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启蒙只能唤醒自己愿意醒来的人

文大昭 君临往事 2019-10-07



启蒙是指普及认知使之摆脱愚昧和迷信,反对蒙昧主义,启发人民觉悟。启蒙的对象要认同人的自由、平等、尊严的普世价值,不因为观念的偏执、思想的懒惰、固守的习惯而对启蒙有抵制的情绪。简单来说启蒙只能唤醒自己愿意醒来的人。

一、启蒙的意义


在漫长封建帝制的终结和新民主主义纪元的开端之际,鲁迅便是一位叛逆的启蒙者。其注重“愚弱的国民性”,是为病态社会中不幸的人们。所谓“不幸”,就是身受惨重的压迫而不觉悟,不思为改变命运而抗争,反而苟活着,甚至庆幸暂时做稳了奴隶。


在《药》中最先觉醒的革命者夏瑜在人群的嘲讽中落寞死去,自己的一腔热血被高价卖给别人做了药引;在《祝福》中一心坚守封建礼教的祥林嫂,正被礼教所吞噬而不自知……在《我怎样做起小说来》一文中鲁迅先生有道:我仍抱着十多年前的启蒙主义以为必须是为人生,而且要改良这人生的目的,所以我的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中间,意在揭出痛苦,引起疗救的注意。


在《灯下漫笔》中:假如有一种暴力,将人不当人,不但不当人,还不及牛马,不算什么东西;待到人们羡慕牛马,发生乱离人,不及太平犬的叹息的时候,然后给与他略等于牛马的价格,有如元朝定律,打死别人的奴隶,赔一头牛,则人们便要心悦诚服,恭颂太平的盛世。为什么呢?因为他虽不算人,究竟已等于牛马了。这就是在专制暴政下人的本质被异化的现象,也就是被统治者安于奴隶命运甘心做牛马的原因。



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暴政,实行思想禁锢政策,兴则百姓苦亡则百姓苦,人民只有觉醒百姓方能不苦,方能脱离肃杀的严冬,进入温煦的春日。在《狂人日记》中有一群人,他们有给知县打枷过的,有给绅士掌过嘴的,有衙役占了他妻子的,也有老子娘被债主逼死的,同是被剥削、被压迫的人,却都参加了吃人的行列;《孔乙己》中咸亨酒店的人群,他们对孔乙己的不幸无动于衷,反而拿他的缺点来取乐;《示众》中那些盲目赶热闹、幸灾乐祸、麻木不仁的观众……无不引起鲁迅的愤慨,他说:“造化生人,已非常巧妙,使一个人不会感到别人肉体上的痛苦了,我们的圣人和圣人之徒却又补了造化之缺,并且使人们不在会感到别人的精神上的痛苦。”


对于启蒙的意义引用先生的一句话再为贴切不过: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所以我们的第一要着,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



二、启蒙只能唤醒自己愿意醒来的人


康德《什么是启蒙》:启蒙运动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不成熟状态就是不经人的引导,就对运用自己的理智无能无力。


其要义便是,人要脱离自己加于自己的不成熟,自己解放自己,为自己争取思想、心灵、精神的自由。人没有自由的意愿便不可能有启蒙,启蒙最大的困难在于人并不天生爱自由。人们不是追求自由本身,而是追求自由带给他们的功利好处。


在乔治·奥威尔小说《1984》中,温斯顿与周围的绝大多数人不同,他内心有自由的冲动,他写日记,把日记偷偷藏在墙洞里,他还保存着他的私人记忆,他的个人记忆,连同他夜里做的那些个人的“梦”,是他对真理部现实和历史的最后自由抵抗,但那是非常脆弱的,极容易被扭曲和摧毁。最后温斯顿被捕,经过洗脑改造,先是丧失了记忆中真实的东西,心甘情愿地摈弃了自由意愿,与所有人一样,成为彻底被脑控的人。



温斯顿对于自由的冲动是启蒙自己或受他人启蒙的前提条件存在。如何定义“自由”直接决定一个人是否能够启蒙觉醒。


自由不是物质化的概念,用金钱和美色地位去作自由的追求标准,启蒙就成了利益使然的工具,虽醒而未醒,虽启蒙而未受启蒙。


生而逆来顺受,一切坦然,所得所失皆为自然,自是启蒙不得,此类为不愿醒之人,虽未醒而不愿醒,虽启蒙而抗拒启蒙。


启蒙只能唤醒自己愿意醒来的人。

往期文章推荐:

致敬为唤醒国人而呐喊的先生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