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苏轼:好的人生,能讲究,也能将就

2018-03-29 兴闽聚匠 福州YOU选生活

福州YOU选微信号:fzyoux

YOU选是一个精准连接人和服务的S2C服务平台,一键定制您的个性化服务,让优质生活一步到位。互联网+服务 开创全民服务新时代。  



林语堂先生在《苏东坡传》中写道:“一提到苏东坡,中国人总是亲切而温暖地会心一笑”。这大概就是对苏东坡最好的诠释。


苏轼二十岁中进士,可谓少年得志,中年以后,从北到南,却是接连被贬,直到被贬到遥远的海南岛。


就是这跌宕起伏,四海飘零的一生,却被苏轼过得有模有样,有滋有味。


身处顺境,他能享受最好的,能讲究。


身处逆境,他能承受最坏的,能将就。


这份豁达和修养,让我们这些后来人,不由得一赞三叹。


从学士到农夫


在仁宗嘉祐二年,苏轼考中进士,在参加考试的三百八十多人里名列前茅,很多人穷尽一生,也未必能进士及第,可那年,苏轼才只有二十岁。


考中之后,考生要修书一封,感谢恩师,苏轼也不例外,欧阳修读完苏轼的信后,他说:“读苏东坡来信,不知为何,我竟喜极汗下,老夫当退让此人,使之出人头地”。


他甚至还对自己儿子说,“记着我的话,三十年之后,无人再谈论老夫”。


欧阳修的推崇,让苏轼很快就名动京城,他一下变得炙手可热,人们争相传诵他的文章,私下里人们找他题字,宴会上歌女找他填词。


人们以为东坡手里会一直握着笔,写他的锦绣文章,谁料想,不久之后,笔被搁下,他被迫抬起犁头,从学士变成了农夫。


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因为在一篇谢表中对新法多有不满,因此被新党构陷,寻章摘句,竟然被罗织成欺君罔上的死罪。


幸得高太后求情,王安石声援,苏轼才侥幸逃得一死,被贬黄州。


苏东坡带着一家老小在黄州落脚,黄州是一个穷苦的小镇子,过去优渥的生活自此绝缘,从云入泥,心理落差之大,外人着实无法想象。


因为生活拮据,他不得不开垦荒地,自己种粮食吃,建筑房屋、自己打井、移栽树苗,筑造水坝,俨然老农一般。


这是苏轼这一生第一次下地务农,他顶着太阳耕田、插秧、灌溉,以前手里拿着精致的毛笔,书写的是众人称颂的文章,如今却是扶着沉重的牛犁,在山野中耕田。


他写道:



去年东坡拾瓦砾,自种黄桑三百尺。


今年刈草盖雪堂,日炙风吹面如墨。



但是,他却并没有被生活打倒。他很快接受了现实,成为了一个合格的农夫。


看到地上冒出麦苗,他会欢喜的像个孩子,看到稻穗饱满,他会得意满足。


东坡田里耕作,越来越觉得自己像当年避世隐居的陶渊明,他甚至把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改编成一首歌,然后教给一起耕作的农人来唱。


他自己拿着小棍,在牛角上打着拍子,和大家一起唱,一时间,山野之中到处是欢声笑语。


从羊肉到猪肉


宋代宫廷规定:“饮食不贵异味,御厨止用羊肉”。


宋真宗时御厨每天宰羊350只,仁宗时每天宰羊280只,到宋神宗时虽引进猪肉消费,但一年仍要消耗“羊肉43万4463斤4两”,而猪肉只用掉“4131斤”,不及羊肉的零头。


至于一般的士庶贫寒,只有在逢年过节或是宴请贵客的时候,才能咬咬牙买来尝尝鲜。


猪肉因为寄生虫和味道的原因,不受大家的喜欢,只有下层劳苦人们才会买来吃。


苏轼在京城时,无论是皇家的赏赐,还是宾客宴请,吃的都是上好的羊肉。


在黄州,因为甚是贫穷,苏轼根本买不起羊肉,没办法,他只能选择吃猪肉。


他说:“黄州好猪肉,价贱如泥土。贵者不肯食,贫者不解煮。早晨起来打两碗,饱得自家君莫管。”


