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氏网:百行孝为先——“孝”文化起源
"孝"字的汉语解释为:
1、对父母尽心奉养并顺从;
2、旧时尊长离世后在一定时期内遵守的礼俗。
在中华民族,孝的观念源远流长,甲骨文中就已经出现了“孝”字,也就是说,在公元前11世纪以前,华夏先民就已经有了“孝”的观念。
“孝”作为一个伦理观念正式提出是在西周。
在西周,孝的含义有:
一、尊祖敬宗。
施孝(尽孝)的方式主要是祭祀,在宗庙通过奉献供品祭祀祖先,尽孝的对象是死去的人,这带有一定的宗教形式。
二、传宗接代。
在周人看来,祖先是我辈的生命之所源,因此,崇拜祖先就要把祖先的生命延续下去,生生不息。
《易经》:“先祖者,类之本也;无先祖,恶出?”
《孝经·开宗明义》篇中讲:“夫孝,德之本也。”
“孝”字的汉字构成,上为老、下为子,意思是子能承其两亲,并能顺其意。
《论语·学而》中孔子说到:“入则孝,出则悌,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孝悌”指的是孝敬父母、尊重长辈、友爱兄弟及关爱幼者的伦理行为,体现出感恩、回报和礼敬。推及一切,皆加礼敬,善待他人,名曰行“仁”,此为古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基础。
在中国传统道德规范中,孝道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汉字教育的“教”字,就由“孝”和“文”组成,因此教育的根本就建立在孝道人伦的基础上,一切的教育随之扩展开来,起到化育人民的作用。
春秋战国是我国奴隶制走向灭亡、封建制逐步确立的时期。
随着宗法奴隶制的日趋瓦解,“礼崩乐坏”。
而当时的孔子认为:
要稳定社会秩序,必先稳定家庭;
如果不树立父母家长的权威,
就无法达到家庭的稳定,
进而也就无法稳定社会。
所以,孔子提倡“孝”。
孔子对西周的“孝”进行了继承发展改造和创新,具体如下:
1、强调“孝”要建立在“敬”的基础上
孔子认为:孝敬父母要真心实意,如单纯在物质上满足父母,尚不足以为孝,更重要的是要“敬”,是父母得到人格的尊重和精神的慰藉。《论语·为政》: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从这里可以看出,“敬”是孝道的精神本质。
2、把行孝与守礼结合在一起
如果说孝道的精神本质是“敬”,那么如何表达出这种“敬”呢?
这就是:行为要符合礼,而孔子则直接将此看作是孝。《论语·为政》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无论父母生前或死后,都应按照礼的规定来行孝。
3、把“孝”与“悌”结合起来
《论语》中多次以孝悌连用,如:“弟子入则孝,出则弟。”“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
悌:敬兄,而敬兄长的实质,则是要求人们将家庭血亲中的等级推广到社会关系中去,所谓“出则弟”就是这个意思。它主要表现的是处理社会关系的准则。
4、提出“几谏”的原则
孔子认为,父母若有错,子女可以用委婉的语气进行劝谏,以免陷父母于不义,这就是他所说的“事父母几谏”《论语·里仁》。
“几谏”的原则兼顾到孝敬与社会群体利益这两个方面,具有一定的民主精神。
5、仁
孔子为传统孝道的合理性找到了人性的根基,解决了孝道存在的哲学前提——仁。
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人。仁不仅是孝的人性根源,而且是孝要努力实现的终极目标。仁是人行为的最高准则,是一种普遍原则。
要实现这一原则,必须有一个近的入手处,这就是孝。《礼记·中庸》:“仁者,人也,亲亲为大。”
总之,孔子提出的孝实际上是一种家庭伦理,这就使孝从宗族伦理转化为家庭伦理。
现如今的孝道,多指子女与父母之间的关系。讨论此话题,是因为在生活中无法避免此类问题,因而需要探讨一个符合理性的处理方法。
第一个重点便是——陪伴。
第二个重点是——沟通。
第三个重点是——避免盲孝。
现代孝道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尊重父母,懂得感恩。
自己的出生是父母的恩德。“生育之恩”的另一方面,对于作父母的人来说,也是一种极大的喜悦获得。
基于互相感激,感情才得以维持的长久。所谓“母慈子孝”,即是凸显一种通俗的因果关系,便是讲述的一种理想状态。如此每个人都能获得自己想要的,关系才能稳固。
精彩由您续写:
请关注“池氏网公众号”:ID:chiszqw
微信热线:hackchi;263656393
邮箱:hackchi@qq.com;263656393@qq.com
池氏网公益法律援助律师:池春燕WX:xuyuanchi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