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李佐英入选2月“四川好人榜”

2019年

2月“四川好人榜”

咱们通江教师李佐英入选!

下面请跟小编一起来看看




 李佐英老师的事迹
 

相濡以沫  为乡村孩子撑起一片蓝天


李佐英,女,汉族,群众,1964年10月出生,巴中市通江县陈河乡董家岭村村小教师。


她,背学生过河23年,身染重疾;她,坚守村小教育33年,奉献热血。为了乡村的孩子,他成了妻子不离的拐杖。


李佐英给学生上课


她,2012年入围“全国最美乡村教师”候选人,2012年、2013年连续两年被评为“感动巴中年度人物”,2014年被被评为“全国模范教师”,2018年李佐英家庭荣获全国“最美家庭”;他默默无闻,唯有岁月的酸甜苦辣在他身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迹。他们就是相濡以沫,为乡村孩子撑起一片蓝天的李佐英、陈智勇夫妇……


背学生过河23年 身染重疾


李佐英今年50多岁,她家住在陈河乡陈家坝村的小河边。1980年,李佐英高中毕业,因几分之差与大学失之交臂,为了帮家中父母减轻负担,同时帮助3个妹妹完成学业,18岁的李佐英通过考试成为一名民办代课教师。从此就在河对岸的陈家坝村小学开始了教师生涯,这一干就是23年。


学校旁的这条小河,河水虽不很深,河道却很宽,河内乱石林立,全年很少有枯水季节,学校对面的学生上学必须踩水,上学、放学都靠父母接送。为减轻乡亲们的负担,从教伊始,李佐英就主动承担起背送学生过河的重任。每天早上都要蹚水到河对岸迎接学生,把孩子一个个接到学校,放学后,又一个个送到对岸。在枯水季节,李老师背一个小个子,还牵一个大个子过河。春、夏、秋三季,河里水位升高,李老师就只能一个一个地背。要是上课时遇上下大雨,她就得马上停课,赶在涨水前把学生送到对岸。38岁的闫纯军,是李佐英背送的第一届学生,他回忆说:“那时,李老师每天要挽着裤腿,在齐膝的河水里来回四五十趟,花一个多小时才能把所有学生背过河。”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背孩子过河逐渐成了她的义务和习惯。这一背,就是20多年;这一背,风雨无阻,背了村里几代人。


2002年,她时常感到自己双腿隐隐作痛,但并没在意。直到2009年,疼痛日益加剧,甚至连走路都成了困难,她才不得不去大医院检查。医生告诉她,患上了严重的风湿病,要想治愈非常困难了。李佐英患病的消息,很快被她曾背过的学生知道了。在外务工的高兵,在城里给她买来了拐杖;在西藏当兵的杨敦荣,给她寄来了崭新的绑腿;在政府机关工作的任平珍,为她送上了搜集的药方……


坚守村小教育33年 奉献热血


从走上讲台开始,她与乡村的这些纯真的孩子一起生活、一同成长,送走了一批,又迎来了一批,她教的学生的娃娃又成了她的学生。她付出了数不清的汗水,更收获了数不清的感动。乡村小学的教学房屋都改建了好几次,唯独没变的是令大家都熟悉不过的李老师。


李佐英给孩子们辅导作业 


在23年的代课生涯中,她并没有放弃自学考试。2009年秋季,李佐英顺利通过了全县教师公招考试,成为一名正式教师。按理说,她长期在村小代课,教学业绩突出,如今考入了正式教师行列,完全可以申请留在中心小学。可是出人意料,她主动向学校领导申请去了一个全乡最偏远的村小学—董家岭小学任教。她在抓好教学工作的同时,还着手解决学生的生活问题。在连厨具都没有的厨房里,她买来锅、碗等,每天还要去村民家取水,为学生煮饭。她说:“到现在,都有人说我傻,但我没有一丝遗憾。如今,考入正式教师,我更要珍惜这份工作,将该做的事做好”。


为了乡村的孩子 感动丈夫  丈夫成了妻子不离的拐杖


因常年接送孩子过河上学,她患上风湿病,双腿肿胀,行走困难;因舍不得丢下山里的孩子,丈夫成为她的“拐杖”、学校“编外老师”。


2009年,曾中断教师生涯的李佐英考取了正式教师资格后,她选择了离家更远的董家岭村村小学。从家门口到董家岭村小学,常人只需50分钟,而李佐英每走10分钟,就不得不坐下来休息几分钟,才能继续行走,即便不休息也要走近90分钟。陈智勇原本还外出打工,李佐英病后,他不得不放弃打工,回到家中照顾妻子。2010年9月,陈智勇专门学会了驾驶,倾其积蓄买了一辆面包车,专程接送妻子李佐英上下班,并免费接送公路沿途的学生上下学。


2011年8月,陈河乡发生了百年难遇的特大洪灾,洪水把去董家岭村村小学的道路冲毁,有车却没有了路,陈智勇只得每天背妻子蹚水过河。那崎岖、泥泞、破难不堪的路上,也多了一幅和谐的画面,丈夫陈智勇搀扶着妻子李佐英去学校上课。乡亲们亲切的称他为“李老师的拐杖”。陈智勇除了背着妻子去上课外,还要按时把分配给孩子的食品背送到学校,改善农村学生的营养。


选择坚守 无怨无悔


2012年秋,李佐英老家的陈家坝村村小学唯一的教师即将退休,20多名学生将面临异地上学的困境。陈家坝村派村民代表找到了李佐英,请求她再回到陈家坝村任教。


当听到李老师可能要调走的消息后,一位在外地打工的村民,将电话直接打给了李佐英,希望她能留下来。


陈河乡中心校原本打算把董家岭村村小学撤掉,让孩子们下山到乡中心校去读书。董家岭村村民又派出家长代表找到中心校。在校长面前,家长一个个地述说:村里老的老,病的病,孩子要不是李老师照顾,早就无学可上了……希望村小学不要撤,李老师能留下来。


李佐英(中)给孩子们做营养餐


陈家坝村比董家岭村条件好一些,所以那里很容易调老师去,而董家岭村要从外地调老师来的可能性极小。面对陈家坝村比董家岭村的争执,为了学生,哪怕陈家坝村小是她最熟悉的的地方,还是离家很近的地方,但她依然选择了坚守董家岭村小。


大山中育人三十三载,学生们都盼望着李老师的风湿病早日根治。丈夫陈智勇的行为也感动了乡亲,在村委会换届选举中,他被大家一致推荐为村委会主任。乡亲们都相信他一定能当好这个家。如今的陈智勇,更忙了。


李佐英,坚守着乡村教育这个朴素的舞台,体现着人生的价值;陈智勇,默默无闻,担当着妻子的坚强的后盾,他们为农村教育事业奉献着自己青春和热血!为乡村孩子撑起了一片蓝天。

来源:巴中舆论场   四川文明网


往期精彩回顾

通江县教育科技和体育局正式挂牌

静待花开

“教育局长的新年讲座”上了《中国教育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