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视频 | “穿梭”古迹遗址,领略滨海湾历史之美

滨海湾新区 东莞滨海湾新区 2024-03-10



一座“墨绿海岛”镶嵌在珠江东岸

一道“海上长城”雄踞一方

这里既是珠三角水陆交通的枢纽

也是历史上著名的海防要塞

鸦片战争的主战场



古炮台古迹见证海战的沧桑往事

纪念碑铭刻着先辈不屈的奉献精神

滨海湾新区是活力迸发的现代新城

也有着独一无二的历史文化遗产

与深厚的人文底蕴


4月18日是“国际古迹遗址日”

让我们跟随镜头

关注陈列在滨海湾内的历史文化遗产

开启一场古迹遗址时光“穿梭”之旅吧↓


沙角炮台


坐落在沙角半岛沙角山,沙角炮台庄严林立,阿姆斯特朗炮和克虏伯大炮气势如虹。沙角炮台与大角炮台东西斜峙,形成虎门海防的第一重门户。沙角炮台长139米,炮洞11个,配大小铁炮11门,炮台正门配炮1门。


走过沙角缴烟码头广场、沙角门楼、濒海台、节兵义坟、节马与陈连升塑像等,瞻仰炮台雄风、凭吊英雄忠魂。


昔日的古战场,如今已成为了爱国主义教育和旅游观光的场所。



威远炮台


位于威远岛临海最险要处,威远炮台遗址沿岸分布,包括威远、靖远、镇远、蛇头湾、定洋和南山顶诸炮台,形成一道 “海上长城”雄踞珠江口岸,属于虎门要塞的第二道防线。



筑要塞、御外敌,爱国志士抗击侵略者留下的壮志豪情激荡在炮台内外。


威远炮台炮巷长240余米,多为花岗岩石和灰、砂、黄泥砌筑,是我国保存较完整的清代海防炮台。



炮台布局严密,气势宏伟,平面圆形或半月形分为露天台(即明台)和暗台两类,共设有25个炮位,每个炮位高2.9米、宽4.2米、深6.6米。伫立在炮台遗址上,可以眺望虎门大桥,感受波澜壮阔的英雄壮歌。


海战博物馆

如果说炮台遗址是先烈们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那海战博物馆绝对是历史与艺术宝藏的荟萃之地,历史与文物在这里“活”起来,让人类文明得以保护和传承。


海战博物馆由陈列大楼、宣誓广场、观海长堤等组成纪念群体,为国家一级博物馆,是历史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



以《鸦片战争》为基本陈列,海战馆生动再现了中国近代史开端的雄伟画卷。海战博物馆共展出文物1860件,历史图照1310幅,油画、工笔画等艺术品120幅,高科技、信息化项目10余项,并充分利用多维空间和科技手段,全方位介绍了鸦片战争前的中西方世界、中英战前冲突与广东军事防御、两次鸦片战争全过程及鸦片战争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影响。



沙角遗址

去年1月,在沙角半岛板块的沙角社区内,考古工作人员在数百平米的探方区内对文物进行挖掘和清理时发现了新石器时代末至商时期沙丘遗址,并命名为“沙角遗址”。沙丘遗址作为具有明显海洋文化特质的古代文化遗存,因其分布在沿海沙滩、沙堤和沙洲上而得名。


此处是东莞发现的首个沙丘类型古文化遗址,填补了东莞古文化遗址类型的空白。



鸦片战争海防遗址公园建设

悠久的文明传承,早不再仅仅是史书中泛黄的记忆,而是对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利用


近年来,滨海湾致力于做好虎门销烟、鸦片战争历史文物遗址的保护研究与利用,大力推进鸦片战争海防遗址公园(东莞段)和海战博物馆周边综合提升工程的建设,进一步擦亮东莞作为中国“近代史开篇地”城市名片,让历史文化遗产更好融入百姓生活,让时光淬炼的人文精神更加闪耀。



鸦片战争海防遗址公园(东莞段)将依托林则徐销烟池与虎门炮台旧址,拟构建“一地、两路,三园、多点”的总体结构,建设成为铭记鸦片战争和展示民族复兴的国家安全教育基地、传承开放精神和推动文旅融合的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军地合作创新推进的军民融合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



触摸历史脉搏、感受文物之美
在广阔大地上的宝贵遗产
需要我们尊重、保护与传承
让文物和遗产的独特魅力得以持续绽放



出品:滨海湾融媒体中心
编辑:刘婉馨 
图片:黄生
拍摄:黄显
校审:黄浪萍 郭文君


往期回顾


推动第三代半导体产业发展,滨海湾大讲堂专家这样说→

答题抽现金红包!快来参加滨海湾国家安全知识线上竞答

AI+滨海湾=?看这组国潮古风画有多惊艳


- THE END -


(欢迎市民朋友们扫码进群,可进行相关咨询,获取最新动态)
点分享点收藏点点赞点在看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视频 | “穿梭”古迹遗址,领略滨海湾历史之美

滨海湾新区 东莞滨海湾新区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