因为当时猪肉并不好吃,所以苏轼煞费苦心,开发了新的做法,他饶有兴趣的写下《猪肉颂》:


洗净铛,少着水,柴头罨烟馅不起。


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时他自美。



如今,东坡肉已经成为家喻户晓的美食,而东坡那份乐观的精神,也鼓舞着在逆境中前行的每一个人。



最好的砚台,最坏的书房


苏轼诗词绘画无一不精,在艺术上的造诣可谓登峰造极,正因如此,他自己对砚台十分讲究,他一生收集了很多名贵的砚台。


比如,苏轼曾经用的一方端砚,呈瓦形状,色如猪肝,中有冰纹,敲击有铿锵之声,犹如石磬,正上方雕着一个独角兽,面如狮,下巴有须,五爪登云,二目观日,可谓精美绝伦,并且还有藏宝篆书小印,可谓价值连城。


曾经的苏轼,写诗作文一定要匹配最好的砚台,他在这方面的讲究也是当时大部分文人不能比的。


绍圣四年(1097年),苏轼以62岁高龄被放逐到海南岛,海南地处蛮荒,文教不兴,在历史上从未有人科举及第,于是苏东坡身体力行,办教育、开学堂。


很多人听说苏东坡在海南授课,不远千里追到海南,跟随苏轼学习。


而当时,苏轼的砚台大多都已经遗失,他甚至连一个像样的书房也没有。


很多书都只能靠他自己手抄,当地又闷又热,他经常汗流浃背地抄书,一抄就是大半天,汗水浸透衣裳,他也毫不在乎。


他能用最好的砚台,却也能用最坏的书房。


在他离开海南不久,海南的姜唐佐就举乡贡,苏轼兴奋地题诗“沧海何曾断地脉,珠崖从此破天荒。”


对于一个蛮荒之地,完成了科举的零突破,确实称得上是“破天荒”了。


时至今日,海南依然留存着东坡村、东坡井、东坡路、东坡帽甚至还有东坡话。


海南人一直把苏东坡当成是儋州文化的开拓者。


这就是苏轼,他可以是挥毫泼墨名动京城的苏学士,也可以是早起晚归,扶犁耕田的东坡居士。


能在京城享受羊肉,也能在黄州做他的猪肉,他能对砚台精益求精,却也能在简陋的书房完成对海南的文化开拓。


他能享受命运的馈赠,也能承担命运的打击,无论好的坏的,他都能变成生命里的风景。


这大概就是苏轼的魅力吧。


-END-

来源丨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更多精彩:

人民日报:关于贸易战 中国人和美国人都要了解的8个事实

最近的这六个好消息,对你我生活大有影响!

再见!央行禁止支付宝、微信“撒红包”!

最新!票价都定了!福州今年能坐动车去香港!

2018,即将消逝的10种职业,谁也逃不掉!

把生活整理成自己喜欢的模样


YOU选联盟合伙人公众号矩阵图

福建YOU选


福州YOU选

厦门YOU选

惠安YOU选

长泰南靖YOU选


八闽品牌


兴闽聚匠 出品 公众号
公众号名称微信号公众号名称微信号
福建YOU选fjyoux福州YOU选fuzyoux
厦门YOU选xmyoux惠安YOU选hayoux
揭阳YOU选
jyyoux肇庆YOU选zhaoqyoux

福建省建设行业法制协会

服务平台

fjjsfz福建省建设行业法制协会fjjsfzxh
榕青汇rongqhui八闽品牌
baminpp
长泰南靖YOU选ctnjyoux
福建省风景园林行业协会FJS-FJYL-HYXH

关注方式:长按ID复制,点击通讯录上的+按钮,粘贴ID即可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