多粒,认真的把古文读一遍,取出一粒黄豆,就这样读一遍,取一粒,直至把一酒盅的黄豆取光,这篇古文也就背得滚瓜烂熟了,所以他教的这些古文,至今我还能背诵。这些都深深地影响了我以后对文学的兴趣,使我受益终生。
因为成绩好,又很活跃,所以演讲、唱歌、演戏,台上总有我的份,全县小学生集会时经常叫我做司仪(主持人)。1948年还演过一个歌剧,题为《面包》,主要剧情为:主人公小乞丐张阿大,虽穷却乐于助人,一天在街上替人叫卖时,偶遇一美丽女孩,女孩为他的行为所感动,终于把他带回家中,拿面包给他吃。女孩慈祥的母亲见了,十分赞许女儿的行动,教育女儿要记住:永远要爱你的同胞!我就扮演了主人公张阿大。这次演剧,我所以至今记忆犹新,是因为它的主题和我外公对长工们的态度,还有爷爷凄凉晚境中所说的话,都叠印成两个大字:博爱!这两个字在我的心灵中永不磨灭。
也是这一年的冬天,一个下午,我放学回家,看见在西门头剃头店的外面围着一群人,寒风送来唱越剧的声音。受母亲的影响,我从小喜欢越剧,于是就一头钻了进去。只见一个和我差不多大的男孩,站在狭狭的条凳上唱《梁祝》。他衣衫单薄,在凛冽的寒风中瑟瑟发抖,鼻涕都快结成冰叉了。他断断续续声嘶力竭地唱着,突然一下子栽倒地上,叫着:“姐姐,我实在唱不动了。”拉胡琴的姐姐其实比他也大不了多少,抱起他来,亲昵地拍着他的后脑勺,轻轻地说:“你还没唱完啊!”小男孩哭着扑到姐姐的怀里,“我饿……冷……唱不动了……”他实在连哭的力气都没有了,只喃喃地叫:“姐姐……饿……冷……”他姐姐抱着他无声地饮泣,两人都涕泪滂沱,浑身发抖。看到这里,我毅然摸出身上所有的银角子、铜板全都给了他们,又急冲冲地跑回家去向娘要钱。娘说:“中午刚给你的,又用光啦?”我把刚才所见的一幕讲给娘听,娘连声称赞我做得对、做得好,说:“是应该同情他们,应该尽力帮助困难的同胞!”马上又给了我一把银角子铜板,我连忙跑回原处,他们姐弟俩却已不知去向。我十分惆怅地呆立着想:“不知他们吃上了热饭没有?”
总之,我的童年有欢乐也有泪水,虽然没有父爱缺乏母爱,但靠自己的努力,也曾崭露过头角,更重要的是在心灵深处烙下了“博爱”两个大字,博爱无价!
精彩由您续写:
请关注“池氏网公众号”:ID:chiszqw
微信热线:hackchi;263656393
邮箱:hackchi@qq.com;263656393@qq.com
池氏网公益法律援助律师:池春燕WX:xuyuanchi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