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通过DNA检测发现,中国境内的大部分民族都是同宗同源的关系

池氏网 2019-08-14

荐读:池氏文化精粹辑要(2019年6月30日收录)

分子人类学就是利用人类基因组的分子分析以及DNA遗传信息来分析人类起源、民族演化、古代社会文化结构的一门新兴学科。

通过检测不同特定住民的DNA序列,科学家能判断特定住民之间或之内的亲属关系和是否属于同一基因组,以及是否发源自同一个地方。

中国最早的分子人类学机构是2002年在复旦大学建立的现代人类学研究中心。根据科学家十多年的检测和研究,已经基本掌握了每个民族的DNA信息以及各个民族的来源情况。总的说来,中国境内的大多数民族都是同宗同源的。

一,最早的进入中国境内的人类不是中国人的祖先

目前为止,人类起源于非洲已经在考古学和人类分子学上得到了证实。而最早进入中国的直立人(巫山人、元谋人、蓝田人等)和早期智人(如丁村人)都在第四纪冰川时期灭绝,因此他们并非是现在的中国人的祖先。

大约在20万年前到10万年前,晚期智人(现代人祖先)在非洲形成,并逐步扩展到全世界。这支晚期智人最早走出非洲的是棕色人种和矮人人种。

棕色人种的基因为C,广泛分布于东亚大陆。后来,随着黄种人的到来被迫转移到了高原、草原和比较封闭的海岛地区。他们的后代大多数成为了游牧民族。

在东亚大陆,保存棕色人基因比较高的民族有鄂温克族(65%)、鄂伦春族(61)、布里亚特蒙古族(60%)、蒙古族(55%)、哈萨克族(45%),达斡尔族(31%)、锡伯族(27%)。

棕色人种迁徙路线图

矮黑人的基因为D,曾经也是广泛分布于东亚大陆,也受到黄种人的排挤而生存在高原和海岛地区。目前保存D基因最纯正的民族是安达曼人,在东亚大陆能够保存比较高比例的有藏族(50%)、土家族、彝族、缅甸族、克钦/景颇族、瑶族等。

第二支走出非洲的是黄白人种。大约到达西亚或者印度地区后,黄白人种开始分道扬镳。留在西亚地区或者进入欧洲草原的形成了白种人(欧罗巴人种);进入印度、东南亚森林的成为了黄种人(蒙古利亚人种)。随后黄种人迅速在东亚地区扩张,并开始取代更早到来的矮黑人和棕色人种。

黄种人迁徙路线(紫色)

而黄种人又有大量的分支,十分复杂,主要分为N系和O系两大类。N系就是因纽特人,数量很少,他们很早就跋涉到了蒙古高原、西伯利亚等地生存,并和早期到达此地的棕色人种民族发生了混血。21世纪初,考古学家在蒙古发现了匈奴古尸骨,进行了基因检测后发现以N系基因为主,说明匈奴人和现在的因纽特人有血缘关系,后来匈奴被汉朝击败后被迫迁徙。现在布里亚特蒙古族依然有27%的N基因。O系则是东南亚和东亚主要居民。而O系黄种人也是中国大部分民族的共同祖先,其人口比例超越92%。因此,可以说,中国大部分民族都是同宗同源的。

二,从百濮到古羌族:华夏族的来源

大约在3万年前,O系黄种人到达缅甸、云南、印度东北这一带地区,开始出现了分裂。其中O3从云南进入中国大陆,在云贵高原地区形成了“百濮”民族。在云南地区还有大量的古老民族,他们就是最早的百濮,如独龙族、彝族、景颇族、纳西族、傈僳族、白族、哈尼族、拉祜族、普米族、怒族、阿昌族。这些民族都是汉藏语系民族,其基因都是以O3为主,其中独龙族的O3—m122(汉族基因)高达100%,可见他们的基因十分古老和纯正。

藏缅语族

独龙族、怒族、景颇族等都有相似的神话传说,这些传说和汉族的女娲造人有许多相似之处。独龙族神话是这么说的:上天的大神嘎美和嘎莎用双手在岩石上搓出了泥土,用泥巴团捏出了1男1女,男的叫“普”,女的叫“姆”。洪水后,兄妹占卜成婚,生9男9女,这9男9女又结婚,形成了中国的一些民族。第三子和第三女结婚后,留在了本地,成为了独龙族,而大兄妹成汉族,并且迁走了,二兄妹成为了怒族。其他兄妹分别是傈僳、藏、白、纳西等民族。

