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为什么说读书的人和不读书的人,过的是不一样的人生?

2017-06-15 慈怀读书

强烈推荐所有渴望坚持读书、改变自己的人加入“慈怀共读

300万爱读书的人的选择

值得你加入


长按识别以上二维码,立即免费加入



   读书的人和不读书的人,

过的是不一样的人生。



锻炼与不锻炼的人,隔一天看,没有任何区别;隔一个月看,差异甚微;但是隔五年十年看,身体和精神状态上就有了巨大差别。读书也是一样的道理,读书与不读书的人,日积月累,终成天渊之别。



▲余秋雨说:“读书的最大理由是摆脱平庸。”坚持终身读书的人,一定是不平庸的。



▲三毛说:“书读多了,容颜自然改变,很多时候,自己可能以为许多看过的书籍都成为过眼烟云,不复记忆,其实它们仍是潜在的气质里、在谈吐上、在胸襟的无涯,当然也可能显露在生活和文字中。”



▲歌德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同一个高尚者对话。”一个人阅读品位的高低,决定了他的精神境界,也决定了他的生活品质。



▲读经典的书籍,就像接受一次次精神上的洗礼。它们值得一读再读,每一次阅读,都会有不一样的收获。真正的好文字如春风拂柳,雨中白莲,雪中红梅,暗香浮动。它们充满诗情画意,明丽纯粹;充满叩问深思,发人深省。



▲全世界每年阅读书籍数量排名第一的是犹太人,平均每人一年读书64本。而中国13亿人口,除去教科书,平均每人一年读书1本都不到。一个爱读书的民族,自然是优秀的。自诺贝尔奖设立以来,犹太人共拿走了20%的化学奖、25%的物理奖、27%的生理与医学奖、41%的经济学奖、12%的诺贝尔文学奖,同时还拿到了1/3以上的普利策奖、1/3以上的奥斯卡奖。而犹太人在世界上的人口只占0.3℅。



▲读书,是世界上门槛最低的高贵。坚持读书的人,人生一定会大不一样。



▲身体和灵魂,必须有一个在路上。不要再犹豫了,拿起书本阅读吧。



有种读书方式,

叫做慈怀共读。


亲爱的书友,慈怀共读活动于2016年4月正式开始。至今已有数万书友正在一起读书,一起进步!


慈怀共读每10天进行一期共读,每月共读3本书,各有一名领读人领读。您可以跟据领读人给出的阅读计划,完成每天的阅读。


慈怀共读有3大特点,下面就让小慈来一一告诉你吧。


①精选经典好书。时间有限,我们只读经典。


已共读书目:


梁漱溟《这个世界会好吗》

迟子建《额尔古纳河右岸》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第一次)

钱钟书《围城》

葛剑雄《中国历史的19个片段》 

余华《活着》

林语堂《苏东坡传》

圣·埃克苏佩里《小王子》

稻盛和夫《活法》

马尔克斯《百年孤独》

蒋勋《品味四讲》

胡赛尼《追风筝的人》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第二次)

龙应台《目送》

周国平《人生哲思录》   

杨绛《我们仨》

爱丽斯·门罗《亲爱的生活》

贾德《苏菲的世界》

钱穆《阳明学述要》

沈从文《边城》

三毛《撒哈拉的故事》

派克《少有人走的路》

季羡林 《读书与做人》

加布瑞艾拉·泽文 《岛上书店》

黄仁宇 《万历十五年》

白先勇 《台北人》

周国平《灵魂只能独行》

麦家《解密》

熊召政《张居正》

张爱玲《半生缘》

紫式部《源氏物语》

肯·福莱特《巨人的陨落》

詹姆斯·希尔顿《消失的地平线》

加西亚·马尔克斯《霍乱时期的爱情》

吕峥《明朝一哥王阳明》

张爱玲《小团圆》

马克·李维《偷影子的人》

三毛《梦里花落知多少》

毛姆《月亮和六便士》

东野圭吾《解忧杂货店》

《诗经》(节选)

林语堂《京华烟云》

尤瓦尔·赫拉利《人类简史》

陈忠实《白鹿原》

稻盛和夫《活法》

马里奥·普佐《教父》

本尼迪克特《菊与刀》

张爱玲《金锁记》

汤显祖《牡丹亭》

所罗门·诺瑟普《为奴十二年》

汪曾祺《人间草木》

玛格丽特·米切尔《飘》


②领读人领读+语音微课。帮你提高阅读效率、解决阅读中的问题。


领读人是慈怀读书会邀请的作家、老师,他们的任务就是带领书友们深入理解一本书。领读人会给书友制定阅读计划,每天会有一篇领读文章发布在“慈怀读书”微信公众号,同时每期领读还会在慈怀微信群给书友们讲2堂免费的语音微课。


③一群人共同读书。分享讨论,带来更多收获。


一个人的智慧有限,学习不能只靠自己。阅读同一本书,不同知识背景的人会产生不同的观点,通过分享交换彼此的观点,可以实现思想的互换,带来更多收获。这样的收获是远远大于一个人读书的。一群人共同读书还可以相互监督、相互鼓励,共同克服惰性,实现共同进步。


▼长按下图识别二维码,立即加入慈怀共读!



强烈建议所有渴望坚持读书、改变自己的人参加!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