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望那海天交接处
关注我们赖以生存的海洋
共同守护“蓝色家园”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一批城市向海而生,依海而兴。近年来,滨海湾紧紧围绕着滨海生态建设、海洋生态保护与修复“大施拳脚”,践行“人海和谐”的“蓝色信念”,打造海滨生态美景,努力推动海洋经济成为新的增长点。面朝伶仃洋,地处浩荡的茅洲河及磨碟河下游出海口之间,众多河网水系在此入海,滨海湾新区占据着得天独厚的“黄金位置”。从形态上看,滨海湾海岸线漫长而曲折,大陆海岸线长约24公里,海岛岸线长约20公里,极具经济发展潜力。
也正凭借着这条漫长的黄金海岸线,滨海湾得以充分发挥优美滨水空间的优势,加速形成“一廊三绿心三水系”生态空间格局,让市民尽享一城山水。
目前,滨海湾正规划建设一条约40余公里的滨海景观活力长廊,加快推进“美丽海湾”建设,为大众提供游玩、休憩的公众亲海空间。未来,这里将成为东莞向海发展、融入大湾区的新地标,进一步促进人城海相互融合共生。
北纬22°48.7′,东经113°39.1′,位于珠江口东岸的威远岛,沿岸风光一览无遗。海风与阳光相伴,海潮与山林共鸣,造就了这样温润而舒适的岛屿。威远岛拥有9000多亩的山脉,保留着田园、岸线风光,与广州南沙隔海相望,不仅是珠江三角洲水陆交通的枢纽中心,也是历史上著名的海防要塞、鸦片战争海战主战场之一,拥有丰厚的人文历史自然资源。城垣、威远岛炮台群等遗址均分布在岛上,包括威远、靖远、镇远、蛇头湾、定洋和南山顶诸炮台,属虎门要塞第二道防线。沙滩、海风、斜阳,通江达海的威远岛美不胜收,海岸边还设有集休闲、亲海、观海等功能于一体的海岛特色观景放生平台。在这里,游客们可将鱼苗放归大海,以改善海洋生态环境。未来,滨海湾还将依托历史和自然资源,规划打造历史文化滨海带,展现海洋的勃勃生机。作为东莞传统的渔港,新湾位于太平水道和珠江口的汇合处,是东莞唯一的省级渔港,疍家文化浓厚。近十几年来,新湾的大多数渔民都上了岸,而月子酒、红糖九层糕、鱼笼糕等疍家传统美食依旧声名远播。远航归来的货轮沿岸停泊,工人们穿梭在大大小小的集装箱里紧张卸货,宏业货柜码头总是一派忙碌景象。位于珠江口东岸太平水道口门处东侧,码头交通通达性强,致力于打造安全、便捷、高效的现代化港口。宏业货柜码头
在交椅湾海堤上驻足,伶仃洋碧波荡漾,一批批海鸟“组团”前来栖息觅食,海洋“萌宝”的到来让这座滨海城市更具魅力。咸淡水的交汇孕育了大片动植物生境,为交椅湾铺就了城市和自然交融的基底。保护好海洋环境是实现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在滨海湾新区,有这样一支海域环保作业团队,他们每天驾驶打捞船,清理近海区域和河涌的垃圾,被亲切地称为“海上清道夫”。此外,滨海湾“蓝色星球”雏形初显,还得益于长期以往的生态修复。近年来,滨海湾统筹实施了一批生态保护和修复治理工程,实现还蓝于民、绿于民。2019年以来,以创新多元治水模式重点整治茅洲河水污染,通过土壤修复工程、海岸治理工程、公园美化工程等一系列措施高质量建设东宝公园,实现整治修复岸线450米,包括海堤生态化350米,建设滨海湿地面积6000平方米,让新区滨海岸线的利用和生态功能得到了有效改善。今年,东莞滨海湾新区海岸带综合示范区以“优秀”等次通过省验收,这份大写的“优秀”充分肯定了滨海湾在海岸带建设上的生态、社会、经济效益,为滨海湾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释放了强劲信号。
出品:滨海湾融媒体中心
编辑:刘婉馨
摄影:黄生
审校:黄浪萍 郭文君
促投资 稳增长①|假期不停工,滨海湾这些基础设施有望年内完工
视说蝶变③|下好交通先手棋,滨海湾加速铺开发展腾飞路
创意海报|凤凰花开,来自滨海湾的高考祝福已送到- THE END -
(欢迎市民朋友们扫码进群,可进行相关咨询,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