独龙族

百濮民族的一支沿着青藏高原边缘北上,形成了古羌族,DNA为O3。有一支进入了青藏高原的内部,和早期到达这里的矮黑人发生了融合,逐渐形成了藏族;而一支进入了渭河流域,发展出了农业,形成了华夏族,也就是汉族的前身,这只华夏族的一支向东扩张,最终到达了山东半岛地区,形成了东夷族。东夷族和华夏族实际上同属于一个民族,东夷曾经在山东半岛创造了辉煌的大汶口、龙山文化,而商朝也是东夷建立的。

而停留在西北地区游牧的也就成为了羌族、西戎和北狄。这些信息不仅能够通过DNA证明,也可以通过古代的史料来证明。

《史记·六国年表》:“禹兴于西羌。

《后汉书·西羌传》:“西羌之本,出自三苗,姜姓之别也。

《吴越春秋·越王无余外传》:“鲧娶于有莘氏,……产高密(禹),家于西羌。”

这些史料证明了羌族和夏族的渊源。

而《山海经·大荒西经》记载:“有北狄之国,黄帝之孙曰始均,始均生北狄。

又有《山海经·大荒北经》记载:“黄帝生苗龙,苗龙生融吾,融吾生弄明,弄明生白犬,白犬有牝牡,是为犬戎。

这又说明了北狄和黄帝姬姓有渊源。而在文字学上可以证明,古代的姜也就是羌,炎帝是姜姓,来源于古羌族,而周人是古羌(姜)和北狄(姬姓)的混血民族。传说中也有黄帝和炎帝皆为联盟,形成了炎黄族,周人自称是黄帝的子孙。

大地湾遗址:炎黄族形成的地方

三,越族和苗蛮:南方的两大支系

进入中国大陆的三支黄种人种,百濮—古羌族由于出现了农耕文明,因而发展成为了人数最多的民族。而另外两支则相对较少,但是其分布范围也比较广泛。其中O2支也到达了云南地区。

O2又分为两支,一支是主要向东南亚发展的南亚语族,主要包括:孟-高棉语族、蒙达语族、马六甲语族和尼科巴语族,而中国云南境内的佤族、布朗族、德昂族、傣族也属于这个支系。

傣族

而O2的另外一支被称为苗瑶集团。他们经过云贵进入了长江流域。他们创造了大溪文化、屈家岭文化等,形成了苗蛮民族。古代时期“苗”字也就是“蛮”,最早这里的民族被称为“三苗”。他们势力最广的时候已经从长江流域进入了黄河流域,《战国策·魏策》吴起云“昔者三苗之居,左彭蠡之波,右洞庭水”,说明三苗广泛活动与长江中游地区。而楚国也是三苗族建立的,并自称是蛮。西周后期,楚王熊渠曾说:“我蛮夷也,不与中国之号谥。”春秋时期,楚武王又说:“我蛮夷也。今诸侯皆为叛相侵,或相杀。我有敝甲,欲以观中国之政”。而今天广泛存在于云贵高原和湘西地区的苗族、仡佬族、土家族等,则是这支百濮民族后代。

O系中的另外一只主要沿着海岸线前进,他们的基因为O1,也就是侗台民族,中国古代称为百越族。百越的分布遍布了珠江流域和长江中下游,以及海南岛和台湾岛。《汉书·地理志》注引臣瓒曰:"自交趾至会稽七八千里,百越杂处,各有种姓”。百越按照地理的分布又可以分为于越(苏浙)、闽越(福建)、扬越(江淮)、南越(两广)、西瓯(广西西部)、骆越(越南北部)等。著名的河姆渡文化和良渚文化就是古代越人创造的。在春秋时期曾经建立了强大的越国,一度称霸中原。

百越地图

目前中国的百越族也主要居住在珠江流域地区,如壮族、瑶族、侗族、布依族、水族、仫佬族、毛南族等。壮族等是古越族的后代,这在语言学上也有证明。西汉时期的《说苑》记载了春秋时期越国的一首歌谣《越人歌》,并记录了发音和意义。现代的周流溪先生运用壮语,并参照水语、傣语、布依语等,重新古音构拟,在破译中求得最大数量的古越语词,并借助古汉语的同源词,复原了《越人歌》的全文。

壮族

图文来源:网络


赞赏




精彩由您续写:

请关注“池氏网公众号”:ID:chiszqw

微信热线:hackchi(北京);263656393(成都)

邮箱:hackchi@qq.com;263656393@qq.com

池氏网公益法律援助律师:池春燕WX:xuyuanchiw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